語文中的借代手法是什麼意思舉個例子

2021-05-23 15:20:52 字數 6676 閱讀 6160

1樓:匿名使用者

「借」什麼「代」指什麼。不直接說出甲事物的本來名稱,而借用與其密切相關的乙事物的名稱來代替。

種類:1特徵代本體。例如:大鬍子凶神惡煞的吼叫著。

2材料代本體。例如: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

3標誌代本體。例如: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4人名代著作。例如:我們要多學一些馬列。

5綽號代本人。例如:「蘆柴棒」,去燒火!

6專名代泛稱。例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7具體代抽象。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8部分代整體。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作用: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2樓:匿名使用者

借代,顧名思義便是以一物借來代替一物出現,因此多數為名詞。當在使用時,必須考慮替代的正當性與通用性,儘量不要化簡為繁,並且也要讓文義通順才行。

通俗的說,是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這種修辭方法叫借代。

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用「借體」來代替。 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增強語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於變化和幽默感。

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例如:1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有些人》)

例1中的「石頭」,通常用來作紀念碑的材料,這裡借「石頭」代紀念碑,含蓄地揭示出與人民為敵的反動統治者想名垂後世的美夢終將破滅。 [編輯本段]借代的運用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2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例2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二、特徵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3圓規一面憤憤的迴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故鄉》)

4旌旗十萬斬閻羅。(《梅嶺三章》)

例3是特徵代本體,因為楊二嫂長得細腳伶仃,故稱之為「圓規」。例 4 是標誌代本體,借「旌旗」代替軍隊或武裝力量。

三、具體代抽象。

例如:5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例5中的「烽煙」,原是古代邊境用以報警的煙火,這裡代指戰爭,把戰爭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了。

四、工具代本體。

例如:6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榆錢飯》)

例6中的「囤」是裝糧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糧:「鍋」是做飯的工具,用「揭不開鍋」代指沒飯吃。

五、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7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

例7中第二個「李公樸」,代指不怕流血犧牲,為爭取民主和平而戰鬥的人們。

3樓:匿名使用者

借代,顧名思義便是借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因此多數為名詞。使用時,必須考慮替代的正當性與通用性,儘量不要化簡為繁,並且要讓文義通順。並且,此時的借代一般是類似於以小見大,用小事物來反映大的局面或情況,使句子形象具體。

通俗的說,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方法。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用「借體」來代替。

舉例:小紅帽高高興興地出去了。(戴著小紅帽,被代指這個人)

革命軍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用針線代指群眾的東西、財物)

語文中修辭手法,借代是什麼意思?

4樓:獲得看世界各地

借 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事物,而借用與它有密切關係的事物來代替,或用事物的區域性代替整體,就是借代。

借代可使語言簡潔、生動、形象化,喚起讀者的聯想。

例子(1):

巾幗不讓鬚眉。

(以「巾幗」借代女人、「鬚眉」借代男人。)例子(2):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甫

(以「朱門」借代富貴之家、「死骨」借代屍體。)例子(3): 過盡千帆皆不是。 《夢江南》.其二 溫庭筠(以「帆」借代帆船。)

例子(4):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桃花源記》陶潛(以「黃髮」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例子(5): 她希望長大後當白衣天使。

(以「白衣天使」借代**。)

5樓:百度使用者

特點: 「借」什麼「代」指什麼。不直接說出甲事物的本來名稱,而借用與其密切相關的乙事物的名稱來代替。

種類: 1特徵代本體。例如:

大鬍子凶神惡煞的吼叫著。 2材料代本體。例如:

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 3標誌代本體。例如: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4人名代著作。例如:

我們要多學一些馬列。 5綽號代本人。例如:

「蘆柴棒」,去燒火! 6專名代泛稱。例如: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7具體代抽象。例如:

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8部分代整體。例如: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作用: 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可以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語文中的修辭手法是表示什麼?修辭手法有一些?舉例說明

6樓:長不大的灰原哀

修辭手法,就是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

語文中主要修辭手法有:對偶、比喻、擬人、借代、誇張、排比、反覆、比擬、象徵比擬、寄寓(寄託),互文、設問、引用、呼告、反問、頂針等。其中比喻可分為:

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復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又名強喻)、譬喻、飾喻、引喻、隱喻。

7樓:天浪隨意魄

有人回答過,我覺得挺好的。你參考一下。語文修辭手法名稱列舉如下:

修辭手法: 主要的修辭手法有:對偶,比喻,比擬,借代,誇張,排比, 反問,設問。

(高考要求的八種修辭手法) 比喻: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復喻(又名博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又名強喻)、譬喻、飾喻、引喻、隱喻; 白描,比擬(又名比體),避復,變用,層遞,襯墊(又名襯跌) ,襯托(分正襯、反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聯珠、頂針),對比,對仗(又名對偶、排偶),翻新,反覆,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又名並提、合敘、合說); 復迭錯綜,複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迴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又分為:

摹形,摹聲,摹色),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又分為:迂迴語、謙敬語、避諱語),婉曲,通感(又名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復沓(句子和句子之間可以更換少數的詞語,叫復沓;無更換詞語叫做疊句或重複(注意2者的區分)。

比喻1.比喻: 1、定義 又叫打比方。即兩種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法。

2、結構 比喻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體和比喻詞(比喻關係的標誌性詞語)。 3、種類 根據比喻結構的三個部分的異同和隱現特徵,可分為四種。 (1)明喻。

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彷彿、猶如、宛如、像......一樣、彷彿...... 似的」等連線。常見形式是「甲像乙。如:

葉子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 (2)暗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是、成了、變成「等連線。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

廣場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紀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岡。 此外,暗喻還有一些變體需注意的是: 1修飾式暗喻:

本體與喻體之間以修飾與被修、飾限制與被限制的形式來實現比喻關係。例如: 這是花的海洋。

2同位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之間以同位復指形式表現比喻關係。例如:

王老八你不要灌湯 3註釋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以註釋說明的形式表現比喻關係,常用破折號連線例如:五點鐘, 上工的汽笛響了。

紅磚「罐頭」的蓋子—那扇鐵門一推開...... (3)借喻。不出現本體和喻體,直接敘述喻體。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 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 (4)博喻。

連用幾個喻體共同說明一個本體。例如:一隻巨大的白丁香把花開在了屋頂灰色的 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飛濺的浪花。

4、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為生動;(2)化深奧為淺顯;(3)化抽象為具體 5、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 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就不是比喻。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單看比喻詞。 下面幾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親—同類事物做比較 (2)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測 (3)不要帶著思想包袱去工作—詞的比喻意

比擬2.比擬: 藉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 作用:

能啟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1)擬人: 把物當作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寫,使具體事 擬人修辭手法

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例句: 1.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春》 朱自清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杜甫 3.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 朱自清 (2)擬物(借物喻人):

1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 1.

人群不顧一切,湧了上來。 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2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 1.

火山發出一聲咆哮。 2.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

(《荷花澱》孫犁)

誇張3.誇張: 1.定義 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方法叫誇張。

2.種類 (1)擴大誇張。故意把食事物說的「大、多、高、深、強」等的誇張形式。

例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2)縮小誇張。

故意把客觀事實說的「小、少、低、淺、弱」等的誇張手法。例如:烏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誇張。例如,農民們都說:「看見這樣翠綠的麥田,就都嗅出白麵包子的香氣來了。

」 3.誇張的用法 表達鮮明的情感和態度,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 4.

運用誇張要注意的問題 (1)誇張不是浮誇,必須合乎情理,不能脫離生活的基礎和依據。 (2)誇張和真實要有一定的距離。否則就分不清實在說事實還是在誇張。

(3)誇張要注意應用的場合。嚴肅的匯告 、報告,科技說明文,說理文章等文體,不宜使用誇張 的修辭。

排比4.排比: 把三個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作用:

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感情(表達效果)。 例句: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對偶5.對偶: 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

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對。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 例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例如:.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的對偶形式。

例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設問6.設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 作用:

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有助於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句: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反問(激問、反詰、詰問):

7.反問 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作用:

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我呢,難道沒有該責備的地方麼?

借代8.借代: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 。 借代種類:

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於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方法: 1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2特徵代本體。

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圓規一面憤憤的迴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 ——《故鄉》 3具體代抽象 例如:

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4工具代本體。 例如:

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榆錢飯》 5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

修辭手法中的「借代」是什麼意思,語文中修辭手法,借代是什麼意思

借代,顧名思義便是借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因此多數為名詞。使用時,必須考慮替代的正當性與通用性,儘量不要化簡為繁,並且要讓文義通順。並且,此時的借代一般是類似於以小見大,用小事物來反映大的局面或情況,使句子形象具體。通俗的說,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

語文中白描手法是什麼意思語文中的修辭手法白描是什麼意思?

白描 作為一種表現方法,是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文字簡練樸素,不加渲染,這種寫作手法就是白描。我國優秀的古典 水滸傳 三國演義 等多用白描的手法 魯迅的作品,也有許多使用白描手法的範例。白描的藝術手法,用於文學創作可以用來寫人 狀物 繪景 抒情。這樣的例子在 散文 詩詞中...

語文中的表現手法起興是什麼意思

詩歌表現手法之一。謂由外界環境觸發詩興文思。起興,又叫 興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詠之詞也 就是說,先說其他事物,再說要說的事物。它一般用在詩章或各節的開頭,是一種利用語言因素建立在語句基礎上的 借物言情,以此引彼 的藝術表現手法,它有起情,創造作品氣氛,協調韻律,確定韻腳和音步,拈連上下文關係等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