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無名氏最後兩句怎樣理解

2021-03-04 00:32:53 字數 734 閱讀 7631

1樓:雪山熊妹

柳條折盡了楊花也已飛盡,借問一聲遠行的人什麼時候回來呢注:古人常折楊柳枝表送別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此時表面是送別詩實際表達的是對隋朝滅亡的詛咒,因為隋煬帝姓楊 。

這又另一種解釋:

末兩句寫春已歸去而人未歸來。折柳,本意在贈別;今柳條折盡,則意味著離別已久,睹舊物而懷遠人。飛花,本意指春暮;今楊花飛盡,則意味著春歸已久,覺行人反不如春之知情。

末句直扣題旨,問夫歸否;說明她已憂思滿懷,情渴似火,故似火山熔岩迸湧而出。其氣度韻味,自不尋常。

2樓:漫步幽竹

這是一首可以作不同理解的小詩。

單從字面上看,這是首送別詩。詩人抓住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物——楊柳,通過描寫、渲染,抒發了離愁別緒。古人向來有借楊柳抒離別情懷的傳統,如《詩經·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佳句。

這首詩承襲了這一傳統並有所發展。頭兩句極力渲染楊柳、楊花鋪天蓋地之勢,藉此烘托出揮之不去、難以割捨的離別之情。後兩句寫楊花尚有飛盡之時,反襯出徵人歸期難料,從而更加重了離別的悲涼氣氛。

也有人把它理解為影射、譏諷隋朝統治者的詩。聯絡到作者的生活年代(隋末)和詩中運用的諧音雙關手法,這樣理解也不無道理。隋煬帝楊廣荒淫無道、禍國殃民,民怨鼎沸。

詩人以「楊柳」之「楊」諧「楊廣」之「楊」;以寫楊柳、楊花鋪天蓋地為名,行揭露統治者**暴虐之實。最後,假借「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的問話,表達了百姓對統治者的詛咒:楊氏王朝終究要垮臺,看你橫行到幾時!

草的原名是賦得古原草送別,那麼他的最後兩句的意思是什麼

這兩句借用 楚辭 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的典故。王孫 貴族。這裡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 草盛的樣子。點明送別的本意。用綿綿不盡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 瀰漫原野的惜別之情,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韻味無窮。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長長的原上草哇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朱熹的《觀書有感》中的最後兩句詩的理解

詞語解釋 方塘 方形的水塘 一鑑開 像一面鏡子被開啟 鑑,鏡子,古時候,鏡子用鏡袱蓋上,用時開啟 徘徊 來回移動 渠 它,詩中指水塘 那 同 哪 怎麼。如許 如此,這樣。為 因為。詩句解釋 半畝方塘像一面鏡子被開啟。將書比作半畝方塘。書是長方形的,所以說 半畝方塘 一鑑開 以鏡子作比,形容方塘極其清...

漢江臨眺最後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王維的 漢江臨bai眺 這首詩的最du後兩句表達了zhi作者 對於襄陽美景的贊dao美熱愛回 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給答我們展現了一幅色彩素雅 格調清新 意境優美的水墨山水畫。畫面佈局,遠近相映,疏密相間,加之以簡馭繁,以形寫意,輕筆淡墨,又融情於景,情緒樂觀,亦流露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此情也融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