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人做夢是怎樣解釋的佛學怎麼解釋人做夢?

2021-03-04 02:43:58 字數 5057 閱讀 8817

1樓:莫文靈雲南

太虛大師——對夢的精闢開示

夢的意義

佛學上說「夢」是什麼東西?佛學謂一切眾生有八種識:

一、眼識,

二、耳識,

三、鼻識,

四、舌識,

五、身識,

六、意識,

七、末那識,

八、阿賴耶識。夢既不是前五識,也不是末那及阿賴耶兩識,乃是第六意識在睡眠時的心心所相應活動,這種活動就是夢。所以夢是睡眠相應的第六意識心心所,而與他識無關。

在第六意識有有漏無漏之分,在諸佛聖人的意識是無漏的,在平常人類的意識是有漏的。有漏之意識,又有五俱及獨行之分;五俱意識是眼識乃至身識之五官感覺之一,與第六意識同起的作用,此在醒時才有,如見色、聞聲等。獨行意識乃離開眼、耳、鼻、舌、身五官感覺之後,單獨構成的。

但獨行意識的範圍亦甚寬大,又分三位:

一、清醒的時候,心力分散而非集中統一的為散位獨行意識;

二、經過修定工夫而增加許多超越的力量,為定位獨行意識;

三、夢時前五識不起現行,唯是第六意識之分別現憶,為夢位獨行意識。而不稱為睡眠意識者,因平常所謂睡眠,只是指血液的休息狀態,而夢是睡眠時的意識現起活動,此可知夢是第六意識在睡眠中現出來的。有了夢位意識的見分相分同時現起,就是有夢了。

睡眠心所

夢是在睡眠中演成的。要知道夢是什麼,兼要知道睡眠。通常所謂睡眠,但是生理的;而佛典所謂睡眠心所,則是心理的。

成唯識論雲:「眠謂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為性,障觀為業」。「謂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極□劣,一門轉故。

昧簡在定,略別寤時,令顯睡眠非無體用,有無心位假立此名,如餘蓋纏心相應故」。睡眠心所,乃第六意識作用之一,謂意識心理作用與定心所合作,則成定位意識;與睡眠心所共起活動,就成為夢。

夢的**

睡眠不定就成為夢。佛典善見律說夢的**有四種,大智度論、毗婆娑論說有五種,內容所講大同小異。今用毗婆娑論的五種:

第一種、是由「諸病」:即身體上四大不調發生出來的病態,如身體在冷則夢水,身體感暖則夢火,即由生理關係而生夢。第二種,是由「思惟」:

即心理有所希求,因感情和思想的不安寧就生夢,略同前心理說中的觀念復起及想像二說。第三種,是由「曾更」:即前所經過留下來的習氣,在夢中重演出來;凡人生的經驗,都謂之曾更。

第四種、是由「當有」:這種、在現代科學沒有講到,所謂當有,就是將來要實現的事情,先在睡眠的夢中發現出來。到了某時某月某日所發現的事情,果如睡眠的夢中所夢見的。

餘從前在湖北聽一個人說,他在武漢起義前,有一晚上夢見許多人沒有辮子,過了幾天果然革命軍**成立,大家都剪了辮子,這是由當有的夢底一個例證。這種夢的性質,雖然有時發現,不過不是常有的。第五種、是由「他引」:

由人心力底關係,所引生的夢,簡名之曰「他引」。他字所包括的很廣,凡他心等關係皆屬之。譬如母親愛子的關係,心理上有種像磁石相引的力一樣,子女遠別,常常夢見母親的現狀。

從前伍廷芳說:可由夢中和朋友通訊會晤,亦是「他引」的功用吧!

夢位意識與其他七識及五根關係

做夢的本身固然是第六意識睡眠相應心心所的活動,但是第六意識與眼識,乃至末那、阿賴耶識及五根亦有間接底關係。第七識與第八識是永不相離的,平常經驗的印象,普通心理學以為是藏在腦府,在佛典則謂藏在第八識裡;可知「曾更」及「思惟」的夢,都是與七識或八識所受薰的習氣有關係。至於與前五識所依的五根底關係,不過沒有十分顯明,譬如以磨墨的聲音影響到夢舂米,尤其是與身根的關係更切。

由此可知夢位意識與七八二識一定有關係,與前五根識亦有相當的間接關係。

夢的空有及俱非

在佛典或說夢是空無的:如一般的經論多用夢來講空,如人生如夢等說。或說是實有的:

一切有部以為除自我是空,其餘一切法都是有的;如現代「新實在論」所說,不惟具體的事物是有,即概念也是有的。這一切有部以為夢的事物雖有時不合事實,其實夢的構成是實在的;如夢有角之馬,乃從角與馬相加而成。或說非有非無的,如二十唯識的即空即有說:

以夢喻天地人物都是唯識所現,如夢位意識所現的宇宙萬有一樣。然實際上,南普陀有一定的處所,開花有一定的時節,如何是唯識?故二十唯識以夢的功用來顯唯識,以平常根身、器界都是共不共業所感所變的,都是如幻如化沒有實體的,故二十唯識以夢位意識所現,既不是實有,亦不是全空,構成即空即有、非有非空的如幻有說。

但照二十唯識論所說,則醒時的世界與夢時的世界殆無分別。然則前所言夢的幾種特徵,不幾可以推翻嗎?以醒與夢既無分別,自無特徵可言了。

故應進一步更討論到夢與醒覺!

夢與醒覺

夢位的意識比較醒覺時與五根身同時現起來的五俱意識薄弱。複次、醒覺的根身、器界乃是第八識共同變現,夢時只第六意識睡眠相應心心所活動而有。更簡單的說:

醒覺位乃八個識所現,夢位但意識所現,範圍之大小自不全同。在佛典上以醒覺時人生為「業識所現的夢」,經相當的訓練修證,也有再醒的希望,所謂大夢然後大覺。乃指無明業力空掉了,成為大覺而言,猶之睡眠亦可醒覺一樣。

無如睡眠,業識所現如夢中境象;不過吾人破無明的盲動,完成大覺,與睡眠後的醒覺是不一樣的。佛學的目的,端在求破無明後的大覺。

人間本是一大夢,朗然覺醒即為佛

太虛法師《唯識觀大綱》雲:

今更可以夢喻之:吾人入夢時,或見花鳥人物,或感苦樂悲歡,當其時何嘗不聲色俱備,情懷真切;卻至南柯醒後,都杳無所得。究竟真耶?

妄耶?推之現前所見事事物物,非不在在是實,一一逼真;如得無明豁破,慧目開朗,反觀現在之境,亦等如夢中所見,畢竟一無所得矣。是故對於現在之境,先應作如夢觀,以遣意識上偏計所執之我法,則根身器界,宛然唯識心變現之虛幻相而已。

或謂夢境既空,夢心亦空,應雲唯空,何謂唯識?不知夢中之心即醒時之心,境異夢醒,心貫醒夢,故醒後心中亦能瞭然夢中之境物,而欲求夢物於醒境,則必不可得也,是以夢境實空,夢心幻有。境空不離心有,心有元即真覺,境空心有,善成唯識。

然則心可通幻,亦可通真,真妄之轉,統依一心。是為悟入唯識之第二步。

夢幻觀且初諸法如夢幻觀者(即當事法界觀)謂常觀一切染淨諸法,全體不實,皆如夢幻。此能觀智,亦如夢幻。《華嚴經》雲:

「譬如夢中見,種種諸異相。世間亦如是,與夢無差別。」又云「度脫諸眾生,令知法如幻。

眾生不**,了幻無眾生。」又《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肇公雲:「虛兮妄兮,三界不實;夢兮幻兮,六道無物。」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執一切法而為實有,致使起惑造業,迴圈六道。若常想一切名利怨親、三界六道,全體不實,皆如夢幻,則愛惡之心自然淡薄,悲智自然增明。此夢幻觀,《圓覺疏》中名起幻消塵觀。

天台名假觀。亦名方便隨緣止。謂分明鑑照曰觀,寂然不亂曰止,即觀中便有止,止中便具觀,乃止觀雙運也。

餘諸止觀准此解之。

2樓:召喚者的靈魂

夢還是意識心的作用,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唯識的經典,裡面講的很詳細。

佛學怎麼解釋人做夢?

3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情況下,是夢中獨頭意識。【獨頭意識】

此又名不俱意識,就是不與前五識俱起,單獨生起而泛緣十八界的意識。此復有三種,稱為獨散意識,夢中獨頭意識,定中獨頭意識。【夢中獨頭意識】

謂不對諸塵,而於夢中見種種境界,此亦心王性境變現而有諸相,是名夢中獨頭意識。

【夢中獨頭意識】

四種意識之一,為夢中的第六意識。意識有明瞭、定中、獨散、夢中等四種分別,其中,明瞭意識與眼、耳等五識俱起,故稱五俱意識;定中、獨散、夢中等三意識不與五識俱起,故稱獨頭意識。夢中獨頭意識,係指在夢中,前五識不起現行,唯第六意識發生作用,緣著夢中的境界生起的作用。

見《百法問答鈔》 【四種意識】

﹝出宗鏡錄﹞

四種意識,不出三境:

一、性境,

二、帶質境,

三、獨影境。性境者,謂意識與眼耳鼻舌身五識同緣五塵,初心取境,未有分別,是名性境意識。於五塵境上,分別方圓長短好惡,以有塵相可分別故,是名帶質境意識。

不與五識同緣,而獨緣法塵,謂緣過去未來變現之相,或緣空華水月等相,以無境可對,是名獨影境也。(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一、定中獨頭意識],謂意識獨緣定境,不與五識同緣,而無一切塵境作對,是名定中獨頭意識。

[二、散位獨頭意識],謂意識不緣五塵之境,但散亂遍計諸法,或緣空華水月等諸色相,或緣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法,此非定中,又非夢境,是名散位獨頭意識。

[三、夢中獨頭意識],謂不對諸塵,而於夢中見種種境界,此亦心王性境變現而有諸相,是名夢中獨頭意識。

[四、明瞭意識],謂意識依五根與五識同緣五塵,明瞭取境,好惡長短悉皆現前,是名明瞭意識。

4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佛教裡面 關於 夢 有什麼解釋嗎

5樓:收元

你知道修佛、修道、修聖的層次嗎?用佛祖如來的一句話來結尾:「願龍華三會再相逢,靈山會上佛菩薩」2007-03-16 13:06佛中只講的空、靜、無和心

幼兒園:只是行善,不做虧人之事,對的起天地良心。

小學法:只是行好心,唸佛號,不做惡。

完小法:行善心,做好事,唸佛、燒香,認自己的善理。

中學法:做好事不圖回報,唸佛、唸經,講佛理、說佛事。

高中法:做佛中事、隨佛家理,講佛說善,參與佛中活動,人云矣雲。

大學法:認佛理、說佛事,講真經、說佛法,除惡、除病、揚善、向善,帶動一方善人行道專行道、行佛專理佛事,行儒專學聖事,三家互不相參,若是慘盡其數,為雜為亂,因沒領天命,盡是失真失傳。但是隻善、善、善。

碩士法:認佛真理、講佛中真法,講道中道門,說道中真經,說**,知天文、知地理,知天機、與佛菩薩問事通法(排除低靈性 的,凡是低靈性的皆是邪法),是大德、大賢,分清天有多高,能知地厚,並能分出那層天界有誰掌管,知真能分出假,知人三世之果,只天八十一劫數。能長生之術。

博士法:大德大賢,說佛講真,分出天地之變化,能知善惡之根源,天數地數皆在腹內。能領眾善人,學善學法,積德修功,返濮歸真,講靈山人之源,說地天成形,講混元無極、三皇五帝東土人煙,一期劫數誰領誰帶,二期龍華有誰創開,為何今天為三期末劫。

自修身中發光微微菩薩五彩斑斑,爭眼凡閤眼聖,明心見性。能知十步真,長生延壽

博士侯:大德大賢,佛、道、儒、耶穌、伊斯、八萬四千法門與宗與派,皆皆善緣三期末劫於事於天。領天命代眾善如雲城不受三災和八難,進銀城拜祖參天,進金城成佛成聖。

脩金身體哪是當然,修得佛胎無數才可成果迴天。(雲城也有真和假希望眾善人心知肚明),能知十步真,長生延壽,返老還童。

用佛祖如來的一句話來結尾:「願龍華三會再相逢,靈山會上佛菩薩」

請問佛教中是怎樣解釋「科學發現的那些定律為什麼會存在?」這一問題的

呵呵,科學發現的東西跟佛教沒衝突啊,其實說到根本,佛教的一些思想也是一種定律,比如因果報應,並不是由什麼神佛主宰的,而也是一條規律啊。只是佛教將這種規律研究得更透徹,直指本質,而不去過分注重那些表相而已。注意哦,佛教不排斥科學,接納科學,這是一定的,但是佛教認為,目前的科學只是說明現象中的初步本質,...

心理學中對人類的男女間情感是怎樣解釋

心理學中對人類男女情感的解釋 所謂人性,就是 情感 利益 一個人喜歡另一個人,可能沒有任何原因,傻子式地喜歡 也可能是因為對方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理性地喜歡。大多數的喜歡都介於二者之間。男女情感,只是人類全部情感的一部分,更是人性中的一小部分。所以,純粹從情感角度去解釋男女關係,一定會處處碰壁。真正決...

掃地機器人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可以解釋解

普樂菲cp628是大吸力滾刷系統的傑出代表者,作為同等 階段,還給予配置超大容量鋰電池,攜帶虛擬牆 自動回充 智慧預約清掃等高智慧化功能。掃地機器人的工作原理?掃地機器人是通過什麼原理工作的?工作原理基本都差不多,掃地機器人是利用超聲波測距的原理,通過向前進方向發射超聲波脈衝,並接受相應的返回聲波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