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意義土地革命的意義

2021-05-17 08:41:47 字數 5399 閱讀 3067

1樓:life無明小魚

土地革命的意義:

這是中**史上的一個關鍵時期,它經歷了從大革命的失敗到土地革命的興起,從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到抗日戰爭的興起兩次歷史性轉變。期間,中國共產黨建立了12塊革命根據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起義有100多次,遍及14省140多縣(市),參加起義的工農群眾和革命士兵有數百萬人。

這些起義,高舉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旗幟,給國民黨反動派的**政策以有力的回擊。起義儲存下來的武裝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主要**。

擴充套件資料

革命成果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3省人民和部分愛國官兵,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推動和領導下,紛紛組戚抗日義勇軍,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2023年11月,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武裝開始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2023年又改稱東北抗日聯軍,成為東北抗h游擊戰爭的主體。

到2023年7月,部隊發展到11個軍另1個師,井3萬餘人。東北3省的抗日游擊戰爭,打擊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促進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救亡運動。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極其艱難曲折的道路。曾從最多時的30萬人減少到約3萬人,但在戰爭實踐中鍛煉出一支英勇善戰的新型人民軍隊。

開創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造就了大批優秀的指揮員,積累了豐富的鬥爭經驗,形成了一整套適合中國革命戰爭情況的戰略戰術,為實現全國抗戰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樓:匿名使用者

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革命。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的土地革命,滿足了農民的土地要求。2023年春,***總結土地革命的經驗,制定出一條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線。那就是:

依靠貧農、僱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這條路線,調動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證了土地革命的勝利。

為了保證土地革命的順利進行,縣、區、鄉各級都建立了土地委員會。分田的大體步驟是:

(一)調查土地和人口,劃分階級;

(二)發動群眾清理地主財產,焚燬田契、債約和帳簿,把牲畜、房屋分給貧僱家,現金和金銀器交公。

(三)丈量土地,進行分配,公開宣佈分配方案,插標定界,標籤上寫明田主、丘名、地名和,面積。

土地革命使廣大貧僱家政治上翻了射,經濟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證。為了保衛勝利果實,他們積極參軍參戰,努力發展生產。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僅半年之內,參加紅軍的翻身農民達3萬多人。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黃安七裡坪的一個招兵站,一天就招收800名農民入伍。

3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中**史上的一個關鍵時期,它經歷了從大革命的失敗到土地革命的興起,從紅軍第五次反固」的失敗到抗日戰爭的興起兩次歷史性轉變。期間,中國共產黨建立了12塊革命根據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起義有100多次,遍及14省140多縣(市),參加起義的工農群眾和革命士兵有數百萬人。這些起義,高舉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旗幟,給國民黨反動派的居殺政策以有力的回擊。起義儲存下來的武裝成為中國工衣紅軍的主要**

土地革命的意義

4樓:9點說史

土地革命的意義: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46436

這是中**史上的一個關鍵時期,它經歷了從大革命的失敗到土地革命的興起,從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到抗日戰爭的興起兩次歷史性轉變。期間,中國共產黨建立了12塊革命根據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起義有100多次,遍及14省140多縣(市),參加起義的工農群眾和革命士兵有數百萬人。

這些起義,高舉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旗幟,給國民黨反動派的**政策以有力的回擊。起義儲存下來的武裝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主要**。

擴充套件資料

革命成果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3省人民和部分愛國官兵,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推動和領導下,紛紛組戚抗日義勇軍,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2023年11月,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武裝開始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2023年又改稱東北抗日聯軍,成為東北抗h游擊戰爭的主體。

到2023年7月,部隊發展到11個軍另1個師,井3萬餘人。東北3省的抗日游擊戰爭,打擊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促進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救亡運動。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極其艱難曲折的道路。曾從最多時的30萬人減少到約3萬人,但在戰爭實踐中鍛煉出一支英勇善戰的新型人民軍隊。

開創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造就了大批優秀的指揮員,積累了豐富的鬥爭經驗,形成了一整套適合中國革命戰爭情況的戰略戰術,為實現全國抗戰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中**史上的一個關鍵時期,它經歷了從大革命的失敗到土地革命的興起,專從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屬的失敗到抗日戰爭的興起兩次歷史性轉變。期間,中國共產黨建立了12塊革命根據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起義有100多次,遍及14省140多縣(市),參加起義的工農群眾和革命士兵有數百萬人。這些起義,高舉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旗幟,給國民黨反動派的**政策以有力的回擊。起義儲存下來的武裝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主要**。

6樓:匿名使用者

土地革來命,指第二次國源內革命戰爭時期,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革命。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的土地革命,滿足了農民的土地要求。2023年春,***總結土地革命的經驗,制定出一條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線。那就是:

依靠貧農、僱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這條路線,調動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證了土地革命的勝利。

為了保證土地革命的順利進行,縣、區、鄉各級都建立了土地委員會。分田的大體步驟是:

(一)調查土地和人口,劃分階級;

(二)發動群眾清理地主財產,焚燬田契、債約和帳簿,把牲畜、房屋分給貧僱家,現金和金銀器交公。

(三)丈量土地,進行分配,公開宣佈分配方案,插標定界,標籤上寫明田主、丘名、地名和,面積。

土地革命使廣大貧僱家政治上翻了射,經濟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證。為了保衛勝利果實,他們積極參軍參戰,努力發展生產。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僅半年之內,參加紅軍的翻身農民達3萬多人。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黃安七裡坪的一個招兵站,一天就招收800名農民入伍。

土地革命的原本內容及意義

7樓:曦月

第一次是抗日戰爭時期(2023年),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義:減輕了地主的封建剝削,改善了農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有利於聯合地主一致抗日。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戰爭時期,2023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決定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貫徹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的土地改革總路線。

意義:這種土地政策極大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了保衛勝利果實,翻身農民踴躍參軍,積極支援前線。農民的支援,成為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的一個可靠保證。

第三次是新中國成立後鞏固政權的鬥爭時期,2023年**人民**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為減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階級,以利於穩定民族資產階級,早日恢**展農村經濟,實行了經濟上儲存富農經濟,政治上中立富農的政策.

意義:1.2023年底,全國土改基本完成,3億多無地或少地的的農民分到了土地;2.

徹底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徹底改變了農村的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3.廣大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4.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工業化開闢了道路;5.

進一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6.摧毀了美蔣反動集團的社會基礎;7.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活動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的內容及意義

8樓:9點說史

第一次是抗日戰爭時期(2023年),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義:減輕了地主的封建剝削,改善了農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有利於聯合地主一致抗日。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戰爭時期,2023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決定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

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貫徹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的土地改革總路線。

意義:這種土地政策極大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了保衛勝利果實,翻身農民踴躍參軍,積極支援前線。農民的支援,成為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的一個可靠保證。

第三次是新中國成立後鞏固政權的鬥爭時期,2023年**人民**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

為減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階級,以利於穩定民族資產階級,早日恢**展農村經濟,實行了經濟上儲存富農經濟,政治上中立富農的政策。

意義:2023年底,全國土改基本完成,3億多無地或少地的的農民分到了土地;徹底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徹底改變了農村的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廣大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

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工業化開闢了道路;進一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摧毀了美蔣反動集團的社會基礎;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活動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擴充套件資料

戰爭背景

十年內戰是指中國在2023年-2023年間,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地方性政權發動的戰爭,此戰爭於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結束。中國國民黨稱之為「剿共」,中國共產黨稱之為土地革命戰爭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1、國民黨方面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蔣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國民**,後與汪精衛武漢**合併「寧漢合流」,對共產黨人進行「清共」和**。2023年末國民**舉行「二次北伐」,佔領北京,奉系軍閥張作霖退到關外。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服從國民**。

2、共產黨方面

中國共產黨人沒有被國民黨反動派的**行為嚇倒,2023年召開「八七會議」,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建立紅軍,開闢農村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開闢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同年10月,***領導秋收起義的部隊到達井岡山,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組織工農**,建立地方武裝,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後,逐步擴大了根據地。

開闢土地革命的歷史意義,土地改革的意義

讓農民得到土地 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土地改革的意義 1 1952年底,全國土改基本完成,3億多無地或少地的的農民分到了土地 2 徹底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徹底改變了農村的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 3 廣大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 4 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工業化...

國民革命和土地革命分別是什麼時間發生的

有兩次國民革命運動,即第一次國民革命和第二次國民革命。第一次國民革命,發生在1924年,又叫大革命,以第一次國共合作為基礎進行的反帝反封的革命,革命物件主要是反動軍閥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因蔣介石,汪精衛在1927年背叛革命而失敗,這也導致了共產黨被迫在1927年拿起革命的槍桿子反對反革命的槍桿子...

土地革命戰爭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到什麼時候

1927 1937年,中國人bai民在中國共產du黨的領導下,反對在 zhi帝國主義 dao 內 封建主義支援下的 蔣介石反容動統治的偉大國內革命戰爭。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後,對外投降帝國主義,對內實行 法西斯統治,血腥 共產黨人和 國民黨左派人士及革命群眾。擴充套件資料土地革命戰爭 第二次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