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爭霸戰爭有何影響戰國時期的爭霸對當時社會有什麼影響

2021-05-20 14:19:02 字數 5316 閱讀 4113

1樓:苦味精味苦

加速了奴隸制的瓦解,促進了新的經濟,社會制度的產生。

初步實現了區域性統一,加速了各區域的民族融合,為全國統一奠定了基礎。

爭霸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2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爭霸戰爭的實質和影響

(1)實質:奴隸主之間的掠奪戰爭「春秋無義戰」,這話用現代的觀點來理解是不確切的,因為春秋時期也有奴隸反對奴隸主的正義戰爭,也有各國人民抵抗遊牧部落進攻的自衛戰爭,但用這句話來說明春秋時期統治階級不斷髮動的爭霸戰爭的掠奪性和非正義性,卻有一定的道理。

(2)影響:春秋時期的大國爭霸,是中國奴隸制瓦解的反映,大國爭霸的結果更促進了奴隸制的衰亡,也為社會的發展、階級關係的變化和新制度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在大國爭霸中,各大國兼併小國,開拓了疆土,實現了區域性的區域性統一。

在大國爭霸過程中,華夏族和周邊各部落的聯絡、交往、融合加強了,形成了以東方的齊國、南方的楚國、西方的秦國。北方的燕國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3樓:匿名使用者

給社會和廣大人民帶來嚴重災難。但也不能忽視爭霸戰爭的客觀影響,在爭霸過程中,各國進行改革,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國兼併小國,諸侯國的數目減少,加快了統一中國的步伐。

華夏族與其他民族接觸頻繁,有利於促進民族融合。

4樓:魏利斯

春秋戰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即東周,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陽)

春秋戰國時期合稱東

周時期;西周時期,周朝君

王保持著天下宗主的威權,周王對諸侯國有較強的控制能力,禁止諸侯國之間互相攻擊或兼併。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王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同時,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一些被稱為蠻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響或民族融合的基礎上很快趕了上來。

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有的強大起來,有的衰落下去。於是,諸侯國互相兼併,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諸侯林立的情況,嚴重束縛了經濟文化的發展;各國的兼併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

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5樓:【明朝末年

春秋是爭霸戰爭,戰國是兼併戰爭,最大的影響我想是誕生了中國古代燦爛的文化,是中國歷史的**時期

6樓:偵探灰原哀

對以後漢武帝實行民族大一統,民族融合,順應了歷史潮流。

戰國時期的爭霸對當時社會有什麼影響?

7樓:匿名使用者

1.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

意義:不利---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有利---1.對於結束**割據狀態,實現區域統一有積極作用;

2.對於阻止夷狄等遊牧民族的入侵,保護華夏進步文化,增強各族間的融合有一定的作用;

3.爭霸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霸主都曾進行過改革以增強國力,其統治下的社會環境相對安定,使經濟得以發展;

4.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奴隸主貴族的勢力,便利了新興地主階級實力的增長,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潰;

5.爭霸戰爭加速了新舊制度的交替,促進了奴隸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產生。

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是中國奴隸制瓦解的反映,也為社會的進步,階級關係的變化,新制度的產生,民族融合的加強等創造了條件。

2. 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

意義:1.進一步加強了統一趨勢;

2.使人民遭受了更深重的災難,人民渴望統一;

3.各國國君為了爭霸,勵精圖治,發展生產,改革政治,促進了經濟發展和改革運動的興起。

8樓:ご沉默滴菋噵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社會歷史大變革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度崩潰,封建制度確立。這一鮮明的時代特徵反映在以下方面:

(1)經濟上: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標誌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我國的封建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尤其北方成就更為突出。

生產力的飛躍引起了生產關係的革命。春秋戰國時期, 井田制(公田)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並最終通過各國變法確立了下來。

(2)政治上: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破壞了奴隸制的舊秩序,給人民帶來了災難和痛苦。但戰爭的結果加快了統一程序,促進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變革的步伐。

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壯大,他們在各諸侯國先後開展了變法運動,新的封建制度終於建立起來。變法最徹底的秦國,成為各諸侯國中實力最強者,後來發展成統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的反映。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的變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躍和文學藝術的繁榮。

春秋戰國時期,舊制度、舊統治秩序被破壞,新制度、新統治秩序在確立,新的階級力量在壯大。隱藏在這一過程中並構成這一社會變革的根源則是以鐵器為特徵的生產力的革命。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導致各國的變革運動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也導致思想文化的繁榮。

春秋戰國時期兼併爭霸戰爭的意義

9樓:匿名使用者

1.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

意義:不利---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有利---1.對於結束**割據狀態,實現區域統一有積極作用;

2.對於阻止夷狄等遊牧民族的入侵,保護華夏進步文化,增強各族間的融合有一定的作用;

3.爭霸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霸主都曾進行過改革以增強國力,其統治下的社會環境相對安定,使經濟得以發展;

4.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奴隸主貴族的勢力,便利了新興地主階級實力的增長,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潰;

5.爭霸戰爭加速了新舊制度的交替,促進了奴隸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產生。

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是中國奴隸制瓦解的反映,也為社會的進步,階級關係的變化,新制度的產生,民族融合的加強等創造了條件。

2. 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

意義:1.進一步加強了統一趨勢;

2.使人民遭受了更深重的災難,人民渴望統一;

3.各國國君為了爭霸,勵精圖治,發展生產,改革政治,促進了經濟發展和改革運動的興起。

10樓:匿名使用者

1)經濟:春秋戰國時期,做為中國最後一個青銅器時代,由於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青銅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同時也標誌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我國的封建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尤其北方成就更為突出。

生產力的飛躍引起了生產關係的革命。春秋戰國時期, 井田制(公田)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並最終通過各國變法確立了下來。 (2)政治: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破壞了奴隸制的舊秩序,給人民帶來了災難和痛苦。但戰爭的結果加快了統一程序,促進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變革的步伐。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壯大,他們在各諸侯國先後開展了變法運動,新的封建制度終於建立起來。

變法最徹底的秦國,成為各諸侯國中實力最強者,後來發展成統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的反映。

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的變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躍和文學藝術的繁榮。 小結:春秋戰國時期,舊制度、舊統治秩序被破壞,新制度、新統治秩序在確立,新的階級力量在壯大。

隱藏在這一過程中並構成這一社會變革的根源則是以鐵器為特徵的生產力的革命。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導致各國的變革運動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也導致思想文化的繁榮。

11樓:匿名使用者

集中人物材力量辦大事

12樓:匿名使用者

說白了 就是爭土地。

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各有什麼特點

13樓:e拍

1、春秋

時期的戰爭特點

(1)春秋時期的戰爭是一種貴族式的戰爭,戰爭有很多貴族之間的禮儀,戰爭目的是要求對方屈服,而非以消滅對方、獲取對方財富為主要目的。

(2)春秋時期的戰爭很少滅亡敵方的國家,勝利一方更願意扶植一個親自己的力量上臺執政。

(3)春秋時期的軍隊規模不大,很少進行大規模的動員,戰爭時間也比較短。

(4)戰車在戰爭中作用很大。

2、戰國時期的戰爭特點

(1)戰國時期的戰爭就已經逐漸演變為無底線的戰爭,殘酷性大大增強,戰爭的目的是以徹底摧毀、吞併對方國家、掠奪對方財富為最終目的。

(2)戰爭動輒十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蔘與,需要舉國動員,戰爭動輒持續數年。

(3)步兵和騎兵成為主力,戰車基本被淘汰。

擴充套件資料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戰爭

1、長勺之戰

長勺之戰,發生在中國春秋時代齊國與魯國之間的一場戰役,發生於周莊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長勺(今山東省萊蕪)。此次戰役,是繼干時之戰後齊、魯另一次重要戰役。魯國在此次戰役取得勝利,間接促成數年後齊魯息兵言和。

2、吳越爭霸

吳越爭霸是指歷史上春秋時期吳越兩國互相征伐的一段時期。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吳侵越時所獲戰俘剌死吳王餘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吳大舉攻楚前,為解除後顧之憂,又曾攻越,佔領檇李(今浙江嘉興南)。

十五年,吳軍主力在楚都郢時,越乘機侵入吳境,雙方矛盾日趨激化。從地緣上看吳國欲爭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國,以解除其後方威脅;而越國欲北進中原,更必先征服吳國才能夠打通北進中原的通道,因而引起延續二十餘年的吳越戰爭。

3、即墨之戰

即墨之戰發生於前284年至前279年,戰國時代燕國名將樂毅統率燕軍攻打齊國即墨城的一場攻防戰爭。齊國堅守防禦轉入**,一舉擊敗燕軍,收復國土的一次著名作戰。

即墨之戰成為中國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齊國雖然憑藉此仗復國,但是其實力已江河日下。而燕國亦因此仗由興盛轉為衰弱。

4、邯鄲之戰

邯鄲之戰又稱邯鄲保衛戰,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國與趙、魏、楚聯軍在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進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戰。邯鄲之戰嚴重地消耗了秦國的實力,造成秦**隊近三十萬人的**,推遲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

邯鄲之戰是戰國時期東方諸侯國合縱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導致秦國對六國執行全面打擊政策的破產。秦國被迫改變策略,採取遠交近攻、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外交方針來分化離間東方各國之間的關係,為統一六國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14樓:黑妖狐智化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的特點:

①戰國時期的戰爭具有封建兼併性質,而春秋時期的戰爭僅是奴隸主大國爭霸戰爭。

②春秋爭霸戰爭促進了民族融合,有利於封建因素的成長。而戰國兼併戰爭在轉化為封建統一戰爭後,導致一個封建大帝國產生。

現在多說幾句,談一談二者之間的相同點:①都有擴大地盤、掠奪人口的目的。②春秋和戰國時期的戰爭在影響上,都是大吞小、強凌弱,減少了諸侯國數目,加速了奴隸制瓦解和促進了封建制形成。

同時不可避免給人民生活、生產造成巨大破壞。

諸侯間的爭霸和兼併戰爭,使諸侯國數目減少,各民族逐步融合,人民都渴望統一,這樣就形成統一的趨。

春秋戰國時期兼併爭霸戰爭的意義,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與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在本質上有什麼不同

1.春秋時期諸侯爭霸 意義 不利 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有利 1.對於結束 割據狀態,實現區域統一有積極作用 2.對於阻止夷狄等遊牧民族的入侵,保護華夏進步文化,增強各族間的融合有一定的作用 3.爭霸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霸主都曾進行過改革以增強國力,其統治下的社會環境相對安定,使經濟得以發展 ...

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與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在本質上有什麼不同

1 春秋爭霸是各大國爭奪霸權的政治,是大國靠武力脅迫小國,承認其領導地位的強權政治 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符合人民群眾強烈要求結束 割據局面的意願,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統一戰爭的性質。2 所謂 春秋無義 是指發動這些戰爭的實質是為了爭奪土地 人口和對其它諸侯國的支配權,是把戰爭作為擴張領土和掠...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的有關成語,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的歷史典故名稱有哪些 知道的請回答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退避三舍 臥薪嚐膽 圍魏救趙 老馬識途 紙上談兵 三令五申 胡服騎射 負荊請罪 一鳴驚人 朝秦暮楚 退避三舍 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 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臥薪嚐膽 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 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圍魏救趙 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 老馬識途 韓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