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裡面的墨分五彩是什麼意思

2021-03-04 08:28:55 字數 5345 閱讀 8501

1樓:其實我早該知道

中國畫裡面的「墨分五彩」也叫墨分五色,中國畫技法名。指以水調節墨色多層次的濃淡乾溼。語出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運墨而五色具。」「五色」說法不一,或指焦、濃、重、淡、清;或指濃、淡、幹、溼、黑;也有加「白」,合稱「六彩」的。實際乃指墨色運用上的豐富變化。

清代林紓用等量的墨汁,放置在五個碗內分別加以不等量的清水,用以作畫來區分濃淡,理解不免機械。

2樓:匿名使用者

墨分五色,中國畫技法名。指以水調節墨色多層次的濃淡乾溼。語出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運墨而五色具。」「五色」說法不一,或指焦、濃、重、淡、清;或指濃、淡、幹、溼、黑;也有加「白」,合稱「六彩」的。實際乃指墨色運用上的豐富變化。

清代林紓用等量的墨汁,放置在五個碗內分別加以不等量的清水,用以作畫來區分濃淡,理解不免機械。

墨分五色-詳細

或指焦、濃、重、淡、清;或指濃、淡、幹、溼、黑;也有加「白」,合稱「六彩」的。實際乃指墨色運用上的豐富變化。清代林紓用等量的墨汁,放置在五個碗內分別加以不等量的清水,用以 墨分五色

作畫來區分濃淡,理解不免機械。   在中國畫裡,「墨」並不是只被看成一種黑色。在一幅水墨畫裡,即使只用單一的墨色,也可使畫面產生色彩的變化,完美地表現物象。

「墨分五色」,那墨色有 「幹、溼、濃、淡、焦」五種,如果加上「白」,就是「六彩」。其中「幹」與「溼」是水分多少的比較;「濃」與「淡」是色度深淺的比較;「焦」,在色度上深於「濃」;「白」,指紙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對比。各種墨色的特點及用途如下:

  「幹」 墨中水分少,常用於山石的皴擦,可產生蒼勁、虛靈的意趣。   「溼」 墨中加水多,與水調勻運用,多用於渲染,或雨景中的點葉、點苔、使畫面具有溼潤之感,或用於潑墨法,表現水墨淋漓的韻味。   「淡」 墨色淡而不暗,不論幹淡或溼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於畫遠的物象或物體的明亮面。

  「濃」 為濃黑色,多用以畫近的物象或物體的陰暗面。   「焦」 比濃墨更黑,用於筆蘸上極黑之墨是為焦墨,常用來突出畫面最濃黑處,或勾點或皴。   水墨畫裡把墨色分成五種色度,那就是焦、濃、重、淡、清。

這首先是要看所用墨本質上的好壞。用美國「氣煙」所制的墨或墨精(上海制,有天字的,有壽字的。)它只有焦有濃,淡已很難,更不用說清而有神。

用同治光緒時期的墨,也只有焦、重、淡幾種色度,既不濃黑.又不清輕。一般說來,墨的五彩如下:(一)焦墨——即是把研成的墨汁在硯池內經過半日的揮發,再用來畫畫中極其深重而又突出的部分。

它是在全幅畫中特別黝黑的部分,黑而有光亮。(二)濃墨—是說墨色的黑度.僅次於焦墨。焦墨可能有光澤,濃墨因為加入水分,雖黑而無亮光。

(三)重墨—這是對淡墨說的.它比濃墨水分更多些,比淡墨則又顯出黑一些。(四)淡墨——水分加多,成了灰色的叫淡墨,(五)清墨,這在墨彩上則是僅僅有一些淡灰色的影子,這影子去表現朝霧夕煙似的模糊形象。總起來說,好的墨不但是能焦能濃,而且是能淡能清,這是根據制墨時搗杵次數的多少來決定的。

至於畫家使用水墨作到了清的墨彩,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古代畫家能夠善於用墨,畫出清的墨彩的,宋代的馬遠(號遙父),元代的方從義(號方壺),清代的惲壽平(號南田字正叔 2023年生)和清代的華秋嶽(號新羅),他們都是長於用墨的畫家,他們幾家的山水畫、花鳥畫,至今看來,還是水汪汪的,清而有神,這雖不完全關乎墨的本質,但墨的本貢卻和它有直接的關係。墨彩中的清而有神.是由其它深淺不同的墨彩襯托出來的。

換句話說,也就是在一幅畫的空白部分,畫出某種事物的清淡影子,而這清淡影子,在這幅面面上卻具有極其重要的表現價值,它反映著某一時間空間的特點,使看的人深入畫裡,想像著這些影子裡,埋藏著許許多多的事事物物。所以我們對這種畫,認為是有餘不盡,耐人尋味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水墨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墨分五彩」,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圖畫歌

4樓:一

分別為,濃,重,淡,清。

5樓:v王小青

就是不同的墨與水調和程度的不同呈現的濃淡不同

國畫中的墨分五色是哪五色,大致比例是多少?

6樓:鄭浪啪

國畫中的墨分五色有幾種說法:

1、青、赤、黃、白、黑五色,合稱五正色,簡稱五色。五色也泛指紅、綠、紫、碧、流黃五種間色。間字本字為閒,讀音為見。

墨分五色,古人有兩義:宋代以後多指墨分濃淡,宋代以前多指濃淡不同的墨跡對應五色。

2、張彥遠認為山水中的五色,隨著陰晴和季節的變化而有不同的呈現,如果用墨把變化的特徵大體表現出來,就會產生山青、草綠、花赤、雪白等效果,不必塗上空青、石綠、丹砂、鉛粉等顏料。同理,鳳鳥羽毛固然呈現五色,但墨畫的鳳鳥只要意思到了,也會給人五色雜陳的印象。

7樓:李丹辰

國畫傳統上有墨分五色之說:"'運墨內五色具"。主要是說明墨的從濃到談有五個色階的差別。

像極了l、2、3、4、5、6、7七音控節尋聲,形成整個音如一樣.這樣才能濃淡分明,畫出色調層次,不過墨的音符從靠水來調節罷人過去對墨的五色,意見很不一致,現講如下,供讀者參考:

第一說 黑 濃 溼 幹 淡

第二說 濃 宿 焦 退 埃

第三說 焦 濃 重 淡 清

第四說 濃 次濃 淡 次淡 最淡

還有用墨,濃、溼、幹、淡、白作為墨的大彩。五色是概數,是形容層次多的意思,所以不要拘於怎樣辦法,我們只要認識到用墨由濃到談要有墨色層次就行了。

墨的變化實際上就是水的變化,墨的乾溼度也就是水的乾溼。所以畫什麼效果,當沒有把握時,最好通過試紙試一下再畫,這樣實踐久了,就能做到心中有數,為了掌握果法之變化,亦盯試做各種濃淡乾溼的練習,以對筆頭的水份能夠控制自如。

下面介紹兩種墨的練習,一種是極幹到極溼的練習,如下:

焦  幹  潤  溼

'焦'是最乾的墨,筆含水份最少,是在筆頭已經消失人耐水份後僅能驚出的姑筆。"幹"是有一定水份不再滲水火"溼"批最飽和的水份,滲化水份最大。""潤"半含水份,多屬渲的部分。

除最濃的焦墨必須絕對乾燥之外,不管深墨,淡墨,都可以  有這四種水份的變化,對比著畫,就有"千裂秋風,潤含春雨""的效果。

一種是溼筆分濃淡的練習,把塊分五個深淺度,如下:

濃墨一般使用者勾人物、山石的輪廓,點八的眼珠、山水的苦點、近的層次和提醒畫面等。淡墨使用的範圍是輔助主線,或者被摔人面、樹、石的立體轉折,渲染陰陽關係及畫遠景等,烘染雲氣效果使用。

破墨破墨之說,始於南北朝。是蕭繹的《山水松石格》中提出的一種技法。破墨有兩種功能:

一是,用墨時有意畫成不是整塊形狀,稱為破墨(如畫破荷的葉卡,雨中的山水,人物的衣帽)。

二是,幾把前一種效果加以破壞或改變原來的效果,產生一種新的效果。破與立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沒有破也就沒有立。一般講,後一忡破墨用量較多。

"破"葉以是以濃破談,但也叫以是以談破濃;葉以是以線破墨,也可以是以舉破線。又如五種墨色濃淡的每次積疊也都是破,現在舉五種不同破法的例子:

1、是破構圖的辦法:在草圖上佈置入平均時,時以用空白破一破;直的物體太多,用橫的破一破;山峰之石如果大實,用雲煙霧氣破一破。

2、破線的力、法:如衣紋上的三根平**,可用兩根相近者破一下;蘭花兩筆成鳳眼後,再用第三筆直破鳳眼。

3、破線法:如一根山石輪廓的線,用濃墨畫得有些權,可以用苦點破一破,也可以在深線上部分鑄水,使原來的線變得生動一些。

4、破墨法:如畫人物的頭髮部分,大塊用墨後有些"肉",部分加以深線,也就不"肉";畫大片葉子的墨,用深線一勾葉脈,也就起到破的效果。

5、色墨互破法:綠葉可以用墨線破,畫墨線後又復約顏色便是用色破墨,俗稱勾葉脈。又如墨點上點石青也是一種角色破墨法。

6、色與色互破法。除了墨本色的互破之外,色與色之間亦可互破,如重彩畫的泥金、石青等金石色,可以用花青、胭脂等草色破之。

墨分五色及用墨方法

在中國畫裡,「墨」並不是只被看成一種黑色。在一幅水墨畫裡,即使只用單一的墨色,也可使畫面產生色彩的變化,完美地表現物象。「墨分五色」,那墨色有「幹、溼、濃、淡、黑」五種,如果加上「白」,就是「六彩」。

其中「幹」與「溼」是水分多少的比較;「濃」與「淡」是色度深淺的比較;「黑」,在色度上深於「濃」;「白」,指紙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對比。各種墨色的特點及用途如下:

「幹墨」 墨中水分少,常用於山石的皴擦,可產生蒼勁、虛靈的意趣。

「溼墨」 墨中加水多,與水調勻運用,多用於渲染,或雨景中的點葉、點苔、使畫面具有溼潤之感,或用於潑墨法,表現水墨淋漓的韻味。

「淡墨」 墨色淡而不暗,不論幹淡或溼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於畫遠的物象或物體的明亮面。

「濃墨」 為濃黑色,多用以畫近的物象或物體的陰暗面。

「黑墨」 比濃墨更黑,用於筆蘸上極黑之墨是為焦墨,常用來突出畫面最濃黑處,或勾點或皴擦,可收提神醒目的功效。

常用墨法:

破墨法——唐代王維、張燥等人的山水畫,改單線平塗的畫法為墨色有深淺層次的畫法,當時稱為「破墨山水」。後世說的破墨法,是專指作畫時,當前一墨跡未乾之際,又畫上另一墨色,以求得水墨濃淡相互滲透掩映的效果。破墨法又可分為四法(濃墨破淡墨、淡墨破濃墨、墨破色、色破墨),各有不同的特點。

潑墨法——潑墨法創始於唐代王洽(又名王墨、王默),《唐代名畫錄》、《歷代名畫記》都有記載。王洽喜豪飲,醉後解衣磅礴,激清迸發,用墨潑在絹上,然後根據墨跡的形態,畫成山石林泉,雲雨迷茫,渾然一體,時人稱他為「王潑墨」。後世所謂潑墨法,是指落筆大膽、點畫淋漓、水墨渾融、氣勢磅礴的寫意畫法。

行此法,毛筆要大一些。用飽含水的筆頭,蘸上濃淡得宜的墨汁,大膽落筆,點拓出山石的形體。運筆要胸有成竹,輕重得宜,可以重筆,也可有飛白,隨物形而變化,自然可獲得墨色豐富、滋潤生動的效果。

(見圖例)

積墨法——積墨,即層層加墨。這種墨法一般由淡開始,待第一次墨跡稍幹,再畫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覆皴擦點染許多次,甚至上了顏色後還可再皴、再勾、畫足為止,使物象具有蒼辣厚重的立體感與質感。用積墨法,行筆要靈活,無論用中鋒還是側鋒,筆線都應參差交錯,聚散得宜,切忌堆疊死板。

要注意第一次墨色與第二次墨色之間的差別,色度的濃淡相差略大一些,才能看得出筆痕,不至於幹後糊塗一片。用得好的積墨法始終保持墨的光澤,積墨愈多,光彩愈足;如果幹後出現灰色的死墨,積墨法就失敗了。成功的關鍵決定於筆法,筆筆有力,行筆有度,墨色才能有神彩。

總之,積墨法既要渾然一體,又要有筆跡墨痕可尋,墨色生動,光彩煥發,忌灰暗板滯。(見圖例)

濃墨法——描繪物象,落墨較重,可使畫面厚重有神。用濃墨要「薄」,即筆法靈活,只有幹、溼、深、淺變化有致,才能濃而不凝滯。

焦墨法——濃墨之極為焦。在一幅畫完成時,在極需突出的地方,用幹筆蘸上焦墨勾勒點擢,能起開醒提神的作用。也有一幅畫全用焦墨畫出的,顯得蒼勁有力。

例如黃賓虹的有些山水畫全是用濃墨、焦墨畫成,黑、密、重、厚,表現了山的真面目。(見圖例)

宿墨法——宿墨即隔宿之墨,墨汁存放較久,水分蒸發而濃縮,墨色最黑。宿墨常用於最後一道墨,用得好能起「畫龍點睛」作用;但因宿墨中有渣滓析出,用不好極易枯硬汙濁,故用宿墨要求具有較高的筆墨功夫。黃賓虹最善宿墨,每於畫面濃墨之處點之以宿墨,使墨中更黑,黑中見亮,加強黑白對比,使畫面更加神彩煥發

什麼叫中國畫什麼是中國畫?

中國畫一般指國畫 中國傳統繪畫形式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 中國畫 簡稱 國畫 主要指的是畫在絹 宣紙 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漢族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 墨 彩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 墨 國畫顏料 宣紙 絹等,題材可分...

什麼的中國畫,什麼叫中國畫?

雅緻的中國畫 意境深遠的中國畫 什麼叫中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 宣紙 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按題材可分為 山水畫 人物畫 花鳥畫 按技法可分為 寫實 寫意 工筆。國畫的工具和材料有毛筆 墨 國畫顏料 宣紙 絹等。中國畫是具有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的中國民族傳統繪畫,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 性格 心理...

中國畫和外國畫的區別,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的區別

1 材料工具不同 中國畫是以毛筆 水墨 礦物質顏料 絹帛 宣紙為工具。國外傳統油畫是用油質顏料在布 木板或厚紙板上作畫。2 運用作畫手法不同 中國畫盛用線條,國外畫線條都不顯著。線條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畫家用以代表兩物象的境界的。中國畫家就用,而國外就不用,所以國外畫很象實物,中國畫不象實物,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