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草的心闖天涯
古代等級制度嚴格,左右為區別尊卑高下的標誌之一,普遍實行於各種禮儀之中。由於君主受臣子朝見時,面南而坐,左東右西,臣子面北而立,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開,若官位高者在東,卑者在西,則尊右賤左;反是,則尊左賤右。
侍郎,官名。漢代郎官的一種,本為宮廷的近侍。東漢以後,尚書的屬官,初任稱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
自唐以後,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均以侍郎為長官之副,官位漸高。相當於現在的部長、副部長級別。
隋唐之時,於京城內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掌管國家政務。其中,每部一名之侍郎為輔佐尚書主官之事務實際執行者,相當於今部會次長。中書省的副官稱為中書侍郎,門下省的副官稱為門下侍郎(黃門侍郎)。
宋元明清不改。2023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將六部侍郎升為正三品。之後,清朝沿襲舊制,亦設左右侍郎,左右侍郎均為滿漢人各一,也就是六部各部之間均有侍郎四名。
擴充套件資料
朝廷六部,每部一尚書,一侍郎,本來是正副長官。清代則要滿漢分開,有一個漢尚書,一定還要有一個滿尚書。有兩個漢侍郎,一定還要有兩個滿侍郎。
於是一部就有了六個長官,六部長官就有三十六個。每個人都可以單獨向皇帝講話。
歷史上官職侍郎有很多種,具體有黃門侍郎、中書侍郎、左侍郎、右侍郎、吏部侍郎、工部侍郎、禮部侍郎、兵部侍郎、刑部侍郎、戶部侍郎。
2樓:才氣滿天
無論侍郎還是尚書,左更高。明清各部內,一般是大學士最大,坐在正中間,被稱為中堂。左邊是左尚書和左侍郎,坐在左邊,但是對於來拜訪的人看起來在右邊。
中國自古以右為貴,所以左侍郎更大。漢族服飾都是左襟壓著右襟,也是這個道理,對面的人看來右邊高而已。
3樓:匿名使用者
左侍郎大一點。 舊時禮制習俗觀念。古代等級制度嚴格,左右為區別尊卑高下的標誌之一,普遍實行於各種禮儀之中。以左為上.
左侍郎和右侍郎哪個大?
4樓:禾木由
左侍郎大。吏部左侍郎與吏部右侍郎同為吏部副長官之一,佐助尚書管理本部事務,雖然官階相同,但吏部右侍郎位列左侍郎後面。
順治元年改吏部參政為吏部侍郎,定製,左侍郎滿、漢各一人; 右侍郎滿、漢各一人。初制滿侍郎為二品,漢侍郎為三品;後屢有變更,於雍正八年,定滿員與漢員右侍郎均為正二品。
5樓:百度使用者
左侍郎大一點。 舊時禮制習俗觀念。古代等級制度嚴格,左右為區別尊卑高下的標誌之一,普遍實行於各種禮儀之中。
由於君主受臣子朝見時,南面而坐,左東右西,臣子北面而立,左西右東,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開,若官位高者有東,卑者在西,則尊右賤左;反是,則尊左賤右。各代情況不一,考核史籍,情況如下:夏商周時,朝官尊左;燕飲、凶事、兵事尊右。
戰國時朝官尊左;軍中尊右。秦尊左。漢代尊右。
六朝朝官尊,燕飲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慶活動中,以左為貴,在凶傷弔唁中,以右為尊。
《逸周書.武順》:「天道尚 左,日月西移。
」《左傳.桓公八年》:「楚人上左」《史記.
陳丞相世家》:「乃以絳侯勃為右丞相,位次每。平徙為左丞相,位次第二。
」《漢書.周昌傳》:「左遷」顏師古注:
「是時尊右而卑左,故謂貶秩位為左遷。」宋戴埴《鼠璞》:「漢以右為尊。
謂貶秩為左遷,仕諸侯為左官,居高位為右職。」又,唐李白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按,唐代字位應以左為尊,此題中「左遷」指貶謫,乃用漢代習慣語,是以右為尊。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成新錄.左右》:「科場:
蒙古、色目人稱右榜;漢人、南人稱左榜。亦右為上也。」
在清朝的官職中…戶部侍郎這個官職位大嗎…換成現代相當與什麼官啊
6樓:無名之人
戶部侍郎是戶部的副長官,清代為從二品。約當於今日的財政部副部長。
「戶部」乃六部(吏部即考試院及人事行政局、戶部即財政部、禮部即***及教育部、兵部即國防部、刑部即法院及法務部、工部即營建署)之一,即今之財政部。
「侍郎」,相當於今日的副部長、次長。尚書是部長。一般而言戶部尚書主要掌全國戶口、賦役方面的政令。而侍郎則掌管稽核版籍、賦役徵收徵等會計、統計工作。
7樓:匿名使用者
戶部侍郎,戶部的副長官,明代為正三品,清代為從二品。約當於今日的財政部副部長。「戶部」乃六部(吏部即考試院及人事行政局、戶部即財政部、禮部即***及教育部、兵部即國防部、刑部即法院及法務部、工部即營建署)之一,即今之財政部。
「侍郎」,相當於今日的副部長、次長。尚書是部長。一般而言戶部尚書主要掌全國戶口、賦役方面的政令。而侍郎則掌管稽核版籍、賦役徵收徵等會計、統計工作。
起源戶部起源於周代官制中的的地官,漢成帝置尚書五人,其三曰民曹,主吏人上書事。後漢以民曹兼主繕依功作,當工官之任。三國魏置左民尚書,掌財政。
晉初省之,太康中又置。惠帝時有右民尚書。
東晉及宋、齊並置左民尚書,樑、陳並置左戶尚書,並掌戶籍,兼知工官之事。後魏、北齊有度支尚書,亦左民、左戶之任。後周依《周官》,置地官府大司徒卿。隋初稱度支部,開皇三年改為民部。
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改為戶部,高宗顯慶元年改為度支,龍朔二年改為司元,咸亨元年復為戶部。光宅元年改為地官,神龍元年復故。後歷代沿稱。
唐代戶部一般設有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錢穀之政、貢賦之差。其屬有四:一曰戶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倉部。
戶部巡官二人,主事四人;度支主事二人;金部主事三人;倉部主事三人。龍朔年間曾改戶部曰司元,度支曰司度,金部曰司珍,倉部曰司庾。天寶十一載改金部曰司金,倉部曰司儲。
明清時期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 、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
例如清代戶部總的執掌是管理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財政等事宜,其機構按地區劃分為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14個清吏司,並設有八旗俸餉處、現審處、飯銀處、捐納處、內倉等機構,辦理八旗俸餉、捐輸等事。
其部內的行政事務則由南、北檔房、司務廳、督摧所、當月處、監印處分別管理。隸於戶部的機構還有掌鑄錢的錢法堂及寶泉局;掌庫藏的戶部三庫;掌倉儲及漕務的倉場衙門。
光緒三十二年(公元2023年),清**宣佈「仿行憲政」,進行官制改革,將戶部改為度支部,並將財政部併入。戶部遂廢。
擴充套件資料
清朝九品十八級+未入流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外官:無
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外官:提督、八旗都統、將軍
正二品: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外官: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
外官:總兵、八旗副都統
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外官:巡撫、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外官:副將
正三品: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外官:順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驍騎參領、王府長史
外官:參將、指揮使、八旗城守尉
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外官:遊擊、宣慰使、指揮同知、八旗協領
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外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防守尉、八旗佐領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四品典儀、王府二等護衛
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
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外官:關口守備、守禦、防禦、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王府三等護衛
外官:守禦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副千戶
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經歷、宗人府經歷、大理太常寺丞、欽天監監判、五官正、神樂署正、僧錄司善事、道錄司正一
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長官使、長官、百戶
從六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外官: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內閣典籍、大理寺評事、太常寺博士、典籍、滿洲讀祝官、贊禮郎、太僕寺主薄、鴻臚寺滿洲鳴贊、國子監丞、通政司經歷、知事、兵馬司副指揮、各部寺司庫
外官: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歷、教授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
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鑾儀衛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欽天監靈臺郎、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外官: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隸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外官:盛京遊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太常寺協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武職京官:無
外官:外委千總
從八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摯壺正、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外官: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外官:無
正九品: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
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武職京官:各營蘭翎長
外官:外委把總
從九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司晨、博士、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外官:額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職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庫使、禮部鑄印局大使、兵馬司吏目、崇文門副使
外官:典史、土典史、關大使、府檢校、長官司吏目、茶引批驗所大使、鹽茶大使、驛丞、土驛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縣倉大使
武職京官:無
外官:百長、土舍、土目
清朝的各部尚書和侍郎各有什麼權利和職責
工部侍郎,在清代屬於正二品 相當於現在的建設部副部長 工部 工部為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職掌土木興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凡全國之土木 水利工程,機器製造工程 包括軍器 軍火 軍用器物等 礦冶 紡織等官辦工業無不綜理,並主管一部分金融貨幣和統一度量衡。明清工部下設四司 營...
在清朝的戶部侍郎換成現代相當與什麼官,權利有多大
戶部侍郎,戶部的副長官,明代為正三品,清代為從二品。約當於今日的財政部副部長。戶部 乃六部 吏部即考試院及人事行政局 戶部即財政部 禮部即 及教育部 兵部即國防部 刑部即法院及法務部 工部即營建署 之一,即今之財政部。侍郎 相當於今日的副部長 次長。尚書是部長。一般而言戶部尚書主要掌全國戶口 賦役方...
戶部尚書和戶部侍郎的區別
1 品級不同 戶部尚書明代為正二品,清代為從一品。戶部侍郎明代為正三品,清代為從二品。2 官職不同 戶部尚書掌管全國土地 賦稅 戶籍 軍需 俸祿 糧餉 財政收支的大臣,其職位相等於當今的主管財政 稅收 民政 金融 公安等部門的 副總理。戶部侍郎,則掌管稽核版籍 賦役徵收徵等會計 統計工作。相當於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