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寫景,對句由景入情。
詩人用樸實而自然的語言描繪出一幅畫面:一輪皎月從東海那邊冉冉升起,展現出一派無限廣闊壯麗的動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奧莫窺,遙遠難測,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詩中人的不盡思念。
他設想,遙隔天涯的遠人.此時可能也在對月相思吧。
詩中人不說自己望月思念對方,而是設想對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構思奇巧,含蘊有致,生動地反襯出詩寄託的深遠。詩著一「生」字,極為生動,這同張若虛「海上明月同潮生」詩句中的「生」字,有著同工異曲之妙。
「天涯共此時」句,是從謝莊《月賦》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這兩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構成雄渾闊大的意境。望月是實景,懷遠是設想,詩人巧妙地把寫景和抒情融合起來。
寫出彼此共對皓月之境,又蘊含懷遠之情,也留下聯想和想象的空間。首聯擒題,以下諸句便由此生髮開去。
2樓:匿名使用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表達的意思是: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詩句原文和譯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譯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譯文: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裡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譯文: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譯文: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鑑賞:
《望月懷遠》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而寫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鮑照的「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
這一句完全是景,點明題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時」,即由景入情,轉入「懷遠」。前乎此的有謝莊《月賦》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後乎此的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都是寫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於各人以不同的表現方法,表現在不同的體裁中,謝莊是賦,蘇軾是詞,張九齡是詩,相體裁衣,各極其妙。
這兩句把詩題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攝,卻又毫不費力,仍是張九齡作古詩時渾成自然的風格。
從月出東鬥直到月落鳥啼,是一段很長的時間,詩中說是「竟夕」,亦即通宵。這通宵的月色對一般人來說,可以說是漠不相關的,而遠隔天涯的一對情人,因為對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覺得長夜漫漫,故而落出一個「怨」字。三四兩句,就以怨字為中心,以「情人」與「相思」呼應,以「遙夜」與「竟夕」呼應,上承起首兩句,一氣呵成。
這兩句採用流水對,自然流暢,具有古詩氣韻。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或許是怪屋裡燭光太耀眼,於是滅燭,披衣步出門庭,光線還是那麼明亮。這天涯共對的一輪明月竟是這樣撩人心緒,使人見到它那姣好圓滿的光華,更難以入睡。夜已深了,氣候更涼一些了,露水也沾溼了身上的衣裳。
這裡的「滋」字不僅是潤溼,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寫盡了「遙夜」、「竟夕」的精神。「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兩句細巧地寫出了深夜對月不眠的實情實景。
相思不眠之際,沒有什麼可以相贈,只有滿手的月光。詩人說:「這月光飽含我滿腔的心意,可是又怎麼贈送給你呢?
還是睡罷!睡了也許能在夢中與你歡聚。」「不堪」兩句,構思奇妙,意境幽清,沒有深摯情感和切身體會,恐怕是寫不出來的。
這裡詩人暗用晉陸機「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兩句詩意,翻古為新,悠悠托出不盡情思。詩至此戛然而止,只覺餘韻嫋嫋,令人回味不已。
參考資料
於海娣.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
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
沈熙乾.唐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
3樓:匿名使用者
是表達中秋節的,吃月餅,賞月,團圓的意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什麼意思
4樓:大欣布昊碩
前句寫景: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後句即景生情:詩人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時此刻他也和我望著同一輪明月。
這句詩來自張九齡《望月懷遠》
《望月懷遠》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及妻子而寫的。
古人對月,有著深厚的感情,聯想非常豐富。望月懷人,常常成為古詩詞中的題材,但像張九齡寫得如此幽清淡遠,深情綿邈,卻不多見。詩是通過主人公望月時思潮起伏的描寫,來表達詩人對遠方之人殷切懷念的情思。
希望能幫到你,請採納正確答案,謝謝^_^
5樓:絲絲瑤瑤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的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這句話出自唐代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前句寫景: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 起一輪明月;後句即景生情:詩人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時此刻他也和我望著同一輪明月。
這與謝莊《月賦》中的「美人邁兮音塵絕,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
「天涯共此時」一直被廣泛引用來表達對彼此分離的親人或朋友的思念。
6樓:匿名使用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寫景,對句由景入情。詩人用樸實而自然的語言描繪出一幅畫面:一輪皎月從東海那邊冉冉升起,展現出一派無限廣闊壯麗的動人景象。
正因明月深奧莫窺,遙遠難測,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詩中人的不盡思念。他設想,遙隔天涯的遠人.此時可能也在對月相思吧。
詩中人不說自己望月思念對方,而是設想對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構思奇巧,含蘊有致,生動地反襯出詩寄託的深遠。詩著一「生」字,極為生動,這同張若虛「海上明月同潮生」詩句中的「生」字,有著同工異曲之妙。
「天涯共此時」句,是從謝莊《月賦》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這兩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構成雄渾闊大的意境。望月是實景,懷遠是設想,詩人巧妙地把寫景和抒情融合起來。
寫出彼此共對皓月之境,又蘊含懷遠之情,也留下聯想和想象的空間。首聯擒題,以下諸句便由此生髮開去。
7樓:匿名使用者
海上生明月的下一句是天涯共此時 出自唐代詩人張九齡 的《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頷聯: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頸聯: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尾聯: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譯文】
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這時,遠在天邊的親人和我同樣在望著月亮。多情的人怨恨夜太長了,在經過整整一夜後,思念之情變得更加強烈。熄滅了蠟燭,更覺得月色皎潔可愛,披衣走到屋外長久地望月,感到了深夜露水浸潤的涼意。
月光雖然可愛,卻不能滿滿地捧在手裡把它送給遠方的親人,倒不如回去睡覺,在夢中與親人好好地相會。
譯文2:
一輪皎潔的明月,從海上徐徐升起;
和我一同仰望的,有遠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長夜之難捱;
孤身徹夜不成眠,輾轉反側起相思。
滅燭欣賞明月呵,清光淡淡瀉滿地;
起身披衣去閒散,忽覺露珠侵人肌。
月光雖美難採擷,送它給遠方親人;
不如還家睡覺,或可夢見相會佳期。
譯文3:
海上升起了一輪明月,你我雖然相隔遙遠,明月的光輝我們卻在此時共同擁有。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長夜,我整夜裡把你思念。滅掉燈燭後,我愛明月皎潔的光芒,披衣去戶外久久地望著明月,不覺得露水沾溼了衣裳。
月光多麼地美好,我卻無法掬一捧清輝送予你,倒不如回屋睡覺,或許睡夢中我們能夠相會。
賞析:《望月懷遠》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及妻子而寫的。
古人對月,有著深厚的感情,聯想非常豐富。望月懷人,常常成為古詩詞中的題材,但像張九齡寫得如此幽清淡遠,深情綿邈,卻不多見。詩是通過主人公望月時思潮起伏的描寫,來表達詩人對遠方之人殷切懷念的情思。
詩歌一開始就用「海上」、「天涯」,給人以無限廣闊的空間聯想,加上一輪明月冉冉升起,更渲染了寧靜、空靈的氣氛,營造了一種闊大、靜謐的境界,漾溢著濃濃的抒情氛圍。「望月」往往伴隨。「懷遠」之意,南朝宋人謝莊「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賦》),唐代王建「今夜月明人盡望」(《十五夜望月》),宋代蘇軾「千里共婢娟」(《水調歌頭》),都是望月懷遠的名句。
此處作者用一個「共」字,縱概古今,橫括地域,寫出了自古至今,無論天涯還是海角的人們,只要望見朗朗圓月,就會產生一種共同的心理——懷念遠方之人。首聯緊扣題目下筆,意境美麗深遠,為下面委婉深沉的相思,在情境上作了鋪墊映襯。
頷聯承首聯意思而下,並由各種懷遠之情濃縮集中到「情人」「相思」上。對這種相思之情,作者下一個「怨」字,可謂情致深婉。由相思而怨,乃相思之深、相思之極、相思而不能如願所致。
詩中那個「遙」字,語意雙關,是怨的根源。既指長夜漫漫,孤單淒涼,令人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是怨;又可理解為情人遠隔天涯,難以相見,只能望月長嗟,也是怨。怨,還在「竟夕起相思」上,相思之情甘苦難言、悲喜莫辨,揮之不去,拂之又來,惹人惱人,乃至通宵,怎能不怨?
從全詩來看,一個「怨」字,暗示著相思之苦、相思之痛、相思之深,既承首聯「望月懷遠」而來,又開啟了頸聯和尾聯的曲折內容。
頸聯轉換角度,寫試圖擺脫相思之苦。但相思之情慾去又來,連綿不斷,曲折有致。一次「滅燭」,吹滅燈燭,想早點睡下,該可以吧?
但滿屋的月光,柔柔的、靜靜的,使人憐愛,催人聯想。一個「憐」字,又由月光逗起了相思之情;一次「披衣」,到庭院走走吧,變換環境,或許能擺脫相思?但時間一久,不覺露水打溼了衣裳,而相思之情索繞心頭,更為濃重。
這裡的「露滋」,既指露水沾溼衣裳,又喻相思之意更為濃重。
尾聯承頸聯而來,並收束深化了全詩。「贈」、「夢」是關鍵。月光如此純淨、皎潔,如此美好,就像對情人的思念之情,怪不得「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呀。
捧一把贈給遠方情人表心跡吧,讓她明白我的心意,倒也踏實放心了。可是做不到呀。這「不堪」又是一怨。
思來想去,無奈之下,還是回到寢室,只能希望在夢中與佳人相會。但夢能實現嗎?這和「贈」一樣,只是希望,只是夢想啊。
又是隱含一怨!真是相思之苦,相思無奈,相思有深怨。
通觀全詩,作者所用的「生」、「共」、「怨」、「起」「滅」「憐」「披」「覺」、「贈」「還」、「夢」等一系列動詞,個個和月相關,和相思有緣,集中表達一種難以排遣的相思之怨。由於境界優美,語言淺近,意脈流轉,讀來使人感到清新淡雅、委婉曲折而又情深有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全詩什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什麼意思
海上生明月天bai涯共此時 出自唐代 du詩人張九齡zhi的作品dao 望月懷遠 全是專如下 望月懷遠 海上生屬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望月懷遠bai 海上生明月du,天涯共此時。情人zhi 怨遙夜,竟夕起相思。dao 滅燭憐光滿,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意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啥意思
張九齡 望月懷遠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賞析 這首詩的首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前句寫景 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 後句即景生情 詩人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時此刻他也和我望著同一輪明月。這與謝莊 月賦 美人邁兮音塵絕,隔千里兮共明月 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什麼意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寫景,對句由景入情。詩人用樸實而自然的語言描繪出一幅畫面 一輪皎月從東海那邊冉冉升起,展現出一派無限廣闊壯麗的動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奧莫窺,遙遠難測,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詩中人的不盡思念。他設想,遙隔天涯的遠人.此時可能也在對月相思吧。詩中人不說自己望月思念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