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熱帶雨林氣候(也稱赤道雨林氣候)。位於各洲的赤道兩側,向南、北延伸5°~10°左右.
(2)熱帶(又稱熱帶季雨淋)氣候。這種氣候主要分佈在赤道多雨氣候區的兩側,即南、北緯5°~15°左右(有的伸達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3)熱帶草原氣候。與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別降水更少。
(4)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也稱熱帶荒漠氣候)。它分佈於熱帶乾溼季氣候區以外,大致在南、北緯15°~30°之間,以非洲北部、西南亞和澳大利亞中西部分佈最廣。
(5)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佈在我國臺灣南部、雷州半島、海南島,以及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的大部分地區、菲律賓群島;此外,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沿海地帶也有分佈。
(6)溫帶海洋性氣候。位於大陸西岸,南、北緯40°~60°地區。
(7)**帶夏幹氣候(也稱地中海式氣候)。位於副熱帶緯度的大陸西岸,約在緯度30°~40°之間.
(8)溫帶季風氣候。出現在北緯35°~55°左右的亞歐大陸東岸.
(9)**帶季風氣候。出現在北緯25°~35°**帶大陸東岸.
(5)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佈在北緯35°~50°的大陸的大陸內部。
(1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這種氣候出現在北緯50°~65°之間的大陸中東部地區。
(11)極地氣候(又稱冰原苔原候)。主要分佈在兩極地區 。冰原氣候與苔原其後的區別是:冰原氣候區的夏季最高溫度都在0°以下,而苔原氣候區溫度高於0°.
(12)高山高原氣候區。是高山高原地區特有的一種隨地勢的升上而出現的垂直溫度變化。
2樓:星xing星
1.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佈在赤道附近,如馬來群島、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等地區,其特點為常年高溫多雨,氣溫年較差小,各月平均溫在25—28℃之間,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較均勻。
2.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佈在熱帶雨林氣候區南北兩側,這裡年平均氣溫高,但氣溫年較差略大於熱帶雨林氣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間,有明顯的乾溼季之分,離赤道越遠,乾季越長,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熱帶季風氣候分佈在南亞和中南半島等地,其特點為全年高溫,最冷月平均溫也在18℃以上,降水與風向有密切關係,冬季盛行來自大陸的東北風,降水少,夏季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區遠多於此數。
4.熱帶沙漠氣候分佈在南北迴歸線附近的大陸內部或大陸西岸,其特點為年平均溫高,年溫差較大,日溫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許多地區只有數十毫米,甚至數毫米,降水變率很大,常常連續數年不下雨。
5.**帶季風氣候分佈在大陸東岸的**帶地區,這裡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類氣候以我國東南部最為典型。其它地區,由於冬季也有相當數量的降水,冬夏乾溼差別不大,因此被稱為**帶季風性溼潤氣候。
6.地中海式氣候分佈在大陸西岸的**帶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地區最為典型,故名。這類氣候的特點是冬季溫和,夏季炎熱或暖熱,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乾旱,因此又稱為**帶夏幹氣候。
7.溫帶海洋性氣候分佈在大陸西岸的溫帶地區,其特點為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在0℃以上),夏季不熱(7月平均溫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達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溫帶季風氣候分佈在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東部地區,朝鮮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亞東部沿海地區,其特點為夏季溫暖,冬季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溫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減少。
9.溫帶大陸性氣候分佈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部,由於全年在大陸氣團控制下,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陸中部形成乾燥或半乾燥氣候;而大陸北部,則由於緯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涼、短促,蒸發不旺,降水雖少,但不幹旱,形成特殊的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10.極地氣候(包括苔原與冰原氣候)分佈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邊緣地區、格陵蘭島、北冰洋諸島和南極洲。在大陸邊緣地區,冬季長而寒,但夏季最熱月平均溫可達10℃,苔蘚、地衣是這裡的典型植物,故又稱為苔原氣候;格陵蘭島、北冰洋諸島和南極洲等地的絕大部分地區,終年在冰雪覆蓋下,最熱月平均溫也不超過0℃,因此被稱為冰原氣候。
11.高山氣候可能出現在任何緯度,其特點是氣溫和降水都有垂直變化,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範圍內隨高度增加而增加,超過這一高度則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少。
3樓:匿名使用者
請告訴我世界上13種氣候的名稱、分佈、特徵和 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這兩個一定要有**),謝謝
4樓:匿名使用者
1、熱帶雨林氣候 :
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分佈規律:南北緯10°之間
2、熱帶草原氣候 :
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分明顯的乾溼兩季
分佈規律:南北緯10°到南北迴歸線之間
3、熱帶季風氣候 :
形成原因: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旱雨兩季分明
分佈規律:北緯10°到北迴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
4、熱帶沙漠氣候 :
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
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少雨
分佈規律:南北迴歸線-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
5、**帶季風氣候和季風性溼潤氣候 (兩種):
形成原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分佈規律: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岸
6、地中海氣候 :
形成原因: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氣候特點:夏季炎熱乾燥, 冬季溫和多雨
分佈規律: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
7、溫帶海洋性氣候 :
形成原因:終年受西風帶控制
氣候特點:終年溫和多雨
分佈規律: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
8、溫帶季風氣候:
形成原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氣候特點: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分佈規律:北緯35°-55°之間的大陸東岸
9、溫帶大陸性氣候:
形成原因:深居大陸內部,受大陸氣團影響
氣候特點:冬季嚴寒,夏季炎熱,全年乾旱少雨
分佈規律:南北緯30°-60°之間的大陸內部
10、副極地大陸性氣侯:
形成原因:在歐亞大陸中部和偏東地區又為冷高壓中心,風小、雲少,地面輻射冷卻劇烈,大陸性最強。
氣候特點:夏季白晝時間長,7月平均氣溫在15℃以上,氣溫年較差特大。全年降水量甚少,集中於暖季降落,冬雪較少,但蒸發弱,融化慢,每年有5~7個月的積雪覆蓋,積雪厚度在600~700mm左右。
分佈規律:分佈在50°n或55°n到65°n的地區。
11、極地苔原氣候:
形成原因:其緯度位置已接近或位於極圈以內,所以極晝、極夜現象已很明顯。在極夜期間氣溫很低,但鄰近海洋比副極地大陸性氣候稍高。
氣候特點: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個月月平均氣溫在0℃~10℃左右。在極夜期間氣溫很低,但鄰近海洋比副極地大陸性氣候稍高。
最冷月平均氣溫在-20℃~40℃之間。最熱月平均氣溫在1~5℃左右。在7,8月份,夜間氣溫仍可降到0℃以下。
分佈規律:分佈在北美洲和歐亞大陸的北部邊緣、格陵蘭沿海的一部分和北冰洋中的若干島嶼中。在南半球則分佈在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南設得蘭群島和南奧克尼群島等地。
12、極地冰原氣候:
形成原因:是冰洋氣團和南極氣團的源地。
氣候特點:全年嚴寒,各月平均氣溫皆在0℃以下,具有全球的最低年平均氣溫。一年中有長時期的極晝、極夜現象。
全年降水量小於250 mm,皆為幹雪,不會融化,長期累積形成很厚的冰原。長年大風,寒風夾雪,能見度惡劣。
分佈規律:分佈在格陵蘭、南極大陸和北冰洋的若干島嶼上。是冰洋氣團和南極氣團的源地。
影響氣候的因素有:
1、太陽輻射因子、下墊面因子、大氣環流因子和人類活動因子。太陽輻射因子是氣候的根本動力**。這類因子有:
緯度因素等。下墊面因子對氣候的形成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這類因子有:
洋流、地面植被、地形地質等。
2、大氣環流因子本身是氣候的組成部分,對某地氣候的形成起著直接性的影響。主要因子有:氣團的平均狀況、氣流的平均狀況等。
3、地理因素對氣候形成的影響表現在地球形狀、地球運動、海陸分佈、地形地勢和氣流、洋流等上,而地理因素對氣候形成的影響終究還是可以主要歸結到輻射因素上。
4、緯度因素 :地球形狀和運動
地理緯度不同,所接受到的熱量不同,引起不同的氣候;通常情況下,緯度越高,溫度越低;赤道地區降水最多,兩極附近降水最少。南北迴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較多,西岸及內陸降水較少。
5、太陽輻射是地面和大氣的熱能源泉,地面熱量收支差額是影響氣候形成的重要原因。太陽輻射主要受緯度和
6、地球自轉、公轉變化、海陸分佈、地形地勢影響。對於整個地球而言,地面熱量的收支差額幾乎為零,但對於不同地區,地面所接受的熱量存在差異,因而會對氣候的形成產生影響。同時,地面接受熱量後,與大氣不斷進行熱量交換,熱量平衡過程中的各分量對於氣候形成也有重要影響。
7、大氣環流和天氣系統,影響氣候的因子包含氣溫、雨量、氣壓和風。
8、洋流對氣候的影響主要為溼度和熱量。
暖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到增溫、增溼的作用。如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於暖溼的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對沿岸地區的氣候起到降溫、減溼的作用。如大陸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祕魯太平洋沿岸荒漠環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9、地形地勢對區域性氣候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例如山地氣候中的陽坡效應和陰坡效應,迎風坡和背風坡效應。大致而言,地形主要是對氣流產生阻擋和抬升作用。
山地迎風坡降水較多,背風坡降水較少。地勢對氣候形成的影響在於,海拔高,雲層少,太陽直接輻射增強,散射輻射降低,溫度降低,溼度減小。而不同的地形也對氣候影響不同,高原對氣候的影響十分明顯。
10、人類活動:通過改變地面狀況,影響區域性地區氣候。如人工造林可使區域性地區氣候有所改善,任意砍伐森林可使當地氣候惡化。
此外,人類活動還可形成熱島效應等。全球變暖就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
地理,世界各地氣候型別,世界各地氣候型別特點及分佈
世界各地由於所處的緯度位置 海陸位置不同以及受大氣環流 地形 洋流等因素的影響,氣溫和降水狀況也不一樣,從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氣候型別。長期以來,氣候型別的判斷一直是學生學習時較難掌握的內容。面對氣候資料,許多學生感到無從下手 無法判斷。現將判斷氣候型別的一些經驗介紹給同學們,以供參考。在初中地理學習...
圖為某四地氣候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讀圖16 17題圖四地
a 復中的 是熱帶雨林氣 制候 熱帶雨林氣候,分佈在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終年高溫多雨,是由於單一的氣壓帶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 b 1月氣溫低 最低氣溫大於0度 降水分配均勻,是年雨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佈在南北緯40 60度的大陸西岸,受西風帶的控制,終年溫和多雨 1月氣溫低...
世界上各地的氣溫和降水都不一樣,這會對全球地理環境的差異產生怎樣的影響?試想想從這兩種因素的變化可
位置不同,氣溫和降水都不一樣,土壤和植被不同,使全球地理環境的差異產生了三種基本的分異規律,即由赤道到兩極的分異規律 由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 由山麓到山頂的地域分異規律 這兩種因素的變化可以組合成10多種氣候型別。基本的有10種 熱帶的四種氣候型別 各月均溫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氣候型別差異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