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佛就是參禪是什麼意思,佛教中的參禪是什麼意思

2021-04-02 00:43:26 字數 5107 閱讀 8926

1樓:引經據典正法

【經雲,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這兩句**非常明顯。禪是什麼?

在佛法當中,許多人曉得佛教有禪宗,但是究竟什麼叫禪?很少能把它講清楚,於是對於佛法產生誤會的人自然就在所不免了。禪是從梵文音譯過來的,直接翻它的意思,有「靜慮」的意思,靜是安靜,慮是明瞭。

如果只靜下來,外面事情一無所知,都不明瞭,這不是禪,那是定,那不是禪。禪是什麼?雖然是定,定中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才是禪。

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定,不取於相是禪。不取相並不是對於相一無所知,對於所有一切現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定不染著,這個叫禪。

唸佛何以說是禪?不但是禪,而且是『無上深妙禪』。無上深妙禪,這個意思就很深了,就不是普通的說法。

它就像《楞嚴經》上講的首楞嚴大定,《華嚴經》上所說的師子奮迅大定,如來果地上的禪定,這才是「無上深妙」。妙在**?妙在它沒有出入,禪定有出有入這就不妙。

沒有出入,所謂行住坐臥都是禪定,這個禪就妙,無時無處不在禪定當中。這個意思搞清楚了,我們再細細觀察唸佛人。唸佛,心裡面只有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禪;唸佛人身心世界萬緣放下,那是定。

大勢至菩薩跟我們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諸位想想,這是不是無上深妙禪?覺明妙行菩薩說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不懷疑是靜,不間斷裡面是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才知道,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甚深的深妙禪。

有許多人不知道實際的情形,誤以為念佛不如參禪,他不曉得唸佛是深妙之禪,比一般參禪的功夫高明多了。這個絕對不是我們修淨土的讚歎淨土,不是的。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四十五集)

2樓:8萬4千法門

首先要懂得何謂『禪定』。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解釋,『外不著相謂之禪』,『內不動心謂之定』,也可以稱為『坐禪』,坐就是定。六祖大師是從《金剛般若》悟入的,所以他這個說法是從《金剛經》裡面來的。

《金剛經》在末後,世尊教導須菩提尊者,弘法利生必須具備的條件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就是『外不著相』,如如不動就是『內不動心』,所以六祖的**就是《金剛經》上這兩句話。這兩句話用現代話來說,內不起是非人我之見,不生貪嗔痴慢疑之想,稱為『定』;外不受外面五欲六塵境界的**,稱為『禪』。

懂得禪定真正的意義,才曉得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修禪。佛法修行的總綱領是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禪定是屬於定學,是佛家修行的樞紐。

八萬四千法門是修禪定的方法、手段不一樣,其實方法、手段無量無邊,不止八萬四千,但任何一個法門都能成就禪定,都能幫助我們內不動心、外不著相。所以,唸佛堂當然可以成就禪定,不但成就禪定,而且成就很深的禪定。釋迦牟尼佛在《大集經》裡,讚歎唸佛法門為『無上深妙禪』,這就是淨宗所講的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稱做『唸佛三昧』。

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對於修學就不至於產生疑惑,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去修學決定成就。

佛教中的參禪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參禪是禪宗用以學人求證真心實相的一種行門。

參禪最要生死心切。和髮長遠心。若生死不切。

則疑情不發。功夫做不上。若沒有長遠心。

則一曝十寒。功夫不成片。只要有個長遠切心。

真疑便發。真疑發時。塵勞煩惱不息而自息。

時節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紅樓夢》中賈母訓寶玉黛玉「不是冤家不聚頭」,那回提到參禪。「好似參禪一般,都低頭細嚼此話的滋味」

4樓:直人邪

佛教中有2個相似名詞「參禪」和「禪定」

禪定,是佛教用語。。而「參禪」,是中國佛教禪宗專用語

禪定,**中或稱「禪那」。。。其他類似意思的用語如「打坐入定、冥想」等

禪定,就是,止息妄念,安穩入定。。。這是人天禪法、小乘法、大乘法修行法門的共同特點之一

而參禪,雖然用的是」禪「這個字,但卻不僅僅是禪定,,而是特指大乘修行法門(之一)

也就是參悟【佛性】(般若、菩提心、彼岸等同義詞),外在表現與禪定相同,,核心要素則與一般打坐不同

。這是引導,長久修行禪定,但尚未能體悟佛性的修行人,參悟佛性的契機「指點」

佛經中,對於大乘法門的用詞,【止觀】二字用的比較多。。。「中國特色」的參禪,其實也就是【止觀】的意思(【觀止】,參是觀,禪是止)

。如果有意願契入佛教修行

推薦閱讀《大佛頂 如來密因 修證了義 諸菩薩萬行 首楞嚴經》

這是專門介紹大乘修行法門的佛經

推薦閱讀《大般涅槃經》北涼譯本40卷,

這是系統介紹佛法理論體系的經典,糾正了很多錯誤現象

有緣聽聞《妙印法師:成佛之路》

5樓:緊急著陸

沒什麼複雜的,是禪門的一種修行方式。放鬆身心,達到安靜的狀態,進而擺脫外物的**和內心的雜念,幫助自己領悟佛禪的思想或者回歸禪的狀態,最終成就佛道。

各自修行 各自前行 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學佛還是應該真誠,真實地才足夠打動人。

其實人、眾生,從相續的角度上來看,只是一個念頭而已,同時這個念頭,在一般凡夫的眼裡是相互不相應的,比方說我在想西瓜,你可以想蘋果,不會說我想了西瓜你就不能想了,人心這個東西可以做到相互無影響,所以說為什麼教你念佛呢?你的身體別人要動也可以動、你的生命別人也可以致死,總的來說,是因為這些東西本來就不是你的,我們有這個受業報身是因為「淫慾」這個念頭錯誤,然後來到這個世界受死來了,而唸佛的心是無法被別人更改的,籍由這個力量和佛力接通,一定可以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所以說好好唸佛。

唸佛是橫超法門,有的人把唸佛當成參禪,這樣是愚蠢的,參唸佛是誰和參念魔是誰都屬於禪宗,唸佛法門就是念佛而已了,你加上心念耳聞,那是淨土法門和耳根圓通並修,也沒什麼不可以。

淨空法師說了,唸佛的要點就是,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數得清清楚楚,數數從一到十,唸完了再從一到十,這樣子唸佛。

好好修行,老實、聽話、真幹,一定成就!南無阿彌陀佛。

參禪悟道是什麼意思?

7樓:被碰撞的藝術

參禪是禪宗用以學人求證真心實相的一種行門。參禪最要生死心切。和髮長遠心。

若生死不切。則疑情不發。功夫做不上。

若沒有長遠心。則一曝十寒。功夫不成片。

只要有個長遠切心。真疑便發。真疑發時。

塵勞煩惱不息而自息。時節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悟道的意思是:領悟佛理、領悟道經。唐王維《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之一:

「洗心詎懸解,悟道正迷津。」宋吳自牧《夢粱錄·**講經史》:「談經者,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者,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

」《紅樓夢》第一二○回:「後來待二奶奶更生厭煩,在別的姊妹跟前,也是沒有一點情意,這就是悟道的樣子。」

8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在生活中,你有時在靜靜思考什麼的時候,那便是參禪悟道了。

9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禪宗專有名詞,禪與道有別。禪(梵語dhyana),又作禪那,馱衍那,持阿那。意譯作靜慮、思惟修習、棄惡、功德叢林(以禪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無量等功德)。

寂靜審慮之意,指將心專注於某一物件,極寂靜以詳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狀態。  禪有大乘、小乘、外道(梵語tirthaka)、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物件則各異。禪及其他諸定,泛稱禪定。

禪之類別頗廣,但不外乎有三種:

一、世間禪。

二、出世間禪。

三、出世間上上禪。  道(梵語marga)者其性質亦類分廣泛,譬如迷界有六道,通稱六道法界,屬三界內的世間法而言;悟界有四聖道,通稱四聖法界,屬出三界外的出世間法而言。  道者,音譯作末伽。

即至目的地之通路,或指踏行之道。  俱舍論卷二十五雲:道即通往涅槃之路,為求涅槃果之所依。

  准此,道乃意謂達成佛教終極目的之修行法則。廣義而言,亦指趣向果之通路。  大智度論雲:

有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四種道,人天以十善(梵語dasakusala-karmani)、佈施為道,而求人天之福樂;二乘以三十七道品(梵語bodhi-paksika)、而求涅槃;菩薩以三十七道品,六度波羅蜜為道,而求佛果。  禪與道已略知一二,那麼,參禪悟道是何意呢?這是禪宗欲令人人蔘悟佛性,以達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為宗的莊嚴術語。

禪就是佛心,佛心是聖心,聖心是不生不滅之涅槃妙性。  六祖壇經雲: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

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為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參禪就是參自性不動之法身涅槃性,六祖惠能大師雲:但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即是此意,禪之性質類別多得枚不勝舉,但不外乎自性佛之禪定為首,無量禪定三昧不出自性,自效能生無量禪定三昧是也!是故,應以見性為本,見性後而起修,就能掌控心之動態與靜態狀況,故先見性為要,禪定也就可攝受得之自在受用了。  簡而言之,參禪也是為了見性,因為無量禪定三昧總不離性之體用故。

悟道者,悟何道?道即是心,悟心即是悟道,禪宗將道比喻心之本體、佛性、如來藏(梵語tathagata-garbha)、妙覺、自性、真如、法身、涅槃等等,也就是說,道即是心,心即是道,離心無道,離道無心,心道不二是也;換句話說,見性即是悟道,悟道即是見性明心是也。  六祖壇經雲:

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

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六祖壇經雲:今生若遇頓教門,忽遇自性見世尊。

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擬求真?若能心中自見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痴人。  自古至今,歷代祖師,開悟聖僧,乃至諸多在家居士,參禪悟道,見性者無邊無數,難以計算,他們早已轉凡入聖,不受生死束縛,輪迴所困,自在無礙之法身(梵語dharma-kaya)大千矣!

那麼,獨一無二之法門便是—參禪悟道,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為大前題,法門之首是也!  開悟聖僧雲:佛佛佛佛沒模樣,一顆圓光含永珍,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梵語dharmata bhuta-tathata),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動不靜不來往,無異無同無有無,難取難捨難指望,內外圓明到處通。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若知無佛復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開悟聖僧雲:佛是自心作得,因何離此心外覓佛,前佛後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眾生不覺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應心外覓佛,佛不度佛,將心覓佛不識佛,亦不得將佛禮佛,不得將心念佛(梵語buddhanu**rti);若欲覓佛,須是見性,見性即是佛。(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佛教中的法指的是什麼佛教中的法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所說的 法 是指諸佛之教法。是佛教三寶 佛 法 僧 之一。其有三個要素。一 佛法以涅盤解脫 圓滿佛果為究竟。世間種種的煩惱,猶如毒熱塵穢,常使眾生陷於怖畏 痛苦 不自在的境界中,而諸佛的教法就像甘露法雨,能除滅一切毒熱塵穢,滋長一切善法種子,使眾生獲得清涼的涅盤解脫果實,成就福慧圓滿之佛果。二...

佛教中咒是什麼意思,佛經中的咒語是什麼意思

咒,梵語音譯是陀羅尼,是真言的意思,又叫神咒 密咒。即佛菩薩從禪定中所發出來,不能以言語說明的具有特殊靈力的祕密語。另外一種咒語是治病的,是利用音聲衝擊身體的相應部位,使氣血暢通,以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則不稱為神咒或密咒。密咒所用的不是人間的語言,而是其他維次空間的語言 如鬼神道 因此印度人也聽不懂...

佛教中的業是什麼意思

佛學裡面的業,也就是過去世和現在世,個人所造成的罪孽或者是功績,統統稱為業。消業就是消除業障。業力就是罪孽和功績的力量,簡稱業力。功業就是功績的業,簡稱功業。阿彌陀佛,僅供參考。你想得到一個通俗的答案,這很好!也應該如此。其實 修行 的本質並不 博大 也不 精深 只是宗教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許許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