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科技發明的名稱(電燈)
發明人---愛迪生
科技發明的時間--2023年10月21日
發明的國家--美國
紹---是一種把炭化後的竹絲裝進玻璃泡的電燈,通上電後,這種竹絲燈泡連續不斷地亮了1200個小時!2023年,愛迪生又改用鎢絲來做,使燈泡的質量又得到提高,一直沿用到今天。給人類的夜晚帶來光明是這種產品最大的特點。
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與影響(正、負面影響)---正面:夜晚帶來了光明。光彩奪目的燈不進給夜晚帶來光明,而且美化並豐富了人類的夜生活。
負面:晚上用眼過多容易疲勞,近視。影響睡眠。如霓虹燈太亮附近居民臥室太亮,影響睡眠質量。
造紙:我們現在用書本,報紙,畫,衛生紙都是。文字、圖畫可以記錄下來。
玻璃:使房間光線充足。
電:電燈、**、手機、電腦、冰箱、洗衣機等等,沒有電簡直沒法生活了。
電腦:計算、多**資訊等等,使我們生活豐富多彩,查閱資訊快速。
汽車、火車、飛機等現在交通工具,大大縮短了出行時間。
時鐘:計時方便,能知道時間了。
織布:人類不用只穿樹皮、皮毛了。
種植、養殖技術:豐富了我們的食物。
建築技術:人類有了建造遮風避雨,溫暖的居住地。
金屬冶煉技術:用金屬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沒有金屬冶煉技術就沒有現代文明。
醫現代療技術:發明很多新藥和醫療方法,人的壽命大大提高。
.......太多了,不勝列舉。只要自然界沒有的,都是人類自古至今的發明創造。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2樓:匿名使用者
電腦,在房間裡就可以瞭解到全世界的奇妙的傢伙。。
3樓:藍色飄逸
火藥,直接將我們中國帶入殖民時代
4樓:
火藥,戰爭的殘酷,**的先進
還有。科技發明名稱,發明人,科技發明的時間,發明的國家,主要特點介紹,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與影響 10
5樓:匿名使用者
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和影響(正、負面):比煤油燈更亮、更安全。浪費資源。
6樓:陳美娟
科技發明名稱,發明人,科技發明的時間,發明的國家,主要特點介紹,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與影響【正面,負面】?
7樓:手機使用者
aaaaaaa nononononono ………………………………………………﹍﹍﹍﹍﹍
中國古代的發明創造
8樓:阿沾
1、走馬燈
莘七娘——在10世紀時發明了松脂燈(孔明燈)作為打仗時的訊號燈,這是中國人最早利用熱氣球。同時發明了走馬燈,這是航空燃氣渦輪的始祖。
走馬燈古稱蟠螭燈(秦漢)、仙音燭和轉鷺燈(唐)、馬騎燈(宋),中國特色工藝品,亦是傳統節日玩具之一,屬於燈籠的一種。常見於除夕、元宵、中秋等節日。又叫跑馬燈、串馬燈。
由毛竹編織成馬頭,馬尾。
系在身上糊上顏色鮮豔的紙,如今已由絲綢取代。在過去,走馬燈一般在春節等喜慶的日子裡才表演,由二十來位11—14歲小孩組成,邊跳邊唱,根據節奏快慢形成不同陣勢,有喜慶、丁財兩旺、五穀豐登的寓意。
2、指南針
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發明指南針(compass)的國家。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瞭解。
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吸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
經過多方面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實用的指南針。最早的指南針是用天然磁體做成的,這說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發現了天然磁鐵及其吸鐵性。
據古書記載,遠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正處在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大變革時期,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更是興盛發達,因而促使了採礦業、冶煉業的發展。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從鐵礦石中認識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針是司南。
3、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
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
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係。
4、火藥
火藥是中國古代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藥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製丹藥,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藥的發明。
煉丹家雖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學方法,但是他們的方向是求長生不老之藥,火藥的發明是副產品。煉丹家對於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藥,在使用之前,常用燒灼的辦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減低,這種手續稱為「伏火」。
5、印刷術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是把**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木版水印畫仍用此法,統稱「刻版印刷術」(亦稱「雕版印刷術」)刻版印刷的前身是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後來出現的拓印碑石等。造紙和制墨等生產技術出現之後,逐漸發明了刻版印刷技術。
根據歷史學家鄧廣銘考證,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9樓:cnblue凡任
除了四大發明以外,還有蠻多的:
計時器、橋牌、馬鞍。
陰陽合曆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演示天體視運動的儀器——渾天儀
我國最古老的記時儀器——壺漏
張衡的地動儀
曆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氣歷》
科苑奇葩——郭守敬發明和研製的天文儀器
祖沖之和圓周率
算盤磁偏角和磁傾角
測量工具——遊標卡尺
投影 幻燈——走馬燈
竹簡和木簡
帛書和帛畫
絲棉紙——赫蹄
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
漢代洛下閎的赤道式儀器
蘇頌--中國宋代天文學家。和韓公廉合作製成了天象儀及水運儀象臺,是中國古代第一架天象儀。
馬鈞——魏國人,發明了水龍骨車
丁緩(漢代)發明了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杜詩首創了水力鼓風裝置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動風扇鼓風。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風機,比歐洲早了 1100 年。
10樓:不曾明瞭
公元前2023年,中國人已經使用傘,那時已經用傘表示身份。傘骨用竹或檀香木製成,上面覆以樹葉或羽毛做的傘面。
公元前2023年,中國人最先放風箏。早在信史之前,傳說中國人已會放風箏。相傳公元前四世紀,中國著名工匠魯班(即公輸班)做了一隻風箏,升空三日而不墜。
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歐洲人到2023年才使用此項技術,比中國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公元前550年中國人發明了算盤,用於計算,也是自古以來商業上廣泛應用的計算工具,後來傳到世界各地,到12世紀才逐漸被現代阿拉伯數字所取代。
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降落傘。許多人都知道達·芬奇留下了降落傘的草圖,這標誌著歐洲人最初產生製造降落傘提法的時間。但是遠在達·芬奇2023年前,中國人已經發明瞭降落傘,並且在實際生活中極其成功地運用了它。
公元前125年,中國人劉安發明了豆腐。同年,中國人還發明瞭激素結晶體提取法,這比歐洲人領先了二千二百年。
公元3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馬蹬。西方到公元5世紀才製出馬蹬,比中國晚了二百年。
11樓:琴琴
造紙術,活字印刷術,火藥,還有一個指南針
中國的發明有哪些??
12樓:王珂
1、指南針: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
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俗稱吸鐵石)。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效能可以辨別方向。
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先民已用天然磁石製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國魏時,馬鈞利用磁鐵和差速齒輪製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機械裝置——指南車。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記載了製作指向用的磁針的方法。
2、造紙術:蔡倫改進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中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喜歡讀書,每次外出遊學身後都跟著五輛裝滿竹簡的大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
3、活字印刷術: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4、火藥:火藥作為人類掌握的第一類**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古代煉丹家們利用早在漢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藥物硝、硫,經過長期的煉丹實踐,至遲在唐憲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發明了火藥 ,並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縱火用的火藥兵器。
經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銃等各種火器已達到成熱的程度。火藥的發明對世界科技的發展曾起重大作用,現代黑火藥就是由中國古代火藥發展而來的。
5、孔明燈:相傳五代(公元907-960)時,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隨丈夫在福建打仗時,她曾用竹篾紮成方架,糊上紙,做成大燈,底盤上放置燃燒著的松脂,燈就靠熱空氣飛上天空,用作軍事聯絡訊號。這種松脂燈,在四川稱孔明燈。
相傳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孔明燈。
13樓:機安琪緱作
造紙術、發明火藥、發明指南針、印刷術、發明做陶瓷的技術、等等、很多、
14樓:易近人吶
中國的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鼓。
【拓展資料】
指南針:
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
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效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指南針的n指北方,e指東方,w指西方,s指南方 。
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發明指南針(compass)的國家。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瞭解。
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吸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面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實用的指南針。最早的指南針是用天然磁體做成的,這說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發現了天然磁鐵及其吸鐵性。
據古書記載,遠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正處在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大變革時期,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更是興盛發達,因而促使了採礦業、冶煉業的發展。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從鐵礦石中認識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針是司南。
造紙術:
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
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
這表明了中國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係。
造紙術(也稱蔡侯紙)蔡倫改進。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制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
對紙的概念有個統一認識。什麼樣的物品叫「紙」。
火藥:
一種黑色或棕色的炸藥,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最初均製成粉末狀,以後一般製成大小不同的顆粒狀,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採用無煙火藥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軍用發射藥。
印刷術:
目前發現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單頁版印度梵文撰寫的《陀羅尼經》,該經是印在亞麻紙上,於650年至670年間出版,且在2023年於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2023年,考古學家在韓國發現了一本微型《陀羅尼佛經》,該經內含唐朝女皇武則天(約690年-705年)頒行的則天文字。學者斷定該經不早於704年,後來被珍藏在一座建於751年統一新羅時代的舍利塔裡。
不過,已知最早一般大小的印刷出版書籍,是唐代(618年-907年)間刊行的《金剛經》。該經長5.18米(17英尺),卷軸格式,可追溯到唐懿宗鹹通9年農曆4月15日(即868年)。
學者李約瑟和錢存訓(tsien tsuen-hsuin)的記述表示唐朝金剛經的書法雕刻技術遠較較早印行的單頁版印度陀羅尼經更為先進,更為精巧。另外,兩個最古老的印刷農曆日期為877年和882年,它們是在當時敦煌被發現。
根據歷史學家鄧廣銘考證,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發達的**時期,許多道士參與印刷術的研發與創新,並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鼓:
鼓是我國傳統的打擊樂器,按《禮記·明堂位》的記載,在很早的傳說鼓體和鼓杵中,「伊耆氏」之時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於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激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華夏祖先作為軍隊上助威之用。相傳黃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戰中,「黃帝殺夔,以其皮為鼓,聲聞五百」(《太平御覽》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紀》)。
【參考資料】
有關發明創造的事例,發明創造的事例
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裡,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2。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3。電魚與伏特電池 4。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 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5。人們根據蛙眼的...
各種各樣的近義詞是什麼各種各樣的近義詞是什麼
各種各樣的近義詞是 各色各樣 各式各樣 一 各色各樣 讀音 g s g y ng 解釋 各種類別,各種式樣。色 種類。出處 清 李綠園 歧路燈 第87回 說盛公子一派話兒,把官親投任的人,各色各樣,形容的一個詳而且盡。譯文 說了盛公子一派話,把官親投任的人,各種各樣的人,一個個形容的詳細完整。例句 ...
關於發明創造的作文,關於發明創造的作文400字
如果我是發明家 在我們小時候,都會有一個夢想,夢想著自己的未來。有的想成為畫家,有的想成為作家,而我,則夢想成為一明偉大的發明家。作為一名發明家,我要發明許許多多有意義的東西,來造福我們大家。如果我是發明家,我會發明一種 防護罩 最近許多地方都發生了十分強烈的 有很多人失去了親人和家園,讓本來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