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孝3年什麼意思,守孝3年什麼意思呢

2021-04-18 16:41:40 字數 3305 閱讀 9002

1樓:舞璇瀅

老人去世後守孝三年從老人去世那一年算起。

「守孝三年」也被稱為「首尾三年」,比如說,像從本年的五月份開始守喪,然後經過第二年的十二個月,到第三年的一月份這時候脫去喪服,這就叫做「守孝三年」。

古代父、母去世,正在穿孝期間須遵守儒家的禮制,謂之「守制」,俗說「守孝」。其家門門框的「堂號」上貼一藍紙(或白紙、或米色紙)條子,上書「守制」字樣。守制期間,孝子須遵禮做到如下幾點:

1、科舉時代,不得參加考試。

2、不締結婚姻,夫妻分居不合房。

3、不舉行慶典,如不能慶壽、給小孩辦滿月或百日等。

4、新年不給親友、同僚賀年,並在門口貼上「恕不回拜」的字條。漢人過年時,在門楣上貼上藍燈花紙的掛籤,貼藍對聯,上書哀輓行孝之詞,如「未盡三年孝,常懷一片心」。有門心的一律貼藍紙,上書「思齊思治,愚忠愚孝」,以代替「忠厚傳家、詩書繼世」之類的對聯。

擴充套件資料

守孝的由來:

古人認為母親對孩子的哺育要至少二十七個月,在這一段時間裡,孩子無法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認為守孝需滿二十七個月來報答懷抱之恩。

在古人眼中守孝三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朝廷中任職的大臣要以身作則,假如自己的父母去世,就是以丁憂之名請求辭官。

這也導致了一部分人辛辛苦苦考上了功名,卻因為自己父母去世而不得不主動提出離職。連皇帝本人在剛剛登基時,都不能在先皇的守孝期內冊封嬪妃,否則就是有違祖制。

2樓:何焱宇傑龍

從老人去世的當年和當天算起,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3樓:秋風飛揚

你好。這是農村的習俗!我是南方的,老人去世要守孝三年,從第一年算起,新清,中清,老清。共三年。

日子很講究,具體哪一天,一般是春分那段時間。各地具體要求忌諱可能區別很大。

如果覺得對您有用請採納哦

4樓:李二

從守孝開始的那天算起

5樓:戰強華豐胡純

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

守孝3年什麼意思呢?

6樓:歐禿禿

指尊親去世後,在3年內停止娛樂和交際。

尊親死後,服滿以前,居住在家,斷絕娛樂和交際,以示哀思,稱「守孝」。孔子認為,守喪三年並不是禮的要求,而是個人之仁心的要求。君子在父母去世的時候,心情是悲痛的,而吃美味的食物,穿華麗的衣服追求的是快樂,這與悲痛的心情相矛盾,因此在守喪期間追求快樂,心不會安,而只有痛哭悲傷,內心才會安寧,才能滿足幸福。

宰我回應孔子說他自己在父母去世的時候,吃美味的食物,穿華麗的衣服內心很安寧,很滿足。也就是說,二人對仁心的理解及體會不一樣。這樣兩個也就沒有辦法交流,因為基本假設不一樣。

按照孔子的說法,父母去世,君子的心情是悲痛的,追求享受君子內心會不安。宰我認為「安」,孔子也沒有辦法,只好說,如果你安,你就去做。言外之意是,孔子不會安,只能行三年之喪禮。

7樓:匿名使用者

1.父母亡故了,子女要守孝三年

2.「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人生下來一般要由父母懷抱兩年才能生活自理。加上在孃胎中的一年,共三年。兒女要報答這三年的懷抱之恩。

3.守孝期,孝眷不可進入人家的房屋及寺廟,不可參與任何紅白事,不可去歡樂場所、電影院,不可婚嫁兒女,逢年過節不慶祝等等。

8樓:匿名使用者

安葬後,亡者家屬要穿孝服守孝,謂之「持服」。持服期,兒女為3年,侄孫輩為1年,期間,兒女一般不理髮,不問世事。守孝三年,是古人的禮儀明確規定的時間

9樓:聾人

為什麼親人去世,後代要守孝「3年」?看完終於明白背後意義!

古人守孝三年的具體做法是什麼? 10

10樓:雲林之情

古人守孝的做法要具體人具體說。

主要有「五服」之說,就是不同的人,按照「五服圖」守孝的時間,方式也各不相同,五服即五種孝服。

比如妻子,孩子服期不一樣,所以要求也不一樣,但每個人在自己的服期內則完全是要按要求來做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父親過世守孝兩年零四個月母親因為生養自己時受盡生產時的折磨和痛苦!所以要守孝三年!到期燒一些紙錢!

(如頭期,三期,五期,七期,六十天,一百天,週年,清明,農曆七月十五鬼節,農曆十月初一,春節前兩天),守孝期間不要穿花色的豔麗色的服裝只穿一些素色的服飾!最好不要出入娛樂場所!最好不要結婚第一年春節家中不要貼福字春聯窗花不去親友家串門拜年等等的!

第二年春節可以簡單的貼一個福字!三年滿期到墳前祭奠回來脫掉孝服就算結束了!

古時官家「三年」守孝中不能參加宴會應酬,夫婦不能**,家屬不能生孩子,民間沒有這麼多限制,但在守孝中是不能婚娶的,一年之內不能參加喜慶活動。如遇必須婚娶的可,可在百日之內操辦,叫做「借孝」。

12樓:南京嘉樂

在墳前搭個小房子住在裡面,不娛樂

13樓:匿名使用者

有沒有更好的答案?!

古代為什麼要守孝三年?

14樓:羊羊羊楊雲飛

古代習俗守孝三年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所建立並推崇的規矩。

孔子先生的原話是:「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

這句活的意思是說,小孩子生下來,父母細心照顧三年,孩子才能從父母的懷裡落地;而父母去世後,替父母守孝三年,這應是天下之人通守的規矩。

而孔子先生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孔子的思想體系裡,很注重「孝」道,孔子認為替父母守孝三年就應該是天下之子都遵守並執行的規定;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及後來出現的道家思想,都非常注重孝道,而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又對我國古代的封建統治者提供「治國之道」,因此各朝代的統治者也都十分遵守孝道,守孝之矩也因此得到了「普及式」的推廣,成為古代全國人民都遵守的規定。

但是,自從我國從封建社會的泥潭中站起來之後,就不再有守孝三年這樣的規矩了,而摒棄這樣的規矩並非是現代人對父母不孝,而是選擇用其他的方式來懷念逝去的父母親人。孔子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守孝形式,其根源是因為他注重孝道,注重血緣關係,其出發點是為了讓每一個人都深深記得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守孝三年的做法或許較為封建了,而且太過於形式化,其效果也隨著歷史的變遷而逐漸變了。

對我們來說,父母的養育之恩的確是無以為報,但是我們選擇放棄守孝三年這樣的封建社會的規矩,是因為對人來說,懷念和愛都是由心而發的,而不是流於形式而已。

15樓:老徐

古代要守孝三年為什麼?這個是民間習俗流傳至今。

守孝3年什麼意思呢,守孝3年什麼意思

指尊親去世後,在3年內停止娛樂和交際。尊親死後,服滿以前,居住在家,斷絕娛樂和交際,以示哀思,稱 守孝 孔子認為,守喪三年並不是禮的要求,而是個人之仁心的要求。君子在父母去世的時候,心情是悲痛的,而吃美味的食物,穿華麗的衣服追求的是快樂,這與悲痛的心情相矛盾,因此在守喪期間追求快樂,心不會安,而只有...

父母去世之後兒女為什麼要守孝三年

早年在喪事中有許多陳規陋俗,守孝三年就是其一。做官的要告 丁憂 回鄉守孝,孝服滿後再陳請復職。三年 守孝中不能參加宴會應酬,夫婦不能 家屬不能生孩子,否則經人告發就要辦罪。民間雖沒有這許多限制,但在守孝中是不能婚娶的,週年之內也不喜歡參加喜慶。如遇必須婚娶的,可在百日之內操辦,叫做 借孝 官家也有借...

古人為什麼是守孝三年,有何深意,古代為什麼要守孝三年?

古代父母逝世後,子女要守孝三年,這是長久以來的規定,從孔子開始,就極力提倡孝道,百善孝為先嘛,你連父母都不孝順,也不知道你能做什麼其他的事了,在古代當官,如果家中父母逝世,作為兒子不立馬請假回鄉,是會遭到 的,除非正在外出征戰,但是回來之後還是要守孝。因為古代的人認為自己在出生的時候受到了父母的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