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破浪足跡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歷史只能借鑑,絕不可原版照抄,否則容易得經驗主義錯誤
2樓:歷史a好者
那是一定有用的~只有知道並瞭解了歷史,我們才知道人生中的很多困難應該要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就比如你讀了孔明36計,那對你在現實生活中是很有用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說到底bai,就是講人情du和事理!人類的zhi發展就是人類性情驅使,通過
dao不斷了解回事物的規律!創造物質文答明!!沒有什麼深奧的!!
可惜現在有的歷史老師都不知道這個道理!我們初中那會就只知道很機械的背條約,背年月日!本末倒置,想想可笑!
4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有用了,少說是可以看到一個人的修養,大說,可以在其中吸取經驗。
5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一門幫助人們瞭解過去的學科
它的存在
激勵著人們
去創造一個新的世界
6樓:匿名使用者
有用!雖然歷史並不全部真實,但是大部分歷史是決對真實的!多研究點歷史對我們國家、和人生都是有意義的。例如研究孔子的思想,便是個例子。
7樓:新六藝教育
個人生活不需要,**用於論證自己的正確。
8樓:堅強地面對生活
當能有用了,要是哪天人家把你比喻成三國的猛張飛,但你卻不知道是誰
那你就可以去跳樓了
9樓:
我記得易中天說過一句話,原話記不清了,大概意思是:"人之所以讀歷史專,是因為喜歡屬,希望瞭解,這是最高境界,如果是為了借鑑前人經驗之類的目的,就很低階了."我非常認同他這句話.
我還記得有一句話:"對歷史的喜愛,對時政的關心,是一個社會人與生俱來的,是自然形成的,如果有人不喜歡歷史,不關心時政,只能說他還不算個社會人。「
10樓:除非涅槃
當然需要了,沒有歷史社會怎麼發展!……
11樓:匿名使用者
太有用了 歷史是為人處事的鏡子
中國古語有句話叫前車之鑑
學好歷史有利於開闊眼界 但是記住 昨天的事今天不一定適用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2樓:匿名使用者
帶有政治性的。為統治階級服務
13樓:吉巨集小朋友
從歷史中獲得經驗,歷史的過程無需深究~~~~
14樓:孤獨的荒原狼
一般來說沒用,好多報紙都不能全面的報道事實,記錄歷史的有怎麼會專真是呢,研究歷史是為了真相屬,要是相隔不久又怎麼敢說呢,歷史我看是為了政治的需要提高民族自豪感和通過恥辱來激發人奮發圖強的一種手段,為了祖國的一種政治方法。
學歷史有什麼好處呢?
15樓:匿名使用者
學歷史可以增加一個人的內涵,和修養,更能提高我們對生活的理解,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一些規律,漸漸的你就理解了生活!歷史可以提高你對生活的判斷能力,例如在人生中的種種抉擇,坎坷,困難,面前你會慧與常人。但是學歷史在你的將來怎樣就業就有一定的問題了,歷史在現實社會中的應用並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廣,不過如果你將來,在官場立腳哪就很有優勢了!
學習也要與現實連線。
16樓:八格牙路
人的一生大同小異,人們總會在一些時刻面對相似的事情。而且有一些事情,幾乎所有人都會經歷。所以人生的規律和不同選擇帶來的結果,在歷史中能找到參考。
學習歷史會讓你在面臨這些事情的時候不慌亂也可能做出更有利的選擇。學習歷史對人生是有隱性加成的,但如果主攻歷史 就業的道路少、方向窄。覺得還是作為一個愛好,或者精力足夠的的話 作為輔助兼學為佳!
17樓:匿名使用者
兩個字,經驗。
有些事情你從來都不會遇到,可是在歷史裡你會看到,看到歷史上的人是怎麼解決這些事情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以銅為鏡 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鏡 可以明得失
以史為鏡 可以知興替
一個人不學歷史不懂歷史會有什麼影響?學歷史有什麼卵用? 20
19樓:
但從學術上和自己以後的生活中,確實沒有什麼亂用,畢竟不能吃不能穿,不做這個專業的話對工作和事業也沒有什麼幫助,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你的理解沒有錯。
但是你同理可想,語文文言文有用嗎?地理裡迴歸線,這破地貌那破山川有用嗎?物理裡牛頓定律知不知道有用嗎?化學裡什麼醇酸亂七八糟有啥用?美術有用嗎?書法有用嗎?
好多人不懂物理不懂化學不一樣一輩子?以前單位有個**商老闆,就會寫三個字還是自己名字,所以語文沒用吧,學沒上過,統統學科沒用
而所有的學科之所以存在,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歷史,對大多數人枯燥無味,但他是祖祖輩輩老祖宗的歷史,如果你不簡單瞭解,你兒子不簡單瞭解,你孫子不簡單瞭解,等你重孫,他還知道唐宋元明清嗎?他還知道李白杜甫嗎?他還記得八國聯軍嗎?
他還記得日本鬼子嗎?還記得南京大**嗎?
就如小日本的教科書,一次次寫進小學課本,為了啥,你說那小學生學那玩意有啥用?你想想,從那麼小就灌輸一種思想,中國咋地咋地,歷史上南京大**又是咋地咋地,這些雖然對日本孩子生活沒什麼運用,但是會刻在他們腦子裡,他們就會覺得原來這就是中國人
所以歷史,如果你不是做歷史,你瞭解歷史就是不要忘本
20樓:大道教育
唐太宗:以人為鑑可以知榮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21樓:匿名使用者
反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人類不學歷史,在人類的知識庫中抹去歷史這一門類,那麼人類社會會是什麼樣的?
從單個人的生理機能看,大腦之所以有「記憶」這一能力就是為了讓群體智慧得以長足發展,失憶症或者阿爾茨海默症的可怕瞭解一下
22樓:大神
學歷史可以幫你分析現在時局,培養觀察力
23樓:姬旺
不懂歷史,你就不瞭解這個世界!
學習歷史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我覺得歷史是我們高中所學科目中最沒有實用性的。請簡要回答!
24樓:匿名使用者
覺得學歷史沒有用是因為歷史教學是為分數而學,沒有跟實際需求結合起來。實際上,學歷史可以「以古為鑑,可知興替」;可以更好先人的文化,「知其所來,知其所往」;對個人說,厚積則薄發,做人做事都有新的境界。
25樓:匿名使用者
若非是實際生活中常用加法,那麼連幼兒園學的1+1=2也是無用的;所以一切的知識重點還是著眼於實用性。古人說:「書到用時方恨少,船到江心補漏遲。」
各國都不乏研究歷史的學者 而且也被社會廣泛認可 你當思考原因
26樓:匿名使用者
叫我們別忘記過去,要記得過去,努力未來
27樓:匿名使用者
知往事、鑑如今、看未來
從中汲取營養,獲得經驗。讀史可以知得失、曉興替,陶冶情操,借鑑提升能力水平。要培養自己借鑑歷史、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綜合能力。
28樓:匿名使用者
學史明智、以前人的經歷教導自己
29樓:匿名使用者
幫助你上學時考試分數高些!生活中讓你更加了解中國的過去
為什麼要讀歷史書,讀歷史到底有什麼好?
30樓:匿名使用者
目的不是瞭解事實 因為歷史書寫的並不一定就是事實 真正的目的在於從歷史事件中得到啟發 對於人格的培養是有好處的..
31樓:匿名使用者
為了更瞭解人類存在的意義以及和宇宙的關係,這是根本目的。
學習「歷史」對我們將來的生活有什麼作用?
32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世界歷史的意義
** 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郭少棠
一般中學生對西洋史的看法
西洋史是香港中學課程的一個科目,亦是香港一般人認識西方文化的主要媒介。我們就中學生對西洋史的印象作了一些訪問,大部分學生覺得讀西洋史或世界史只是他們的必讀課程之一而已,並沒有詳細考慮瞭解西方歷史的意義;但也有一部分同學覺得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很密切,多瞭解西方歷史的發展,可以幫助他們認識中國,也可以瞭解整個現代世界。
對一般中學生而言,世界歷史似乎是一門很沉悶的科目,原因可能有好幾方面,例如課本的內容只注重政冶史.加上語文傳授的困難,往往要學生強記一些不容易牢記的英文地名或人名;又如課程內容的設計,亦是為應付考試,其他足以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則比較少觸及;此外,教學方法亦是促使課程沉悶的原因,大部分學生均認為教師若能多運用**、幻燈片,或故事形式教學,必能收到更佳的效果。
所以,一般中學生並非對西洋史毫無興趣,只要能改良表達方法及使內容多樣化,這將會是一門很有興趣的學科。
西方人與中國人有什麼不同?
古代中國稱的"蕃",現代我們叫的"西人",通常是指有別於中國人的外國人。但實際上,在現代社會中,西人和我們的生活已沒有太大的分別;我們有相類似的交通工具、娛樂和運動。羅馬教皇的登基,從香港的電視臺中可即時看到;非洲的種族戰爭,我們亦可以在報章中看到。
這情況可以說是現代世界的一種新發展,把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拉近了,西方發生的事隨時和我們都發生關係。
但西方人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和我們是有所不同的,尤其是在過去,他們有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思想、文學和藝術。社會和政治的發展,和中國亦有不同。
一般而言,近代的西方人比較重視個人,而中國人則是比較重視
3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任何歷史都是現代史,我們要學習歷史中人物的優點,學習優秀人物的為人處事,這就是學歷史的原因。
讀書有沒有用,讀書到底有沒有用?
首先應該確認一下是什麼書 不是有名言說 讀一本好書猶如跟一位益友聊天.其次是否結合了實踐,轉化為了自己的 東西 曾經我們常聽說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確實在許多人的心裡,讀書才能真正地改變命運,在農村地區讀書更是孩子走進大城市,擺脫困境的最重要途徑。然而面對今天大學生就業的嚴峻形勢,以及受...
ab膠粘木頭有沒有用,AB膠粘木頭有沒有用
ab膠是兩液混合硬化膠的別稱,一液是本膠,一液是硬化劑,兩液相混才能硬化,是不須靠溫度來硬應熟成的,所以是常溫硬化膠的一種。ab膠適用範圍很廣,木頭連線的話,如果是缺損的小坑狀可以用木屑填平,然後滴上502 如果是起層狀態,也可以502來得快些 有些起層時候用ab膠要按著也可以。ab膠粘木料效果相當...
廈門大學歷史學考研有沒有指定的參考書
歷史學屬於統考專業 專業課教育部統一命題 考古專業 學校單獨命題 學校不指定參考書籍 歷史學考的科目有 英語 100分 政治 100分 313歷史學基礎 300分 313歷史學基礎包含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現代史 中國當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現代史 世界當代史 還有史學史 歷史地理學等學科內容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