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體現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是

2021-05-23 22:06:00 字數 3947 閱讀 1437

1樓:對方考慮看過

主張體現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是仁者愛人,民貴君輕。

儒家是中國古代在董仲舒「獨尊儒術」之後最有影響的學派。作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一般來說,特別是先秦時,雖然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但也只是諸子之一,與其它諸子一樣地位本無所謂主從關係。

"儒"本是鄙稱,儒家這一稱號不是孔子自家封號,而應是墨家對孔子這一學派的稱呼。 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地位平等,在秦始皇時"焚書坑儒"受到重創, 在漢武帝為維護**統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施思想鉗制後興起。儒家思想的內涵豐富複雜,封建皇權逐步發展出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日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一變「學在官府」而為「私人講學」,使傳統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這樣儒家思想就有了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為全社會所接受並逐步儒化全社會。儒家學派固守「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后王」(《荀子·王制》)。

2樓:菩提東來

第一個是孟子 第二個是老子 第三個是墨子 第四個是韓非子

3樓:菰獨飛雪

孺家創始人明明是孔子,後來被墨子發揚!兩個人都是春秋時期的!

4樓:長平_遺恨

第一個是孟子 第二個是老子 第三個是墨子 第四個是韓非子

所以體現儒家思想的是第一個a

5樓:曾陽80年代

a 既然是儒家,那當然是孟子咯!

以下主張體現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是( ) a.仁者愛人,民貴君輕 b.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

6樓:╲°淚祭

a試題分析:a正確,體抄現bai儒家「仁」「du仁政」思想;b不對,zhi體現道家老

dao子的樸素辯證法思想;c體現墨家「兼愛」「非攻」 「尚賢」 等思想;d不對,體現法家法治思想。

點評:本題屬於識記型選擇題。作為選擇題中的基礎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的記憶能力,即再認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它側重於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如年代、地名、人物、機構、標誌性事件等。

以下主張體現春秋戰國時期道家思想的是( ) a.仁者愛人,民貴君輕 b.法不阿貴,以法治國 c.

7樓:千秋堰

d試題來分析: a不對源,體現儒家「

仁」「仁政」思想;b不對,體現法家法治思想; c不對,體現墨家「兼愛」「非攻」 「尚賢」 等思想;d正確,體現道家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思想。

點評: 用**法識記。

派別、代表、著作

思想 儒家孔子

「六經」

①核心是「仁」

②政治:以德治民、克已復禮

③教育:有教無類

儒家孟子

《孟子》

①仁政和民貴君輕                                 ②性本善

儒家荀子

《荀子》

①仁義、王道並用,以德服人,君舟民水

②性本惡

道家老子

《道德經》

①萬物本原是「道」 ;不停運動,對立面相依不斷轉化。

②無為而治、小國寡民

道家莊子

萬物相對的,放棄差別觀念能獲精神自由

法家商鞅

**集權、獎勵耕戰、重農抑商等

法家韓非子

①依法治國(法術勢、**集權)                 ②歷史是發展變化的故應改革

墨家墨子

「兼愛」「非攻」「尚賢」和節儉

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及主張

8樓:為誰為誰為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主張: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貴君輕」,提倡統治者實行「仁政」,在對人性的論述上,他認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論 」,與荀子的「性惡論」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惡,也是戰國時期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的表現。

9樓:驃騎先鋒使

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的主張:提出「仁」、「禮」和「德治」的主張。

孔子的重要言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人物介紹: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屬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出生地魯國陬邑(今屬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孟子的主張:人性善,民貴君輕,仁政。

孟子的重要言論: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物介紹: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

荀子的主張:人性惡,通過學「禮」來改變;可以利用自然規律來造福人類。

荀子的重要言論: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人物介紹:荀子(約前325—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故又稱荀卿,漢代避宣帝諱而改稱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

10樓:昆明寶島**

儒家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穩坐儒家第二把交椅)、荀卿、董仲舒、程頤、朱熹(繼孔子後最博學的大儒)、陸守仁、王陽明等等。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荀子,慎到,申不害,商鞅,韓非子等等。

戰國時儒家的分化和發展 儒家創始人孔子在政治上傾向於保守,但又有某種程度的改良傾向,他雖沒有擺脫傳統的天命思想,但卻注重人事,不輕信鬼神。孔子的思想有多面性,孔門**對孔子的理解也各執一端,孔子死後,形成了子張之儒、子思之儒、顏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孫氏之儒以及樂正氏之儒。相互間爭論也很激烈。

戰國時的儒家以孟子和荀子最為重要。

孟子繼承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和德政主張,並發展為仁政學說。在哲學上,孟子繼承孔子的天命觀點。但剔除天的人格神成分,賦予天以道德屬性。

他注意人性問題,主張性善,並認為仁、義、禮、智根源於性;人生的最高理想是通過盡心,知性,達到知天,即達到萬物皆備於我的天人相通境界。

荀子則繼承了孔子思想中重人事、不重鬼神的一面,強調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觀點。他提出性惡說,強調對人的天性加工改造的重要性。荀子對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各派以及儒家內部各派都進行過批判。

孟、荀是先秦兩派儒家的代表,他們各自從唯心和唯物方面發展了孔子思想。在孟、荀之外 ,戰國還有一些儒家學者,解釋《周易》,作成《易傳》。《易傳》認為,宇宙萬物處於永恆的生滅變易之中,變易的根據在於宇宙中陰陽、剛柔相摩相蕩。

儒家思想由於孟、荀、《易傳》作者和其他派別代表人物的發展,成為先秦顯學之一。

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有何特點

11樓:**

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核心:仁,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

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時期。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

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左右,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500字左右

我可以給你講很多個故事,不過還是告訴你個一勞永逸的辦法吧,去搜尋下網上專公開版的史書,推薦屬三部 史記,以人物為分類的紀傳體,講的是展示人物個性的小故事。資治通鑑 以年代劃分的史書,講的故事以權謀為主,戰國策,以政治勢力劃分章節,講的故事更是過分,屬於陰謀型別了。每個故事篇幅也大概就是你要求的長短 ...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怎麼滅亡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是何時被周王室封為諸侯國的?最後到底是被楚國滅的還是被秦國滅的?

最後越國遷都福建 戰國前閩之越王和閩之東甌越王 閩 越王玉前333 前 越國遷都福州 徙居越遷山 今福建省長樂縣 甌閩 越王宰勳前333 前 甌閩遷都甌江 今福建建江閩江上流,今福建武夷山 閩 越王尊 甌 越王偉 閩 越王親 甌 越王鴻業 閩 越王恆 甌 越王海宇 閩 越王朝 甌 越王伯歷 閩 越王...

歷史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人物

韓國或韓是戰國七雄之一,起源於三家分晉 春秋末年,晉國大夫趙襄專子 魏獻子和韓屬宣子於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殺智伯,然後再將晉的領地瓜分,成為三個諸侯國。後世歷史學家將韓 魏 趙三國與秦 楚 燕 齊合稱戰國七雄。初都陽翟 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 滅鄭國後遷新鄭 今河南省鄭縣 應該說,經過激烈的兼併戰爭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