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怎麼翻譯

2021-05-02 06:42:36 字數 5213 閱讀 1972

1樓:匿名使用者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意思是【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出自《左傳 燭之武退秦師》。《燭之武退秦師》載於《左傳·僖公三十年》,題目為後人所加。內容講述公元前630年,秦、晉藉口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且與楚國親近,而合攻鄭國,在自己的國家(鄭國)危難面前,燭之武前往敵國交涉,於強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辯,終於使秦國從鄭國退兵。

【原文】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譯文】

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見到了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

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麼害處。

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怎麼會滿足呢?

(現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將從**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

」秦伯非常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於是秦國就撤軍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原句是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譯文是越過其他的國家把遠方的國家作為自己的邊邑,你知道這樣很難,為什麼要滅亡鄭國來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實力雄厚了,你的實力就相對削弱了。

3樓:寒星曜日

學過他國而把遙遠的地方當做邊境,您知道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怎麼翻譯

4樓:x欣

越過別的國家來統治遠方的地方,君主應該知道他是有困難的,為什麼要滅掉鄭國來增加別國的勢力呢

翻譯下面的句子。(1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

5樓:百度使用者

(1)越過別國而把遠地當做邊邑,你知道那是很難的。

(2)失掉自己的同盟國,是不明智的;用散亂代替整編,是不符合用武的準則的。

(3)(晉國)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擴張它西邊的邊界。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中的「其」是什麼意思?

6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中的「其」的意思是:指代上句提到的這件事。

出自:《 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僖公十三年》。

原文: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譯文: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

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

擴充套件資料

《燭之武退秦師》見於《左傳》「僖公三十年」。在公元前632年(僖公二十八年)發生的城濮(在今河南陳留縣)之戰中,晉文公戰勝楚國,建立了霸業。公元前631年(僖公二十九年),晉、周、魯、宋、齊、陳、蔡、秦在翟泉(今河南洛陽)會盟,晉國在會上「謀伐鄭」。

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晉國和秦國合兵圍鄭。圍鄭對秦國沒有什麼好處,鄭國大夫燭之武看到這點,所以向秦穆公說明利害關係,勸秦穆公退兵,但是晉、秦結盟,讓秦國在鄭國駐軍,秦穆公因此退兵,晉文公也只得撤退,一場戰爭被瓦解了。

該篇以對話著名。有鄭文公與燭之武的對話,有燭之武與秦穆公的對話。燭之武對鄭文公的話裡有話,對秦穆公說的話,完全看到了秦、晉間的矛盾,看到圍鄭對秦、晉的利害關係,所以能打動秦穆公。

最後寫子犯請擊秦軍,晉文公不同意,這裡預伏後來的**之戰。

7樓:暴走少女

越過別國(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這件事。

"越國以鄙遠,君

知其難也"

釋義:越,越過。鄙,邊邑。越過別國(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件事是困難的.

出處:《 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僖公十三年》。

原文: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譯文:晉文公和秦穆公會出兵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晉文公落難時候,曾經過鄭國,不受禮待)並且從屬於晉國的同時又從屬於楚國。(鄭伯有曹盟在先,又不肯專一事晉,猶生結楚之心.

)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水的南面。

鄭國大夫對鄭伯說:「鄭國處於危險之中,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見秦伯,一定能說服他們撤軍。」鄭伯同意了。

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不能幹什麼了。」鄭文公說:

「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

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去見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麼(我)怎敢冒昧地用這種方式來麻煩你呢。

越過別的國家(晉國)把遠地(鄭國)作為(秦國的)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他當做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任,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害處。

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晉惠公曾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他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這是您知道的。晉國,何時才能滿足的呢?

(現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往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侵損秦國,將從**得到它所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

」秦伯(心裡)贊同,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杞子、逢孫、楊孫守衛鄭國,於是秦國就撤軍了。

子犯請求襲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

假如沒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代替整編,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撤離了鄭國。

作品背景:

九月甲午時,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子人九出使晉國,與晉結好。

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重耳)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

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

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加上可以去「撈上一把」(實質這戰爭與秦國幾乎沒有關係),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對秦、晉之間的矛盾的記憶,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儲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

賞析:《燭之武退秦師》是先秦勸諫文的代表作,勸諫是一種目的性極強的言語行為,在此文中所涉及到的言語技巧之高也是歷來得到承認的。燭之武作為鄭國大臣在與秦王的外交交涉中顯示出了非凡的言語才能,也再次驗證了「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這句名言。

首先,在諸多的歷史資料中,我們知道秦王是一個非常好面子的人,所以與他的交鋒更為危險。燭之武在與他的交鋒中,運用了多種言語策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充分把握住了秦王愛慕虛榮的特點,對禮貌策略的使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直接促成了勸諫的順利達成。在談話中,燭之武的措辭非常有禮貌,使用了執事、君、煩等敬語,提到晉國的時候不直接說「晉國」而改稱為「鄰」,巧妙地說出了此消彼長的關係,「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一句中,一個「若」字試探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體現出了對秦王的一種尊重和較高的忍耐度和接受度,展現出了相當高超的外交語言技巧。

同時,在整個談話中,燭之武非常注意聽者的心理滿足,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說話,他不但主動地滿足聽話人秦王的需求,包括物質的和非物質的建議和許諾等,相反隻字未直接提己方的要求願望,而是將自己的要求巧妙地隱藏於對方的需求之下,非常自謙,努力地提高對方,重視的是己方對對方的責任,「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有意識地減弱說話人對聽話人的限制,極大地維護了秦伯的面子與尊嚴,用秦國的國家利益的需求間接地否定了秦伯的意見,得出那樣不利於鄭也不利於秦的結論。

總體看來,燭之武能退秦師,還有多方面的原因。從此番言辭分析來,在修辭方面準確地把握了情境,對形勢的正確估計和對交際物件的正確把握,是敵我交涉中居於主動地位的先決條件。燭之武將三方的各自意圖和矛盾利益等複雜關係分析得明明白白,找到了利於秦伯接受的突破點。

著眼秦國的長遠利益來外交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