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今夕何夕
古代的詩歌有很多種流傳方式:
1、出詩集。這個方式需要用到錢,一般分三種:一是自己掏錢出自己的詩集;二是欣賞自己做的詩詞的達官貴人資助;三是出版商要以此牟利而出詩集賺錢
2、藝人傳播。最初的詩歌是和**、舞蹈結合在一起的,這是早期詩歌的一個重要特徵。所以很多詩歌便通過青樓、戲院等娛樂場所傳播,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的詩人才子經常光顧那裡的原因
3、民間傳播。老百姓雖然做不了詩,但卻可以讀詩,就如白居易、杜甫等做的民間詩歌便在民間廣為流傳
4、風景名勝的留詩。詩人經常有這樣的一個習慣,不管走到**,一有什麼靈感或感慨,總是喜歡用筆寫下來,所以經常見到許多風景名勝上留有詩詞,一首好的詩詞會讓那風景名勝更加有名,而由此這些詩詞就流傳下來了,甚至比其他方式更加有效等等.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更多方式
2樓:然若錯
口口相傳,比如一些類似於白居易的,或者是文人之間的相互傳抄,古代沒有出版社,但是印刷術以及書店啊,還有一些負責整理四次的文人以及**的
3樓:腐竹居士
1、自己投送名流、上官等
2、由青樓女子傳唱
3、舉辦、參加詩會,會有專人負責記錄,與會人員也會傳播佳作4、贈送友人
5、在公共場合吟詩
6、在酒樓、名勝等地題詩
古代詩人寫完詩是怎麼傳播出去的
4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好詩自然是有人吟誦的,雖然古時沒有現在這樣科技發達,但會一傳十十傳百呀。所以也能很快傳開的哦。
5樓:
文化名人談如何紀念李白誕辰1300週年
古代詩人為了推廣自己寫的詩,會用哪些方法?
6樓:陌上茶蘼
隨著網際網路的到來,資訊傳播的速度是非常快,並且每個人都會在網際網路上發表自己的一些作品,從而獲得一大批粉絲,但是,古代那些詩人在沒有網際網路的情況之下是怎樣子傳播自己的作品的呢?古代那些大詩人為了推廣自己寫的詩,也是很拼的,因為對於他們而言,這不僅僅是一首詩,更重要的是他們獲得朝廷重用的一個途徑,希望通過詩來獲得一些**大臣的賞識。
第一,曲觴流水,古代文人雅士通常會舉行一些宴會,而這種宴會的形式和普通的宴會是不一樣的,是指參加宴會的人坐在何或者是池塘的旁邊,然後把酒杯放置在水流之上,隨著水流的流動,酒杯停在**誰就必須即興作一首曲,如果做不出來的話就會被罰酒一杯,這是古代文人展現自己作品的一個重要場合和途徑。
第二,在某些建築物上題詩。比如說李白、王羲之等等,他們這些詩人在外出遊歷的時候,走到哪一個地方,被眼前的場景所震撼之時,就會即興在牆壁上或者是亭臺閣樓上題詩,因此,每一個來到這個地方的人都會看到這首詩的,長久下去名聲自然也就打出去了。
第三,通過結識一些達官貴人來宣揚自己的作品。古代比較出名的一些詩人家世並不是非常的顯赫,通常是一些寒門子弟,而此時,想要自己的作品得到賞識,就只有將自己的作品寄給那些權貴之人,得到他們的欣賞之後,自然就名揚天下了。
7樓:歷史天天見
會把自己的詩寫在牆上,山上,或者涼亭裡,總之,可以被很多人看到的地方都可以寫。
8樓:匿名使用者
這些詩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類似於現在的歌手。則李白等就相當於著名歌手。這並不是開玩笑,事實上詩與詞在古代是用來唱的,還要配上舞蹈,如李白喝醉了就舞劍吟詩。
就像現在的歌手會出名一樣,那時寫詩寫的好的人也會出名,畢竟藝術是每個時代的人的追求。所以他們寫的詩就像是現在的歌詞一樣,總會有人去整理記錄。大體上,古詩詞傳世靠的是以下幾個手段:
一、刻石。比如各個地方名勝的牆壁、山石,很多都有他們的筆跡。
二、詩集。詩人不一定都是窮困潦倒的,比如晏殊、納蘭容若等,他們寫的詩詞就自己出詩集了。
三、口傳。就像你唱歌不一定要看著歌詞才會唱,可能就是聽別人唱來唱去你就會了。
四、後人點評整理。比如王國維就最愛幹這個事。把詩詞整理到一起,新增自己的感想。
五、野史**。在某**裡,忽然出現一首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紅樓夢》裡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了。
9樓:此時無少
對於古時候的詩人來說,最好的推廣自己作品的方式,就是不斷的和別人交流。
10樓:吹雨落星
下邊那位兄弟概括的很全面了。。那我就扯一點閒話好了。。我記得以前語文課說過,中國古代有個詩人(忘了是誰,挺有名的,好像是蘇軾?
)讓人把自己所有的詩詞抄寫下來,抄了四本,在四個不同的地方挖坑埋下去。。為了讓後人挖到,這樣自己的詩篇就可以流傳下去
11樓:高旭個你
古代詩人為了推廣自己寫的詩,古代文人雅士通常會舉行一些宴會來推廣。
12樓:知昂張
他們有很多的方法來推廣自己的詩,只要是遇見人就會對他們推廣,而且還會在特別人多的時候展現自己。
13樓:歷史中的輪迴
一般是結交好友,亦或者是結交一些**,這樣有了口碑,自然容易流傳!
14樓:pi皮木偶
我記得以前在哪一個電視上看過,好像文人有自己的社交,他們會有一些酒友會,以酒的名義,才會上發表一些自己新作的詩也可以即興發揮。填詞進曲子裡,也是一種推廣的辦法。
15樓:匿名使用者
相對來說古代的詩人呢,他們確實也是推廣自己寫的詩,一般都會有這種傳唱的方法。
古代詩人寫的詩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16樓:端木吟天
隨口吟出的詩,除非是名人或權貴會有人記下來,一般普通人的詩是不會被記錄下來的.有的有心記的詩人吟完後會及時記錄下來,其中好的詩,就會被人們相互傳閱而流傳下來.也有許多詩是寫出來的,尤其是那些長詩.
古人對詩文很崇敬的,有時甚至是崇拜,特別是那些不會寫詩的人,他們是使詩歌能流傳下來的主力軍.
由於古代沒有先進的印刷技術,古人是非常重視抄寫和記錄的,這也是許多文字能流傳到現在的主要原因.
民間的記錄只在流傳範圍上發揮了作用,長久保留,官方的蒐集和編撰功不可沒.幾乎每個朝代官方都會組織大規模的編修活動.
17樓:蠍之櫻桃
大體上,古詩詞傳世靠的是以下幾個手段:
一、刻石。比如各個地方名勝的牆壁、山石,很多都有詩詞家的筆跡。
二、詩集。詩人不一定都是窮困潦倒的,比如晏殊、納蘭容若等,寫的詩詞就自己出詩集了。
三、口傳。就像唱歌不一定要看著歌詞才會唱,可能就是聽別人唱來唱去自己就會了。
四、後人點評整理。比如王國維就最愛幹這個事。把詩詞整理到一起,新增自己的感想。
五、野史**。在某**裡,忽然出現一首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紅樓夢》裡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了。
中國古代詩人,誰寫的詩最多?大概是多少
18樓:奔騰的大陸
中國古代詩人,寫詩組多的是陸游。存世有九千三百餘首,一共作詩一萬餘首。
陸游(2023年—2023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19樓:妙心獨運
第一是乾隆—— 乾隆的御製詩集共5集,434卷,收詩41800首。這是在位六十年間所寫的,平均每天要寫兩首詩。此外,在他即位以前,當皇子的時候,有《樂善堂全集》;在他退位以後,當了太上皇,有《御製詩餘集》。
這些還在41800首以外。其詩作之多,有史以來,首屈一指。如《全唐詩》共900卷,收集唐代300年中2200多位詩人的作品,也才只有48000餘首。
也就是說乾隆帝一個人的詩作,篇幅上競可與遺留下的全部唐詩相比擬,其數量之多,創作之勤,實可令人驚愕。詳見 第二是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現存有詩歌9300多首,內容覆蓋了南宋前期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陸游詩特徵之一,是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和萬死不辭的犧牲精神。
20樓:心痛的訣擇
南宋陸游,留傳至今的約有9600首左右吧。
古代詩人誰寫的詩最風流,最瀟灑,最有內涵?
21樓:枯涯度計天下事
這種東西應該比較主觀,而且由於題主的限定,兼有風流、瀟灑、內涵之最的人,我推薦幾個吧。
第一位:蘇軾(如果題主不介意的話,我認為詩詞本為一體,不該分開來講詩人詞人的)
蘇軾是公認的才子,詩詞文畫,他均有涉獵,各有建樹。
單說風流,我先說一下自己的理解,風流不是下流,而是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我指的是想象力。風流並非要刻板的當做與異性進行的活動,而是與其外在世界,景物,人物,等等進行的互動,這需要極高的想象力。
蘇軾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簡直是神來之筆,頗有李白的意味,再就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想象之奇特,古今少有。
再說瀟灑,蘇軾一身顛沛流離,反而讓他更加豁達,與別的文人不一樣,蘇軾的詩詞作品給人一種向上的生氣。
《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無愧為當世絕唱,震撼的不僅是詩詞的文采,更是豁達後的那份瀟灑。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言語之中給人一種無與倫比的豪氣。
再說深度,蘇軾由於經歷坎坷,他寫的詩詞總有一種其他文人沒有的淒涼之感和傷懷之情。
《江城子》: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這是悼念亡妻的作品,作品真情流露,感人肺腑。
《卜運算元》: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一位女子由於自己的拒絕而投湖自盡,蘇軾得知此事後,寫下這首詞。
不像那些矯揉造作的文人,蘇軾的作品背後都有著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這賦予了他的作品深度和內涵。
2,魯迅(他生平只寫過不到六十首古詩)
我不是看玩笑的,當你真正讀過魯迅的詩,你會發現,他的文筆兼具瀟灑、風流、內涵。
內涵就不多說,人物自帶屬性。
我就摘錄兩首我覺得魯迅先生寫得最契合題主要求的詩。
自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這首詩,讓我迷上魯迅,他的瀟灑流露出來,雖然有的人可能認為魯迅的作品大多都是充滿諷刺和批判的,但是也反映這他的人生態度,「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句,是謂經典。
亥年殘秋偶作
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
塵海蒼茫沉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
老歸大澤菰蒲盡,夢墜空雲齒髮寒。
竦聽荒雞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闌干。
這是魯迅生平最後一首詩,我理解為魯迅對自己人生的一個小結。
「曾經秋肅臨天下」這種開篇的大氣,這份瀟灑,古今少有。再看最後一句,「起看星斗正闌干」,為這詩蒙上了一層只能意會的孤獨感。
這都是我個人的看法。
為什麼李白杜甫,詩鬼詩魔那些文人反而沒有被我提到呢?那是因為他們太過於典型,反而沒能都包含題主的要求。
如果還要提一個人的話,我覺得應該是:陸游。
希望對你有幫助!
求一首古代詩人作的賀壽詩,古代詩人被貶官後作的詩歌
1 人月圓 為細君壽 元代 魏初 冷雲凍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年來又到,吳頭楚尾,風雨江船。但教康健,心頭過得,莫論無錢。從今只望,兒婚女嫁,雞犬山田。譯文你在褒斜古道上冒著冰冷的大雪行走,地上泥濘溼滑走起來如同登天一樣艱難。過了一年才到了吳頭楚尾的江西豫章,一路上乘坐江船歷經風雨。只希望你身體健康...
中國古代留下詩最多的詩人是誰有多少
陸游 1125 1210 南宋詩人。宋代傑出的詩人,是詩史上最多產的詩人,今集存詩九千三百餘首。中國古代留下詩最多的詩人是誰 有多少 您好,留下詩最多的人是乾隆爺,4萬多,但是沒有一首出名。留下詩最多的詩人是陸游,1萬多首。中國古代存詩最多的人是誰,有多少?白居易呢,謝謝!清乾隆皇帝是世界上產量最多...
古代等待丈夫回家的詩人閨怨詩的女詞人
1 莊姜 春秋時齊國公主,衛莊公的夫人。相傳 詩經 裡 燕燕 為其所作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 後代詩評家推為 萬古離別之祖 宋人朱熹在 監本詩經 中認為莊姜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莊姜可謂詩經時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詩經 衛風 碩人 中描寫莊姜時說 手如柔荑,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