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河傳楊穎
有,滿族人入關前的習俗就是火葬而非土葬。
就連順治皇帝死後都是火葬的,現在清東陵的孝陵所埋葬的就是順治皇帝的骨灰而非遺體。
清朝入關後,由康熙時期開始,逐漸與漢文化融合,所以才在康熙執政後改變了滿族原有的火葬習俗,逐漸改為漢族崇尚的土葬,但是由於火葬是滿族固有的習俗,所以清朝期間還是有不少火葬的情況出現的。
清朝(也就是滿族)之前是女真族 屬於遊牧民族 ,女真人的火葬習俗是由於受契丹族火葬和佛教思想的影響。
和契丹人一樣,女真人火葬習俗的盛行是與佛教的影響分不開的。是效彷彿祖釋迦摩尼火葬之習俗。佛教的影響是遼金時代火葬墓盛行的主要原因。
但是到了康熙皇帝的時候,康熙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就開始了漢人的土葬。
火葬的益處
對某些人來說,選擇火葬可能是基於環境原因。土葬是某些環境汙染物的已知**,是不爭的事實。其中的防腐液裡的汞、砷和甲醛都會汙染地下水。
而靈柩本身也是另一種已知汙染**。其他汙染問題還有,死亡或埋葬前(如放射**)進入人體的放射性同位素;這些屍體的腐爛都可能造成環境汙染。
然而,另一種環境的關注是,傳統的土葬佔用了大量的空間。在傳統的土葬,屍體會被放在一個不同材料製成的靈柩中。
在美國,靈柩在下葬前往往更會先放進一個混凝土製的箱或襯墊裡。個別來看,可能用不到很多地方,但結合其他的墓穴來看,它可以造成嚴重的空間問題。許多墳場,尤其是在日本、歐洲以及較大的城市,現在開始出現空間不足的問題。
在東京,舉例來說,傳統的墓穴是極為稀缺和昂貴,在倫敦,空間危機更使harriet harman提出重開舊式的「雙層」的墓葬。
2樓:戰神國度
在清朝的時候基本很少
由於火葬與儒家倫理道德及經書中的喪葬儀規相悖,宋、元、明、清歷代統治者皆曾下詔或頒佈法律禁止火葬,違者治罪,因而至明代轉衰。然對佛教徒、少數民族不禁。中國實行過火葬葬俗的少數民族有羌、彝、白、納西、哈尼、怒、布朗、土、拉祜、瑤等。
明清以後,唯羌、彝及少數地區的拉祜、納西等族仍行火葬。此外,藏族的活佛、上層喇嘛或部落頭人實行火葬;傣族土葬、水葬、火葬兼行;赫哲族最普遍的葬俗。
《墨子.節葬下》:「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薰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北史.突厥傳》:」擇日取亡者所乘馬,及經服用之物,並屍俱焚之。」
《宋史.禮志》:「今民俗有所謂火化者,生則奉養之具惟恐不至,死則燔熟而捐棄之......河東地狹人眾,雖至親之喪,悉皆焚棄。」
宋周輝《清波雜誌》卷十二:「漸右水鄉風俗,人死,雖富有力者,不辦蕞爾之土以安,亦致焚如。」
3樓:教你一著
有,位置在左家莊,即左家莊化人場。一般都是無主屍、瘟疫死亡等。
4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是會有的呀,怎麼說呢,有些少數名族他們一直以來都是在以火葬送走亡者的
5樓:小菜豬
有,僧人都是火葬的,但老百姓、皇家都是土葬
6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初期有,後來首漢族儒家思想 改為土葬
7樓:匿名使用者
那陣基本上還是土葬習俗。不象現在,什麼為了環保,不佔用土地資源,才搞個火葬
8樓:止清卓
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你,有!
滿族人入關前的習俗就是火葬而非土葬!
就連順治皇帝死後都是火葬的,現在清東陵的孝陵所埋葬的就是順治皇帝的骨灰而非遺體!
清朝入關後,由康熙時期開始,逐漸與漢文化融合,所以才在康熙執政後改變了滿族原有的火葬習俗,逐漸改為漢族崇尚的土葬,但是由於火葬是滿族固有的習俗,所以清朝期間還是有不少火葬的情況出現的!
9樓:嚦咕嚦咕
沒吧,那不都化骨揚灰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康熙朝前滿族基本實行火葬
11樓:匿名使用者
滿人就是火葬的 到了康熙以後就不是了
連順治的火化的
清朝皇帝為什麼要火化?
12樓:心痕盪漾
清朝(也就是滿
族)之前是女真族 屬於遊牧民族 ,女真人的火葬習俗是由於受版契丹族火葬和佛權教思想的影響。和契丹人一樣,女真人火葬習俗的盛行是與佛教的影響分不開的。是效彷彿祖釋迦摩尼火葬之習俗。
佛教的影響是遼金時代火葬墓盛行的主要原因。
但是到了康熙皇帝的時候,康熙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就開始了漢人的土葬。
滿意的話就採納吧。。上面的資料是之前看的一本系列叢書《歷代帝王迷霧重》。。好奇的話也可以去買一本看。。我自我感覺裡面有好多內容都不錯。。
13樓:匿名使用者
滿族以前是遊牧民族,對先人的遺體「棄之不捨,帶之不便」,所以火化。
康熙是個接受漢文化比較多的皇帝,從他開始停止火化。
14樓:匿名使用者
滿族的習俗
就像當時漢族土葬一樣,滿族火葬
15樓:happy磬香
: 火化遺體,科學衛生,方便簡單。遺體火化後僅用一個小盒裝骨灰。骨灰盒可集中寄存,也可以埋入公墓中,這不僅給人們帶來便利,還給國家節約了土地...
16樓:撐犁孤塗之
清朝起源於白山黑bai水之du間,他們是少數民族,說道
zhi這裡就不dao
難理解了,中國好多少數民版族都有自己權獨特的喪葬儀式,比如說蒙古人**,讓狼吃了逝去人的屍體,還有一些地方水葬的...我是東北人,之前我們那裡住的是朝鮮人,他們就是二次葬,等人爛成骨頭後再揀出來重新裝到罈子裡,再埋起來...舉了這麼多例子,你就當他們是野蠻人的表現吧!
但是清朝入關後的幾個皇帝都土葬了!已經吸收漢族文化了!
17樓:深院鎖清秋
清朝皇帝並沒有火化,而是埋在清十三陵裡
18樓:陽城幹部
清皇帝只有未代溥儀一人火化了,因在新中國。
19樓:happy程天賜
火化是當時的殯葬儀式
20樓:匿名使用者
有的是名俗,但有的是為了表現他的清廉也說不定呢!
21樓:機場大人
貌似順治以後的除了溥儀都在十三陵埋著吧
22樓:匿名使用者
貌似大清入關後 除了順治和宣統剩下的都是土葬吧
23樓:清梅籽
怕到時後有人挖墳拿裡面的財物
中國何時興**葬的?
24樓:
佛教的傳入對喪葬禮儀之變遷所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容忽略的。首先,佛教為華夏民族帶來了一種新的喪葬習俗
——火葬。火葬在中國古已有之,如《墨子。節葬下》雲:「秦之西有儀渠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薰上,
謂之登退,然後成為孝子。」《荀子。大略》亦云:「氏羌之虜也,不憂其系壘也,而憂其不焚也。」但中國歷史
上的火葬在佛教傳人以前,一直只限於邊少數民族,為中原華夏族所不斥。佛教因為信奉六道輪迴、轉世託生的死
亡觀念,對死者肉體並不關切,實行的是所謂「荼毗」——火葬。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使火葬亦隨之傳佈開來,唐
代敦煌地區由於地處中西文化交通的最前沿,便已開始流行火葬。至宋,火葬已廣泛流行於中國各地,尤以河東、
江南、福建等地為盛,以至宋、明統治者不得不嚴加禁止,並設立漏澤園、義冢,以解決貧困者無力購置墓地的問
題。這些措施又反證了中國火葬之盛,據有些學者研究,「凡是佛教昌盛的地方大多也是火葬流行的地區」。
中國火葬的歷史已有兩千餘年了
25樓:苦苦的掙扎
查考我國古代文獻,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某些地區就有火葬習俗。
這在《列子·湯問》、 《呂氏春秋·義賞》、《荀子·大略》等篇均有記載。《墨子·節葬下》記載道:「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
」儀渠在今甘肅慶陽一帶,這說明最晚在先秦時代,西北地區已有火葬,並且很流行了。因此,某些佛教徒與佛教學者認為火葬源自印度,自魏晉時才傳於我國實為誤傳。
火葬是一種處理屍體的方式,具體而言是以火把屍體燒成骨灰,然後安置在骨灰甕中、埋於土中、撒於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 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其中以佛祖釋迦牟尼,圓寂後火葬留下舍利子而聞名於世,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紛紛效仿死後火葬的葬式,儒家、伊斯蘭教和**教則盛行土葬。自從二十世紀開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以節約稀少的耕地。
現時中國大陸的火葬比例為53%,美國為26%,英國為70%,日本則超過90%。
26樓:匿名使用者
在**描繪中,醜的武大郎,俊的晴雯,厲害的魯智深,瀟灑的白玉堂,他們都是火化的,所以說,火化早就有了.
清朝的守孝制度
為什麼清朝有皇帝去修建圓明園,為什麼清朝有三個皇帝去修建圓明園?
圓明園 這個園名,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玄燁御書三字匾額,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為什麼叫 圓明園 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 圓明 二字的含義是 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 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 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 明 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治階級...
清朝為什麼會有人走私鹽,清朝為什麼只有官鹽,不許賣私鹽?
清朝食鹽由國家專營,鹽價過高,民間缺乏食鹽,走私私鹽有利可圖。鹽是國家壟斷的專賣品是,因為每家人家都要用鹽所以很有賺頭,現在鹽還是國家專賣的 我國古代封建王朝一般採用 壟斷的方式進行食鹽的生產 運輸和銷售。這樣做,首先可以增加 收入。例如漢武帝征討匈奴,就是靠鹽鐵專賣制度提供的收入支撐的。其次是考慮...
清朝有幾位皇帝國號是什麼,清朝所有皇帝的國號名?
清朝皇帝的國號名也叫作年號,分別是 1 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年號崇德,使用時間為1636年到1643年。2 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年號順治,使用時間為1644年到1661年。3 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年號康熙,使用時間為1662年到1722年。4 世宗愛新覺羅胤禛 年號雍正,使用時間為1723年到17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