鞦韆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嗎,鞦韆是誰發明的 它的最先的用處是什麼

2021-05-22 21:02:42 字數 3940 閱讀 7437

1樓:進心進力

關於鞦韆的起源說法很多。其中一種流傳較為廣泛的說法是鞦韆起源於少數民族,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到了漢代進入宮廷之中。

(如果精問鞦韆是中國人發明的嗎,是很難考證的)

2樓:j絕配戀

是的,鞦韆起源於少數民族,春秋時傳入中原地區,到了漢代進入宮廷之中,隨後普及開來

3樓:

鞦韆,遊戲用具,將長繩系在架子上,下掛蹬板,人隨蹬板來回擺動。

鞦韆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裝置簡單,容易學習,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漢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後,鞦韆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體育活動並流傳至今。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各種現代體育專案的興起,鞦韆運動除在少數地區仍廣為流行外,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已成為兒童的專項活動。2023年2月,國家體委制訂了《鞦韆競賽規則》(草案),同年,鞦韆被列為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專案。到2023年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鞦韆已發展為包括6個單項的較大專案。

鞦韆比賽規定,只限女子參加,分設單人、雙人和團體賽,專案分高度比賽和觸鈴比賽。高度比賽以在規定的試蕩次數內蕩達的最高點來計算成績,觸鈴比賽是以在規定的高度上和時間內運動員觸鈴的次數來計算成績。比賽場地為20x8米的長方形平坦地面,鞦韆架高12米,起蕩臺高1.

3米。在高度比賽中,選手均有6次試蕩機會,而在觸鈴比賽中則只限1次。

鞦韆運動不僅是一項精彩的競賽運動,更能夠鍛鍊人的意志,培養勇敢精神。同時,它對人體生理機能的健康發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傳入中原地區

鞦韆是誰發明的?它的最先的用處是什麼?

5樓:手機使用者

鞦韆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十萬年前的上古時代。那時,我們的祖先為了謀生,不得不上樹採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往往抓住粗壯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條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

至於後來繩索懸掛於木架、下拴踏板的鞦韆,春秋時期在我國北方就有了。《藝文類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為戲」的記載。當時拴鞦韆的繩索為結實起見,通常多以獸皮製成,故鞦韆兩字繁寫「靴a」,均以「革」字為偏旁。

鞦韆,遊戲用具,將長繩系在架子上,下掛蹬板,人隨蹬板來回擺動。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裝置簡單,容易學習,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漢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後,鞦韆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體育活動並流傳至今。

鞦韆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嗎

6樓:迷人的小

鞦韆最早能夠追溯到遠古時期,那時中國的先人依靠藤條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後來繩索懸掛於木架、下拴踏板的鞦韆,春秋時期在北方就有了。

據《藝文類聚》引述古籍記載,「鞦韆」本來是北方山戎的習俗,在寒食節這一天盪鞦韆遊戲。齊桓公打敗山戎後,這項遊戲隨即傳入了中原。鞦韆的繩索多為獸皮製成,這也是為什麼「鞦韆」二字是「革」字旁。

漢武帝后庭鞦韆賦:鞦韆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漢代以後,鞦韆逐漸成為元霄節、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體育活動。

晉代就已開始流行,進入唐宋時期成為一種非常普及的遊戲活動並流傳至今。

擴充套件資料:

盪鞦韆是鞦韆最主要的使用方法,最初主要是一種女子的遊戲,起源很早,南北朝時就已流行,唐代以來更是盛行於大江南北。所以,古代清明節也稱「鞦韆節」。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點絳脣》詞曾描寫道:「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後來盪鞦韆不限於女子,成為男女皆宜的遊戲。民俗相傳,盪鞦韆可以驅除百病,而且蕩得越高,象徵生活過得越美好。

清明時節,我國民間還有「盪鞦韆」的習俗。民俗專家介紹說,「盪鞦韆」源於民間勞作,唐宋時期盛行。清明節盪鞦韆,古時女人最愛。

民間最早的鞦韆活動,人們稱為「千秋」。傳說是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時只是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

後來,齊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漢武帝時因為它與「千秋萬壽」這個祝壽詞衝突,而改為「鞦韆」,後來就改為用兩根繩加踏板的鞦韆。到了唐宋時期,盪鞦韆逐漸成為女子嬉戲玩耍的遊戲,女子們衣衫裙裾隨風飄動,搖曳多姿,甚是好看。

盪鞦韆流傳至今,仍受人們的喜愛。寒冬一過,人們換上春裝,架起鞦韆,在空中飄來蕩去,翩翩若飛,可以舒展心情,開闊視野,平衡身心,增大膽量,忘卻煩惱。

「無風一上鞦韆架,小姝身材比燕輕」,盪鞦韆對於婦女尤其適合,傳統醫學認為女子多鬱症,盪鞦韆是非藥物解鬱的好方法。時至今日,在兒童公園、兒童樂園裡還專設有「鞦韆」,供孩子們玩耍。

7樓:哈怎麼肥四

鞦韆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十萬年前的上古時代。那時,我們的祖先為了謀生,需要上樹採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往往抓住粗壯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條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

鞦韆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裝置簡單,容易學習,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

漢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後,鞦韆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體育活動並流傳至今。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各種現代體育專案的興起,鞦韆運動除在少數地區仍廣為流行外,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已成為兒童的專項活動。

2023年2月,國家體委制訂了《鞦韆競賽規則》(草案),同年,鞦韆被列為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專案。到2023年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鞦韆已發展為包括6個單項的較大專案。

擴充套件資料

各民族鞦韆:

朝鮮族最喜愛盪鞦韆這一傳統競技遊藝活動了,這一活動常在節日舉行,有時還進行比賽。比賽時,在高空的綵帶上懸掛一串金黃色的銅鈴,比賽選手蕩起鞦韆,看誰能碰響銅鈴,碰到的次數越多,成績越高。飄逸的長裙,叮噹悅耳的鈴聲,驚險的擺盪,令人歎為觀止。

臺灣高山族人稱盪鞦韆為「渺綿」,是「飛天」的意思,這與漢族人對鞦韆的傳統認識是相同的。

雲南西北及川南納西族的盪鞦韆習俗俗稱「鞦韆會」。納西族東部的鞦韆會多在每年夏曆正月初一至初四舉行,西部則於正月初六開始,歷時4~5天不等。

清代《鹽源竹枝詞》雲:「高懸彩架接雲天,共慶新年勝舊年;姊妹豔裝爭奇麗,倩郎拋索送鞦韆。」麗江白沙村一帶,當年結婚的新娘常以紅繩系鞦韆扶手,用點心、瓜子等招待盪鞦韆者,以此討得平安吉利。

永寧等地於「鞦韆會」的最後一天由女青年備辦酒席款待前來賽鞦韆的男青年。席間男子用鍋煙抹女子臉,互相追逐嬉戲,以抹黑為吉。傳說古時「鞦韆會」期間有魔鬼來捉拿美女,後因以此法遮顏,防遭鬼害,成為會中的又一習俗。

8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鞦韆的起源

說法頗多。其中一種流傳較為廣泛的說法是鞦韆起源於少數民族,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到了漢代進入宮廷之中。 鞦韆運動的形式有多種多樣,盪鞦韆、紡車鞦韆、磨鞦韆、磨盪鞦韆等,其中,盪鞦韆最為常見。

積直木為架,上積兩繩,下繩拴一橫板,人立於板上,做鐘擺式運動,以蕩高者為勝。 宋代歐陽修《越溪春》中有這樣的描述:「三月十三日寒食,春色遍天涯,越溪陽苑繁華地,傍禁垣珠翠煙霞。

紅粉牆頭,鞦韆影裡。臨水人家。」從古人詩中可以看出,盪鞦韆活動在古代是寒食節中的一項遊戲運動。

由於這一活動極具娛樂性,所以自古至今一直是婦女所喜好的一項運動。為了使這項運動更為普及,2023年在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鞦韆被正式列為競賽專案。鞦韆比賽的形式有蕩高和觸鈴兩種。

蕩高(高度)比賽是以在規定的試蕩次數內蕩達的最高點也就是盪鞦韆的高度計算成績並取勝;觸鈴(踢鈴)比賽則是在規定的高度上和時間內以運動員觸鈴的次數計算成績並決定勝負。按照傳統,鞦韆比賽只限女子參加。分團體、單人、雙人賽。

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設了個人高度和觸鈴,雙人高度和觸鈴及團體賽五個專案。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鞦韆比賽將安排在銀川市遊樂園進行。7月18日,籌委會舉行抽籤儀式確定了本屆民族運動會鞦韆比賽的專案和日常安排。

哪位中國人發明了蠟燭,既然蠟燭是中國人發明的,那麼為什麼被叫

蜂蜜的副產品,蜂蠟做出來的!既然蠟燭是中國人發明的,那麼為什麼被叫 中國只是發明 但是西方國家經過工業革命開始大規模生產 中國國內的蠟燭 質量不如西方 西方蠟燭便宜質量又好 逐漸淘汰去掉國內的蠟燭。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出現的蜜蠟可能是今日所見蠟燭的雛形,傳說在先秦上古時期,有人把艾蒿和蘆葦紮成一束,然...

中國人是怎麼發明筷子的

凡是使用過筷子者,不論華人或是老外,無不欽佩筷子的發明者。可是它是何人發明?何時創造呢?現在誰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堂堂中華古國,卻找不到記載這一對人類文明作出偉大貢獻的點滴資料,不知是我們的先民當時缺少文字,或是記錄筷子的書籍佚失殆盡?總之回答這個懸案的只有 史無記載 四個字。當然,研究筷箸文化,也...

中藥是中國人發明的還是日本人發明的

這不廢話嗎,叫中藥就是中國人發明的。由於漢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因此,在日本明治維新以前,單就醫藥來說,一直是以漢醫藥為主導。早在南北朝時的公元552年,我國就給日本送去 針經 一套。公元562年,吳人知聰又攜帶 明堂圖 和其他醫書164卷東渡日本,對該國後來古代醫學,尤其是鍼灸醫學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