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①,武王伐紂②,有諸?」
齊宣王問道:「商湯流放夏桀,武王討伐商紂,有這些事嗎?」
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孟子回答道:「文獻上有這樣的記載。」
曰:「臣弒其君,可乎?」
宣王問:「臣子殺他的君主,可以嗎?」
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孟子說:「敗壞仁的人叫賊,敗壞義的人叫殘;殘、賊這樣的人叫**。我只聽說殺了**紂罷了,沒聽說臣殺君啊。」
2樓:
齊宣王問:商湯流放夏桀,武王伐紂,有麼??
孟子:史籍是有這樣的記載。
齊宣王:臣弒(以下殺上的稱呼)君,可以麼?
孟子:賊(加害)仁者(仁愛的人)謂之賊,賊義者(道義的人)謂之殘;殘賊之人(就是前面說的害仁害義的的人),謂之一夫(眾叛親離的**)。
聞誅(殺)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翻譯:孟子的意思就是說商紂是個害仁害義的人,也就是一個眾叛親離的**,已經不是什麼君王了,所以殺他不算弒君,所以他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3樓:匿名使用者
滕文公問道:「滕國是個小國,夾在齊國和楚國的中間,侍奉齊國呢,還是侍奉楚國呢?」
孟子回答道:「謀劃這個問題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一定要我說,就只有一個辦法:深挖護城河,築牢城牆,與百姓共同守衛,百姓寧可獻出生命也不逃離,這樣就好辦了。」
孟子梁惠王下 翻譯
4樓:匿名使用者
齊宣王在雪宮裡接見孟子。宣王說:"賢人也有這樣的快樂嗎?
"孟子回答說:"當然有的。人們要是得不到快樂,就會非議他們的國君。
因為得不到快樂就非議國君當然是不對的;可是為人君者而不能與民同樂,也是不對的。
假如國君能以人民的快樂為快樂,那麼人民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快樂;假如國君能以人民的憂愁為憂愁,那麼人民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憂愁。與天下人同樂,與天下人同憂,假如這樣而還不能稱王天下的,從來也沒有過。
原文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鄒縣東南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
出處《梁惠王章句下》選自《孟子》。
《孟子》一書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
5樓:
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
「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齊國攻打燕國,打下了燕國。別的諸侯國合謀去救燕國。
宣王說:「很多諸侯謀劃來攻打我,怎麼對付他們呢?」孟子對曰:
「臣聞七十里為政於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書》曰:
『湯一徵,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徵,西夷怨,南面而徵,北狄怨,曰:『奚為後我?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誅其君而吊其民,若時雨降,民大悅。《書》曰:
『徯我後,後來其蘇。』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徵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繫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不得已,將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與?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
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故曰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後可以為民父母。
」孟子回答道:「我聽說憑七十里見方的一大塊地方就統一了天下的,商湯就是這樣。沒有聽說憑著千里見方的一大塊地方還怕別人的。
《尚書》上說:『商湯的征伐,從葛開始。』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湯,他向東征伐,西邊的民族就埋怨,向南征伐,北邊的民族就埋怨,(他們埋怨)說:
『為什麼(不先征伐我們這裡,而要)把我們放到後頭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時節盼望烏雲虹霓一樣。(湯的軍隊到了一地,)趕集市的照常做買賣,種田的照常幹農活。
殺了那裡的暴君,慰問那裡的百姓,像是及時雨從天而降,百姓欣喜若狂。《尚書》上又說:『等待我們的君王,君王來了,我們就得到新生。
』現在,燕國虐待它的百姓,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為會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所以用竹筐盛了飯,瓦壺裝了酒,迎接大王的軍隊。如果您殺戮他們的父兄,囚禁他們的子弟,毀壞他們的宗廟,搬走他們國家的寶器,那怎麼行呢?天下本來就畏忌齊國的強大,現在齊國擴大了一倍的土地卻不施行仁政,這就使得天下的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
大王趕快釋出命令,把被抓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運燕國的寶器,同燕國人商量,選立一個新國君,然後撤離燕國,那麼還來得及阻止(各國動兵)。」
6樓:大倫大倫大倫
與天下人同樂,與天下人同憂
原文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譯文○雪宮:齊宣王的離宮(行宮)。
○非,非其上的「非」即非議,非也的「非」即不對,錯誤。
○齊宣王在雪宮裡接見孟子。宣王說:"賢人也有這樣的快樂嗎?
"孟子回答說:"當然有的。人們要是得不到快樂,就會非議他們的國君。
因為得不到快樂就非議國君當然是不對的;可是為人君者而不能與民同樂,也是不對的。假如國君能以人民的快樂為快樂,那麼人民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快樂;假如國君能以人民的憂愁為憂愁,那麼人民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憂愁。與天下人同樂,與天下人同憂,假如這樣而還不能稱王天下的,從來也沒有過。
7樓:周先生
兩隻聯合玩一下,反應就是。
與《孟子 梁惠王上》有關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3 非不能也,而不為也!4 非我也,兵也。5 孟子曰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出處為 孟子 文學載體是文言文,作者是孟...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和梁惠王講了個怎樣的故
大概是說 copy梁惠王孟子自己治理國家已bai是費盡心力了,可是卻du 沒有達到他zhi所預想的結果 即 民不dao多加 之後孟子則為他分析 民不多加 的原因,其實如果你仔細看的話還可以看出孟子還對現今社會狀況的描述.在最後則提出自己的 仁政 主張,即減輕徭役 發展農林牧漁生產而使民 不飢不寒 並...
孟子滕文公下第九則以後的翻譯,《孟子 滕文公下》翻譯
滕文公下第九則以後 滕文公下第九則以後 孟子.滕文公下 翻譯 孟子 滕文公下翻譯翻譯 孟子曰 今日人有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倔 是非君子之道 曰 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孟子說 現在有一個人,每天偷鄰居家一隻雞。有人勸告他說 做 這種事情,不是有道德的人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