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貫,讀作guàn,名詞,會意字。從毌( guàn),從貝(表示與錢財有關)。“毌”是貫穿之貫,象穿物之形。
本義:穿錢的繩子。《說文解字》解釋說:
貫,錢貝之貫也。
2樓:忙碌枉然
“貫”字的繁體字:
基本資訊
1.古代穿錢的繩索(把方孔錢穿在繩子上,每一千個為一貫):"貫朽而不可校"。腰纏萬貫。
2. 穿,通,連:貫穿。
貫串。貫通(a.連線,溝通;b.
對學術等全部透徹地瞭解)。貫注。貫徹。
貫珠(連珠成串,常用來形容聲音的圓潤動聽)。魚貫而入。
3. 古同"慣",習慣。
4. 原籍,出生地:籍貫。
5. 姓。
一、《姓氏考略》注云:"原伯貫之後。"《中國古今姓氏大辭典》曰:"原亦姬姓國,為晉所滅。其後或以祖上名字為氏。系出姬姓。"顯然是黃帝后裔。
二、商代有貫國。《左傳》記載:"周初分魯侯以貫國之鼎。"其後或以國為氏。
三、為元代少數民族所取漢姓。戰國時有貫珠。漢人有貫高。
晉代有貫志。元代有散曲作家貫雲石,祖籍西域北庭(今新疆吉爾薩爾縣),維吾爾族,祖父為元代功臣阿里海涯,因父親名為貫只哥,便以"貫"作為姓氏。後為避朝廷風波,稱病辭官,隱居杭州。
明代有橫州知州貫元 ,又有指揮使貫義。
四···貫氏現在集居在山東省魯南地區蒼山縣南橋鎮,以姓氏為村名,貫村。村內人口大約有2000人左右,85%都姓貫。
五、貫姓全國分佈情況,北京、天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山西、陝西、安徽、吉林、遼寧、黑龍江均有分佈。據考證貫姓起源於山東。商代貫國在今天山東菏澤西南境內。
詳細解釋
名詞
同本義貫,錢貝之貫也。--《說文》
都內之錢,貫朽而不可挍。--《漢書》
廚有臭敗肉,庫有貫朽錢。--唐·白居易《傷宅》
反爾如貫。--《詩·小雅·何人斯》
又如:貫朽(串錢的繩子朽斷,形容積錢多而經久不用)
2.舊時用繩索穿錢,每一千文為一貫
著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錢三千貫。--《水滸》
又如:貫百(貫伯。一貫錢,一些錢。百:一百文錢);錢串一貫(一千文錢);萬貫家私
3.事情,事例
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論語·先進》
又如:貫利(事功和利益)
4.條理;系統
魚貫而進。--《三國志·鄧艾傳》
又如:貫類(從同類事物的比較中貫通其理);貫魚(穿成一串的魚。比喻有次序)
5.罪惡
商罪貫盈,天命誅之。--《書·秦誓》
又如:貫惡(一貫的罪惡);貫盈(罪惡滿盈);貫天(滔天。形容罪惡、災禍極大)
6.祖籍;籍貫
翁雲貫屬新豐縣,生逢聖代無征戰。--唐·白居易《新豐折臂翁》
又如:貫系(籍貫世系);貫址(籍貫和地址)
7.序次;按順序排列
今猥以輕鄙,超倫逾等,上亂聖朝貫魚之序,下違群士準平立論。--《晉書·蔡謨傳》
又如:貫序(序次;按順序排列);貫敘(貫序;按次序銓敘錄用);貫次(前後有序);貫列(排列);貫比(排列比較)
通"丱"。兒童束髮成兩角的樣子〖forklikehairs〗。如:貫發(束髮;總髮)
古國名〖guangstate〗。故址在曹州濟陰縣南五六十里
姓。漢有貫高
動詞:
1.用繩子穿連成串
貫,累也。--《廣雅》
貫,穿也。以繩穿物曰貫。--《蒼頡》
貫魚以宮人寵。--《易·剝卦》
貫金石。--《列子·周穆王》
射則貫兮。--《詩·齊風·猗嗟》
不貫不釋。--《儀禮·鄉射禮》
又如:貫結(用繩子穿起來結牢。形容牢記在心);貫繩(串錢繩);貫襁(串錢繩);貫玉(成串的珠玉。形容文章或容顏體態之美);貫系(貫穿連結)
2.穿過;貫通,精通
貫,穿也。--《廣雅·釋言》
予一以貫之。--《論語·衛靈公》
始而合,而矢貫餘手及肘。--《左傳·成公二年》
白虹貫日。--《戰國策·魏策》
貫穿經傳,馳聘古今,上下數千載間,斯己勤矣。--《漢書·司馬遷傳·贊》
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後漢書·張衡傳》
又如:貫串(貫通;通達);貫越(貫通穿越);貫穴(貫通);貫心(貫穿心臟);貫頭(古代某些民族在布匹**挖一圓洞套入頭頸,作為衣服);貫珠(穿戴珠寶);貫耳(指穿耳戴環以妝飾)
3.累;連續
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禮記·禮器》
若夫貫日而治洋,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為也,不足以是傷遊玩安燕之樂。--《荀子·王霸》
又如:貫魚承寵(來來往往的宮中女官依次受到寵愛);貫屬(連貫;連屬);貫辰(貫日;連日);貫日(積日;累日)
4.射中;穿透。
洵馬亦被傷不能進,放胄又三貫流矢。--《梁書· 韋放傳》
如:貫蝨(射中蝨子);貫頤(穿通面頰);貫割(身體被箭射中和被割傷);貫洞(穿孔;穿透);貫侯(中靶);貫的(射中靶心)
5.經歷;經過。如:貫秋(經歷秋天);貫緯(經歷)
侍奉,服事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魏風·碩鼠》
又如:貫女(侍女);華貫(華美的服事)
6.灌注;注入。如:貫輸(灌注,聚集;灌輸)
7.滿〖fill;full〗。如:貫滿(充滿;灌滿);貫蔽(充滿;佈滿);貫溢(盈滿外溢);貫洽(遍滿充塞)
8.登記入籍。如:貫籍(在戶籍簿上登記入冊)
9.學習;複習
晝而講貫,夕雨刃復。--《國語·魯語下》
公(袁可立)皆為講貫演習。--明 陳繼儒《袁伯應詩集序》
又如:講貫(講習)
通"慣"
10.熟習;熟練
無術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強速貫刃,不足以成也。--《呂氏春秋·不二》
又如:貫知(習知;熟知);貫酣(通曉熟習);貫習(熟練;熟悉);貫熟(熟習;熟悉)
11.習慣
我不貫與小人乘,請辭。--《孟子·滕文公下》
又如:貫戰(慣戰;善戰);貫瀆(慣於褻瀆鬼神)
12.通"彎"(wān)。彎弓,張滿弓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亦不敢貫弓而報怨。--《史記·陳涉世家》
摺疊其他詞語
貫徹徹底實現或體現。
貫徹大會決議。
堅決貫徹自力更生的方針。
貫穿貫串
魯迅的一生就貫穿了這種精神。--《論魯迅》
蘭新鐵路是貫穿中國西北的一條大動脈。
貫串從頭到尾穿過一個或一系列事物。
把上下聯貫串起來看,它的意思更加明顯,就是說一面要致力讀書,一面要關心政治。--《事事關心》
貫氣迷信的人指風水上地脈貫通,會走好運。
貫通∶〖學術、思想等方面〗全部徹底地瞭解。
融會貫通∶連線,通連。
洞中泉流跟冰壺、雙龍上下相貫通。--《記金華的兩個巖洞》
貫注:集中注意力於。
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簡體字:乃 繁體字:廼/是什麼意思
3樓:116貝貝愛
乃的繁體字意思與乃是相同的,釋義:
1、才:今乃得之。“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2、是,為:乃大丈夫也。
3、竟:乃至如此。
4、於是,就。
5、你,你的:乃父。乃兄。
乃拼音:nǎi,部首:丿部,部外筆畫:
1畫,總筆畫:2畫五筆86:etn,五筆98:
bnt,倉頡:nhs,鄭碼:ymvv四角:
17227,結構:單一,電碼:0035,區位:
3643統一碼:4e43,筆順:フノ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便乃[biàn nǎi]
連詞。於是。
2、乃往[nǎi wǎng]
從前,以前。
3、到乃[dào nǎi]
“去**?上**去”。
4、乃在[nǎi zài]
乃才。僅僅。在,通“才”。
5、不乃[bù nǎi]
無乃,豈不。
6、亦乃[yì nǎi]
同樣是。
4樓:多元老人
查《打字、識字兩用手冊·通用規範漢字多元碼及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頁碼》,知2畫【乃】字為0020號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多元碼為zs 。詳見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第929頁的解釋。
【乃】nǎi 異體字為【乃、廼】。製成**如下所示:
《書》 ❶ [副] 表示判斷,相當於“是、就是、實在是”。 ❷ [連] 於是。 ❸ [副] 才²③:
唯虛心~能進步。 ❹ [代] 人稱代詞。你;你的(有時也用於第三人稱):
~父│~兄。
簡體字:鸞 繁體字:是什麼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繁、簡體說的只是字形,而字有音、形、義三要素。
不論繁簡,字義都一樣:
鸞 luán
〈名〉形聲。從鳥,羉( luán)聲。本義:鳥名。鳳凰的一種。雄性的長生鳥。
如:鸞儔(佳侶。鸞鳳凰一類的神鳥);鸞帚(用鸞尾製成的拂塵供仙人所用);鸞皇(鸞和皇,都是鳳凰之類的神鳥。
皇,通凰);鸞鳥(神鳥名。鳳凰之屬);鸞鳳(鸞鳥和鳳凰。比喻賢能,俊美或良善的人);鸞音鶴信(鸞鶴傳來的音信。
指上天的資訊)
6樓:中公教育
簡體字:鸞
繁體字:鸞
拼音:[luán]
釋義:傳說鳳凰一類的鳥:~鳳。~飄鳳泊(喻夫妻離散或才士失意)。~翔鳳翥(形容書法筆勢飛動)。~翔鳳集(喻人才會聚)。
古同“鑾”。
簡體字雷繁體字靁是什麼意思,簡體字鸞繁體字是什麼意思
簡體字 來雷 繁體字 靁 拼 音l 自i 1.由於下雨時帶異性電的兩塊雲相接,空中閃電發出的強大的聲音 電。鳴。動。雨。霆。厲風行。2.軍事用的 地 魚 布 掃 管。3.池 古水名,在今中國安徽省望江縣。現用於成語 不敢越 池一步 喻不敢越出一定的範圍。4.姓。簡體字 鸞 繁體字 是什麼意思 繁 簡...
簡體字 殺繁體字 殺是什麼意思,簡體字 乃 繁體字 廼 是什麼意思
殺的繁體字怎麼寫 殺 殺 殺的 繁體字是什麼 摋 殺 殺的拼音 殺的音標 sh 殺的意思 殺是什麼意思 殺的意思是什麼 1 動 使人或動物失去生命 弄死 雞 敵。2 動 戰鬥 出重圍。3 動 削弱 消除 價 暑氣。4 動 用在動詞後 表示程度深 氣 笑 人。5 動 方 藥物等刺激 或粘膜使感覺疼痛 ...
簡體字 楚繁體字 楚是什麼意思,楚的繁體字是什麼
楚 繁體相同 意思是 1.一種灌木 2.古代的刑杖 3.春秋時國名 楚的繁體字是什麼 楚 沒有繁體字 讀音 ch 部首 木 筆畫 13畫 釋義 1.落葉灌木,鮮葉可入藥。枝幹堅勁,可以做杖。亦稱 牡荊 2.古代的刑杖,或學校撲責學生的小杖 捶 夏 掠 拷打 撻 拷打 3.中國春秋時國名 天 楚地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