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關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原文

2021-06-08 10:04:22 字數 3872 閱讀 3766

1樓:匿名使用者

2010-01-29 08:47:04 來自: 音塵絕(暴力摔打文明,文明堅忍而持久)

日知錄·卷十三·正始

顧炎武魏明帝殂,少帝即位,改元正始,凡九年。其十年,則太傅司馬懿殺大將軍曹爽,而魏之大權移矣。三國鼎立,至此垂三十年,一時名士風流,盛於洛下。

乃其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視其主之顛危若路人然,即此諸賢為之倡也。自此以後,競相祖述。如《晉書》言王敦見衛玠,謂長史謝鯤曰:

“不意永嘉之末,復聞正始之音。”沙門支遁以清談著名於時,莫不崇敬,以為“造微之功,足參諸正始。”《宋書》言羊玄保二子,太祖賜名曰鹹、曰粲,謂玄保曰:

“欲令卿二子有林下正始餘風。”王微《與何偃書》曰:“卿少陶玄風,淹雅修暢,自是正始中人。

”《南齊書》言袁粲言於帝曰:“臣觀張緒有正始遺風。”《南史》言何尚之謂王球“正始之風尚在”。

其為後人企羨如此。然而《晉書·儒林傳序》雲:“摒闕里之典經,習正始之餘論,指禮法為流俗,目縱誕以清高。

”此則虛名雖被於時流,篤論未忘乎學者。是以講明六藝,鄭、王為集漢之終;演說老莊,王、何為開晉之始。以至國亡於上,教淪於下,羌胡互僭,君臣屢易,非林下諸賢之咎而誰咎哉!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

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魏、晉人之清談,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謂楊、墨之言,至於使天下無父無君而入於禽獸者也。

昔者嵇紹之父康被殺於晉文王,至武帝革命之時,而山濤薦之入仕。紹時屏居私門,欲辭不就。濤謂之曰:

“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時猶有訊息,而況於人乎?”一時傳誦,以為名言,而不知其敗義傷教,至於率天下而無父者也。夫紹之於晉,非其君也,忘其父而事非其君,當其未死三十餘年之間,為無父之人亦以久矣,而蕩陰之死,何足以贖其罪乎!

且其入仕之初,豈知必有乘輿敗績之事而可樹其忠名以蓋於晚也?自正始以來,而大義之不明,遍於天下,如山濤者既為邪說之魁,遂使嵇紹之賢,且犯天下之不韙而不顧。夫邪正之說,不容兩立,使謂紹為忠,則必謂王裒為不忠而後可也。

何怪其相率臣於劉聰、石勒,觀其故主青衣行酒而不以動其心者乎?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2樓:劉拉帕格尼尼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魏晉人之清談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謂楊墨之言至於使天下無父無君而入禽獸者也。昔者嵇紹之父康被殺於晉文王,至武帝革命之時,而山濤薦之入仕,紹時屏居私門,欲辭不就。

濤謂之曰:"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時猶有訊息,而況於人乎一時。

"傳誦以為明言,而不知其敗義傷教至於率天下而無父者也。夫紹之於晉,非其君也,忘其父而事其非君。當其未死三十餘年之間,為無父之人亦已久矣,而湯陰之死何足以贖其罪乎?

且其入仕之初,豈知必有乘輿敗績之事,而可樹其忠名以蓋於晚也。

自正始以來,而大義之不明遍於天下。如山濤者既為邪說之魁,遂使嵇紹之賢且犯天下之不韙而不顧。夫邪正之說,不容兩立,使謂紹為忠,則必謂王裒為不忠而後可也。

何怪其相率臣於劉聰、石勒,觀其故主青衣行酒而不以動其心者乎?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

3樓:初傑秀

日知錄·正始  八字成文的語型則出自梁啟超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魏晉人之清談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謂楊墨之言至於使天下無父無君而入禽獸者也。昔者嵇紹之父康被殺於晉文王,至武帝革命之時,而山濤薦之入仕,紹時屏居私門,欲辭不就。

濤謂之曰:"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時猶有訊息,而況於人乎一時。

"傳誦以為明言,而不知其敗義傷教至於率天下而無父者也。夫紹之於晉,非其君也,忘其父而事其非君。當其未死三十餘年之間,為無父之人亦已久矣,而湯陰之死何足以贖其罪乎?

且其入仕之初,豈知必有乘輿敗績之事,而可樹其忠名以蓋於晚也。   自正始以來,而大義之不明遍於天下。如山濤者既為邪說之魁,遂使嵇紹之賢且犯天下之不韙而不顧。

夫邪正之說,不容兩立,使謂紹為忠,則必謂王裒為不忠而後可也。何怪其相率臣於劉聰、石勒,觀其故主青衣行酒而不以動其心者乎?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

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

4樓:匿名使用者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謂國家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的人都有責任。語本清顧炎武《日知錄.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下興亡,匹夫...

5樓:日上山川

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是為亡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作者及出處

6樓:亦夢之城

1、出處:最早由顧炎武在《日知錄·正始》中提出;全句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之興亡,肉食者謀。

2、原文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魏晉人之清談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謂楊墨之言至於使天下無父無君而入禽獸者也。昔者嵇紹之父康被殺於晉文王,至武帝革命之時,而山濤薦之入仕,紹時屏居私門,欲辭不就。

濤謂之曰:"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時猶有訊息,而況於人乎一時。

"傳誦以為明言,而不知其敗義傷教至於率天下而無父者也。夫紹之於晉,非其君也,忘其父而事其非君。當其未死三十餘年之間,為無父之人亦已久矣,而湯陰之死何足以贖其罪乎?

且其入仕之初,豈知必有乘輿敗績之事,而可樹其忠名以蓋於晚也。

自正始以來,而大義之不明遍於天下。如山濤者既為邪說之魁,遂使嵇紹之賢且犯天下之不韙而不顧。夫邪正之說,不容兩立,使謂紹為忠,則必謂王裒為不忠而後可也。

何怪其相率臣於劉聰、石勒,觀其故主青衣行酒而不以動其心者乎?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

3、註釋

自古以來,就有亡國的事,也有有亡天下的事。如何辨別亡國和亡天下呢?那就是:

易姓改號叫作亡國;仁義的道路被阻塞,以至於達到率領禽獸來吃人,人與人之間也是你死我活,不分輸贏不罷休,這叫作亡天下。

魏晉人的清談為什麼能夠亡天下?原因就是孟子所說的楊朱墨翟的學說使天下人目無父母,目無君上,從而墮落為禽獸了。以前,嵇紹的父親嵇康被晉文王所殺,到晉武帝建立晉朝時,山濤推薦嵇紹入朝做官,嵇紹當時隱居在家裡,想推辭不去。

山濤對他說:"我替您考慮很久了。天地間春夏秋冬四季尚且有相互更替的時候,更何況人生短暫的一世。

"人們把山濤的這些話作為名言加以傳誦,然而不瞭解他這話敗壞了仁義,傷害了教化,竟至使天下人目無父母。嵇紹對於晉王朝來說,晉王朝的國君並非他的國君,但他卻忘了自己父親被晉文王殺害,而去事奉並非他的國君。在他活在世上的30多年之間,他作為目無父母之人已經很久了,那麼在湯陰以死效忠又如何贖回他的罪過呢?

況且當他最初入朝做官的時候,他**知道晉王一定會發生兵敗之事,而自己竟能樹立忠名使晚節完美無缺呢!

自從曹魏正始以來,大義不明的情況已經遍及天下。像山濤之流既然是異端邪說的罪魁禍首,於是使嵇紹這樣的賢人都去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無所顧忌。邪和正兩種評價截然相反,二者不可並行不悖。

假如認為嵇紹是忠,那麼就一定認為王裒是不忠才可以。否則如何能責怪那些晉代舊臣相繼著去侍奉劉聰、石勒,眼看著他的故主晉懷帝身穿青衣賤服為人行酒而無動於衷呢?因此,首先要知道保天下,然後才知道保國家。

保國家,是位居國君和臣下的那些統治者所要考慮的;保天下,即使是地位低賤的普通百姓都有責任。

7樓:動力無限

出,顧炎武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

後,梁啟超譯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8樓:匿名使用者

國家的興起與衰敗,每個國民都有責任

9樓:來自天湖山優秀的腰果

顧炎武《日知錄·正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的名言,關於愛國的,顧炎武的名言

東風吹江水,一夕向西流。金山忽動搖,塔鈴語不休。水軍十一萬,虎嘯臨皇州。鉅艦作大營,飛艫為前茅。黃旗亙長江,戰鼓出中洲 沉吟十年餘,不見旌旆浮,忽聞王旅來,先聲動燕幽。闔閭用子胥,鄢郢不足收。祖生奮擊揖,肯效南冠囚。願言告同袍,乘時莫淹留。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hyyhnhnnhhbv 顧炎武的名言 ...

關於顧炎武的故事,關於王維的文學常識?

王維 701年 761年,一說699年 761年 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 今山西運城 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 畫家,與孟浩然合稱 王孟 有 詩佛 之稱。傅雷的文學觀是什麼?當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的文學發生了什麼根本性變化?蟬和蟻短文選自 昆蟲記 有人說昆蟲是科學著作又是文學經典,這是為什...

關於天下貳遊戲

前期還是不用花錢的,後期加護可能要花錢,不過任務都做了還是有很多錢的。不花錢也可以玩的不錯的。職業都還行,冰心是最好的,副本離不開冰心,天機其次,現在又些副本可以不要天機,雲麓主要群,其餘的職業在副本中地位也有所上升。戰場中魍魎和翎羽比較好。天下貳公測開了好多新區,玩著挺不錯的。215元寶一個自己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