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鍾子期 俞伯牙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
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
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
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
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
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優美。
2樓:犯二的井三三
《高山流水》,漢族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
“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誰的答案大全
3樓:匿名使用者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道:
“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有同名電視劇《高山流水》.
成語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誰
4樓:匿名使用者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見於《列子·湯問》。在人們的用典實踐中,這一典故逐漸發展出七十餘個典形和樂曲高妙、相知可貴、知音難覓、痛失知音、閒適情趣等典義,還存在典故反用現象。
《高山流水》,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
“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世分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與古琴曲無傳承關係
5樓:衣帶微微
高山流水遇知音。
伯牙和鍾子期
6樓:橋彤暴耀
《高山流水》,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
7樓:淦莊念俊艾
先秦的琴師伯牙\樵夫鍾子期
8樓:劍鬆叔如風
成語的故事同樓上,但兩人的全名是
俞伯牙和鍾子期
高山流水的典故 成語故事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誰
9樓:晴晴
俞伯牙和鍾子期。
【拼音】gāo shān liú shuǐ【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俞伯牙很擅長彈琴,他到楚國馬鞍山遇到鍾子期,兩人談論琴律很投機。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彈奏一曲,鍾子期高興地說泰山江河。兩人結為知己。
第二年伯牙去拜會鍾子期,得知鍾子期病故,就在墳前傷心地毀琴。
【典故】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列子·湯問》
【釋義】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用法】作賓語;比喻樂曲高妙
高山流水的意思是高山流水的意思
釋義1.也說流水高山。列子 湯問 記載,春秋時伯牙善彈琴,鍾子期善聽琴。一次伯牙彈琴時,琴聲時若高山,時若流水,只有鍾子期能領會其中的含意。後來就用 高山流水 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樂曲的高雅精妙。2.琴曲。取材於 呂氏春秋 中伯牙鼓琴的故事。清代琴家張孔山彈奏的 流水 是近代流傳最廣的曲目之一...
高山流水講的是誰的故事高山流水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俞伯牙摔琴祭知音 俞伯牙從小就酷愛 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 雖然,有許多人讚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的知音。偶然之中,他遇到了能聽懂他琴聲的柴夫鍾子期 兩人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裡相會。而到那時侯,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俞伯牙萬分悲痛 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
古詩詞高山流水,高山流水的古詩
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 在高山,鍾子期曰 善哉,峨峨 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 善哉,洋洋 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 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 霖雨 之操 更造 崩山 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 善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