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下列節日的提示,請你寫出所知道的對應詩句。1 正月十五,又稱上元節2 清明節

2021-07-05 15:57:26 字數 4975 閱讀 1052

1樓:曲水流觴

1.正月十五,又稱上元節(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

2.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1.註釋

(1)、元夜:元宵之夜。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自唐朝起有觀燈鬧夜的民間風俗。北宋時從十四到十六三天,開宵禁,遊燈街花市,通宵歌舞,盛況空前,也是年輕人蜜約幽會,談情說愛的好機會。

(2)、花市:民俗每年春時舉行的賣花、賞花的集市。

(3)、燈如晝:燈火像白天一樣。據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元宵》載:「正月十五日元宵,……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由此可見當時元宵節的繁華景象。

(4)、月上:一作「月到」。

(5)、見:看見。

(6)、淚溼:一作「淚滿」。

(7)、春衫:年少時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輕時的自己。

2.註釋

⑴、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鞦韆節,坤寧宮及各後宮都安置鞦韆,嬪妃做鞦韆之戲。

⑵、紛紛:形容多。

⑶、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

神情悽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⑷、借問:請問。

⑸、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2樓:匿名使用者

描寫清明節的詩詞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年圓月時,花燈亮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正月十五

元宵節的來歷是什麼?

3樓:禾鳥

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

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在國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為人所知。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習俗,故也稱燈節。

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著觀燈的群眾。太原一帶,太谷縣的燈是很有名氣的。太谷的燈,以品種繁多、製作精巧、外觀引人出名。

4樓:喜腦弓子

節是我國最為傳統盛大的節日,從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是各種活動慶祝節日。那麼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呢,相傳和漢武帝有關。

5樓:菅懷雨璩畫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闔家歡樂!團團圓圓!

元宵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元宵節又名「燈節」或「燈夕」。北魏時期,道教篤信「三元神」,其中包括「上元天官(天官大帝)」、「中元地官(地官大帝)」及「下元水官(水官大帝)」三位神靈,他們的生日,分別為正月十

五、七月十五及十月十五,所以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也有人認為,它是漢代宮廷的一種祭典演變而來!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或燈節,是民間多彩多姿的節日,也是春節最後的一天,自此以後一切恢復常態,所以民間熱烈慶祝,故有小過年之稱。

相傳早於漢文帝期間,已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及至漢...

6樓:空美媛齋癸

v.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

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

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7樓:鞠翠花喻書

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也稱「元夕節」,又名「燈節」或「燈夕」。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中元」,十月十五稱為「下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故此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意思。

相傳早於漢文帝期間,已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及至漢武帝建立了「太初曆」,進一步肯定元宵節的重要性。元宵節的節期,隨著歷代的發展而不斷延長,相傳唐代的元宵只持續三日,到了宋朝則延長至五天,及後到了明朝,更增加至十天,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

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

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

8樓:匿名使用者

起初,人們把這種湯圓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現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湯圓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湯糰。

9樓:小入戲

正月十抄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襲,在我國bai也由來已久du

。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zhi元宵節dao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天官節)﹑中元節(地官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10樓:曲水流觴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專

奇食品。這種食品,屬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比較貴,有一首詩說: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據傳說,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有一年大雪天,東方朔在御花園看見一位叫作「元宵」的姑娘正準備投井。原來元宵自從進宮後,就不能與家中雙親、妹妹見面了。

東方朔決定設法讓元宵與親人相聚。

11樓:tao睡不著

由來:說春秋末楚抄昭襲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

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

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

12樓:倩兒

相傳,湯圓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專,見江面有漂浮物屬,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

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從此,元宵節吃湯圓便成了一種傳統。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當時明州(現為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根據提示寫成語根據提示,寫出對應的成語

1.比喻事情隨著所憑藉的基礎的增長而增長 提高。水漲船高 2.比喻舊社會時人民生活極端痛苦。水深火熱 3.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力量雖小也能作出看來難辦到的事情。水滴石穿 4.比喻關係十分融洽,彼此結合緊密。水 融 5.形容十分擁擠或圍得密密層層的。水洩不通 6.比喻條件一旦成熟,事情就順利完成。水到渠...

根據對聯寫成語,根據上聯的提示寫出一個成語使之構成一幅完整的對聯

上聯 四萬裡皇圖 伊古以來 從無一朝一統九百六十萬裡 下聯 五十年聖壽 自前茲往 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成語是 萬壽無疆 追悼死人的對聯。根據意思寫成語。謝謝。萬古流芳 基本解釋 好名聲永遠流傳。拼音讀法 w n g li f ng 近義片語 名垂青史 萬古留芳 反義片語 遺臭萬年 使用方法 偏正式 ...

根據下面句子的語境和對人物身份的提示,寫出適用於句中橫線處的

謝天謝地燒高香阿彌陀佛 感恩戴德感激涕零求之不得 所答詞語是熟語,並切合語境和人物身份即可 根據下面句子的語境,分別寫出一個適用於句中橫線處的熟語 歇後語 俗語或成語均可。2分 不改變陳舊的 拆東牆補西牆 或 治標不治本 熟語意思扣住語境,合符要求即可 根據下面句子的語境和對人物身份的提示,寫出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