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敘事藝術與抒情藝術上講,《詩經》奠定了我國什麼傳統

2021-07-27 11:30:15 字數 6541 閱讀 3477

1樓:len冷

1 、《詩經》奠定了中國詩歌藝術創作的民族文化傳統。   《詩經》的創作奠定了中國詩歌創作的民族文化傳統,這個傳統就是:   ( 1 )抒情詩的傳統。

中國是一個抒情詩最為發達的國度,中國古代詩歌創作是以抒情詩為主的。而正是《詩經》的編輯和成書,奠定了中國抒情詩創作的傳統,並確立了它的民族文化特徵。   ( 2 )群眾藝術的傳統。

中國的抒情詩創作具有普及性,是一種群眾藝術,而這個傳統也是由《詩經》奠定的。《詩經》的創作隊伍相當廣泛,包括了社會各個階層、各種身份地位的人,這影響了後世的詩歌創作的普及性和群眾性。   (3) 現實主義的傳統。

中國古代詩歌創作是直接面向現實的,是現實的世俗的藝術。詩人面對現實生活,把詩歌作為抒發情感、表達思想的工具。而這也正是受了《詩經》的現實主義精神的影響。

2 、《詩經》確立了中國詩歌創作和批評的藝術原則。   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和批評遵循著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原則,這個原則就是「風雅」和「比興」。它們是後世詩人對由《詩經》以來形成的中國詩歌創作傳統的理論昇華。

2樓:不至於啡譜

祝生家人到寇家求三娘舊衣為祝生解毒,遭拒。三娘醒悟,攜舊衣欲救祝生已晚,自己也錯過投胎時辰。

論述《詩經》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

3樓:u愛浪的浪子

【1】思想內容:

1.反映勞動生產的詩篇《芣苢》勞動過程《葛覃》終年農事活動《七月》

2.反映剝削與壓迫的詩篇《碩鼠》《伐檀》

3反映徵徭離亂的詩篇《君子于役》《東山》

4.愛國主義的詩篇《采薇》《無衣》

5反映婚姻愛情的詩篇《氓》

6反映社會黑暗腐敗的政治諷刺詩《南山》

7祭歌史詩《民生》

【2】藝術特點:

1.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

2.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3.復沓的章法

4.四言為主的句式

5.豐富生動形象的語言

《詩經》在中國文化中是什麼地位,它對後來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什麼作用?

4樓:才嘛頂說

《詩經》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詩經》作為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具有崇高的歷史地位,它對於中國後世的詩歌創作和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詩經》奠定了中國詩歌藝術創作的民族文化傳統。

《詩經》的創作奠定了中國詩歌創作的民族文化傳統,這個傳統就是:

( 1 )抒情詩的傳統。中國是一個抒情詩最為發達的國度,中國古代詩歌創作是以抒情詩為主的。而正是《詩經》的編輯和成書,奠定了中國抒情詩創作的傳統,並確立了它的民族文化特徵。

( 2 )群眾藝術的傳統。中國的抒情詩創作具有普及性,是一種群眾藝術,而這個傳統也是由《詩經》奠定的。《詩經》的創作隊伍相當廣泛,包括了社會各個階層、各種身份地位的人,這影響了後世的詩歌創作的普及性和群眾性。

(3) 現實主義的傳統。中國古代詩歌創作是直接面向現實的,是現實的世俗的藝術。詩人面對現實生活,把詩歌作為抒發情感、表達思想的工具。而這也正是受了《詩經》的現實主義精神的影響。

2 、《詩經》確立了中國詩歌創作和批評的藝術原則。

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和批評遵循著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原則,這個原則就是「風雅」和「比興」。它們是後世詩人對由《詩經》以來形成的中國詩歌創作傳統的理論昇華。

( 1 )風雅。風、雅本是按照**不同劃分開的《詩經》的一種詩歌體裁,而《詩經》風詩和雅詩中體現出來一種共同的藝術創作精神,也就是詩歌創作具有高尚的意義和嚴肅的情感內容。這種創作精神對後世的詩歌創作影響尤為顯著,它引導詩人在情感抒發上尋求一個健康向上的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

風雅因此成為後世詩人進行詩歌創作和批評時所遵守的藝術原則,成為反對形式主義文風的最好**。如唐代陳子昂就以「風雅不作」來批評齊樑之時的詩風,而杜甫則以「別裁偽體親風雅」作為自己的創作方向。

( 2 )比興。比興原本是《詩經》創作的重要表現手法,比即「以彼物比此物也」,而興則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此詞也」。但是作為後世詩歌創作和批評原則的比興則是一種表現健康思想的特殊藝術手段,要求詩歌不僅僅寄情於景、情景交融,同時還要達到託物以諷、比類切至的目的。

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詩歌須藉助外物言情,另一方面是指寄託在外物之中的情的高尚嚴肅。

3 、《詩經》奠定了中國詩歌語言形式的基礎。

《詩經》的基本形式是四言體,這種四言詩的藝術形式一直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基本樣式之一。而且《詩經》的四言體也是後世其他詩歌體裁發生之源,楚辭、漢賦、駢文以及五七言詩都受了《詩經》四言的極大影響。同時其遣詞造句、章法結構、節奏韻律也為後世詩歌奠定了基

詩經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是什麼地位

5樓:一生全靠浪

詩經》作為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具有崇高的歷史地位,它對於中國後世的詩歌創作和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詩經》奠定了中國詩歌藝術創作的民族文化傳統。

《詩經》的創作奠定了中國詩歌創作的民族文化傳統,這個傳統就是:

( 1 )抒情詩的傳統。中國是一個抒情詩最為發達的國度,中國古代詩歌創作是以抒情詩為主的。而正是《詩經》的編輯和成書,奠定了中國抒情詩創作的傳統,並確立了它的民族文化特徵。

( 2 )群眾藝術的傳統。中國的抒情詩創作具有普及性,是一種群眾藝術,而這個傳統也是由《詩經》奠定的。《詩經》的創作隊伍相當廣泛,包括了社會各個階層、各種身份地位的人,這影響了後世的詩歌創作的普及性和群眾性。

(3) 現實主義的傳統。中國古代詩歌創作是直接面向現實的,是現實的世俗的藝術。詩人面對現實生活,把詩歌作為抒發情感、表達思想的工具。而這也正是受了《詩經》的現實主義精神的影響。

2 、《詩經》確立了中國詩歌創作和批評的藝術原則。

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和批評遵循著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原則,這個原則就是「風雅」和「比興」。它們是後世詩人對由《詩經》以來形成的中國詩歌創作傳統的理論昇華。

( 1 )風雅。風、雅本是按照**不同劃分開的《詩經》的一種詩歌體裁,而《詩經》風詩和雅詩中體現出來一種共同的藝術創作精神,也就是詩歌創作具有高尚的意義和嚴肅的情感內容。這種創作精神對後世的詩歌創作影響尤為顯著,它引導詩人在情感抒發上尋求一個健康向上的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

風雅因此成為後世詩人進行詩歌創作和批評時所遵守的藝術原則,成為反對形式主義文風的最好**。如唐代陳子昂就以「風雅不作」來批評齊樑之時的詩風,而杜甫則以「別裁偽體親風雅」作為自己的創作方向。

( 2 )比興。比興原本是《詩經》創作的重要表現手法,比即「以彼物比此物也」,而興則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此詞也」。但是作為後世詩歌創作和批評原則的比興則是一種表現健康思想的特殊藝術手段,要求詩歌不僅僅寄情於景、情景交融,同時還要達到託物以諷、比類切至的目的。

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詩歌須藉助外物言情,另一方面是指寄託在外物之中的情的高尚嚴肅。

作為中國古代詩歌創作和批評的重要原則,風雅側重於情感抒發的內容方面,而比興則側重於藝術表達的形式方面。它們給中國古代詩人指出瞭如何創作內容與形式、思想與藝術完美結合的作品的道路,形成了中國古代詩歌既重內容的純正文雅,又重形象的生動感人,以含蓄蘊藉、韻味深厚見長的民族風格和美學特徵。

3 、《詩經》奠定了中國詩歌語言形式的基礎。

《詩經》的基本形式是四言體,這種四言詩的藝術形式一直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基本樣式之一。而且《詩經》的四言體也是後世其他詩歌體裁發生之源,楚辭、漢賦、駢文以及五七言詩都受了《詩經》四言的極大影響。同時其遣詞造句、章法結構、節奏韻律也為後世詩歌奠定了基礎。

在以上內容中,《詩經》奠定了中國詩歌藝術創作的民族文化傳統

詩經開創了我國什麼詩歌傳統的先河

6樓:匿名使用者

詩經開闢了中國現實主義詩歌傳統的先河 。

《詩經》主要描寫了西周數百年間的社會現實生活,作為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真實、深刻、廣泛地反映了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感情和希望,並以驚人的藝術概括力,揭示了當時社會的本質和矛盾,從而奠定了中國後世抒情詩歌直面現實的創作傳統,開創了我國現實主義詩歌傳統的先河。

7樓:小曼吶

簡單,就三個字

「比」 「興」 「賦」

8樓:邢許迮澤洋

詩經開創的是現實主義文學傳統

9樓:安三羊舌凝然

詩經闢現實主義詩歌傳統

先河《詩經》主要描寫

西周數百間社

現實作我早

部詩歌總集,《詩經》真實、深刻、廣泛

反映層勞民、

情希望並驚

藝術概括力揭示社

本質矛盾

奠定世抒情詩歌直面現實

創作傳統創我

現實主義詩歌傳統先河

詩經在中國文學歷史上真的這麼重要?

10樓:初級提問者

第一,《詩經》是以抒情詩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詩和《小雅》、《國風》中的個別篇章外,《詩經》中幾乎完全是抒情詩。而且,從詩歌藝術的成熟程度來看,抒情詩所達到的水準,也明顯高於敘事詩。

而與《詩經》大體屬於同時代的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卻完全是敘事詩。正如荷馬史詩奠定了西方文學以敘事傳統為主的發展方向,《詩經》也奠定了中國文學以抒情傳統為主的發展方向。以後的中國詩歌,大都是抒情詩;而且,以抒情詩為主的詩歌,在之後也成為中國文學的主要樣式。

第二,《詩經》中的詩歌,除了極少數幾篇,完全是反映現實的人間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經驗。在這裡,幾乎不存在憑藉幻想而虛構出的超越於人間世界之上的神話世界,不存在諸神和英雄們的特異形象和特異經歷(這正是荷馬史詩的基本素材),有的是關於政治風波、春耕秋獲、男女情愛的悲歡哀樂。後來的中國詩歌乃至其他文學樣式,其內容也是以日常性、現實性為基本特徵;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總是文學的中心素材。

第三,與上述第二項相聯絡,《詩經》在總體上,具有顯著的政治與道德色彩。無論是主要產生於社會上層的大、小《雅》,還是主要產生於民間的《國風》,都有相當數量的詩歌 ,密切聯絡時事政治,批判統治者的舉措失當和道德敗壞。其意義雖主要在於要求維護合理合度的統治,給予人民以較為寬鬆、可以維持生存的條件,但這對於社會的發展,當然是有價值的。

關心社會政治與道德,敢於對統治階層中的腐敗現象提出批判,應該說是《詩經》的優秀之處。但這個問題應該從兩方面來看。正像我們在前一節中舉例分析的那樣,這一種批評完全是站在社會公認原則的立場上的,在根本上起著維護現有秩序的穩定的作用,而不能不抑制個人的慾望與自由。

就以《相鼠》一詩來說,它可能是批評統治者荒淫無度的生活,也可能是批評對「禮儀」的具有進步意義的破壞行為。不管作者的原意如何,詩對於這兩種現象都是適用的。

要說《詩經》這一特點對後世的影響,首先要說明:《詩經》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在後世經過曲解而被強化了。本來不是直接反映政治與道德問題的詩,包括眾多的愛情詩,在漢代的《毛詩序》中,也一律被解釋為對政治、道德或「美」(讚頌)或「刺」(批評)的作品。

因而,一部《詩經》,變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書。

後代詩人繼承《詩經》關注社會政治與道德的特色,同樣應該從兩方面來分析。一方面,提倡這一特色,可以糾正文學過分趨向遊戲和唯美傾向,發揚文學的社會功能;另一方面,如果不適當地過分強調這一點,也必然妨害文學的多樣化發展,抑制情感的自由表達。

第四,《詩經》的抒情詩,在表現個人感情時,總體上比較剋制因而顯得平和。看起來,像《巷伯》批評「讒人」,《相鼠》批評無禮儀者,態度是很激烈的。但這種例子不僅很少,而且並不能說是純粹的「個人感情」,因為作者是在維護社會原則,背倚集體力量對少數「壞人」提出斥責。

像《雨無正》、《十月之交》、《正月》等,因所批評的物件是多數人,則已顯得畏懼不安。至於表現個人的失意、從軍中的厭戰思鄉之情,乃至男女愛情,一般沒有強烈的悲憤和強烈的歡樂。由此帶來必然的結果是:

《詩經》的抒情較常見的是憂傷的感情。很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中國後代的詩歌,也是以抒情——抒憂傷之情較為普遍。

剋制的感情,尤其憂傷的感情,是十分微妙的。它不像強烈的悲憤和強烈的歡樂噴湧而出,一洩無餘,而是委婉曲折,波瀾起伏。由此,形成了《詩經》在抒情表現方面顯得細緻、雋永的特點。

這一特點,也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後來的詩歌。

另外需要說到,儘管《詩經》的抒情一般比較平和,卻依然是真摯而動人的,而且也並非沒有明朗歡快、天趣盎然之作。後代儒家把《詩經》中的所有作品都說成是因政治和道德目的而作的,並不能抹殺那些抒情之作——尤其是愛情詩對人們的感染力。因此,在封建**時代,當文學道德化傾向、說教傾向變得過度嚴重時,詩人們也會打出《詩經》的權威旗號,要求給感情以應有的、至少是適度的承認。

明代詩人何景明的《明月篇序》就是一例。湯顯祖的《牡丹亭》中,深閨小姐杜麗娘誦讀《關雎》而產生對於愛情的渴望,又是一例。 以上主要從內容、思想傾向、抒情特點等諸方面論述了《詩經》的幾個重要特色。

這些特色對中國後代文學的影響都很深遠。下面再從語言形式、表現手法等方面簡略介紹一下《詩經》的特色,這些方面的影響,情況各有不同。

《詩經》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間或雜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種句式。但雜言句式所佔比例很低。只有個別詩是以雜言為主的,如《伐檀》。

以四言句為主幹,可以由此推想當時演唱《詩經》的**旋律,是比較平穩和比較簡單的。至漢代以後,四言詩雖斷斷續續一直有人寫,但已不再是一種重要的詩型了。反而在辭賦、頌、贊、誄、箴、銘等特殊的韻文文體中,運用得很普遍。

《詩經》常常採用疊章的形式,即重複的幾章間,意義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變,造成一唱三嘆的效果。這是歌謠的一種特點,可以藉此強化感情的抒發,所以在《國風》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頌》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詩中幾乎沒有。

現代藝術與古代藝術形式上的對比,怎樣區別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

古代藝術是樸實厚重的 現代藝術是集創意,藝術,時尚為一體 怎樣區別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 很好區分,當代藝 術是觀念藝術,現代藝術是形式藝術。分析一張作品的出發點是形式還是觀念就大概能判斷了。比如立體,抽象,表現,原始,野獸等等通過繪畫形式語言表現藝術形式的就是現代藝術作品。再比如行為藝術,或者一些脫離...

請從情與景上簡要分析減木蘭花這首詞的藝術特色

1.上闋集中描繪雨後黃昏,落紅片片的暮春之景,虹橋細水,雨溼落紅 下闋描述思念之情。何處去 不是無處可去,恰恰是去向杳若黃鶴的伊人處。反面運筆,深化作品層次,突出了主人公魂牽夢繞的焦點。2.全詞情景交融,渾然天成。作者將幾個典型意象有機組合,在移步換形中,營造出氛圍,以精練的筆墨 含蓄蘊藉地表達了相...

古代雕塑與現代雕塑有哪些藝術性和特點上的區別

西方雕塑以歐洲為中心,代表性作品主要有古希臘雕刻 古羅馬雕刻 中世紀雕刻 文藝復興時期雕刻 18世紀雕刻。風格有古典主義 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 象徵主義等。對十九世紀雕刻由於認識上的原因,瞭解得較少西方近現代雕塑三大支柱的羅丹 布林德爾 馬約爾。談一談古代雕塑與現代雕塑的主要區別 西方古代時期的雕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