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朝代的五行學說

2021-08-07 21:48:44 字數 5680 閱讀 3802

1樓:匿名使用者

五行學說是典型的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體現。但五行學說的身世也是一個未解之謎,是哲學界、史學界和易學界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五行學說最主要的兩大特徵是五行的特性和五行之間的關係。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應用於哲學、中醫學、占卜等方面,如果將「陰陽學說」比作是建築物的根基,那麼「五行學說」就是支撐整個建築結構的框架。所謂「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具體形態的基本物質。五行學說就是用上述五種基本物質來解釋世界構成的一種具有古代樸素辯證法因素的哲學思想。

五行學說的核心還不只限於簡單地將事物屬於五類,而在於它能以五行之間的生克乘侮觀點來探索、闡釋複雜系統內部各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絡,以及在此基礎上體現出來的統一性、完整性和自我調控機制。所謂「五行相生」,指的是一事物對它事物的促進、助長和資生等積極作用,作用的順序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剋」則是指一事物對它事物的抑制、約束等消極作用,作用的順序為: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於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剋,所以對於其中的任何一「行」,都存在著「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聯絡。以「金」為例,它與「土」之間為「生我」關係,與「水」為「我生」關係,與「火」為「克我」關係,與「木」為「我克」關係。

在古代哲學家看來,正是事物內部結構的這種相生相剋關係造成了該事物正常情況下的迴圈性運動,而正常的迴圈性運動則是事物生化作用的重要前提。  五行結構作為一個事體,它對於作為自身組成部分之一的某行所出現的太過或不及現象,就會產生一種自行調節機制,以「金」為例,「金」行過強,則對「木」剋制過盛而導致「木」行偏衰,「木」行的偏衰就會減輕對「土」行的約束,「土」行因此偏盛而加強對「水」行的剋制,「水」行被剋制過強而偏衰,又會引發對「火」行約束減輕,從而導致「火」行偏盛,「火」行偏盛就會把過強的「金」行壓制下去,使它趨向正常。若「金」行不足,則會招致「火」行的過度剋制,同時引發「木」行的偏盛,「木」行的偏盛則使「土」行受克過度而偏衰,「土」行偏衰則會引起「水」行偏盛,「水」行偏盛則克「火」過度而使其偏衰,「火」行偏衰則減輕對「金」行的剋制,從而使「金」行由不足復歸正常。

2樓:匿名使用者

五行學說,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塊瑰寶,它閃爍著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是古人認識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至今,它仍然是中醫、武術、氣功和一些傳統文化的理論基礎。用它來研究中國歷史上各朝代的更替,可以清楚地看出各朝代更替的內在關係和遵循的規律,同時,也可以為研究中國歷史探索一種新的方法。

一 五行學說五行學說是指用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屬性來代表和歸類自然界各種事物的屬性,並以五行之間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關係來論述和推演各種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運動變化規律的一種學說。其實質是將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比象取類,抽象地概括為木、火、土、金、水五種最基本物質,並認為自然界所有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基本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物質的,因此,無論是自然界各種物質的生長死亡,還是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都可以用五行學說的理論去對應分析,尋其規律。

1、 五行的生克關係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反生、反克等關係。相生即相互資生和相互助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剋即相互剋制和相互約束。五行的相剋次序是: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和相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不能滋長;沒有克,事物就沒有約束,無法維持其正常的諧調關係。歷史上各政治集團間的緊密合作,其五行往往有一種相生的關係,如三國時蜀漢與東吳的聯合,即是蜀漢之水生東吳之木;各政治集團間的暴力對抗,其五行往往是一種相剋的關係,如北宋末年兩支起義軍領袖宋江和方臘,宋江投降了朝廷並幫朝廷打方臘,宋江的軍隊名號為宋,五行為木,方臘起義軍的名號為方,五行為土(方指四方,具土之性),兩者五行關係是「宋木」克「方土」。

反生是指相生關係的兩種五行,其中被生之五行很弱,而生之五行很強,結果相生太過,被生之五行不但不能接受生輔,反而受到剋制和約束。例如水是生木的,但是水過多反而會制約木,猶如過多的水去澆灌一棵小樹,其結果必然是「水多木漂」,小樹被淹死。反克是指相剋關係的兩種五行,其中被克的五行很強,而克它五行很弱,克它的五行無法制約被克之五行,反而被其剋制。

水是克火的,但是如果火勢很盛,而水很微弱,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會被火蒸發,以至乾涸。反生和反克是五行相生相剋的特殊形式,是事物之間失去正常依附或制約關係的表現。例如楚漢相爭,楚的五行屬木,漢的五行屬水,本來「漢水」是生「楚木」的,這從劉邦早期幫助項羽攻破秦國可以得到印證。

但是,當「漢水」相對強大而「楚木」相對弱小時,水不但不去生木,反而會剋制木。所以,「漢水」劉邦再加上一條烏江的水,就反生了「楚木」項羽。再如大夏(史稱西夏)五行為火,與金朝並存時,其火本是克金的,但當金朝十分強大時,反而是金克了火,即金朝滅了大夏。

2、 五行的歸類不管是自然界或是人類社會的各種事物和現象,均可以按其性質及作用分別歸屬於五行之中,現將與本文相關的內容分別歸類如下:五 行 方 位 季 節 特 徵 顏 色 五 性 朝 代

木 東 春 曲直 青 仁 秦 宋

火 南 夏 炎上 赤 禮 夏 晉 明

土 中 四季之末 稼穡 黃 信 周 魏 唐中華** 中華人民共和國金 西 秋 從革 白 義 金 元

水 北 冬 潤下 黑 智 商 漢 隋 清

**中朝代的五行歸類,是分別按照朝代名稱的字形、字義及五行學說的有關理論確定的,即:夏朝五行為火,夏有夏季之義;商朝五行為水,商有商業、流通之義,具水之性質;周朝五行為土,周有周圍、四面八方之義,具土之性質;秦朝五行為木,秦乃禾、木之名;漢朝五行為水,漢乃水名,且偏旁帶水;魏朝五行為土,魏古字通巍,指山高大的樣子;晉朝五行為火,晉乃日照入萬物之義;隋朝五行為水,隋本作隨,有跟從之義,具水之性;唐朝五行為土,唐有堤防、道路之義;宋朝五行為木,宋乃居之木器之義,且部首為木;元朝五行為金,元為首有乾元之義;明朝五行為火,明有光明、照亮之義;清朝五行為水,清有水潔淨之義,且部首為水;中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五行均為土,因為都突出其「中」的方位。 二 五行生剋史如果把實現國家主體相對完整統一的朝代名稱,按上表轉化成五行,不難看出各朝代的更替,往往遵循著五行生剋的原則,從此意義上講,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五行的生克史。

1、夏商周火開文明史 後朝克前朝遠古創先河在五行學說的理論中,「火」是主文明禮儀的,同時火具有壯麗和生生不息之性,所以,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正是從五行為「火」的夏朝開始的。夏朝的建立,標誌著社會發展的一大進步,是中國進入第一個有史可考的朝代。克火的五行是水,所以取代夏朝的是五行屬水的商朝。

如果說商在字形、字義上的「水性」還比較弱的話,其開國國君「湯」之五行也為水,正好彌補了水的不足。另外,商朝曾多次遷都,這除了史學家說的遷都與其內部政治鬥爭有一定關係外,恐與水的國號具有較強的流動性也有關。克水的五行是土,所以取代商朝的是五行為土的周朝。

遠古朝代的更替,開創了中國歷史朝代更替後朝克前朝的先河,在以後的朝代更替中,其五行關係也多為後朝五行克前朝五行。

2、秦木克周土 漢水漂秦木在五行理論中,木是克土的,所以取代周朝的是五行為木的秦朝。其實周朝被五行屬木的朝代取代,從「春秋五霸」中,就已經顯出先兆,在這五霸中,有三霸的國號五行屬木,即宋國(襄王)、秦國(穆公)、楚國(莊王),二霸的國君五行屬木,即齊國的桓公、秦國的穆公,另一霸是晉文公,晉的五行為火,是生周土的,所以,它的稱霸則是打著「尊王」,的旗幟,即擁戴周天子實現的。由於秦朝的急政暴虐,在秦末農民起義軍的打擊下,變得十分脆弱,所以秦朝最終被漢王劉邦所滅。

本來秦的五行為木,而漢的五行為水,水是生木的,但秦為弱小之木,而漢水較強大,所以當秦漢相遇時,結果是水多木漂,漢水反生秦木。 3、魏土克漢水 晉火反生魏土 取代漢朝的是五行屬土的魏朝,此時歷史進入魏國、蜀漢、東吳三國時期,蜀漢五行為水,東吳五行為木(因為東方主木),三者的關係是:蜀漢水生東吳木,魏國土克蜀漢水,東吳木又克魏國土。

著名的「赤壁大戰」就是這三者關係的印證。由於這種克中有生,生中有克的複雜局勢,所以形成了三國鼎立。 取代魏朝的是五行屬火的晉朝,晉的五行為火本是生土的,但是,當晉王司馬昭及子司馬炎的權力極大時,即火很旺盛時,它反而不會生土,而是克土,所以,魏被晉取而代之。

4、晉毀於漢 南北朝歸隋   晉朝統一全國後,不久便被自稱為「漢王」的匈奴貴族劉淵所破,顯然,漢與晉是水克火的關係。以後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最後是五行屬水的隋朝統一了全國。

隋朝大修運河,隋煬帝巡遊全國,恐與國號具水性亦有一定關係。5、唐宋元明清中 所有換代均相剋 取代隋朝的是五行為土的唐朝,後面的朝代更替亦體現為後朝克前朝的關係,即宋朝木克唐朝土(注),元朝金克宋朝木,明朝火克元朝金,清朝水克明朝火,中華**土克清朝水。當然,朝代的更替,絕非一克了之那麼簡單,對此,史學家們早已作了詳盡的解釋。

但是,從上述的分析中不難看出,百分之七十的朝代更替是後朝五行克前朝五行,這顯然不是巧合,歷史的發展和朝代更替,蘊含著五行生剋的理論,也沉澱著中華深厚的文化。三 歷史的經驗和規律用五行學說的理論來研究中國的歷史,不僅可以解釋許多歷史事件,揭示朝代更替的內在關係,同時,也可以總結出許多有宜的經驗和規律。1、盛世往往易出現在屬土和水的朝代在中國的歷史上,被史學家稱為盛世的有:

五行屬水的商朝的「武丁盛世」;漢朝的「文景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和五行屬土的唐朝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同時,這兩種五行的朝代,統治時間也往往較長,如周朝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漢朝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唐朝和清朝都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在五行學說的理論中,水主智,且水為生命的源泉;土主信,且土有極大的包容性和生髮性,所謂「土載四行」「萬物土中生」均闡明瞭土的生化、承載、受納作用。

所以,國號為這兩種五行的朝代,往往更能顯現出超凡的智慧,創造出富國強民的盛世,獲得長治久安也就順理成章了。目前,我們中國正處於盛世階段,土的敦厚、生髮性、凝聚力得到充分的體現,所以,從現在的發展和歷史的經驗來看,一個強大的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屹立於世界之林,已是指日可待的事,並且必將獲得長治久安。另外,屬土的朝代後面往往易出現許多小國,這從周朝後期的春秋戰國時,眾多諸侯國躍躍欲試力圖爭霸,和唐朝後出現五代十國的格局中可以得到印證。

其原因也與土為萬物之母,有極強的生髮性有關。2、 五行屬金的朝代最好戰在我國曆朝中,五行屬金的朝代主要是金朝和元朝,金朝自公元2023年建國到2023年滅亡,共119年,幾乎是年年都有戰爭,先是戰遼國,後戰北宋南宋,再戰西夏和蒙古。元朝更是重武輕文,靠武力征服的疆域居中國各朝之冠,自入主中原後,全國各地的抗元鬥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其原因為金秉秋天之氣,在五行中有從革、肅殺和毀折之性,所以五行屬金的朝代自然就比其它五行屬性的好戰。3、 從北到南容易取得戰爭的勝利政治集團間,如果是形成南北對立,往往是北方最終易取勝利。如三國時蜀漢多次欲攻佔北方的魏國,但總不能成功,最終被北方所消滅;南北朝時,南方亦不能戰勝北方,最終還是北方的隋朝統一了全國;南宋一直想恢復對北方的統治,但結果最終被北方的元朝消滅;中國的解放戰爭也是從北方打到南方,最終取得全國的勝利。

其原因是北方的五行為水,南方的五行為火,水能克火,所以,北方向南打就容易勝利,反之則易失敗。4、 同名朝代都是先北後南先西后東在中國的歷史上,一個朝代被推翻後,該朝代的「皇親國戚」往往又會組建一個同名的朝代,但是這個朝代的名稱和京城所在地都是先西后東,先北後南。如西周後面的東周、西漢後面的東漢、西晉後面的東晉、北宋後南的南宋。

中原國土受外族威脅最大的就是來自北方和西方,當北方打來,就往南遷,當西方打來,就往東遷,而北方五行為水,南方五行為火,水是克火的,西方五行為金,東方五行為木,金是克木的,所以戰爭往往是從北打到南,從西打到東。綜上所述,用五行學說的理論來研究朝代的更替,不僅可以看出朝代更替的大體規律及各朝代的五行特性和特徵,同進也可以對許多歷史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釋。然而,亦有一些特例並非如此,如五行屬水的朝代一般統治時間都比較長,但隋朝卻很短,只有38年的歷史;再如五行屬木的朝代或政治集團應有慈善的特性,這從楚霸王項羽在鴻門宴上放走劉邦和宋朝對遼國、西夏及金國的忍辱曲從拿錢求和中可以得到印證,但是,五行同屬木的秦朝卻是少有的「殘暴統治」根本看不到一點木的「仁」性,這其中的原因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和

今年高考那道題真是扯蛋啊啊啊啊啊

五行學說與養生

在我國漫長而燦爛的文化歷史中,我們的祖先也通過他們的經驗總結,發明了一些解釋宇宙運動和世界規律的理論,這裡理論滲透進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當然也包括命名。這其中最主要的理論就是陰陽五行和八卦理論。現在雖然如此命名的人不多了,但是瞭解一下古人豐富多樣的命名方法還是有必要的。陰陽五行理論早在春...

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是怎樣運用的,中醫的五行學說

內容來自使用者 秋風一心 中醫學的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理論,在古代,這一學說在各個領域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古人用其解釋各種自然或社會現象,涉及到天文 地理 曆法 農學 醫學等許多領域。而其中運用最廣泛也是最成功的,當數其用在中國古代的醫學的理論框架之中。因為在中醫學裡不僅把陰陽五行...

中國朝代由早到晚的順序

1.夏朝 前2100年 前1600年2.商朝 前1600年 前1066年3.周朝 前1066年 前221年 1.西周 前1066年 前771年 2.東周 前770年 前256年 1.春秋 前770年 前476年 三家分晉始為戰國 2.戰國 前475年 前221年 4.秦朝 前221年 前206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