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季節詳解,農曆二十四個季節詳解

2021-08-15 19:47:20 字數 5835 閱讀 5886

1樓:卜清華

二十四個節氣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裡面。

在月首的叫做節氣,在月中的叫做「中氣」,所謂「氣」就是氣象、氣候的意思。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

六、廿一,下半年逢

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2樓:

58686586588+;+

中國的二十四個節氣是什麼?

3樓:一弦一柱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驚蟄、清明、小滿、芒種、雨水、穀雨、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太陽曆簡稱陽曆。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為一年,一年365天(平年365天,閏年366天),分12個月。由於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位置的不同而冷暖氣溫不同,因此產生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日落日出,風雷雨霧。

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通過對大自然的細心觀察,先民們總結出一套大自然運轉的規律——即一個季節還可細分為六個節氣,四個季節為二十四個節氣。

在二十四節氣中,反映季節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映物候現象的是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反映氣候變化的有雨水、穀雨、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古人劃分四季的方法,立,開始。即春、夏、秋、冬開始的意思。

立春的日期為每年公曆2月4日前後;立夏為每年公曆5月6日前後;立秋為每年公曆8月8日前後;立冬為每年公曆11月7日前後。

春分、秋分:表示晝夜平分。這兩天晝夜時長相等,同時,春分和秋分又把春天和秋天分成兩段。春分為每年公曆3月21日前後;秋分為每年公曆9月23日前後。

夏至、冬至:是指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已經來到。又因夏至日的白晝最長,冬至日白晝最短,因此古人分別稱之為日長至和日短至。

夏至為每年公曆6月22日前後;冬至為每年公曆12月22日前後。

4樓:鐵打de漢子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歌訣,對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5樓:匿名使用者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

清明、穀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6樓:匿名使用者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古人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執行位置和天氣及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

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均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戰國後期《侶氏春秋》這一書的「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

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後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

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這是中國歷史上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最早的記錄。從考古中發現的出土文物考證,中國西漢時期就

已經採取節氣注歷了。漢代著作《周髀算經》一書,就有八節二十四節氣的記載。大都表示氣候變化,物象差異,與農業結合得十分密切。

因此,當時從八節二十四節氣上就可以掌握季節的變化,決定對農作物的適時播種與收割了。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農業非常發達的國家,

由於農業和氣象之間的密切關係,所以古代農民從長期的農業勞動實踐中,累積了有關農時與季節變化關係的豐富經驗。

二十四節氣的劃定

有人認為二十四節氣從屬農曆,其實,它是根據陽曆劃定的,即根據太陽的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劃分為24個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

把黃道分成24個等份,每等份各佔黃經15度。由於太陽通過每等份所須的時間幾乎相等,二十四節氣的公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

21日前後,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並有兩句口訣:上半年來六,二十一, 下半年來八,二十三。

古時把節氣稱「氣」,每月有兩個氣:前一個氣叫「節氣」,後一個氣叫「中氣」。二十四節氣按月分佈情況如下表,它又同農曆閏月的安排

有著密切的關係。

二十四節氣詳解

立春:太陽黃經為315度。是二十四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其含意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

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雨水:太陽黃經為330度。這時春風遍吹,冰雪溶化,空氣溼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驚蟄:太陽黃經為345度。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中的各種冬眠動物將甦醒過來開始活動,所

以叫驚蟄。這個時期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孵化。中國部分地區進入了春耕季節。諺語云:「驚蟄過,暖和和,**老角唱山歌。」「驚蟄一

犁土,春分地氣通。」「驚蟄沒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

春分:太陽黃經為0度。春分日太陽在赤道上方。這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分。中國古書中有不少有

關春分的記載,如:「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更向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

球春季開始。中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各地農諺有:「春分在前,鬥米鬥錢(廣東)」,「春分甲子雨綿綿,夏分甲子

火燒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湖北)」,「春分種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種麻種靛,秋分收麥收蒜

(安徽)」。

清明:太陽黃經為15度。此時氣候清爽溫暖,草木開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於春耕春種。從前,在清明節這一天,有些人家

都在門口插上揚柳枝條,還到郊外踏青,祭掃墳墓,這是古老的習俗。

穀雨:太陽黃經為30度。就是雨水生五穀的意思,由於雨水滋潤大地五穀得以生長。所以,穀雨就是「雨生百穀」。諺雲:「穀雨前後

種瓜種豆」。

立夏:太陽黃經為45度。是夏天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旺盛。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

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小滿:太陽黃經為60度。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忙種:太陽黃經為75度。這是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過了這個時候再種有芒的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時,

「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芒種即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種前後,中國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雨量增多,

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空氣十分潮溼,天氣異常悶熱,各種器具和衣物容易發黴,所以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叫「黃梅天」。

夏至:太陽黃經為90度。太陽在黃經為90度「夏至點」陽光幾乎直射北迴歸線上空,中午太陽最高。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晝最短

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所以古時候又把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執行到最北的一日。過

了夏至,太陽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

小暑:太陽黃經為105度。天氣已經很熱,但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此時,已是初伏前後。

大暑:太陽黃經為120度。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

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諺語,要注意防訊防澇。

立秋:太陽黃經為135度。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七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處暑: 太陽黃經為150度。這時夏季火熱已經到頭了,暑氣就要散了。它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

白露:太陽黃經為165度。天氣轉涼,地面水氣結霜最多。

秋分:太陽黃經為180度。秋分著一天同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

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依中國舊曆的秋季論,這一天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稱秋分。但在天文學上規定,北半球的秋天是從

秋分開始的。

寒露:太陽黃經為195度。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

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結成白色露珠。

霜降:太陽黃經為210度。天氣已冷,開始有霜凍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太陽黃經為225度。習慣上,中國人民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後

要收藏起來的意思。立冬一過,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中國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敧?湹浡挀潃????建設和

其他農事活動中。

小雪:太陽黃經為240度。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後,黃河流域開始降雪(南方降雪還要

晚兩個節氣);而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

大雪:太陽黃經為255度。大雪前後,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嚴冬了。

冬至:太陽黃經為270度。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中國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

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就逐漸長了。諺雲:「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小寒:太陽黃經為285度。小寒以後,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而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大寒:太陽黃經為300度。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大寒正值三九,諺曰:「冷在三九」。

大寒以後,立春接著到來,天氣漸暖。至此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完成了一個迴圈。

從節氣的含意可知,二十四節氣又可以分為四類,即: 表示寒來暑往變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

節氣。象徵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

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個節氣。

反應物候現象或農事活動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

季節分別是什麼,二十四個季節分別是什麼

是指 立春 雨水 驚墊 春分.到小寒 大寒即是 中國的二十四個節氣是什麼?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驚蟄 清明 小滿 芒種 雨水 穀雨 小暑 大暑 處暑 白露 寒露 霜降 小雪 大雪 小寒 大寒。太陽曆簡稱陽曆。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為一年,一年365天 平年365天,閏年366...

二十四的拼音首字母怎麼寫,二十四個英文字母對應的漢語拼音?

a 啊 o 喔 e 鵝 i 衣 u 烏 迂 b 玻 p 坡 m 摸 f 佛 d 得 t 特 n 訥 l 勒 哥 k 科 h 喝 j 基 q 欺 x 希 r 日 z 資 c 雌 s 思 其中 聲母b 玻 p 坡 m 摸 f 佛 d 得 t 特 n 訥 l 勒 哥 k 科 h 喝 j 基 q 欺 x 希...

節氣哪個是代表入伏節氣,二十四個節氣哪個是代表入伏節氣?

二十四個節氣中代表入伏節氣的是 小暑 小暑,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鬥指辛,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於每年公曆7月6 8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