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時裝秀上展出的衣服這麼千奇百怪

2021-08-18 12:55:15 字數 5877 閱讀 8599

1樓:進行倒計時

藝術的審美和我們普通人的審美是非常不同的,時裝秀上的衣服帶有非常多的元素

2樓:沐柚咔咔

時裝秀上展出的衣服和平常穿的衣服是不一樣的,時裝秀上的衣服千奇百怪,這才能吸引眼球,設計師眼中的衣服肯定是不同尋常的。

3樓:sillyfox敲可愛

時裝秀上的衣服都是具有很多元素的,設計師設計出不同於平常的衣服,其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大眾的眼球,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4樓:本命勞爾

這些服裝都是設計師他們認為的時尚,所以無法用平常人的眼光來審視。

5樓:愛八卦的小盆友

因為這些時裝大都是偏向於藝術的審美,而不是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或許對於我們來說無法欣賞但這就是它獨特的藝術魅力。

6樓:沒有記憶的海

在時裝秀上的衣服都是設計師最新的創作靈感,與以往出現過的服飾都是不同的。

7樓:熊東西

就是因為那些衣服千奇百怪才能吸引人的眼球。並且那些在設計師的眼中是非常時尚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服裝秀通常是一個品牌設計師的靈感體現,在秀場上的衣服大多需要改造以後才能進入市場。

9樓:才易綠

現在頻繁看到的千奇百怪的服裝設計,打破藝術與時裝的隔牆的超現實主義服裝設計。超現實,核心就是脫離現實,強調人下意識或無意識活動,要感性,不要理性。時裝表演形式更加進入多元化發展時期,其中有歷史因素,現實因素等。

最近這些年,時裝表演形式更加進入多元化發展時期,秀場上出現越來越多讓人捉摸不透的藝術性設計。那是因為時裝秀不再像它剛開始那樣只是單純地營銷要賣出去的服裝,更多的是偏向藝術上的審美和創新,而不是實用性功能。每個季度展出的系列都會有特定的主題,當秀結束以後,這些東西會被時尚界人士轉化成能穿的款式,在成衣店或商場裡售賣。

t臺上那些服裝的顏色、面料和大概的審美會保留,但那些怪異的特點會被砍掉。

那些頗具創新思維和藝術性的設計風格在上世紀30年代就有了。比如,打破藝術與時裝的隔牆的超現實主義服裝設計。

超現實,核心就是脫離現實,這種放飛腦洞、不循規蹈矩的新思潮很快影響了時裝業,如服裝界超現實主義創始人艾爾薩·夏帕埃裡。隨後戰爭的到來阻斷了夏帕埃裡的工作,戰後她很快也宣告退休。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設計師願意挑戰她創下的輝煌,與此同時,超現實主義這種藝術流派在戰後也因領導者的去世而式微。

戰後,各種藝術風格應運而生,野獸派、未來派、立體派、抽象派等等,時裝面貌越來越紛繁複雜

10樓:夢哈伴你讀文化

因為這些衣服都是設計師們通過自己的想像來製造出來的,體現著近期的時尚態度。

11樓:想逃的風

時裝秀本來就是屬於那種吸引眼球的活動,不奇葩點怎麼能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中國傳統服飾的來歷和特色

12樓:水滴一滴一滴

一、來歷

民族服裝在特定的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意識。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援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客觀上的漢族人某些歷史階段的民族服裝例如漢化旗裝、旗袍、馬褂等絕對不可以被稱作“漢服”,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漢服沒有正常的演變銜接過程。

二、特色

中國傳統服飾設計抽象、更鮮明、更具標識性誇張、更強烈,也更具有自由度。

民族服裝在特定的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意識。其民族特徵主要表現於服裝的造型、款式、色彩、材料和服飾件等方面。

民族服裝形象的設計提煉應該更抽象、更鮮明、更具標識性。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思維模式應為浪漫效能動的構思方式,具有敏銳的形象感知能力。

民族服裝的審美特徵較其他戲劇形式對更誇張、更強烈,也更具有自由度。在造型和色彩上,抽象與誇張是其最鮮明的特徵。

民族服裝的造型較其他戲劇形式對適應演員動作的要求更嚴格,對演員在大幅度動態的要求更高,表現在材料上也具有更大的空間。

13樓:匿名使用者

具有傳統民族形式的服裝。又稱民俗服。是民族政治、 經濟、 思想、文化的反映,體現著民族心理素質。

民族服裝在特定的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意識。其民族特徵主要表現於服裝的造型、款式、色彩、材料和服飾件等方面。

特點1、民族服裝在特定的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意識。其民族特徵主要表現於服裝的造型、款式、色彩、材料和服飾件等方面。

2、民族服裝形象的設計提煉應該更抽象、更鮮明、更具標識性。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思維模式應為浪漫效能動的構思方式,具有敏銳的形象感知能力。

3、民族服裝的審美特徵較其他戲劇形式對更誇張、更強烈,也更具有自由度。在造型和色彩上,抽象與誇張是其最鮮明的特徵。

4、民族服裝的造型較其他戲劇形式對適應演員動作的要求更嚴格,對演員在大幅度動態的要求更高,表現在材料上也具有更大的空間。

14樓:匿名使用者

年前沒有西方入侵……">假如,200年前沒有西方入侵……

引用以上鍊接,把中國傳統服飾的來龍去脈梳理一遍,希望有幫助。

200年前,西方入侵之前,華夏服裝一脈相承,留下了自然、簡約、流暢、一體化、以人為本、追求人的舒適感的服飾文化,留下了華夏五千年的時尚精神。

我們先來秒讀華夏五千年的服裝流行時尚。

從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夏金元、明清,到近現代,中國服飾的歷史源遠流長。

文字太枯燥,上圖:

1、夏商周——衣裳之始:約2023年前,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華服裝的基本款。

2、春秋戰國——深衣出現:約2023年前,百家爭鳴,流行上衣下裳相連、上下分裁的深衣。

3、秦漢——內衣外穿:約2023年前,**分明的衣冠體系成型,褒衣大裙成為流行款。

4、魏晉南北朝——約2023年前,民族服飾大交融,上衣短小、下裙寬大的流行裝出現。

5、隋唐——約2023年前,面料和款式空前燦爛,長袍、短上衣加長裙成為流行款。

6、宋遼夏金元——約2023年前,再次民族大融合,形成官服、便服、傳統服三式,流行清新、自然、樸實、雅緻風。

7、明朝——約800年前,復古唐朝,寬大長衣、短衫長裙成為流行款。

8、清朝——約400年前,去裙著褲,馬褂、旗裝成為流行款。

9、西方入侵——200年前,西式的服裝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

傳統的袍、衫、襖、褲、裙接受西方服飾影響,西裝、中山裝、長袍馬褂並行不悖。

而近40年前,意在表現人身形體的西方服飾文化輾軋全球,成為世界服飾文化主流,西式服裝成為主流行款。一眼掃完2023年的服裝流行款,發現滄桑也曾時尚,猶如婆婆也曾少女。

200年前,西方入侵之後,服裝風格180度轉變。

假如200年前沒有西方入侵,而是華夏民族繼續作為強國延續至今,中式服裝,會是什麼樣的呢?……

這是“尚華天”正在思考的問題。

現有的中式服裝特徵,基本都是“斷代史”,即,基本都是200年前的款式。

近200年,被西方入侵沖斷了傳承,斷代了,造成了200年的空白。

15樓:安菲爾德__王道

中國傳統服飾的特色在於:

一:善於表達形與色的含蓄:朦朦朧朧,藏而不露,隱漢寓意,給人以撩撥和審美的感受。

這種含蓄有時通過款式展現,有時表達通過造型、佈局、線條、等手段給人以整體和諧之美,以此表達深刻的設計思想。比如清朝的服裝,就演變成了後來的旗袍。

二:注重精細的藝術手法和工藝表現,大量採用刺繡、飄帶、符號和其他裝飾手法,表達豐富的想象力,以浪漫主義情調,達到觀念主義的效果。如紅樓夢,對王熙鳳的著裝刻畫的表現。

三:注重氣派穩重的氛圍效果,服裝的整體配合給人以秩序的諧美感,嚴肅端莊、美觀高雅,能起到烘雲襯月之效。如:中山裝的流行。

四:注重營造和平統一的氣氛。

自古以來,中國文化注重實際和應用,與之相適應的中國服飾文化則以倫理道理觀自律,因此命中註定了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價值觀念是以情意為主線,以家庭人倫關係為中心的氛圍中,實現人際關係的和諧,求取社會長治久安,維持禮儀之邦的聲譽。

16樓:宸芙

嚴重的共五十六個民族的科

17樓:蝶舞天姬

【由來】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023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還通過儒教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漢人、漢服、漢語、漢俗由此得名。

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佈法律效仿漢衣冠制度。

【特點】交領、右衽、繫帶

【作用】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是四書五經中的冠服系統,以儒教聖經《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二十四史輿服志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的禮服。

除去國家大事的禮儀,普通漢人的家禮包括冠婚喪祭四禮。四書五經對漢服禮服有詳細的描述。

一、漢服的由來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援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

並創造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客觀上的漢族人某些歷史階段的民族服裝例如漢化旗裝/旗袍/馬褂等絕對不可以被稱作“漢服”,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漢服沒有正常的演變銜接過程。

二、漢服的五大基本特點

(1)歷史性

雖然剃髮易服的暴力強制已經消失,漢服趨向於復興,但已不可能成為常服。因為,為了減少交流阻力,落後民族習慣於按發達民族的習慣改變外貌。

(2)傳承性

傳承性即漢服歷史具有傳承性。在這漫長的時間中,漢服歷史的發展一直遵循著代代相傳,世世相襲的特點,這體現了漢服歷史發展的傳承性。

(3)多樣性與同一性

多樣性與同一性是指漢服款式的多樣性與漢服型制(或樣式)的同一性。作為一個擁有千年歷史的事物,漢服從來就不是一種款式,“上衣下裳”,“深衣”,“襦裙”等豐富多彩的款式體現了作為一種悠久的民族服飾應有的多樣性。雖然漢服歷來款式豐富,但漢服的基本形制(或樣式)“交領右衽,不用釦子,而用繩帶繫結”的特點卻是千古未便的,這就是漢服的同一性。

同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是漢服的一大特色。

(4)完備性

完備性是指漢服自身內部體系的完備性。經過千年的發展,漢服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服飾了,它不但內部種類豐富,工藝考究,而且漢服的配飾也非常繁多而豐富。

(5)相融性

相融性是指漢服與傳統文化的相融性,漢服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被視為正宗傳統文化的象徵了,而且漢服本身就處處體現著傳統文化,漢服與傳統文化是和諧的一家。

三、漢服的作用:

漢服是服裝,還是漢族文化的體現

受邀出席時裝秀的關曉彤,她是如何打破「時尚黑洞」的稱號

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她的造型適合她。關曉彤出席很多時裝秀或者紅毯的時候,造型都是比較雷人的,可能是因為年紀的問題,所以一些比較成熟風格的穿搭穿在她身上就有些格格不入,看起來有點雷人。而此次她出席時裝秀的時候,穿著是比較簡約的,而且不會很成熟,而是比較適合她這種年紀的穿搭風格,所以看起來就非常的搭。關曉...

時裝週上的衣服太怪異,模特是怎麼穿著走秀忍住不笑的

時裝週上的主角是衣服,而模特只是行走的衣服架。因此無論面對多麼怪誕荒謬的衣服她們也不會發笑的。因為表情管理是她們最簡單的職業素養。對於模特來說,她們的第一課不是如何走出好看的貓步,而是在如何在不同風格的衣服面前擺出合適的表情。由此可見表情管理對模特來說是多麼重要。我相信能在時裝週的t臺走秀的模特肯定...

關曉彤和蔡徐坤一起在米蘭時裝週看秀,為何卻說關曉彤在蹭座位

關曉彤蹭座位這個事情想必大家不會很陌生吧!她正好參加的是和蔡徐坤一同的米蘭時裝週,正巧,他們也是在一塊的,可是很奇怪的就是明明時裝週他們安排的是一排坐12個人,可是到了他們那一排是擠了13個人,多出來的一個人肯定是沒有邀請函的。從各個渠道中瞭解到,關曉彤拿了一張邀請函,可是在蔡徐坤的旁邊正好就是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