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簡體字對應兩個繁體字,為什麼有的一個簡體字對應兩個繁體字

2021-08-25 09:02:40 字數 3990 閱讀 2079

1樓:潛涵衍

“一對多”的簡化字造成混亂? 在爭論的問題中,最集中指責簡化字的一點就是“一簡對多繁”的簡化方式。即將幾個意義不同,讀音相近的繁體字合併為一個字。

反對者指出,這造成了人們在學習理解字義時的混亂。 司空白舉了很多例項來說明他的意見。比如,皇后之後和前“後”的“後”現在都寫為“後”,造成的一個問題是:

“很多小朋友一直存有一個疑問,站在皇帝背後的人,就是皇后?為什麼皇后要躲藏皇帝呢?”另外,“升斗米糧之‘鬥’和戰鬥之‘鬥’本來也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二王關在門裡,當然是鬥了!多麼形象!” 網友們舉出大量這樣“一對多”的簡化字,羅寧在《關於恢復使用繁體字的一點思考》中更系統地列舉了餘(餘)、雲(雲)、後(後)、裡(裡)、鬆(鬆)、谷(谷)、鬥(鬥)、幾(幾)、徵(徵)、曲(曲)、豐(豐)、表(表)、衝(衝)、葉(葉)、種(種)、盡(盡)、發(發)、歷(歷)、鍾(鍾)等,認為它們的合併造成了閱讀上的歧義。

司空白說,“我小時候一直很奇怪,為什麼十二生肖要把牛叫做‘醜’,可它並不醜啊,後來讀了一些專門的文獻才知道,原來我們常用的‘醜’字是專指子醜寅卯的醜,長相難看之‘醜’有專用字‘醜’”。許多學者也指出這種簡化方式的確造成了理解困難,並破壞了漢字的傳統字理和結構,很多搞古典文學研究的人對此感觸頗深。南開大學中文系教授寧稼雨說,他在開會時遇到臺灣學者,對方往往不知道該如何稱呼他的姓,因為“寧”對應兩個繁體字,既可能是讀二聲的“寧”,也可能是讀四聲的“甯”。

而一旦要在電腦上將一篇文章由簡體轉成繁體,那簡直是一場災難。電腦無法識別一個簡體字應該轉成哪個繁體,最後出來的結果必然是一片狼藉。這種同音合併的做法是以拼音文字的規則來對待漢字,現在很多搞了多年古典文學研究的人,都很難將每個簡體字分別對應的多個繁體字分辨清楚。

對於普通人而言,這種一對多的簡化方式造成了一個後果:就是現代人對漢語字義的辨別很籠統,模糊、粗糙而不講究,不能區分文字的精確意義。因此可以說現在中國人寫的文章都是粗糙的,不能精細、精美地欣賞漢字,不能準確地表達和使用漢字。

2樓:宋骨唐面的麵館

有,例如咱們現在說的“發”頭髪,發財。有很多字是在**上就不同,有些最初是兩個字,但是後來合併到一個字。

3樓:

就好像孔已己裡“茴”子有四種寫法,僅僅是寫法不同而已,至於問為什麼有四種,那是不是太較真了!!!

為什麼簡體漢字與繁體字是一一對應的

4樓:影殷

簡體字是建國以後從國家層面發起的一次對漢字漢字簡化的改革,目的是為了回讓更多的人能識字並書

答寫,是為了當時的需要而出現的產物並沿用至今,在此之前,中國通用書寫使用的就是現在我們說的繁體字,所以簡體字本來也是對照繁體字簡化而來,自然一一對應。目前繁體字在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仍然作為標準字在使用。

5樓:王逗逗

因為簡體字是根據繁體字演變來的

有關簡體字與繁體字對應的問題!

6樓:南方的鴻雁

簡化漢字包括兩個兩個大的方面,一是減少字數,而是減少筆畫數。在簡化的眾多手段中,將繁體字的多個字歸併為一個字是很常見的。一般的情況是,將兩個或多個在古代同音不同意的字歸併為一個筆畫數較少的字,另外一個較繁的字廢止使用或者只保留少數含義。

可以參考一下當年簡化字的有關檔案和學術討論。

7樓:凌日寂

漢字簡化(繁體字簡化為簡體字)的原則是:“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也就是說盡量採用已經在民間長期流行的簡體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

三千多年來,我國浩如煙海的古籍使用的都是繁體字。繁體字曾在積累和傳播文化知識方面功績卓著。但是,繁體字有三個缺點:

一是難讀。表意字“轟、豐、鳥”等不直接表示讀音;形聲字的聲旁大多也不能準確表示讀音,如以“韋”作聲旁的字“違、偉、韓”,後面一個都不念作“韋”。“秀才識字讀半邊”,往往會念成白字。

二是難寫。繁體字筆畫多,如“禮”(禮)、節(節)、寫(寫)、鬱(鬱)、籲(籲),少則12畫,多則32畫,書寫費時又費力。還有不少形近的繁體字,稍留意就會寫錯。

三是難記。漢字一共有近6萬個,常用字也有4500多個,要一個個都記住當然很困難,而繁體字筆畫繁多,要記住就更加困難。

所以,為了便利書寫和認記,漢字必須遵照“約定俗成、穩步前進”的原則進行簡化。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精簡字數,廢除同音同義不同形的異體字。

如確定“煙”為規範字,而“煙、淤”為異體字。廢除不用。2023年我國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員會公佈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廢除了1055個異體字。

二是減少筆畫。2023年我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文化部、教育部公佈了《簡化字總表》,共有簡化字2238個,把平均每字16到19畫的繁體字簡化成平均每字8到11畫的簡化字,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

漢字簡化的方法有六種。一是更換偏旁。如:

禮—禮,筆—筆,難—難,趙—趙。二是刪除區域性。如:

開—開,習—習,號—號,奮—奮,醫—醫。三是同音替代。如:

出—出,雙—只,醜—醜,後—後。四是全部改造。如:

驚—驚,萬—萬,從—從,歸—歸。五是簡化類推。如:

龍—龍,龐—龐,寵—寵,壟—壟。六是草書楷化。如:

樂—樂,為—為,書—書,當—當。“樂、為、書、當”原來都是草體字。

但是,漢字簡化工作並未結束,如“藏、曦、嘴、餐、罐”,“鑲、驥、饢、顴”等字,筆畫較多,有待於簡化或進一步簡化。而另一方面,為了印刷某些特殊的書刊,仍然要用繁體字。

社會學家、文化人士艾君撰文認為,簡化漢體字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為何要發展和簡化字型?艾君觀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加快,促使了“文字”的交流溝通功能本著更加便利和科學化發展而促使改造文字。

從人類發展史來看,凡是最早發明文字使用古老象形文字的民族、國家都曾經輝煌過,但後來發明和使用簡化符號文字的民族或國家卻後來居上,說明古代的“文明古國”的文字已經不適應當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需求了,繁瑣的文字結構已經成為阻礙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障礙了。所以,促使社會對文字簡化的動力。為保護文字使文字更具有時代性、民族性、世界性,以不至於丟失本民族文字,文字簡化是必須的發展趨勢。

必須理清一個認識,簡化文字的本身不是取締、不是廢掉、不是搬來別人的文字語言,而簡化的本身就是為了更好地繼承保護,這就是適應世界潮流而又不丟失傳統,在發展中去更好地保護傳統文化最好的策略。作為世界上唯一使用“象形文字”的中國,要保護它唯有兩條路:一是實行雙語教育;二是繼續作為社會主流文字,以不斷革新、變革,去順應人類社會的發展需要和執行規律,去繁存簡、去偽存真繼續簡化我們的字型,同時普及其他先進語言作補充。

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除了漢字本身(如繁體字和簡化字間,以及各地漢字寫法規範)的差異外,通常認為還存在詞彙的差異。例如簡體中文中多用的“圓珠筆”,在繁體中文中多用“原子筆”,簡體中文裡的“斯大林”在繁體中文裡被稱為“史達林”,簡體中文裡的“朝鮮〔此處特指共產主義朝鮮〕”在繁體中文裡被稱為“**”,簡體中文裡的“悉尼”在繁體中文裡被稱為“雪梨〔澳大利亞城市〕”等。由於有這種差異,“繁體用語”這種說法隨之產生。

不過其實這並非繁簡中文字身的差異,而主要是由於使用兩者的人群,尤其是中國大陸和臺灣由於在20世紀中葉由於政治原因分隔後交流較少,造成了用詞習慣的差異。這種現象在2023年代以來由於科技術語的不同而更加明顯。而且,在同樣使用繁體中文的臺灣、香港等地也存在一些用詞習慣的不同。

因此,有人指出正確的提法應為“臺灣用語”、“香港用語”等,而非“繁體用語”。

8樓:南無阿里

它從四個方面,1,從諧音的需要,2,根據草書,3,文字學家自己編造,4,新社會的需要

9樓:彎彎彎彎

識正書簡,多看即解。

為什麼會有簡體繁體字?

10樓:月似當時

繁體字是指中國漢字簡化後被簡化字(又稱簡體字)所代替的原來筆畫較多的漢字。為方便說明事物即交流溝通而創造。

簡化字,大陸民間稱為簡體字,為方便書寫而使用。顧名思義,簡體字就是相對繁體字而言,筆畫簡省之字,簡體字主要**於歷朝歷代的古字、俗字、行書、草書以及在解放區的民眾自己創造的一些形聲字、會意字、特徵字(如:團、隊、護、溝、藝、憲、憂、窮)。

這兩個繁體字,怎麼讀?簡體字是什麼

閣簡體字閣 ge 頟這就是簡體字 e 有沒有片語 或者句子 有的話或許可以幫到你喲 1.閣g 2.額 這兩個繁體字怎麼識別?嚴選 是 嚴選 兩字的繁體字。讀作 嚴 嚴 選 選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1.首先利用wps新建一個word文件,將你正在閱讀的文字複製到word文件中。2.在word文件...

簡體字雷繁體字靁是什麼意思,簡體字鸞繁體字是什麼意思

簡體字 來雷 繁體字 靁 拼 音l 自i 1.由於下雨時帶異性電的兩塊雲相接,空中閃電發出的強大的聲音 電。鳴。動。雨。霆。厲風行。2.軍事用的 地 魚 布 掃 管。3.池 古水名,在今中國安徽省望江縣。現用於成語 不敢越 池一步 喻不敢越出一定的範圍。4.姓。簡體字 鸞 繁體字 是什麼意思 繁 簡...

簡體字 殺繁體字 殺是什麼意思,簡體字 乃 繁體字 廼 是什麼意思

殺的繁體字怎麼寫 殺 殺 殺的 繁體字是什麼 摋 殺 殺的拼音 殺的音標 sh 殺的意思 殺是什麼意思 殺的意思是什麼 1 動 使人或動物失去生命 弄死 雞 敵。2 動 戰鬥 出重圍。3 動 削弱 消除 價 暑氣。4 動 用在動詞後 表示程度深 氣 笑 人。5 動 方 藥物等刺激 或粘膜使感覺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