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起源,種類,社火的起源和種類是什麼?

2022-01-09 14:14:16 字數 5984 閱讀 6307

1樓:匿名使用者

社火 社火,又稱「耍社火」,傳統民間節目綜合性文化活動。包括舞蹈、雜技、雜耍、武術、鼓樂等,是群眾在年節慶典、廟會上自娛自樂、表演性強的民間歌舞技藝活動的統稱。其歷史悠久,一般認為是承襲秦漢時的百戲逐漸發展形成的。

表演藉助各種道具,事先有場面變化編排,有引人入勝的高潮鋪墊,有生動熱烈的祝辭,有歡快熱鬧的吹打鑼鼓**伴奏,表演程式自由。

起源 民間社火,是春節期間民間的自演自娛活動。它**於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

在以農業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立足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遠古人們憑著原始思維認為火也有「靈」,並視之為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崇拜,於是形成了尚火觀念。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儀式逐漸增加了娛人的成分,成為規模盛大,內容繁富的民間娛樂活動。

歷史 社火,作為最古老的風俗,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它產生於原始的宗教信仰,是遠古時期巫術和圖騰崇拜的產物,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祭祀拜神進行的宗教活動。「社」為土地之神,「火」能驅邪避難。

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

社火一詞始見於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六月二十四日,歡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廟前露臺上設樂棚,有「社火呈於露臺之上」。

在漢魏南北朝、隋唐時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還保留有大儺儀,後逐漸被社火取代而融於社火之中。可見宋朝的民間社火已是包羅永珍,氣象萬千。當時的社火由祭祀、巫術、儺儀、百戲、樂舞、參軍戲、民間雜耍等組成。

每逢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組織、舉辦使節慶、迎神賽會,有上竿、躍弄、跳索、相撲、鼓板、小唱、鬥雞、說渾話、雜耍、商謎、合笙、喬筋骨、喬相撲、浪子、雜劇、學像生、倬刀、裝鬼、砑鼓、牌棒、道術之類雜戲表演。社火表演時,臉譜面具,必不可少。頭一天晚上,人們便精心畫好各式的臉譜,以便第二天登臺演出。

社火臉譜起源,據陝西的民間藝人介紹,周朝時,周武王率兵伐紂,大軍行至麒麟山下,被駐守山下的聞太師擋住去路。姜子牙計上心頭,讓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將的面具上陣叫罵,個個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聞太師不知真假,以為天意,拔寨而逃。

此事傳入民間後便產生了畫臉譜逐鬼的民間習俗,並逐漸融入到了社火中。學術界則普遍認為,臉譜的起源是周秦時的儺舞。儺是一種遠古時代的宗教儀式,「儺」本是一種傳說中的神鳥,後被人格化,成為一種祭祀表演。

儺舞是周代在儺祭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驅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儺」的明顯特徵,便是戴假面歌舞。巫師戴著刻有圖騰的面具將自己裝扮成神,巫師一旦戴上面具,普通人就變成了「神」。面具在這裡起到了人與神的轉化作用,是行巫術時必不可少的道具。

這樣的習俗在當今社火中尚有遺存。寶雞一帶的傳統社火,在演員「開臉」之前,可以有說有笑,一旦「開臉」之後便不是自己,不能隨便說話,這也是原始巫術的遺風吧。

隨著社會的發展,遠古時代保留下來的社火,融入和賦予了新內容,表現形式也日臻完善,注入了民間傳說、戲曲故事和英雄人物等元素。寶雞市陳倉區村民表演的芯子社火,在一個平臺上固定一根高達2—3米的鋼筋,用彩紙在鋼筋上做出老虎、棉花、雲朵等形態各異的物體,男女兒童裝扮成古裝戲劇人物,在鋼筋上擺出各種各樣的造型。

延續了數千年的社火,已成為陝西寶雞地區每年正月中的一項重要文化習俗。寶雞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社火之鄉」。

內容 每隊社火都有一個儀程官(民間稱為說詩的),如春節到到單位或居民家中拜年時,儀程官就隨著鑼鼓點子說4句一首的祝辭,一般都是因單位性質職能不同或居民家庭的情況不同而現編現說。社火隊的主要專案有:高蹺,民間稱高柺子,一般用椽材製成長約3尺或4尺的長方形柱體木腿,在上半部約1尺的地方安裝一長條(以腳寬為宜)橫板,腳踩在橫板上,上半部的木腿綁在人體的小腿上。

身著歷史戲劇人物服裝。一般扮演的有《斷橋》、《盜仙草》、《挑黃袍》、《唐僧取經》、《八仙過海》、《包公賠情》等戲劇中的人物。在強烈節奏的鑼鼓**伴奏下,做行進佇列或場地定點表演。

如表演斷橋,由許仙,青蛇、白蛇3人用秦腔調唱臺詞,加以簡單的手勢動作。旱船,用竹子做成船形,再用彩紙或綵綢粘糊,有船姑娘駕船,走碎步,猶如船在海中行走樣,由一老翁走在前面,手拿漿板,做搖船樣。跑竹馬,用竹子做骨架,紮成馬形(也有驢形),以綵綢或彩紙裝飾,表演者腰圍竹馬,宛如騎馬一樣,男女成雙成對,編隊穿梭賓士、跳躍、對唱,樂感強烈,節奏鮮明,氣氛熱烈。

類似的還有豬八戒背媳婦等。高芯子,又名高臺。有抬芯子、背芯子、車芯子等多種類形,尤以「車芯子」為多。

一般在小型拖拉機或小型汽車上固定一根或幾根丈餘長的木椽或鐵桿,再在杆的頂端綁成蓮花形或其它形狀的懸體物,這就是芯臺。芯臺上再將一兩個或多個扮演角色的孩子固定,著戲劇服裝,做簡單動作或造型,在行進中表演玄妙、驚險動作。社火中還有扭秧歌、耍獅子、舞龍、大頭娃娃等。

大型社火隊由彩旗、鑼鼓、獅子、旱船、大頭娃娃、秧歌、高芯子等組成。駐固部隊、武警、六九五廠還有安塞腰鼓、威風鑼鼓、太平鼓及東北秧歌等表演內容和形式。

山西社火

山西的民間社火,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據統計,全省約有 200多種,按其形式可分為鑼鼓類、秧歌類、車船轎類、閣蹺類、燈火類、模擬禽獸類、模擬鬼神類、武技類等。

鑼鼓類,以節奏強烈明快,場面壯闊粗獷為特點,充分展示了黃土高原人民質樸豪放的氣質。秧歌類,有的側重歌唱如「傘頭秧歌」、「小秧歌」,俗稱文場秧歌;有的則歌舞結合,以舞為主,俗稱武場秧歌。既有本地鮮明的地方特色,又吸收了外地歌舞藝術的特長,如鳳秧歌,模擬插秧的舞蹈動作,體現了中國文化相容幷蓄的特點。

車船轎類,以精湛的技巧裝飾成各類民間交通工具的形狀,表現豐富的時代內容,主要有《小車會》、《旱船》等節目。山西燈火,其特點是:一方面繼承了傳統燈火的藝術,具有全國各地燈火的共性特徵,另一方面發揮山西地理資源優勢,具有獨具的地方特色,如旺火,「煤海之光」燈展,都與山西煤炭生產有關。

模擬禽獸類和模擬鬼神類的民間社火,以深厚的文化意蘊見長,表現了遠古時期人類與自然界凶禽猛獸的鬥爭,反映了人類對邪魔鬼怪的迷信與敬畏,透過它可以窺視到民間娛樂由娛神到娛人的發展過程。武技類有九節鞭、鞭杆拳、劍舞、刀舞、穿心槓、跳火籠、霸王鞭等,以高超的技藝引人。

在晉南最富特色的是閣蹺類。它以道具製作精妙神奇、表演技巧驚險動人而為廣大群眾喜愛。襄汾縣中黃村的高臺,就是其中之一種。

每年春節期間初十前後在本村、鄰村表演,從十五起到縣城或地區演出。傳說,中黃高臺最早也是**於祭祀,由人裝扮成神,先在廟內表演,然後相繼走出,串街表演,群眾都跟隨圍觀,有時水洩不通,後面的人無法看到。後來,有人提出把神的扮演者設法固定在木板上抬起,既增加了表演的立體性,又方便觀眾欣賞,由此產生了中黃高臺。

中黃高臺的表演先是鑼鼓隊在前面開道,接著是許多裝飾豔麗的旗傘,後面才是精彩的高臺。高臺一般有八人抬著,鐵柺根據表演內容設計,自然巧妙,出人意料之外。例如,有的是一個演員伸出手臂,上面站立著另一個演員;有的是荷花高空盛開,一個小孩站在荷花上面左右旋轉;有的是一個演員兩臂伸開,一手抓著一個小孩的辮子,小孩懸在空中一動不動,還有的是一個演員用手倒託一把椅子,椅子的一條腿上又站著另一個演員。

高處的演員漫舒廣袖,輕輕擺動身體,卜面抬的人穩步向前,密切配合,這些民間藝人根據一定的物理原理,利用人們形成錯覺的心理特點,虛實相生,真假混同,把結構奇巧的鐵棍綁紮成「空中舞蹈」,令觀者提心吊膽,而表演者則神態自如。表演的內容以傳統戲曲為主,同時也反映日新月異的現實生活,年年有高臺,歲歲翻花樣。太原地區將與之類似的藝術形式稱為「鐵棍」、「背棍」,有的藝人能同時擔負三位小演員。

高蹺,俗稱「柺子」,由舞者踩在木蹺上表演,是山西普遍流行的社火形式。木蹺高度不一,有的低至一尺多,有的高達一丈五尺,一般為

四、五尺。高蹺有文高蹺、武高蹺之分。文高蹺用絃樂伴奏,邊走邊舞,變換各種隊形,在街道上表演,舞者有的化裝為戲劇人物,既表現歷史故事,也表現現代生活,內容豐富多彩,不拘一格。

武高蹺用打擊樂伴奏,以表演特技為主,襄汾縣盤道村,素以高蹺表演聞名,木蹺高達八尺到一丈,一般在村子中心專門設定場地,每隔二丈遠擺一張方桌或條桌,連續擺

四、五張,舞者逐個跳過之後,還要大劈叉,觀者屏息靜觀,直為舞者的驚險表演捏冷汗。浮山縣高村、莊裡、張家河、火壁一帶,也以武高蹺著稱,表演的特技有「過天橋」、「朝天蹬」、「跌八叉」、「跳桌子」、「跳雙凳』等,頗有武術色彩。垣曲縣胡村的高蹺,除了磕拐、碰拐、跌叉、跳桌等特技表演外,還有抬二節、抬三節、坐抬、上抬、組合抬等高難抬法,把驚險的表演與優美的造型藝術融合為一體。

武高蹺表演驚險緊張,動人心魄,與文高蹺的氣氛熱烈舒緩形成鮮明對比。

社火 讀音:shèhuǒ

解釋:1, 舊時村社迎神所扮演的雜戲。

出處:範大成《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自注:「民間鼓樂謂之社火,不可悉記,大抵以滑稽取笑。」

2, 指同夥。

出處:《水滸傳》五十八回:「但來尋山寨頭領,必然是社火中人故舊交友,豈敢有失祗應?」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

開放分類:

民俗、傳統、習俗、春節、春節習俗

參考資料:

1.《寧夏固原研究》 (佘貴孝)

2.寧夏固原市地方誌查詢軟體(佘文剛)

3.《汾河兩岸的民俗與旅遊》,段友文主編,旅遊教育出版社,1998

社火的起源和種類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社火,又稱「耍社火」,傳統民間節目綜合性文化活動。包括舞蹈、雜技、雜耍、武術、鼓樂等,是群眾在年節慶典、廟會上自娛自樂、表演性強的民間歌舞技藝活動的統稱。其歷史悠久,一般認為是承襲秦漢時的百戲逐漸發展形成的。

表演藉助各種道具,事先有場面變化編排,有引人入勝的高潮鋪墊,有生動熱烈的祝辭,有歡快熱鬧的吹打鑼鼓**伴奏,表演程式自由。

起源民間社火,是春節期間民間的自演自娛活動。它**於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

在以農業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立足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遠古人們憑著原始思維認為火也有「靈」,並視之為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崇拜,於是形成了尚火觀念。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儀式逐漸增加了娛人的成分,成為規模盛大,內容繁富的民間娛樂活動。

歷史社火,作為最古老的風俗,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它產生於原始的宗教信仰,是遠古時期巫術和圖騰崇拜的產物,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祭祀拜神進行的宗教活動。「社」為土地之神,「火」能驅邪避難。

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

社火一詞始見於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六月二十四日,歡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廟前露臺上設樂棚,有「社火呈於露臺之上」。

在漢魏南北朝、隋唐時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還保留有大儺儀,後逐漸被社火取代而融於社火之中。可見宋朝的民間社火已是包羅永珍,氣象萬千。當時的社火由祭祀、巫術、儺儀、百戲、樂舞、參軍戲、民間雜耍等組成。

每逢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組織、舉辦使節慶、迎神賽會,有上竿、躍弄、跳索、相撲、鼓板、小唱、鬥雞、說渾話、雜耍、商謎、合笙、喬筋骨、喬相撲、浪子、雜劇、學像生、倬刀、裝鬼、砑鼓、牌棒、道術之類雜戲表演。社火表演時,臉譜面具,必不可少。頭一天晚上,人們便精心畫好各式的臉譜,以便第二天登臺演出。

社火臉譜起源,據陝西的民間藝人介紹,周朝時,周武王率兵伐紂,大軍行至麒麟山下,被駐守山下的聞太師擋住去路。姜子牙計上心頭,讓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將的面具上陣叫罵,個個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聞太師不知真假,以為天意,拔寨而逃。

此事傳入民間後便產生了畫臉譜逐鬼的民間習俗,並逐漸融入到了社火中。學術界則普遍認為,臉譜的起源是周秦時的儺舞。儺是一種遠古時代的宗教儀式,「儺」本是一種傳說中的神鳥,後被人格化,成為一種祭祀表演。

儺舞是周代在儺祭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驅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儺」的明顯特徵,便是戴假面歌舞。巫師戴著刻有圖騰的面具將自己裝扮成神,巫師一旦戴上面具,普通人就變成了「神」。面具在這裡起到了人與神的轉化作用,是行巫術時必不可少的道具。

這樣的習俗在當今社火中尚有遺存。寶雞一帶的傳統社火,在演員「開臉」之前,可以有說有笑,一旦「開臉」之後便不是自己,不能隨便說話,這也是原始巫術的遺風吧。

隨著社會的發展,遠古時代保留下來的社火,融入和賦予了新內容,表現形式也日臻完善,注入了民間傳說、戲曲故事和英雄人物等元素。寶雞市陳倉區村民表演的芯子社火,在一個平臺上固定一根高達2—3米的鋼筋,用彩紙在鋼筋上做出老虎、棉花、雲朵等形態各異的物體,男女兒童裝扮成古裝戲劇人物,在鋼筋上擺出各種各樣的造型。

延續了數千年的社火,已成為陝西寶雞地區每年正月中的一項重要文化習俗。寶雞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社火之鄉」。

扇子舞的歷史起源種類等等相關知識

扇子舞 是朝鮮族代表性的舞蹈,最早源於朝鮮族傳統巫俗,後來發展成為表演性的一種舞蹈形式,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扇子舞源於傳統巫俗,後來發展成為表演性的一種舞蹈形式,15世紀後期,由流浪藝人組成的以賣藝為生的組織,為謀求生存,常在村落裡進行各種表演,內含 繩上雜技 地面技藝 等,稱為 歌舞百戲 其中常有...

中國起源中心的落葉果樹種類有哪些

由上述世界栽培植物的三大起源中心繫統可以看出,中國無疑是世界上最大 最重要的栽培植物和 落葉 果樹的起源中心及原生基因中心。雖然我國古代或近代沒有如此係統的起源中心學說,但早在 詩經 夏小正 等文獻中已記載梨 桃 李 杏 梅 棗 慄 榛等落葉果樹的栽培歷史至少在三千年以上。對中國栽培落葉果樹的起源中...

足球的起源是,足球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起源於中國,在古代叫 蹴鞠 在宋朝時間很流行的,當時的高俅正是因為球踢得好,才被破格提拔,直至升為太尉,權傾朝野,可見,從古至今足球踢得好的,都會令人刮目相看 足球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足球起源於中國,蹴鞠 是有史料記載的最早足球活動。戰國策 和 史記 是最早記錄蹴鞠的文獻典籍,前者描述了2300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