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楊子電影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小法儀鎮)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法正出身名士家庭,為名士法真之孫。
建安初年,由於天下饑荒,法正與好友同郡的孟達一起入蜀依附劉璋,但劉璋不是個善於用人的人,很久之後法正才當上新都縣令,之後又被任命為軍議校尉。法正懷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誹謗,十分苦惱,益州別駕張鬆與法正是好友,也覺得劉璋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
在**《三國演義》中,法正的生平事蹟與正史大體相當,是賢士法真孫子,張鬆之友。原為劉璋部屬,與張鬆、孟達合謀獻益州給劉備。
在涪城大會上,與龐統一起策劃刺殺劉璋的計劃。伐蜀成功後,曾與諸葛亮討論治法之事。後來任蜀郡太守時公報私仇,聽聞諸葛亮向他人的解釋後有所收斂。
曹劉爭漢中時,說服劉備親征,又受諸葛亮之命助黃忠斬殺夏侯淵。劉備進位漢中王后,法正被任命為尚書令。
2樓:匿名使用者
是法正吧……很奇怪的是沒覺得他恭喜有多大。可是孔明在劉備攻吳的時候卻說: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也。可以看出劉備有多看重他 竟然甚於孔明……
3樓:杜丶澤灬華
法正,字孝直,扶風人。初為劉璋部下,後歸順劉備。在劉備帳下屢次出奇謀,軍事才能超過諸葛亮,劉備稱漢中王,封法正為尚書令,次年,法正去世,是劉備在位時期唯一一個有諡號的大臣。
4樓:匿名使用者
法正(176-220)字孝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東北)人漢末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第一謀士初為劉璋部下,劉備入蜀時歸於劉備帳下,屢獻奇策,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
5樓:
法正(公元176-220),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東北)人。漢末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第一謀士。初為劉璋部下,劉備入蜀時歸於劉備帳下,屢獻奇策,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日。
被追諡為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由此也可見法正地位之高,甚至蓋過了關羽、張飛等人。
6樓:匿名使用者
法正(176一220)
法正字孝直,扶風郿人也。建安初,天下饑荒,正與同郡孟達俱入蜀依劉璋,久之為新都令,後召署軍議校尉。既不任用,又為其州邑俱僑客者所謗無行,志意不得。
益州別駕張鬆與正相善,忖璋不足與有為,常竊嘆息。鬆於荊州見曹公還,勸璋絕曹公而自結先主。璋曰:
「誰可使者?」鬆乃舉正,正辭讓,不得已而往。正既還,為鬆稱說先主有雄略,密謀協規,原共戴奉,而未有緣。
後因璋聞曹公欲遣將徵張魯之有懼心也,鬆遂說璋宜迎先主,使之討魯,復令正銜命。正既宣旨,陰獻策於先主曰:「以明將軍之英才,乘劉牧之懦弱;張鬆,州之股肱,以響應於內;然後資益州之殷富,馮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猶反掌也。
」先主然之,溯江而西,與璋會涪。北至葭萌,南還取璋。璋既稽服,先主以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
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
二十二年,正說先主曰:「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
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諸將進兵漢中,正亦從行。
二十四年,先主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興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正曰:
「可擊矣。」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淵等授首。曹公西征,聞正之策,曰:
「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亮每奇正智術。先主既即尊號,將東征孫權以復關羽之恥,群臣多諫,一不從。
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住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評曰: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擬之魏臣,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參考譯文:
法正字孝直,扶風郡郿縣人。建安初年,天下饑荒,法正與同郡了孟達一同入蜀投靠劉璋,過了很久,法正才被任命為新都縣令,後被如回成都任**軍議校尉。他既未受劉璋重用,又有僑居蜀地的同鄉人誹謗他品行不良,很是鬱郁不得志。
益州別駕張鬆與法正關係不錯,兩人一想到跟隨劉璋很難有所作為,都常在私下相對嘆息。張鬆到荊州見過曹操歸來,就勸說劉璋與曹操斷絕關係,而同劉備結盟。劉璋問他:
「誰可以充當使者?」張鬆於是舉薦法正,法正推讓,不得已才接受命令去見劉備。法正出使歸來,向張鬆誇讚劉備有雄才大略,兩人私下祕密策劃,打算共同擁戴劉備,只是一時找不到適當的機會。
後來藉助劉璋聽說曹操要派兵進攻漢中的張魯而心生憂懼的機緣,張鬆便乘機勸說劉璋應當迎接劉備入蜀,讓劉備來討伐張魯,並再次讓法正受命出使。法正向劉備轉告劉璋的意圖後,又私下向劉備獻計說:「憑著將軍的英才,足以利用劉璋的懦弱;張鬆是益州的心腹大臣,又足以在成都擔當內應;事成之後,將軍便可以憑藉益州的富庶,以及天府之國四周險阻,來成就興復漢室的大業,就易如反掌了。
」劉備認同了法正的主意,於是率軍沿長江而上向西進兵,於劉璋在涪城相會。之後劉備先北上到達葭萌,接著又掉頭向南攻擊劉璋。劉璋投降後,劉備任命法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在外統領都城及其附近地區,在內則充當劉備的主要謀臣。
法正得志,即使是一頓飯那樣的恩惠,一瞪眼那樣的怨恨,他沒有不報答或報復的,並且擅自處死了曾經抵毀過他的幾個人。
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勸說劉備:「曹操一戰就迫使張魯投降,平定了漢中,他沒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趁勢攻取巴、蜀,卻留下夏侯淵、張郃鎮守,自己率軍匆匆北去,這並不是他智謀不及和軍力不足,一定是他內有憂患侵逼的原因。現在衡量夏侯淵、張郃的才幹謀略,比不上我國將帥,率軍征討,就一定能攻克他們。
取勝之後,再大力鼓勵農桑以積蓄糧食,同時密切關注敵方破綻尋找出兵的有利時機,這樣上可以消滅敵寇,輔佐安定漢朝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二州,廣拓疆土;下可以固守要塞,作長久對峙的準備。這大概是上天賜給我們有利時機,時不可失啊。」劉備認為法正的計策很好,於是率眾將進軍漢中,法正也跟隨前往。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從陽平關向南渡過沔水,沿著山勢逐漸向前推進,在定軍山憑險紮下營寨。夏侯淵率軍來爭奪這個地方。法正說:
「可以出擊了。」劉備命令黃忠居高臨下,擂鼓吶喊向夏侯淵發起攻擊,大敗夏侯淵軍隊,並將夏侯淵等人斬首。曹操西征,聽說是法正的計策,說:
「我本來就料到劉備不可能想到這樣的計策,一定是有人教他的。」
諸葛亮與法正雖然愛好者和崇尚的東西不同,但都能以大義為重,彼此取長補短。諸葛亮常常對法正的智慧和謀略感到驚奇。劉備稱帝后,準備東征孫權為關羽報仇雪恥,群臣大多勸諫阻止,而劉備一概不聽。
章武二年,劉備東征軍慘敗,敗逃後駐紮於白帝城。諸葛亮嘆息說:「法孝直如果在世,就能勸阻主上,使他放棄東征;即使仍然東征,也至於慘敗到如此程度。
」評:法正善於預見成敗,有奇謀妙計,卻不是因為德行為人稱道。與魏國群臣相比,法正大概是程昱、郭嘉一類的人物吧。
7樓:神殺之撼啊
法正,劉備手下,謀略很高,深受信任。關羽死後,劉備大怒,想發傾國之兵報仇雪恨,諸葛和趙雲等勸不住,諸葛感嘆:若法孝直還在,定能勸阻主公發兵東吳。
不過有人說法正與諸葛不睦。
8樓:不離天翔
蜀國重要謀士,劉備最信任的人 法正
9樓:匿名使用者
法正,劉備最喜歡的謀士,沒有之一
10樓:趙乾華
法正:原是劉璋手下,後為劉備手下。
法正是誰啊?我看了三國怎麼沒有影響???
11樓:筱鴨電影
法正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大臣。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小法儀鎮)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
原為劉璋部下,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聽聞曹操欲遣司隸校尉鍾繇征討張魯,因此懼怕曹操得漢中後兼併益州。
張鬆遂勸劉璋迎接劉備入蜀,讓他討伐張魯,法正於是再次被任命為使者,與孟達各率兩千人出使劉備,迎請劉備入蜀。
法正於是暗地裡背叛劉璋,向劉備獻策:「閣下命世英才,劉璋無明主之能,以張鬆為內應,奪取益州;以益州的富庶為根本,憑藉天府之國的險阻來成就大業,易如反掌。」
諸葛亮的隆中對認為想要奪取天下就必須佔據荊州和益州,法正、張鬆的倒戈實乃天賜良機,於是劉備應允,隨即率軍入蜀。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一連哭泣數日。
隨後追諡他為翼侯,賜其子法邈爵為關內侯。
12樓:微言悚聽
「三國時期法正 是當時有名的謀臣賢士,他是名門之後,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著很出眾的才能,但是早年的時候在劉璋的手下不受到劉璋的重用,後來為劉備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先是獻計奪取了重要的大後方益州,又是幫助劉備佔據了進可攻退可守的漢中,可以說他是劉備行軍打仗最重要的謀主。
現在一些觀點認為法正的人品不行,因為法正在執掌大權之後,擅自殺了好幾個曾經和自己有著私怨的人。但是其實這在那個年代根本算不得什麼大事,在那種人命不如狗的時候,一個能臣只是恩仇必報算不得什麼大的過失,就連諸葛亮都對法正的這些行為都默許了,可見法正的這點小缺點還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法正這樣暴露出來的缺點反而正好,要是法正太過出色,一點缺陷都沒有,反而可能會受到君主的猜忌。
其實排除法正的這個有仇必報的缺陷之外,他不失為一個目光深遠,才能出眾的忠臣,在當時劉備和劉璋相持著,成都城堅不可摧,糧草充足,君民都能死戰,如果劉璋打定主意要和劉備打消耗,劉備根本不可能攻下成都,佔據整個益州,而法正卻是清楚的以劉璋的性格為出發點,一封勸降書誘使劉璋出城投降,可以說劉備能夠佔據益州,和曹操形成對峙之勢,法正居功至偉
13樓:長弓射雙月
三國演義中,法正的戲不多,所以造成很多人以為他不厲害。
其實歷史上的法正非常厲害。
可以說,蜀國最強的謀臣就是諸葛亮、龐統、法正。
法正完全可以和諸葛亮、龐統並列。
尤其是軍事才能,更在諸葛亮之上。
劉備兵敗夷陵,諸葛亮曾說:
可惜法正沒在(已死),如果他在,一定能勸下劉備不去打,即使去打,也不會敗成這樣。
這裡可以看出諸葛亮對法正的肯定,其軍事才能出色,有他輔佐,不會敗成這樣。
還可以看出,法正在劉備心中的地位。
如果有他在,一定能勸下劉備不去打。
說明劉備聽法正的話。
趙雲勸了,無用。
諸葛亮勸了,無用。
只有法正勸才有希望。可惜法正已死。
還有一事,可以說明法正在蜀國有多重要。
劉備活著的時候,法正是唯一見諡的大臣。
唯一啊!!!!!
其他所有大臣,包括諸葛亮在內,都是劉備死後才見諡的。
連關張趙黃馬都是死後很多年才追諡的。
可見法正的重要性,在劉備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不過,法正這人也有缺點,就是瑕疵必報。
如果你曾經得罪過他,哪怕是一點點的小事,他都記著,並且早晚一天找你算帳。
所以所,法正才華是有的,人品就有些……
當然,這些劉備都知道,但劉備不在意,容忍了法正的缺點,甚至可以說是縱容。
可見劉備有多喜歡法正。
三國中孝直與鳳孝誰更勝一籌,三國裡法孝直是誰
三國時期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時代,當時的能人非常多,而且有能力的謀士也是很多,他們都有各自的輔佐物件,為了幫主公實現霸業也是付出了很多努力,而且因為各自的對立情況,看這些有能力的謀士們對決,看起來也是非常過癮的。雖然說文人相輕,但是我們也可以來盤點一下,當時的謀士們,究竟誰更能在當時更勝一籌呢,其實盤點...
三國裡的昔先帝是誰?三國中的先漢帝是誰?
三國裡的先帝指的是劉備。這是諸葛亮在出師表裡所說的。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裡的先帝指的是劉備。出師表是給劉備的兒子劉禪說的。昔先帝是兩個詞,昔是指以前 往日,先帝是指劉備。也就是在說以前劉備還在世的時候,他如何如何。望。指先主劉備。諸葛亮在 出師表 等文裡,...
三國裡鳳雛是誰?他和諸葛亮誰比較厲害
鳳雛是龐統 臥龍鳳雛 三國演義 中有兩位非常著名的謀士 諸葛亮和龐統。時稱臥龍與鳳雛,被認為二人得一即可安天下。按說兩個人的水平能力應該比較接近,可最後兩個人的發展道路卻截然不同。龐統與諸葛亮二人同拜水鏡先生為師,水鏡先生為二人出師設定的畢業題是 誰能得到他的許可在中午前離開水鏡莊就算出師了。龐統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