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在哪個地方被匈奴包圍了,他逃回去以後對匈奴人採用什麼樣的政策

2022-02-07 21:09:45 字數 1980 閱讀 8431

1樓:**心靈導師

在白登山被匈奴包圍,他逃回去以後對匈奴人採用和親的政策。

事件經過:

公元前200年,匈奴把漢高祖劉邦圍困在平城白登山(今大同馬鋪山)七晝夜。那時的匈奴,出了個首領──冒頓單于,他趁漢朝未立穩之機,發兵越過長城,直撲馬邑(今山西朔州)。駐守馬邑的韓王信望風而降,太原告危,劉邦只好親率32萬大軍迎戰,兩軍在長城一線對峙。

漢軍取得幾場勝利後,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阻,認為劉敬長匈奴志氣,滅自己威風,將其囚禁在廣武。結果中了匈奴的誘兵之計,追至白登山陷入重圍,與主力部隊失去聯絡。後來,陳平獻計,才得以脫險。

事件影響:

白登山之圍讓劉邦認識到靠戰爭無法解決與匈奴的爭端,他逃出包圍之後的第一件事,便來到廣武城,釋放並問計劉敬。劉敬獻策,若皇帝能把公主嫁給冒頓,使其立公主為閼氏(單于皇后),將來生子就是匈奴的太子──漢的皇外孫,可不戰而變匈奴為臣。劉邦採用此建議,開創了漢與匈奴的和親史,長城線上露出了和平的曙光。

2樓:匿名使用者

劉邦在平城白登山被匈奴包圍了,他逃回去以後對匈奴人採用和親政策。

白登之圍,是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平城,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

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絡。後來,劉邦採用陳平之計才得脫險。

劉邦為了休養生息,採納劉敬的建議,要嫁長公主與匈奴和親,呂后不答應,日夜哭泣,劉邦改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冒頓單于,並派劉敬作為使者陪同前往。此後,各自以長城為界,兩國的關係得到暫時的緩和.

3樓:文月閣主

劉邦在山西大同的白登山被圍了七天七夜,差點餓死在白登山。他回去了對匈奴採取了和親的懷柔政策,保證了邊境的穩定,為漢朝的強大爭取了時間。

4樓:

劉邦在白登山被匈奴包圍,後來劉邦回去之後就採取了和親政策,與匈奴和親

5樓:春風春又回

在白登山。

逃回後,由於無力抵抗匈奴,對匈奴人採取了和親政策,以緩和與匈奴的矛盾。

6樓:葉孤綠凝

這個是什麼政策呢 這個政策呢是什麼樣的 採用了什麼樣的政策呢 是肯定是非常靈活的一個鎮

7樓:玄之又玄

白登被匈奴人包圍了,回去之後採用謀士策略,對匈奴人實行和親政策 。

8樓:在生活中成長

劉邦在白馬被圍,逃回去之後,採取了和親政策。

9樓:清靜的暖冬

白登後來才用了陳平的計策才脫身,後來採取和親的措施

10樓:匿名使用者

平城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

潁陰侯以車騎將軍從擊反韓王信於代,至馬邑,受詔別降樓煩以北六縣,斬代左相,破胡騎於武泉北。復從擊韓信胡騎晉陽下,所將卒斬胡白題將一人。受詔並將燕、趙、齊、樑、楚車騎,擊破胡騎於硰石。

至平城,為胡所圍,從還軍東垣

以太僕擊胡騎平城南,三陷陣,功為多,賜所奪邑五百戶。

擊胡騎平城下,所將卒當馳道為多。勃遷為太尉。

11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201年(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時值寒冬天降大雪,劉邦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平城,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劉邦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後來,劉邦採用陳平之計才得脫險。

劉邦為了休養生息,採納劉敬的建議,要嫁長公主與匈奴和親,呂后不答應,日夜哭泣,劉邦改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冒頓單于,並派劉敬作為使者陪同前往。此後,各自以長城為界,兩國的關係得到暫時的緩和。

樓蘭古國在哪裡,樓蘭古國在哪個地方?

樓蘭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國都樓蘭城 遺址在今中國新疆羅布泊西北岸 新疆地區 現在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基地了 綠化很好 樓蘭古國在哪個地方?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見諸文字的古樓蘭王國,在絲綢之路上作為中國 波斯 印度 敘利亞和羅馬帝國之間的中轉 站,當時曾是世界上最開放 最繁華的 大都市 之一。然...

楚雄在哪個地方,楚雄在什麼地方

楚雄彝族自治州屬於雲南省下轄的自治州之一,地處雲南省中部,東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連普洱市和玉溪市,北臨四川省攀枝花市。楚雄州轄1市9縣,州人民 駐楚雄市,距昆明市160千米。在雲南,昆明出去三個小時的車程左右,很近的。楚雄在什麼地方?雄市位於雲貴高原中部,紅河水系與金沙江水系分水嶺地帶,...

康熙滅鰲拜在哪哪個地方

您好。宮裡。陽光文學城,希望可以幫到您,望採納。御書房。歷史一定是正確的嗎?歷史就是過去的事實,沒有正確與錯誤一說,只有真實和虛假的區別。但歷史上的人物卻有正確與錯誤的評價,這必須是與這段歷史無關的後人才能給出的結論。在中國,也許結論要過去很多很多年才能得出,只要有利益人存在,歷史就很難做到真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