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過九九重陽節,九九重陽節是怎樣由來的?

2022-02-08 01:45:01 字數 5140 閱讀 3260

1樓:今年的冬天沒有下雪

2023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7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將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定為全國法定的「老年節」,為重陽節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九九重陽」,即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晒秋節、「踏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節日。

2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過去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

九、茱萸節、菊花節等。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時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3樓:匿名使用者

為了讓大家尊敬老人的意思.

4樓:永伴他樑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又稱為"雙九節""老人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傳統節日,同時它也不像春節、端午、中秋等是多民族共同節日,而為漢族所獨有。

九九重陽節是怎樣由來的?

5樓:基泥太妹

重陽節的由來 九九重陽,最早見於《易經》,《易經》把九列為陽數。農曆九月初九日,兩陽相重,故名重陽節。屈原曾寫過「集重陽入帝宮兮」的詩句,說明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已形成風俗。

重陽節登高則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據南朝梁代·吳均著《續齊諧記》載:東漢時,汝南、汝河一帶瘟魔為害,疫病流行。

有一個叫桓景的人,拜道長費長房為師,學消災救人的法術。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說,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鄉親。並告知九日離家登高,把茱萸裝入紅布袋,紮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戰勝瘟魔。

桓景回家,遍告鄉親。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洶湧澎湃,雲霧瀰漫,瘟魔來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難以接近。桓景揮劍斬瘟魔于山下。

傍晚,人們返回家園,見家中「雞犬牛羊,一時暴死」,而人們因出門登高而免受災殃。自此,重陽登高避災流傳至今。

6樓:花落微紅雅尼

重陽節的由來是什麼呢?

7樓:百里碭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

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

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九九重陽節是什麼意義

8樓:小高清呀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新增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9樓:熹熹丫

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新增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10樓:百小度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

九月初九重陽節**;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

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曆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九月初九重陽節慶祝方式;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節俗活動是登高,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

九九重陽節的來歷 ?

11樓:匿名使用者

重陽節起源有二。

其一: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

「(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

」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

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

「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

」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其二: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

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

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

」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

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曆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

重陽在民眾生活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著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

節日簡介: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晒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2023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23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2樓:娛樂達人小輝輝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

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

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

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13樓:拾憶

回答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重陽節的來歷:傳說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

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

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

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

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節俗

更多1條

關於九九重陽節,語句,九九重陽節名句

1 獨在異鄉過重陽,編條簡訊送吉祥。每逢佳節把你想,不知好友怎麼樣。過個重陽不容易,即使不能在一起,祝福收到笑嘻嘻 祝重陽節快樂重重!2 我用彩雲編織綺麗的夢境,收集心中每一份感動,許下星空每一個祝願,記載心頭每一絲企盼,交織成一首幸福美麗的樂章,在這重陽佳節伴隨你!3 送一縷陽光給你,在秋日的蕭瑟...

九九重陽的重陽節的傳說,九九重陽節有什麼典故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過去又稱登高節 重九節 九月 九 茱萸節 菊花節等。習俗有登高 賞菊 飲菊花酒 佩茱萸 吃重陽糕等。現時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重陽之意源於 易經 因為古老的 易經 中把 六 定為陰數,把 九 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九九重陽節有哪些風俗,九九重陽節是什麼習俗?

登高,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 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 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 龍山落帽 故事。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 菊糕 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