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浙江省的地方戲曲是什麼,浙江戲曲的名曲是什麼

2022-02-17 18:27:29 字數 3282 閱讀 7403

1樓:匿名使用者

越劇越劇誕生於2023年,時稱「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藝術——落地唱書。藝人基本上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曲調沿用唱書時的〔呤哦調〕,以人聲幫腔,無絲絃伴奏,劇目多民間小戲,在浙東鄉鎮演出。

婺劇婺劇是浙江省主要劇種,俗稱金華戲,流行於浙江金華、麗水、台州地區和杭州的建德、淳安、桐廬及贛東北一帶,因金華古稱婺州,2023年秋定名為婺劇。

紹劇紹劇又名「紹興亂彈」、「紹興大班」。流行於浙江省紹興、寧波、杭州地區及上海一帶。明嘉靖年間,餘姚腔、弋陽腔盛行,紹興一帶出現了「調腔」。

初為海外僑胞唱道士班和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腳色,並以大鑼、大鼓、鐃鈸伴奏。搬上舞臺後,稱紹興高調班。明末清初,崑腔盛行,繼而亂彈傳入,高調班紛紛兼唱崑腔和亂彈,形成三全班。

至乾隆年間,盛極一時,多以「群玉」二字作班名。到了咸豐、同治年間,高腔和崑腔逐漸失去觀眾,特別在農村,亂彈備受歡迎,於是藝人改唱亂彈為主,稱紹興亂彈班。

甌劇甌劇,是流行在浙江南部溫州一帶的古老劇種,它以「書面溫話」作為舞臺語言,原稱「溫州亂彈」,因溫州地處甌江下游,古稱「東甌」,2023年定名為甌劇。

新昌高腔

調腔又名紹興高調、新昌高腔。其出處尚存爭論:一說是明代餘姚腔的遺音,另一說是出自弋陽腔,或受弋陽腔影響。

由於調腔長期在浙東山區活動,藝人又多來自新昌、寧海、奉化交界處的山坑冷嶴,受外來影響較少,至今尚保留其固有特色,對餘姚腔的探索研究有一定價值。

寧海平調

寧海平調,是寧海縣的一個地方劇種,約始於明而盛於清,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它的唱腔,屬天調腔的一個支派。具有聲調高亢而婉約,一唱眾幫,鑼鼓助節,不託管絃的特點。

其幫腔有混幫、清幫、全句幫、片段幫、一字幫等多種形式。

松陽高腔

松陽高腔是浙江省現存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是浙江八大高腔系統中的獨立分支,屬單聲腔劇種。由於松陽縣玉巖鎮的白沙崗高腔班演出松陽高腔從未間斷,在這一聲腔的傳承中佔有突出地位,故松陽高腔又被稱作「白沙崗之土調」,當地人則稱為「高腔」。它起始於明代,以松陽地方雜劇為主,吸收崑腔等外來聲腔的藝術因素而最終成型,在清代乾隆至光緒年間達到鼎盛時期。

松陽高腔現在主要流行於以松陽為中心的浙西南農村地區,遠及閩、贛、皖等地

杭劇杭劇,又名武林班,杭州地方戲曲劇種,源於宣卷(宣講寶卷的簡稱)。宣卷始於元明時,流行於江浙地區,宣唱的曲調稱宣卷調,無樂器伴奏,僅以木魚擊拍,一人獨唱,眾人合唱一句尾聲「南無阿彌陀佛」,內容多勸人為善。由於曲調、詞句通俗,易被群眾接受,至清末民初已成為杭州織綢工人自我娛樂的一種說唱形式,並逐漸在杭城內外廣為流行。

甬劇甬劇,早期曾名「串客」,寧波灘簧。它是源於浙江寧波地區、流行於浙江東部和上海市的戲曲劇種,與浙江的姚劇、湖劇一樣,同屬灘簧腔系。

2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越劇和紹劇,此外還有婺劇、崑曲、甬劇、西安高腔、松陽高腔、甌劇、新昌調腔、寧海平調、亂彈、海寧皮影戲、泰順藥發木偶戲、湖劇等等

浙江戲曲的名曲是什麼

3樓:我認得你

浙江是我國戲曲史上著名南戲的發源地,對民間戲曲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南戲,又稱「戲文」,是宋、元時南曲演唱的戲曲,因最初產生於浙江溫州地區,故也叫溫州雜劇。一般認為,南戲是中國戲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

越劇是中國主要劇種,20世紀初發源於浙江嵊縣(今嵊州市)。曲調優美婉轉,細膩抒情。早期全部由女演員演出,新中國成立後,提倡男女合演,越劇得到迅速發展,並日益成為國內最具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

較有影響的劇目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祥林嫂》等。改革開放以來,以「小百花」為代表的浙江越劇群體迅速崛起,創作演出了《西廂記》、《五女拜壽》、《陸游與唐琬》、《紅絲錯》等優秀劇目。

浙江的戲劇藝術底蘊豐厚。除越劇外,並擁有婺劇、紹劇、甌劇、甬劇、姚劇、湖劇、溫州亂彈、新昌高腔,以及流行於杭嘉湖地區的崑劇、評彈等多個劇種。

4樓:

絕育,具體發祥地是浙江嵊州。

浙江的戲曲種類

5樓:德幻竹

越劇越劇誕生於2023年,時稱「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藝術——落地唱書。藝人基本上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曲調沿用唱書時的〔呤哦調〕,以人聲幫腔,無絲絃伴奏,劇目多民間小戲,在浙東鄉鎮演出。

婺劇婺劇是浙江省主要劇種,俗稱金華戲,流行於浙江金華、麗水、台州地區和杭州的建德、淳安、桐廬及贛東北一帶,因金華古稱婺州,2023年秋定名為婺劇。

紹劇紹劇又名「紹興亂彈」、「紹興大班」。流行於浙江省紹興、寧波、杭州地區及上海一帶。明嘉靖年間,餘姚腔、弋陽腔盛行,紹興一帶出現了「調腔」。

初為海外僑胞唱道士班和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腳色,並以大鑼、大鼓、鐃鈸伴奏。搬上舞臺後,稱紹興高調班。明末清初,崑腔盛行,繼而亂彈傳入,高調班紛紛兼唱崑腔和亂彈,形成三全班。

至乾隆年間,盛極一時,多以「群玉」二字作班名。到了咸豐、同治年間,高腔和崑腔逐漸失去觀眾,特別在農村,亂彈備受歡迎,於是藝人改唱亂彈為主,稱紹興亂彈班。

甌劇甌劇,是流行在浙江南部溫州一帶的古老劇種,它以「書面溫話」作為舞臺語言,原稱「溫州亂彈」,因溫州地處甌江下游,古稱「東甌」,2023年定名為甌劇。

新昌高腔

調腔又名紹興高調、新昌高腔。其出處尚存爭論:一說是明代餘姚腔的遺音,另一說是出自弋陽腔,或受弋陽腔影響。

由於調腔長期在浙東山區活動,藝人又多來自新昌、寧海、奉化交界處的山坑冷嶴,受外來影響較少,至今尚保留其固有特色,對餘姚腔的探索研究有一定價值。

寧海平調

寧海平調,是寧海縣的一個地方劇種,約始於明而盛於清,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它的唱腔,屬天調腔的一個支派。具有聲調高亢而婉約,一唱眾幫,鑼鼓助節,不託管絃的特點。

其幫腔有混幫、清幫、全句幫、片段幫、一字幫等多種形式。

松陽高腔

松陽高腔是浙江省現存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是浙江八大高腔系統中的獨立分支,屬單聲腔劇種。由於松陽縣玉巖鎮的白沙崗高腔班演出松陽高腔從未間斷,在這一聲腔的傳承中佔有突出地位,故松陽高腔又被稱作「白沙崗之土調」,當地人則稱為「高腔」。它起始於明代,以松陽地方雜劇為主,吸收崑腔等外來聲腔的藝術因素而最終成型,在清代乾隆至光緒年間達到鼎盛時期。

松陽高腔現在主要流行於以松陽為中心的浙西南農村地區,遠及閩、贛、皖等地

杭劇杭劇,又名武林班,杭州地方戲曲劇種,源於宣卷(宣講寶卷的簡稱)。宣卷始於元明時,流行於江浙地區,宣唱的曲調稱宣卷調,無樂器伴奏,僅以木魚擊拍,一人獨唱,眾人合唱一句尾聲「南無阿彌陀佛」,內容多勸人為善。由於曲調、詞句通俗,易被群眾接受,至清末民初已成為杭州織綢工人自我娛樂的一種說唱形式,並逐漸在杭城內外廣為流行。

甬劇甬劇,早期曾名「串客」,寧波灘簧。它是源於浙江寧波地區、流行於浙江東部和上海市的戲曲劇種,與浙江的姚劇、湖劇一樣,同屬灘簧腔系。

浙江省的教材是 人教版的嗎 還是什麼

大部分是人教版的,也有少部分是浙教版 華師大版的,取決於縣 市 區的教育部門。人教 指的是 人民教育出版社 所謂 版 指的是教科書版本,而非 出版社 的 版 因此,人教版 指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版本。本套教科書是由課程教材研究所與xx 科目 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著,由新華書店集團發行。...

浙江的地方特色是什么,浙江的地方特色是什麼

地區 浙江省 文化之邦 浙江悠久的歷史創造了輝煌的吳越文化,浙江大地上文物古蹟比比皆是 杭州的六和塔 岳飛墓 飛來峰造像和寧波天一閣 溪口蔣氏故居等28處文物古蹟被 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浙江人傑地靈,曾湧現出蘇東坡 白居易 王羲之 吳昌碩 蔡元培 金庸等文化名人以及無產階級文化先...

浙江省身份證號碼開頭六位是什麼各個地方的身份證開頭數字是什麼?

1 浙江身份證前bai 面兩位du 第1 2位 開頭zhi號碼是33 浙江省的行政dao 為330000,身份證版開頭前6位在330000 339999間的,都是浙權 江身份證號碼,即籍貫為浙江 2 浙江省各城市身份證開頭查詢 杭州3301 寧波3302 溫州3303 嘉興3304 湖州3305 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