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石油理論不正確,外國的理論在那裡就是沒石油。第
二、勘探的確做了,但是離他們勘探點有十幾公里。如果發現有石油,現在中國地盤更小。
對中國戰爭並不是主因,因為就是在最危險情況下,日本人仍沒有動用幾百萬東北關東軍。
2樓:我愛蔣頌怡
因為中國缺少石油,那個時候當時石油大部分由外國進口。大慶的油田是很多中國人辛辛苦苦才發現的,日本人當時只顧發動戰爭、強徵暴斂,**會管那些,外國人都說中國沒有石油,說明有一定的依據,所以當時日本當然沒發現。
3樓:
日本的目的是建立殖民地,佔領中國,首先當然要攻擊,而不是先忙著發現石油。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能發現大慶油田得益於中國地質學家能夠突破國際地質學權威發表的中國貧油論的理論束縛,提出並驗證了陸相生油理論。
5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人為什麼沒能找到大慶油田
6樓:匿名使用者
發現了,並且打井了,由於當時技術的限制就差200米
7樓:匿名使用者
#no#no#no#no#no#no#no#no#no
8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是,探井打的淺了。
9樓:匿名使用者
大概是那時候科技水平有限
10樓:匿名使用者
後來發現了不過也晚了吧
為啥日本在佔領東三省後,沒有發現大慶油田?
11樓:看看可否改變
其實當時日本人在東三省這麼多年都沒有發現大慶油田的原因主要有兩條。第一條原因就在於當時的日本人,過於相信美國人的勘探技術以及美國人的言論。第二條原因就在於當時石油認知上比較統一的認為,東三省這一片地區不符合產生石油的條件。
正是堅信了這兩條原則,日本人即便是在東三省這麼多年,都沒有發現大型油田這一塊兒寶藏。而大慶油田的發現對於世界石油史來講也是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的。
01、過於相信美國人的結論。
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美國的公司曾經去東三省探查過有沒有石油的蹤跡,但是美國公司去探查的結果是,在東三省這下面是沒有石油的。因此,美國人就開始聲稱東北不可能產石油,東北的下面也不可能有石油。而當時的日本人對於美國的技術那是十分的相信的,畢竟當時美國是世界上的強國。
連美國人都挖不到,連美國人都說沒有,還有什麼必要去嘗試?
02、當時的國際石油地質界普遍認為東北地區的地理條件不符合產生石油的條件。
當時的國際石油地質界普遍認為,能夠產生石油的地理結構應該是那種海相沉積構造。反觀當時大慶油田所處的地區,它的地理條件並不符合這一推論。因此當時的部分學者認為在大慶油田這片地區是不可能出現石油的,而日本人對於這一言論也是十分堅信。
因此,即便是佔領了東三省這麼多年,他們也沒有去探索油田。
不過隨著2023年9月大慶油田出油,中國人民向世界證明了在大慶油田這片地區是可以開採出石油的,同時也推翻了在最開始人們對於產生石油地理條件的認知。
12樓:惠華小知識
因為當時日本佔領東三省以後一直忙於戰爭,並沒有太多精力進行地質探測,所以也沒有發現大慶油田位置所在。
13樓:公羊波
因為當時侵略的日軍沒有堅持下去的決心。他們在探索到深度快接近油田的時候就放棄了,差一點就發現了。
14樓:秋風體育
主要還是因為日本對勘探石油的投入力量不大,而且當時的技術水平也不夠。
為什麼在日本佔領東三省後,沒有勘察到大慶油田的存在
15樓:秦旌漢鼓
日本急功近利如熱鍋上螞蟻的到處找油,幾近神經狀態。在這狀態下,鬼子的結局可想而知
16樓:
美國公司去挖過 沒發現油田 就聲稱東北不產油 日本人覺得美國技術這麼牛還挖不到 自己就沒去繼續挖
當時的國際石油地質界,一般認為石油(工業性油藏)只存在於海相沉積構造中,而大慶油田所處的松遼平原屬於陸相沉積構造,所以當時的石油地質界人士均認為不會存在工業性油藏,關於陸相沉積構造存油理論是中國地質工作者創造的,而59年9月大慶鬆基3井的出油,向世界證明了這一理論的正確性.
17樓:臨雲竹
日本人為什麼沒能找到大慶油田
在20世紀,恐怕沒有任何一種礦產資源會像石油一樣引發了一系列的國際爭端。2023年3月,美英等國對伊拉克的第二次海灣戰爭,其實質仍然是為了爭奪石油。石油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是許多帝國主義國家爭奪的物件。
早在20世紀初,日本人就已注意到了這一點。
日本侵華時期,在我國東北地區曾進行過大規模的地質調查,在尋找其他礦產資源的同時,也曾進行過油田的找礦工作。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日本人曾在原東清鐵路沿線的牡丹江、遼寧錦州和阜新、內蒙古的扎賚諾爾以及河北省的豐寧一帶尋找過石油。但日本人為什麼沒能找到大慶油田呢?
據曾任滿鐵地質調查所參事的日本地質專家新帶國太郎的回憶,2023年初,由於當時各方盛傳在中國東北發現了石油的跡象,日本人下決心在這一地區尋找石油。2023年春天,新帶國太郎和另一名日本人,同十名俄羅斯人在當地嚮導的帶領下,帶著20匹騾馬,沿東清鐵路到牡丹江上游的森林地帶開始尋找石油,經過兩個多月的探察,無功而返。第二年4月,在美國駐哈爾濱領事館工作的俄裔美國人托裡斯基的指點下,新帶國太郎等人乘火車前往滿洲里的扎賚諾爾煤礦,進行第二次找油。
他們將採集的礦樣帶往大連,先經滿鐵**試驗所化驗,後來又經日本德山海軍燃料研究所進行分析,斷定樣品中含有石油類的瀝青。兩個月後,在哈爾濱的俄文和日文報紙上,對這次發現進行了報道,稱「滿鐵投入了很大的經費,計劃在北滿探索石油資源,歷時多年,終於在這裡發現了油田。為此,滿鐵已經投入了3萬多日元,云云。
」當時的北京**也派地質專家前往調查。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者的鐵蹄踐踏了我國的整個東北地區,日本人在資源調查上就更加肆無忌憚,扎賚諾爾一帶始終是最受重視的地區之一。在其後的三年時間裡,日本人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據說使用了鑽探深度超過1200米的鑽機、重力探礦、**計探礦等先進的裝置和方法,但最終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油田。
2023年在遼寧阜新,滿洲炭礦株式會社為探測煤礦,曾從煤層下找出石油類的礦物,但因沒有什麼開採價值而放棄。其實,這裡與解放後發現的遼河油田僅一山之隔。2023年8月,日本石油公司的調查部長大村宣告說,「在滿洲已經很難找到石油,還是馬上到『南方』尋找油田吧」。
於是,日本軍方和石油公司打消了在中國東北尋找石油的計劃。到2023年,因美國開始禁止出口航空汽油,日本軍方迫於形勢的需要,將與石油有關的勘測隊伍和人員全部予以徵用,把他們派往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和打拉根,在東北地區只留些小型裝置。
在探礦技術方面,當時日本在物理探礦技術方面還很落後,2023年開始向美國學習物理探礦技術,但在方法上必須是發現了礦石露頭後再進行地質結構的調查,所以只能是在很小的範圍內進行找礦。像在我國東北這樣廣大的區域內進行勘探,一般應採用**探礦的方法。這是日本人在勘探方法上的侷限性。
在日本現代史裡,經常能看到「如果當初找到大慶油田將如何如何」的詞句,他們為沒能在戰前找到大慶油田始終感到「遺憾」,並對箇中的原因進行「反省」。原東京工業大學教授森川清在回憶「滿洲的石油開發」時說,之所以沒能找到大慶油田,「是因為戰前日本鑽探的深度只達到大約700-800米。不知道是否還有更深的鑽探技術,總之是越深越困難,聽說實際上並沒有鑽探。
而且,大慶油田最淺的油層也有1000米深,還差不足200米」。森川清似乎覺得戰前日本的鑽探技術是難以達到足夠的深度。實際上,標誌大慶油田發現的第一口油井――鬆基三井,恰恰是開鑽到1357-1382米之間的油層才出油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種說法。
還有,日本作家草柳大藏在《實錄滿鐵調查部》一書中認為:「石油探礦是由滿鐵和日本石油公司進行的。從興安北省的海拉爾到熱河省這樣的範圍內做了廣泛的勘察。
日本石油公司甚至建設了常駐住宅,進行了深度達1000米的鑽探。滿鐵的鑽探技術達到1800米是可能的。這樣先進的鑽探技術,卻將它擱置起來,實在是遺憾。
」草柳大藏感到,不是鑽探技術達不到,而是沒有深入鑽探罷了。
對於大慶油田的發現,我國地質大師黃汲清先生的說法更富有啟發性和權威性。他是「陸相地層生油」理論的提出者和大慶油田的主要發現者之一,他曾講:日本人在東北找了整整30年卻沒有找到油田,他們找油技術比我們先進,為什麼沒有發現,而我們只用了五年就發現了大油田?
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陸相地層可以生油。這是日本人沒能找到大慶油田的另一種解釋。對此,日本地質史學者小松直幹也認為,除了勘探的範圍、密度不夠外,從根本上說不是鑽探裝置不行,而是「探礦思想和探礦技術的問題」。
不管是日本人的說法,還是中國人的解釋,並不矛盾,卻可以相互補充。如果說黃汲清先生的解釋是認為日本人缺少科學理論上的預見性的話,那麼森川清的見解是認為日本人缺乏技術手段上的可行性,而草柳大藏的說法,就只是擲骰子的問題了。這個例子表明,在技術發展和應用上,先進的理論比先進的技術手段更為重要,沒有理論的指導,先進的手段也將失去意義。
關於大慶油田的發現,近年來在日本還有一種傳聞,認為早在2023年美國美孚石油公司已經發現了大慶油田。但美國**卻不讓美孚石油公司公佈這個發現,反而讓美孚石油公司對外宣稱在中國東北沒有找到石油,還裝模做樣地提出一個「中國貧油論」的理論,把中國的石油判了死刑。美國之所以這樣作,是因為當時東北處於日本人的勢力範圍。
由於當時日本90%的石油依賴從美國進口,美國害怕日本有了石油,就失去了遏制日本的最有效手段。日本人雖然在中國東北各地勘探石油,但凡美國人去過的地方,日本人就不去了;他們相信美國人認為沒有石油的地方就真的沒有石油,豈不知自己上了美國人的當,也相信了美國人的「中國貧油論」,最終停止了在中國東北的找油工作而轉向東南亞。這種說法,目前還有待證實。
當然,儘管日本人對在侵華期間沒能找到大慶油田,始終感到耿耿於懷,但即使找到了大慶油田,日本帝國主義者也終究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因為歷史的車輪是永遠向前的!
日本怎麼沒發現大慶油田的?
18樓:養優戊寄雲
不知道是否還有更深的鑽探技術,總之是越深越困難,聽說實際上並沒有鑽探。而且,大慶油田最淺的油層也有一千米深。」
其次;關於大慶油田的發現,近年來在日本還有一種傳聞,認為早在2023年美國美孚石油公司已經發現了大慶油田。但美國**卻不讓美孚石油公司公佈這個發現,反而讓美孚石油公司對外宣稱在中國東北沒有找到石油,還裝模做樣地提出一個「中國貧油論」的理論,把中國的石油判了死刑。
由於當時日本90%的石油依賴從美國進口,美國害怕日本有了石油,就失去了遏制日本的最有效手段。日本人雖然在中國東北各地勘探石油,但凡美國人去過的地方,日本人就不去了;他們相信了美國人的「中國貧油論」,最終停止了在中國東北的找油工作而轉向東南亞。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佔領過長沙沒有
佔領過。抗日戰爭時期湖南省淪陷區介紹 湖南省 68.4 淪陷 全省共轄75個縣和一個省轄市。全省面積204771平方公里。抗戰期間,有50個縣市先後淪陷,只有26個縣沒有淪陷。這26個沒有淪陷的縣城分別是 酃縣 臨灃縣 汝城縣 桂東縣 芷江縣 鳳凰縣 沅陵縣 滬溪縣 辰溪縣 漵浦縣 黔陽縣 麻陽縣 ...
日本當地時間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海
日本建這麼多核電站的原因是日本的礦產資源 風能等資源缺乏,核電的優勢是低能耗,高效率,高利用率,為了彌補能源不足日本大力建設核電站 故選 a 2011年3月11日,日本當地時間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 並引發海嘯,震中位於宮城縣 1 日本位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
抗日戰爭中日本佔領北京後為什麼沒有摧毀故宮等大多數的古建築
一方面是由於社會名流的暗中保護和留守人員的盡力抵制,另一方面故宮中重要文物已南遷,日本人所得無幾。2016年,北京晨報 曾發表題為 抗戰時的北京文物大浩劫 日軍將長城損毀拉走城牆磚 的文章介紹道,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淪陷,不少文化機關進駐了日本顧問,但故宮博物院卻沒有來過日本人。這一方面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