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魋是什麼讀音?)

2022-04-28 23:09:55 字數 2721 閱讀 6456

1樓:

魋 tuí

(1) ㄊㄨㄟˊ

(2) 古書上說的一種毛淺而赤黃、形似小熊的野獸。

(3) 姓。

(4) 鄭碼:njni,u:9b4b,gbk:f473

(5) 筆畫數:17,部首:鬼,筆順編號:32511355432411121

詳細註解

魋 tuí

〈名〉(1) 神獸 [god animal]

魋,神獸也。——《說文》

(2) 獸名,似小熊,毛淺而赤黃 [brown bear]

魋如小熊,竊毛而黃。——《爾雅》。郭璞注:「今建平山中有此獸,狀如熊而小。毛粗淺赤黃色,俗呼為赤熊,即魋也。」

(3) 通「堆」。土墩 [mound]

感蜀守冰,絕犁魋。——《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

詞性變化

魋 tuí

〈形〉(1) 高大,魁偉 [tall]?

麗容魋翕,孔好已張。——晉·陸雲《贈顧尚書》

(2) 用同「頹」。惡劣 [bad]

伴著這魋人物,便以冤魂般相纏,日影般相遂。——元·王氏《[中呂]粉蝶兒·寄情人》

魋 zhuī

也有髮髻的意思

2樓:

tui 第二聲

古書上說的一種毛淺而赤黃、形似小熊的野獸。

也是個姓

《論語·述而》的全文及翻譯

《論語·述而》原文是什麼?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3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應該寫寫自己的感悟就更好了,而不是隻是單獨的翻譯出來,這句話主要的是孔子想要表達的設麼意思,怎樣利用到現代的生活工作中~

4樓:四書五經茶業

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麼樣?

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翻譯及評析

5樓:常娑

天生下此德在我,桓魋能把人怎麼樣?

君子坦蕩蕩的全文

6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坦蕩蕩,語出《論語·述而》,全文是: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現代漢語的意思是: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

7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焉是什麼意思

8樓:淵源

焉是指示

抄代詞兼語氣詞。焉作襲為指bai示代詞時,常常指代某du一範圍或zhi方面。三人行dao

,必有我師焉,解釋為「三人行,必有我師於三人之中」,焉指代「三人」範圍。

類似的例句有:

左傳隱公元年:制,巖邑也,虢叔死焉。——虢叔死在那裡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餘收爾骨焉。——我在那裡收你的屍骨論語: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

——我於此三者都無能莊子養生主: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於此得養生之道由於它的位置在句尾,漸漸有了語氣詞的性質。

例句:孟子: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可以解釋為:我對於國家盡心了啊。「焉」與「於國」同時出現,代詞性就沖淡了。

甚至成為純粹的語氣詞。

例句:論語: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但是,焉字的正常用法仍然應該是指示代詞兼語氣詞。

9樓:奮鬥啟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焉的意思,應該是一個語氣詞,意思是三個人當中必有一個人能夠指點我,當我的師傅

10樓:理含潘飇

幾個bai人一起走路,其中必du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zhi

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dao向別專人學習.注意句中的「三」屬,並不是說數字裡的3.

而是一個虛數,泛指幾個人.焉的意思為:在.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樓:匿名使用者

三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焉,就是一個助詞在這裡,就是大概的意思就是肯定的意思,就相當於語氣助詞

12樓:梅雨時節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焉:是兼詞「於之」的意思,翻譯為「在其中」。

13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於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有的話,要注意改正;如果沒有,就要加以防備。

14樓:253的夢夢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意思是隻要三個人以上同行,就總有人能教會你一些什麼。

15樓:善良的甜心

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16樓:鄞為赫軒

焉的意思是「於此」,就是「在他們當中」的意思。

17樓:隨幹代和怡

焉:是兼詞「於之」的意思,翻譯為「在其中」

翻譯:幾個愛好相同的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18樓:金立果果

就是三個人其中一個一定會有出息的,就像老師一樣。

19樓:陳潔玉

好像是得的意思。的,你可以看一下是不是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是什麼道理

1 概述 這句話表達了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理想,也揭示了教育和學習過程中道 德 仁 藝的不同位置和作用。也就是說,道是一個目標,德是根本,仁是依據,藝是追求仁德過程中的活動方式。這句話告訴我們儒家的行為準則,向我們揭示了儒家修身的方法和道理。2 出處 這句話出自 論語 述而 篇 子曰 志於道,據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