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關於傳統節日的由來及風俗的簡單介紹

2022-05-02 07:06:27 字數 4730 閱讀 1970

1樓:姬覓晴

1、除夕(臘月最後一天)

吃團圓飯,祭祀,熬夜守歲。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都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

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2、春節(正月初一)

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等為主;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3、元宵節(正月十五)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4、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

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5、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

在廣西一些地方有七夕儲水的習俗,民間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用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所以,人們在七夕這天早晨都要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後使用。家裡如有體弱多病的孩子,家長們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長壽。

所有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歷和習俗

中國一個傳統節日的由來和風俗(簡短最好哈) 5

2樓:

農曆正月初一,古代稱元日,又稱正旦、元旦、元正、歲朝、年朝等。《尚書大傳》又稱正旦為歲只朝、月三朝、日之朝,故又稱撊瘮。

自從公曆紀年為主後,俗將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便不宜再稱元旦,以免混淆。因正月初一離立春節很近,故稱為春節。

元日為一年之始,故官方民間,皆以為大節日。宋《野客叢書》雲:國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節為大節日,七日假。

春節是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從農曆臘月最後一天(除夕)起至正月初五。除夕晚餐最為豐盛,煮豬頭豬尾(寓做事有頭有尾)、公雞、魚(寓年年有餘),吃蔥(寓聰明)、蒜(有算計)、大雜菜(寓團結和睦),米中摻谷(得「穀子多」的吉利話),以熟食祭天地、灶君、祖宗,舉家歡聚,盡情吃喝。

晚上,人人將腳洗乾淨(寓可有好運氣),年長者給年幼者「壓歲錢」,數角至數十百元不等。年輕人守歲到深夜,零點鐘聲敲過,競相燃放煙花爆竹,辭舊迎新。大年初一,早起搶頭水,在井邊燃香一柱,寓有好兆頭。

趕早貼春聯(或頭天貼好),放鞭炮,穿新衣。起床時不催喊,在堂中撒零錢,任由孩子們早起而拾。不動菜刀(認為一年四季可平安),不掃地(認為會把財氣掃走),開大門時要念「財門大開啟,金銀財寶滾進來」。

早點吃蒸糕、米花,中飯吃湯圓(俗稱圓宵)或餃子,飯後皆出門玩耍。不少村寨耍龍耍獅子、唱花燈。

苗族春節期間,初一至初五「踩花山」(青苗語稱「奧道」),舉行隆重文娛活動,稱主辦人為「尤厚道」。有的過年時用糯米飯喂牛,牛角上貼紅紙,拉到井邊給牛「照鏡子」。正月初

二、初四、初六這三天要殺豬祭「門主」,或稱祭「火龍豬」,祭時外人和婦女不得參加,漢族人不得偷看。認為祭過「門主」才能得到祖先庇佑,來年才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另外,正月或

二、三月全村寨在山坡上祭「火星」(即「火神」),以祈求寨內不發生火災。

3樓:幸福的二表姐

科普時間到, 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的由來

4樓:

啊,,好想象還有團圓節8.15(陰)

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歷與習俗

傳統節日的來歷和習俗?

5樓:醜和怡戴文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西曆傳入我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曆年則稱春節。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曆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2023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界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曆,為了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慶賀新年的開始,歡度元旦可說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普遍習俗。在我國,還列入了國定假日。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採用公曆紀年法,把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稱作「元旦」。

由於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於日界線的西側,它是世界上最先開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於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是世界上最遲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

按公曆計,我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

各個國家由於其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習慣不同,也都有自己不同的慶祝。

6樓:經典故事講述者

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中秋節的故事》:中秋節的來歷

7樓:令新厹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請列舉一下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及風俗。謝謝

簡單的說一個傳統節日的由來和風俗,50字以內

8樓:匿名使用者

說「過年」最簡單了

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凶猛異常,每到除夕爬上岸傷人害命。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為了驅趕「年」,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

9樓:匿名使用者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

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

選擇一箇中國傳統節日,並介紹它的由來和風俗.

中國傳統節日時間,來歷,習俗?

10樓:匿名使用者

中秋節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

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

切月餅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今天是七夕,就說七夕吧。 「七夕」最早**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

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晒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

「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

三、五月

五、七月

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祕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元宵節的來歷

元宵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元宵節又名「燈節」或「燈夕」。北魏時期,道教篤信「三元神」,其中包括「上元天官(天官大帝)」、「中元地官(地官大帝)」及「下元水官(水官大帝)」三位神靈,他們的生日,分別為正月十

五、七月十五及十月十五,所以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也有人認為,它是漢代宮廷的一種祭典演變而來。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或燈節,是民間多彩多姿的節日,也是春節最後的一天,自此以後一切恢復常態,所以民間熱烈慶祝,故有小過年之稱。

相傳早於漢文帝期間,已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及至漢武帝建立了「太初曆」,進一步肯定元宵節的重要性。元宵節的節期,隨著歷代的發展而不斷延長,相傳唐代的元宵只持續三日,到了宋朝則延長至五天,及後到了明朝,更增加至十天,即由初八開始活動,直至年十七才結束。

中國傳統婦女,三步不出閨門,平時在白天亦難出門,更何況是夜晚,難得元宵節當晚可以破禁,自然會盡享歡娛,等待異性來結識,所以不少中國古代的愛情故事,都以元宵佳節為題材。

傳統節日有哪些風俗,中國傳統節日習俗有什麼?

1中國傳統節日盤點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 正月初一 元宵節 正月十五 龍抬頭 二月二 上巳節 農曆三月初三 清明節 陽曆4月5日前後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 七夕節 農曆七月初七 七月半 農曆七月十四 十五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 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 冬至節 陽曆12月21 23日 除夕 年尾最後一...

關於傳統節日的詩和風俗,關於傳統節日的詩和風俗

元日 宋 王安石 春節的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求與中國傳統節日民俗有關的古詩 1 元日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白話翻譯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 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

我國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

中國的傳統節日非常多,這些傳統節日的習俗也各地有異,你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習俗有哪些?大年三十吃餃子,初一吃湯圓。十五上元節吃元宵正月初七 十七 二十七為人日,要吃麵條。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蟠桃會。清明節上墳。五月五,端午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蒿買雄黃。七月十五中元節放河燈。八月十五中秋。九月九重陽登高。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