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爸爸是男效能很容易從理性客觀的角度分析問題;而媽媽是女性,她分析問題多用的是感性,對於她說,她更多的是從她的經歷以及她認為對你好的一面去理解問題。但請記住,你的父母無論如何都是愛你的,請多多理解他們,或許你可以在與他們相處的過程中慢慢地找到一種屬於你們的相處之道。加油
2樓:石海琳
不是所有的道理都不能明白。
可能是你解釋的不夠到位,沒能用他們聽的懂的話來說這個道理。
小時候你不懂的時候,爸媽應該也是站在你的角度,用你能聽得懂話,跟你講道理吧 。
現在我們也可以這樣紙,來對爸媽講明道理。
重點轉移了,你想要用他們聽得懂話來講道理。一般我們都是想著自己以為講的很明白了。偶爾會忽略了 他們有沒有聽懂。
3樓:新的一天
其實這還是溝通問題,可能子女的溝通方式不對,沒有什麼道理,是講不通,聽不明白的,兒行千里母擔憂,每個母親都是非常感性的,而父親往往是理性,遠遠大於感性。
4樓:探祕油田工程
媽媽應該是明白的,或許只是裝不明白而已
5樓:蒔柒柒柒
聽肯定都是聽得明白的,只是有些是不理解而已,做父親的觀念和做母親的觀念是不一樣的,還有就是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有更好的學識文化修養,也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能理解自己,同時自己也可以去理解一下別人。男人在講理這方面從來都是要比女人好講通的,但是,女人卻未必,更多時候女人是從感性角度出發的。所以還是應該理解他們的。
6樓:dy弱水
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一樣,爸爸能明白而媽媽不明白不奇怪
7樓:丁乙影
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有更好的學識文化修養,也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能理解自己,同時自己也可以去理解一下別人。
8樓:周成志一
可能是你沒有講清楚,你多說一遍好了。
9樓:雨杭
觀點不一樣,理解角度不同,估計是媽媽擔心比較多
10樓:安靜還安適的喜鵲
思考不到或者思維沒在這一方面,還有就是聽懂了但是沒有表現出來,嗯,情況還有很多。
11樓:飄啊飄
每個人理解的程度不同,有的聽得懂,有的聽不懂,基本好像聽得懂的也不多
12樓:冀採波
可能爸爸比較寵女兒吧!對女兒做的事情和說的話都是能夠理解的,媽媽比較嚴格,對女兒不是不明白而是嚴厲的。
13樓:青風青雨
因為媽媽想讓孩子走的更遠,走得更好。
成年子女說幾句有道理的話,爸爸聽,媽媽為什麼就不聽? 30
14樓:匿名使用者
家家都這樣,道理這個東西,往往是主觀的,誰說誰有理,既然成年了,就好好處理,別硬頂,尋思尋思長輩說的有沒有對的地方,對的地方就聽聽,不對的地方,你自己不聽,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15樓:來自基隆山天真的辛德瑞拉
爸爸和媽媽的看法不同,各有各的想法,所以會有爸爸聽媽媽不聽的現象產生。
16樓:荼蘼
或許在你家裡,媽媽掌握更大的決定權,媽媽一直存在著「在家裡我說的才是對的」這樣的觀念,所以你的「有道理的話」挑戰了媽媽的權威,如果同樣一句話從媽媽嘴裡說出來效果就不同了。相反,爸爸在家裡沒有太大發言權,所以爸爸對你的話容易接受,畢竟他也一直在接受媽媽的觀點。總而言之,是爸爸媽媽在家庭裡的角色決定了他們對你言論的態度
17樓:匿名使用者
從性別的角度來講,爸爸是男的,一般看得遠,有大局觀,媽媽是女的,一般只看到眼前,重視細節,我爸一般都能聽進去我們說的話,我媽就比較固執,重點是我媽掌握著財政大權。
18樓:沒有新的沙漠
一個家庭,媽媽付出的愛是最多的。一個家庭處處講道理是行不通的,家庭裡最行得通的,就只有愛這一個道理。(女人的苦你爸爸永遠不會懂)
19樓:愚珈藍實
年紀大了以後,父母容易固執,不聽勸,這是正常現象,這也得看每個人的具體情況的
20樓:幹桖蘭
因為思想不一樣,他們總覺得他們吃的鹽比我們走的路都多,自己終究年齡比兒女們大,經歷的事情也比較多
21樓:牛聽荷
這是分家庭的吧,每個家庭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家庭爸爸聽,媽媽不聽,而有的媽媽聽,爸爸不聽。
22樓:匿名使用者
估計是你母親從小接受的觀念問題,所以不聽的!
23樓:匿名使用者
父母水平認知不同,經歷思想不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
這件事上媽媽不理解你
改天有別的事,可能就換爸爸不理解你了
誰在某件事上經驗更豐富就能更理解你一點
24樓:伴你佐鼬
他們認為長輩是至高無上的唉
25樓:人生路上見微知著
道理可能父母懂,如果溝通方式不恰當可能就起不到溝通的意義,父母也會選擇不聽。
成年子女說幾句有道理的的話,媽媽為什麼不聽呢? 20
26樓:漢堡水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再加上一個是過去式,一個是現代式,但是做父母輩,他們的思想,可以反駁,但是不能否認他們的見解,因為他們經歷了半輩子社會,你沒有經歷過,所以有時候因為外界容易產生錯誤的想法!不管怎樣父母都是為子女好的
27樓:支援小灰慧
媽媽和孩子之間都存在代溝問題,出生在不同年代,有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不管是媽媽還是孩子,都不要禁錮對方的思想,有什麼問題要和媽媽一起解決,心平氣和的誰說的對就按誰的方法去做事情
28樓:匿名使用者
媽媽不是不聽,也不是聽不進去,只是放不下面子。
29樓:匿名使用者
腦子一邊去了。頑固了。思想跟不上。所以沒用
30樓:彤飛珍
老封建,封閉性格不合不可聽。擺大人資格。老糊塗了。
年老智力減退不明志。對子女有什麼存見在心不願聽。有心向子女喊戰、刁難丶設卡等達成自己夢想。
例如:體質強壯的婦人少缺性生活,苦腦。又不便直言透明,只有生事丶多事丶指槡罵槐,苦肉計,表現難言之影。
只有知音和勾通才是真的好方法處理。
31樓:荼蘼
因為長輩認為以前都是她說話你聽,現在輪到你來說,挑戰了她的權威和地位,她心裡不舒服,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她還是我行我素
32樓:匿名使用者
這種情況很正常,因為你媽媽只以自己的經驗做判斷
33樓:韶禕
在媽媽的角度,覺得你說的話不對唄,所以就不採納他,可能還有他的想法
34樓:匿名使用者
媽媽固執己見,只能慢慢溝通
35樓:在你身邊
因為她們之間出現了代溝
父母和子女的出生的年代不同,不同的年代中的環境和社會不同,兩代人的思想觀念不一樣。
這種情況你可以嘗試一下多多溝通,和對方交流時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
36樓:中考加油
你這一代的生活方式和你媽媽生活的那個年代不一樣所以有代溝時代在變嘛
37樓:歐穎慧
你和父母之間的話肯定是有代溝的。他認為你可能在叛逆期,所以的話你要儘量多和他溝通。
38樓:一塊吃哦戶口
因為一個是過去式,一個是現代式,但是做父母輩,他們的思想,可以反駁,但是不能否認他們的見解,因為他們經歷了半輩子社會,你沒有經歷過,所以有時候因為外界容易產生錯誤的想法
39樓:雲翔德馨說女人養護
可能是說話的方式不正確,溝通的方式不適合
40樓:一人的瀟灑
每一個人的思想是不一樣的,你認為有道理但是媽媽認為沒有道理,所以代溝才會產生。
孩子能夠聽懂爸爸媽媽的語言嗎?是從什麼時候能聽懂的?
41樓:蘭草清風
一般情況下,孩子還沒出生以前,他就能聽懂爸爸媽媽的語言。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準父母比較注重胎教。
孩子對於語言的學習,最先是從爸爸媽媽的聲音開始的,特別是媽媽的聲音,寶寶最熟悉。
寶寶出生以後,如果媽媽在身邊,聽到媽媽的聲音,他就會感到很安心。因為媽媽的聲音,已經陪伴他十個月以上了。
只是寶寶出生以後,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沒有培養出來,但是,他的心中對爸爸媽媽的聲音是懂的。
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的孩子,比較早就能學會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差一點的孩子,說話比較晚一些。
不僅僅是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他的各項能力,都是隨著時間的推進而慢慢地增強。
他慢慢地學會了笑,學會了呀呀學語,學會了坐,學會了爬,學會了和媽媽交流,學會了和家庭中的所有人交流,最後,他也學會了和家庭以外的人交流。
42樓:走向未來
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不一樣,如果你從孩子出生就跟他說話,一般滿月以後他就逐漸能聽懂大人的智慧,簡單的失憶他都會明白,語言這個東西是慢慢訓練出來的。一般最慢三個月他也能聽懂簡單的東西。
43樓:
我覺得能聽懂爸爸媽媽的語言是很早,
在六七個月時孩子就會爬了,
那時你說寶寶過來,寶寶就會爬過來找媽媽來的!
44樓:秋雨魯北
這個時候他還聽不懂
但是到了一歲多
他就知道你說話的意思了
所以教育孩子還是要謹慎有耐心這樣還是對孩子有教育意義
45樓:檢湛藍
能夠聽到爸爸媽媽的語言嗎?可以聽懂呀,他能感受得到大概在六個月的時候就能懵懵懂懂了。
46樓:濮野
孩子能夠聽懂爸爸媽媽的語言是從什麼時候能聽懂的,應該在幾個月的時候。
47樓:情感諮詢葉眉姐姐
小孩能夠聽懂爸爸媽媽的聲音的,大概也就是十個月左右能聽懂
48樓:夢幻譜寫地旋律
寶寶其實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可以感受到外界語言和環境了
49樓:
寶寶在三個月的時候就有這種意識了,比如當媽媽爸爸等經常哄他的人向他笑的時候,他們也會笑的,有時會連蹦帶跳的夠向他們。以後會越來越聽懂爸爸媽媽的語言的。
50樓:墨曼珍
小寶貝都會聰明,能根據爸媽的眼神動作猜測到的。
51樓:快樂數碼專家
一般孩子是能夠聽懂自己爸爸媽媽的語言的,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話,應該在幾個月?
子女講道理的時候親爸能明白,後爸固執、自以為是是為什麼? 20
52樓:匿名使用者
子女以為自己是在講道理的時候,在父母眼裡可能就是在胡鬧甚至挑釁,親爸可以多容忍一點,後爸和其它人可能就不給你這個面子。
53樓:反正我是喵喵
確實有的時候子女和自己的父母講道理,他們有的時候是會很固執,但有的人確實非常開明,像朋友那樣和自己的孩子交往,也可能是和你的後爸性格有關吧
54樓:超帥的黃小弟
那是不管你說什麼你親爸都會無條件支援你,後爸就不一樣了,因為不是親生的
55樓:焉幻
親爸來說的話,心裡在意的東西但是失去了,會更多的現在你的立場上考慮。後爸的話可能性格有關,可能不是親生的。後爸平時對你怎樣,還有他對你的看法。
可以從側面瞭解下,問問身邊親人,你媽媽的看法。謝謝
56樓:名字被風扇吞了
你從心裡面都覺得親疏,所以親爸和後爸肯定是有區別的。
57樓:匿名使用者
個性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識和觀點,任何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58樓:
因為孩子不僅需要管教,更需要的是愛,小孩子很敏感,大人的情緒他都能感覺到。
後爸,對他管教很嚴,什麼都說他,罵他,糾正他,但是就是少了愛和關心,後爸完全只顧自己,按照自己的意願,想把這個孩子教育成一個聽他的話,一切行為都合他的意。並不是孩子天生不喜歡後爸。是因為孩子感受不到愛,感受不到鼓勵和認同。
換作親爸,雖然也會打罵孩子,但是從心底裡親爸是愛孩子的,他還會和孩子玩耍,會鼓勵孩子,孩子做的好也會認同和表揚。
小孩子長期得不到大人的認同和鼓勵會變得自卑壓抑,他會覺得他什麼也做不好,做什麼都得不到大人的認同。
59樓:做一個快樂追劇迷
第一種原因有可能你後爸的性格原因,還有種原因就是可能覺得你不是他親生的,還是他就沒有必要聽你的,不過我覺得一個家庭還是要多去溝通
60樓:
這個情況,分二個方面來看,首先個性問題,性格決定行為,有的性格固執,行為也就那樣,第二方面親情的血脈相連的那種情感起到了一定作用。
61樓:
親爸對子女是愛和包容的,但後爸大多數對於不是自己的孩子是管教和不夠重視的,會有一定的掌控欲。
成年子女跟父母講道理,父母不聽怎麼辦? 20
62樓:匿名使用者
那就別和父母講道理,家就不是個能講理的地方,是個講情的地方。反正他說啥你就聽啥唄,只要你自己心裡有個主意就好
63樓:
我和你有過相同的經歷,不過那是幾年前的事了,現在想想挺感激當時父母的嚴禁的。當時我是特別壓抑自己的情緒,委曲的靜下心來搞好學習,一段時間後,父母看到我的進步就不再極端了,還改進了他們的教育方式和態度。換在你母親的角度考慮一下吧,畢竟現在社會競爭太激烈,就因她學歷低,才太高要求你了。
父母對成年子女有撫養義務嗎,成年子女有撫養教育父母的義務嗎
問題 我們村有一位叫黃小二的年輕人,今年已20多歲了,整天遊手好閒。他母親早年改嫁到鄰村,新成立的家庭中上有六七十歲的老人,下有未成年的孩子。黃小二的經濟不很寬裕,每當缺錢少米時,他總是到鄰村找他母親要。開始幾年,他母親給了他許多幫助,誰知這反而使黃小二變本加厲,隔三差五地找他母親,嚴重影響了他母親...
子女已成年,可否能將戶口遷出,子女已成年但想把戶口迂到父母身邊怎麼辦
你打算把戶口遷往 呢?遷入地是否能夠接受你?你的戶籍遷入新地之後,與該家庭的成員之間如何明確財產關係?這些都是必須考慮的問題。精神的解放是建立在實實在在的生存問題之上的。家庭是講生存而不是講矛盾講道理的地方,沒必要太認真。可以遷出,但必須有地方能允許你遷入。另外,戶口遷出也不代表脫離了家庭關係。付費...
父母給已成年的子女洗衣服不好,父母不給子女洗衣服違法嗎
你是小bai孩子吧,父母生你養你是du對你的zhi 恩賜,父母給dao予多少要感恩,不要在一些小 內事容上計較父母。我的回答是,父母不給你洗衣服不違法,沒有一條法律這樣規定 反而我覺得你應該在你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擔 如果父母健康而且自也很忙這也沒什麼,但是最好不要讓父母為自己做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