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不想無畏
全套的完整的永樂大典基本已經沒有了.
流失經過
現在《永樂大典》存世僅百之三四,經過情況如下:
學術界一般認為,大批書毀於明清之際的戰火,也有人提出可能作為嘉靖皇帝殉葬品埋入永陵,有些學者稱之為未解之謎。
比較可靠的情況是:
一、嘉靖副本先是存放在故宮東南的皇家檔案庫皇史宬,到清朝雍正年間,又移貯到天安門以南的翰林院敬一亭。
二、因為官吏的竊取,英法聯軍的盜購,八國聯軍的焚掠。這些書屢遭厄運,最後散佚甚巨。
三、康熙年間,在皇史宬發現了嘉靖副本,已佚不少。乾隆三十七年修篡《四庫全書》時,曾清查嘉靖抄本,發現已缺失2422卷,1000餘冊。
四、嘉慶、道光年間修《全唐文》和《大清統一志》時,被翰林院**又偷盜出100餘冊。
五、咸豐十年(2023年),英法聯軍侵佔北京,翰林院遭到破壞和搶劫,丟失《大典》不計其數。尤以英軍搶掠最多,作為戰利品運回本國。此後一些利慾薰心的官吏偷盜《大典》後,「密邇各使館」,以10兩銀子1冊售與洋人。
六、光緒元年(2023年)清理《大典》時,僅存5000餘冊。到光緒二十年(2023年),僅僅20年就只剩下800餘冊。
七、光緒二十六年(2023年)六月,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東交民巷成為戰場,藏書四散。侵略者對《大典》肆意搶掠,《大典》幾乎全部遭到焚燬,倖存的或被侵略者作為戰利品劫掠而走,或被國內一些懂得此書價值的翻檢拾走。
八、宣統元年(2023年)籌建京師圖書館時,只剩下64冊了。
到2023年為止,收集到《永樂大典》原本兩百一十五冊,加上覆制副本等,共得七百三十卷,今天國內所倖存者有2023年中華書局影印的《永樂大典》730卷,加上後來從世界各地徵集的65卷,共計795卷。
正本之謎
幾百年來,人們為尋找這部珍籍,動用了不少人力財力,在明末清初之前就已成為中國文化史、書籍史上最不可解的,也是最大的謎團。11095冊正本至今一卷也沒有發現,並且其下落也一直不見準確的記載。碼放約有40多立方米的這麼大一部書,怎麼會無聲無息的消失了呢?
1.版本
《永樂大典》有兩個版本。人們習慣於把永樂年間的第一個版本稱為正本,把嘉靖年間的重錄本稱為副本。目前全世界所能見到的《永樂大典》都有一些共同特徵:
每本書的書後都註明了當時的重錄**,而這些**全都是明朝嘉靖皇帝時期的**,即目前所能見到的都是明嘉靖副本。
2. 嘉靖與《永樂大典》的關係
《明世宗實錄》中,有這樣一段關於《永樂大典》的記載:上(按:嘉靖)初年,好古禮文之事,時取**,殊寶愛之。
《明實錄》等大量文獻記載的確切史實指出,《永樂大典》是嘉靖帝"殊寶"愛之的珍品。他登基以來,更將其作為必備的參考經典,並時常在朝廷上引用。嘉靖三十六年宮中意外失火,嘉靖立即命左右登上文樓,搶運出《大典》,一夜中竟下諭三四次,焦急失態,足見《大典》在他心中的分量。
3. 正本最後出現的時間
《永樂大典》正本最後的出現時間正是在嘉靖的喪葬期間,
在《明實錄》中有關嘉靖喪葬和《永樂大典》重錄兩件事的大量記載中:
「嘉靖45年(2023年)十二月十四日(庚子),嘉靖帝崩,年60,在位45年。」
「三月十七日(壬申),嘉靖帝入葬永陵。」
「四月十五日(戊戌),隆慶帝賞賜重錄《永樂大典》成者。」
表明嘉靖皇帝是在死後三個月才下葬,此時已經到了隆慶元年三月。而新皇帝表彰抄寫人員的日期是在隆慶元年四月,但這是表彰日期,抄錄完成日期應該更早。這樣看來,嘉靖皇帝下葬和副本重錄完成在時間上基本一致。
而從此時起,《永樂大典》正本的去處就音信渺然。
4. 「兩處收藏」是什麼意思?
當年徐階向嘉靖奏明,重錄不可能很快完成,只能「對本抄寫」。嘉靖則明確強調,「重錄」是為「兩處收藏」。
「兩處收藏」是否暗示著什麼呢? 嘉靖的喪葬與正本的失蹤如此巧合,這難道真的是某種巧合嗎?中國古代皇朝修典既成,在大肆張揚進呈褒獎的同時,必然會記載該書典藏於何處,並在官修書目中著錄,以彪炳皇恩浩蕩。
這已是歷代皇帝修典的定式。《永樂大典》的重錄卻沒有這樣做,成為僅有的特例。這是為什麼?
《明實錄》,記載《永樂大典》的部分,是《明實錄》中少有的長篇大論,可偏偏沒有提及《永樂大典》正、副二本分藏在什麼地方。
5.永陵
歷時12年建成的永陵是十三陵中僅次於長陵的一座,建於明代國力最強盛的時期。建永陵時,嘉靖還大規模地修葺了前7陵。嘉靖皇帝修建如此大規模的永陵,是否在環境上對珍藏《大典》正本作了充分的考慮呢?
按照《永樂大典》總體積達40立方米這樣巨大的物體來說,運用遙感技術結合磁力探測等物理勘探方式可以勘查出其空間位置,但要確定是不是圖書典籍,目前還難以做到,因為紙製品目前還未發現其形成了一種專門訊號。如果將其裝入金屬或木質器物中加以外保護,則也可勘測。目前從記載來看,《永樂大典》收錄的書籍中採用了硃砂等礦物質作書寫原料,由於硃砂具有放射性,就可以勘測出來,問題是《大典》究竟採用了多少硃砂?
如果勘測準確的話,則可以採用密閉式法,使用個人供氧方法,在不透風的情況下進入地宮,採用掃描方式,將《大典》數字化後,仍將《大典》放在永陵地宮內儲存,保持原狀不變。
當然,《永樂大典》正本是否做了嘉靖皇帝的陪葬物,在開啟永陵地宮之前,只能是一個合理的推想。
所以,目前發現的是沒有完整的永樂大典的。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 221冊
北京國家圖書館目前藏有《永樂大典》221冊,約為全球藏量的二分之一強。五十年代初期,前蘇聯將沙俄和日本劫走的64冊《永樂大典》歸還了中國;前東德亦歸還了3冊。現在美國國會圖書館還藏有41冊,英國51冊,德國5冊,日本和韓國也有一些
3樓:匿名使用者
明朝嘉靖皇帝的墳墓裡
4樓:來求教
國家圖書館肯定有~~~~~
《永樂大典》為何沒有被後世完整的儲存下來?
5樓:珠竹
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命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百科全書式文獻集。全書22937卷,11095冊,三億七千萬字,彙集古代圖書七八千種,被公認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足以證明中國文明未必最古老,但用漢字書寫的文明卻最豐富,三千年綿延而不絕,別無分店!
《永樂大典》
一共有兩個版本,分別是明成祖朱棣永樂七年完成的《永樂大典》,也稱永樂正本或永樂本;還有是嘉靖皇帝在位期間重錄的嘉靖副本或者嘉靖抄本,這兩個版本在內容、大小、格式、字型等等方面都是一模一樣的,沒有差別。
現在全球僅存800餘卷,400冊左右,散落在8個國家和地去的30多個單位和個人手中。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藏有約221冊,中國臺灣圖書館藏有60冊,這60冊是從戰火中遠渡重洋先到達美國,後運往臺灣而留存下來的。同時,這所有的《永樂大典》都是嘉靖副本,並不是永樂正本。
嘉靖皇帝雖不是一位功勳卓越的皇帝,但是對《永樂大典》卻是一往情深,枕邊讀物即是《永樂大典》,在嘉靖36年,宮中發生大火,嘉靖帝多次發號命令,搶救《永樂大典》,之後便開啟了浩大的重錄工程,嘉靖皇帝要求,兩個版本要分藏兩處,祕不示人。至於藏在宮中的哪一個地方,沒有明確的記載。
《永樂大典》正本僅有一套,但是卻從未現身過。有種說法是,毀於乾清宮大火,但是根據《天祿琳琅數目》記載,並沒有《永樂大典》;還有人說毀於明亡之際,李自成的大火,但只是一種猜測,無法證實;最有可能的一種是,作為嘉靖皇帝的陪葬物,埋葬在永陵地宮,雖然嘉靖皇帝駕崩時,《永樂大典》並沒有完成,但嘉靖皇帝是死後三個月才下葬的,嘉靖帝下葬之後,正本也隨之失蹤,但是除非開啟永陵,否則也不能確認。
至於嘉靖副本為何也只剩下幾百冊,有研究專家認為,是清朝時,編撰《四庫全書》時,需要查閱《永樂大典》,這個過程中,編書**偷竊了大量的《永樂大典》。在《四庫全書》完成之後,官方對《永樂大典》管理不那麼重視,一些**趁機順手牽羊。
如果說還有完整的版本,只可能是寄希望於嘉靖皇帝的陵墓了。
6樓:筆削春秋
各方動亂是一方面,且後期的清朝是滿族統治,而剛開始的滿族其實是有些看不起漢族的,所以對中原的文化並沒有盡全力保留,這也是一方面哇。
7樓:莫言名與利
《永樂大典》明成祖時《永樂大典》的纂修,是我國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此一部規模巨集大的類書,永樂帝當時未能毅然付之刊印,僅抄寫一部,存於皇宮深院中。嘉靖末年雖抄寫成副本,而正本卻杳如黃鶴,不知蹤跡。
8樓:文娛吃瓜
《永樂大典》沒被儲存下來實為遺憾。大概是因為那時候對於這本書不夠重視,沒有專人看管。
9樓:后羿撒了謊
我覺得是因為當時人們由於戰亂,沒有辦法儲存下來,或者說由於朝代更替的原因,難以儲存
10樓:逆水適溫
因為官吏的竊取、英法聯軍的盜購和八國聯軍的焚掠,導致這些書屢遭厄運,最後散佚甚巨。
11樓:奔跑的玥玥
戰亂中的動盪是《永樂大典》沒有被儲存下來的重要原因,但同時因為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影印版因此損壞之後就無法挽回了。
12樓:上邪
我覺得這些史料沒被完整儲存才是常態,要知道在改朝換代的戰亂時期皇帝都不能保全自身更不用想這些東西了。
13樓: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書籍都沒有拓本,即使有拓本也因為戰爭,民間流傳流失的也有很多,書本不來就很不易儲存,所以沒有完整儲存下來是遺憾,也是情理之中
14樓:艾清彗
朱棣的永樂正本僅有一本可以說也是經歷了世間滄桑,經過了乾清宮大火,明亡之際的李自成大火,更有人猜測是被嘉靖皇帝帶入了帝陵,只有最後一種情況下完好無損的可能性最大,畢竟嘉靖皇帝也是永樂大典的忠實書粉。
15樓:嫣然
**不重視就是很大的原因了,沒有很好去重視,把他們儲存好。又有某些**偷竊,能夠儲存好是很難的。
16樓:念夏
中國古代到近代,經歷了不少的戰火洗禮,有很大一部分的《永樂大典》毀於戰火,而且當時《永樂大典》並不是明朝的每一代皇帝都重視,所以儲存與世的更少了。
17樓:叨叨
主要的還是戰亂導致的典籍的流失和毀壞。在戰亂時期好多的經典典籍和文獻資料都不同程度的丟失或有損。
18樓:杭夢槐
《永樂大典》沒有儲存下來,主要是在戰爭中被焚燬了,包括清末侵略戰爭,所以現在很多流失海外。還有就是清代為了加強思想控制,刪掉了很多。
19樓:無名小櫻子
現存的《永樂大典》僅佔百之三四,大批書毀於明清之際的戰火。《永樂大典》體量太大,歷代皇帝皇帝看的都不多,所以儲存的時候也沒有多加重視。加上朝代的更替,《永樂大典》沒有專門的人保護又如何完整的儲存下來。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哪個是儲存能量?哪個是釋放能量
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 儲存在有機物中,是儲存能量的 呼吸作用通過分解有機物,釋放其中的化學能,是釋放能量 實質 光合作用 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 呼吸作用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所以,光合作用儲存能量,呼吸作用釋放能量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哪個是儲存能量?哪個是釋放能量?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 儲...
豬肉燉粉條是哪的菜,豬肉燉粉條是哪個地方的菜
豬肉燉粉條是什麼菜系?豬肉燉粉條是 的菜?該菜為四川菜也是東北菜,它亦是我國歷史悠久 富有特色的地方風味菜餚,自古就聞名全國。材料 四川酸菜一包,帶皮五花肉450克,粉條或紅苕粉絲 取多少量看個人對於這類食品的喜好了 水,姜,糖,鹽,麻油,蔥花適量,蒜泥,醬油適量。做法 1 大鍋中倒入水,約9杯,五...
薊在古代是指哪個地方,古代的薊北在現在的哪兒
字典釋義 薊 j 古州名,唐開元十八年置。治所在漁陽 今天津市薊縣 古縣名 薊縣。秦置。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縣名。在天津市北部,鄰接北京市和河北省。秦置無終縣,隋改漁陽縣,明入薊州,1913年改為薊縣。古州名,唐開元十八年置。治所在漁陽 今天津市薊縣 古縣名 薊縣。秦置。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縣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