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上面那位大俠所說基本屬實,一看就是老三國迷了。但是那是夷陵之戰的經過,夷陵之戰後劉備病逝,託孤諸葛亮,從此蜀國徹底退出荊州,而諸葛亮的隆中時所定下的戰略目標也已破產。殘軍退回蜀中,決定修養,但是司馬懿建議曹操五路伐蜀1烏丸2南蠻3羌4孟達的降兵5孫權,烏丸由於補給線過長所以戰果可以忽略,而馬超之前就是羌族靈魂領軍人物,再加上羌族一直沒有被曹操重視(就像現在新疆一樣),所以羌族也不會拼命。
而孟達的降兵就更不會出力了,所以孫權和南蠻才是要命的,但是豬哥派人遊說東吳,孫權退兵,而南蠻之戰就更有名了,(詳細經過請看七擒孟獲)。要是你還想知道什麼,就看三國演義吧。
2樓:石老慢
劉備逃到白帝城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但此時劉備收攏散兵以及趙雲的後軍來援,永安駐軍接近兩萬,陸遜已經失去攻克永安的機會。再加上他顧忌曹魏方面乘機渾水摸魚、襲擊後方,遂停止追擊,主動撤兵。
九月,曹魏果然攻吳,但因陸遜早有準備,魏軍終於無功而返。次年四月,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夷陵之戰就這樣結束了
夷陵之戰的故事300字
3樓:匿名使用者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
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概括三國演義中夷陵之戰的內容。麻煩了。。
4樓:大野瘦子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
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削,此後,蜀漢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
5樓:o蓬萊仙人
夷陵之戰是由於吳國為了奪取荊州,而用計**害了劉備義弟的關羽,反賊又殺死張飛,劉備想起桃園結義之情,不聽諸葛亮的話,並且讓諸葛亮守成都,親自御駕親征,來滅掉東吳,替關,張報仇。孫權聽說後很慌張,派人求和並一律送還荊州,劉備屢次不答應。孫權只好收集身經百戰的老將迎戰,但是被劉備軍的猛將殺得大敗,兵敗將忙。
黃忠由於中了埋伏,中箭而死,劉備發誓更要滅了東吳!東吳兵敗,人心下降,殺害關,張的仇人都被殺害。劉備不死心,更要滅了東吳,在夷陵下寨。
此時東吳經過辯論,派出了陸遜為都督。起初眾將不服陸遜,後來看見陸遜用兵用得非常妙,佩服不己。陸遜看見劉備下寨犯了兵家大忌,決定用火攻,當夜便去劉備軍放火,果然放火燒了七百里,劉備兵敗將忙,險些喪命,退回白帝城,這是劉備打的最後一戰了。
6樓:匿名使用者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爆發於公元222年,是三國時期吳國(孫權)和蜀漢(劉備)為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八郡而進行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
夷陵之戰,又叫猇亭之戰。夷陵猇亭之戰是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這三大戰役就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以後,轄有長江南北八郡的戰略要地荊州為曹操、劉備、孫權三方所瓜分。曹操佔據南陽和江夏北部,孫權據有南郡和江夏南部,劉備則奪取了長沙、武陵、零陵、桂陽四郡。公元210年,在劉備的請求和魯肅的規勸之下,孫權又把位於長江北岸的戰略要地借給了劉備。
這樣一來,劉備實際上就基本控制了荊州。不久,劉備又先後奪取了益州和漢中,歷史上魏、吳、蜀三國鼎立的局面就這樣形成了。漢中和荊州是蜀漢的兩個戰略基地,從漢中可以北出潼關,攻打洛陽;從荊州北上可以經襄陽攻打許昌,東下則可以直搗吳國的腹地,使蜀漢處於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位。
處於長江中、下游的東吳政權,面對劉備勢力的迅速發展,深感不安。只是由於當時雙方合力抗曹尚是共同的戰略目標,這一矛盾才暫時未曾激化。到了公元211年,孫權佔據交州(今廣東、廣西)後,力量進一步擴大;而當時曹操正忙於兼併關中馬超、韓遂勢力,穩定後方,無暇南顧。
孫權便趁這個機會向劉備索還荊州,而劉備則以「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為藉口拒絕歸還。兩國矛盾日趨尖銳,曾一度以兵戎相見。最後雖然達成了平分荊州的協議:
以湘水為界,孫權佔有江夏、長沙、桂陽,劉備據有南郡、武陵、零陵,但是兩國間的矛盾並未真正消除。
真三國無雙5的夷陵之戰,真三國無雙5的夷陵之戰
一開始先幫趙雲解決掉朱恆,然後往回走解決傅士仁糜芳馬忠,走下來把全宗打到3分之1的血,往回走幾步,但不要進入那個據點,這時張飛就回跟著出來,然後吳兵放火,自己和張飛也不被火燒去一半血,還剩3分之1血的全宗也能拖住張飛一會,不讓張飛直接攻打別人據點,要不然會死,到後面打敵人總部的時候就會有很大的難度。...
夷陵之戰劉備損失多少兵馬?有哪些影響呢?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一共損失了70萬兵馬,可以說是蜀國經過這一戰之後,元氣大傷。自此之後,蜀軍被削弱了很多,劉備也因為此戰一病不起,最終接受不了現實而病逝。荊州兵大約3萬元左右,入蜀以後又得了益州將兵四,五萬,累計七,八萬的兵力。陸遜曾對孫權說 劉備傾國之力東進,不可以與之爭霸 由此可見劉備打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後,蜀國一蹶不振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與喪失多少兵沒有關係,關鍵是兩個原因,一是蜀漢損失了最會打仗的指揮官 二是蜀漢徹底喪失了奪回荊州的最後機會。夷陵之戰,確實不像三國演義裡那樣,什麼劉備帶了七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實際上劉備率領的至多也就十萬人,並且其中幾萬還是從蠻族借的兵。陸遜火燒連營,也並沒有讓劉備全軍覆沒,只是主力受損,損耗最多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