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汽車影老師
意思是:開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親眼看到了你是這樣的浩淼博大、無邊無際,我要不是因為來到你的門前,真可就危險了,我必定會永遠受到修養極高的人的恥笑。
這句話出自《莊子·秋水》,節選文段如下: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譯文如下:
秋天裡山洪按照時令洶湧而至,眾多大川的水流匯入黃河,河面寬闊波濤洶湧,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於是河神欣然自喜,認為天下一切美好的東西全都聚集在自己這裡。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
於是河神方才改變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對著海神仰首慨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到了上百條道理,便認為天下再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的,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
而且我還曾聽說過孔丘懂得的東西太少、伯夷的高義不值得看重的話語,開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親眼看到了你是這樣的浩淼博大、無邊無際,我要不是因為來到你的門前,真可就危險了,我必定會永遠受到修養極高的人的恥笑。」
2樓:讀書偶有所見
意思是:開始我還不相信;如今我看見您的廣闊無邊,我如果不是來到您的面前來,那就危險了。
出自戰國莊子《秋水》
原文: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譯文:這時,河伯改變他自得的神色,抬頭仰視著海神若嘆息說:「俗話所說的『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認為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這正是說我呀。
再說,我曾經聽說(有人)認為仲尼的學識少,伯夷的義行不值得看重。開始我還不敢相信,現在我親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難以窮盡,如果我沒有來到您的身邊,那就很危險了,我將要永遠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3樓:流雲月章
整句話的翻譯應該是:「開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親眼看到了你是這樣的浩淼博大、無邊無際,我要不是因為來到你的門前,真可就危險了,我必定會永遠受到修養極高的人的恥笑.」
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傢什麼意思
4樓:特特拉姆咯哦
意思是:我如果不是來到您的面前來,我將永遠的被懂得大道理的人恥笑。
出處:戰國中期莊子的《莊子·秋水》。
原文節選: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
「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譯文:秋天的洪水隨著季節漲起來了 ,千百條江河注入黃河,直流的水暢通無阻,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在這個情況下河伯高興地自得其樂,認為天下一切美景全都聚集在自己這裡。
河伯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
在這個時候河伯轉變了原來欣然自得的表情,面對海神若仰首慨嘆道:有句俗話說,『聽到了許多道理,就以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
況且我曾聽說有人認為孔子的見聞淺陋,伯夷的道義微不足道,開始我還不相信;如今我看見您的廣闊無邊,我如果不是來到您的面前來,那就危險了,我將永遠的被懂得大道理的人恥笑。
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賞析:
全篇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寫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談話,一問一答一氣呵成,構成本篇的主體。這個長長的對話根據所問所答的內容,又可分成七個片斷,至「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是第一個片斷,寫河神的小卻自以為大,對比海神的大卻自以為小,說明了認識事物的相對性觀點。
至「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是第二個片斷,以確知事物和判定其大小極其不易,說明認知常受事物自身的不定性和事物總體的無窮性所影響。
至「約分之至也」是第三個片斷,緊承前一對話,進一步說明認知事物之不易,常常是「言」不能「論」,「意」不能「察」。
至「小大之家」是第四個片斷,從事物的相對性出發,更深一步地指出大小貴賤都不是絕對的,因而最終是不應加以辨知的。至「夫固將自化」是第五個片斷,從「萬物一齊」、「道無終始」的觀點出發,指出人們認知外物必將無所作為,只能等待它們的「自化」。
至「反要而語極」是第六個片斷,透過為什麼要看重「道」的談話,指出懂得了「道」就能通曉事理,就能認識事物的變化規律。至「是謂反其真」是第七個片斷,即河神與海神談話的最後一部分,提出了返歸本真的主張,即不以人為毀滅天然,把「自化」的觀點又推進了一步。
後一部分分別寫了六個寓言故事,每個寓言故事自成一體,各不關聯,跟前一部分海神與河神的對話也沒有任何結構關係上的聯絡,對全篇主題的表達幫助也不甚大,似有遊離之嫌。
5樓:阿沾
意思:我如果不是來到您的面前來,我將永遠的被懂得大道理的人恥笑。
出處:戰國中期莊子的《莊子·秋水》。
原文節選: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
「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譯文:秋天的洪水隨著季節漲起來了 ,千百條江河注入黃河,直流的水暢通無阻,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在這個情況下河伯高興地自得其樂,認為天下一切美景全都聚集在自己這裡。
河伯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
在這個時候河伯轉變了原來欣然自得的表情,面對海神若仰首慨嘆道:有句俗話說,『聽到了許多道理,就以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
況且我曾聽說有人認為孔子的見聞淺陋,伯夷的道義微不足道,開始我還不相信;如今我看見您的廣闊無邊,我如果不是來到您的面前來,那就危險了,我將永遠的被懂得大道理的人恥笑。
《秋水》是《莊子》中的又一長篇,用篇首的兩個字作為篇名,中心是討論人應怎樣去認識外物。
全篇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寫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談話,一問一答一氣呵成,構成本篇的主體。這個長長的對話根據所問所答的內容,又可分成七個片斷,至「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是第一個片斷,寫河神的小卻自以為大,對比海神的大卻自以為小,說明了認識事物的相對性觀點。
至「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是第二個片斷,以確知事物和判定其大小極其不易,說明認知常受事物自身的不定性和事物總體的無窮性所影響。至「約分之至也」是第三個片斷,緊承前一對話,進一步說明認知事物之不易,常常是「言」不能「論」,「意」不能「察」。
至「小大之家」是第四個片斷,從事物的相對性出發,更深一步地指出大小貴賤都不是絕對的,因而最終是不應加以辨知的。至「夫固將自化」是第五個片斷,從「萬物一齊」、「道無終始」的觀點出發,指出人們認知外物必將無所作為,只能等待它們的「自化」。
至「反要而語極」是第六個片斷,透過為什麼要看重「道」的談話,指出懂得了「道」就能通曉事理,就能認識事物的變化規律。至「是謂反其真」是第七個片斷,即河神與海神談話的最後一部分,提出了返歸本真的主張,即不以人為毀滅天然,把「自化」的觀點又推進了一步。
後一部分分別寫了六個寓言故事,每個寓言故事自成一體,各不關聯,跟前一部分海神與河神的對話也沒有任何結構關係上的聯絡,對全篇主題的表達幫助也不甚大,似有遊離之嫌。
「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是什麼意思?
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殆【翻譯】
6樓:匿名使用者
殆:危險
原句翻譯:我要不是因為來到你的門前,真可就危險了。
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把這個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7樓:
「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意思是:我不是來到您的門前,就危險了。
出處:《莊子·秋水》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比喻做事力量不夠或缺乏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選自《莊子·外篇》,《秋水》篇。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
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秋水》是《莊子》中的又一長篇,用篇首的兩個字作為篇名,中心是討論人應怎樣去認識外物。
強調了認識事物的複雜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對性和認知過程的變異性,指出了認知之不易和準確判斷的困難。但篇文過分強調了事物變化的不定因素,未能揭示出認知過程中相對與絕對間的辯證關係,很容易導向不可知論,因而最終仍只能順物自化,返歸無為,這當然又是消極的了。
8樓:王瑾轍
出處:《莊子·秋水》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比喻做事力量不夠或缺乏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中性詞 「非至於子之門」的原文「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意思是:我不是來到您的門前,就危險了.子」是你的意思。
莊子秋水原文及翻譯
9樓:可愛小米
原文: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jīng)流之大,兩涘(sì)渚(zhǔ)崖之間,不辯牛馬。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
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shǎo)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nán)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dài)矣。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翻譯:秋天的洪水隨著季節漲起來了,眾多的河流注入黃河。水流巨大,兩岸的水邊洲島之間,不能辨別牛馬。
在這個時候,河神非常高興,沾沾自喜,認為天下所有盛美的東西都在自己的身上。順著水流向東行進,到了渤海。面向東看看不見水的盡頭。
在這個時候,河神才改變了自己原來的看法,抬頭仰望著海神感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說了上百條道理便認為天下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說的就是我啊。而且我還曾經聽說有人認為孔子的學識少,認為伯夷的節義輕。
開始我還不相信,如今我看到你的無邊無際,我如果不到你面前來,那就危險了。我會永遠被有學識的人所譏笑。」
擴充套件資料
通假字涇流之大 涇:通 「徑 」,直。
不辯牛馬 辯:通 「辨」 ,辨識 。
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 大:通 「太」 ,大的 。
人卒九州 卒:通 「萃」 ,聚集 。
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 豪:通 「毫」 ,動物身上的細毛 。
拘於虛也 虛:通「墟」 ,指所居之處。
今者的意思, 今者吾喪我 之含意
今者就是今天或現在的意思。求採納,謝謝!是現在的意思,對古文有研究吧,今者就是現在的事先做完,以前事情不是!今者吾喪我 之含意 意思就是,現在我已經忘記了我自己。莊子 齊物論 中有這樣一段話,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答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 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