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冷de陌
區別1、模型不同
衝切破壞的計算模型是三維的,剪下破壞的計算模型是二維的2、模式不同
衝切破壞是集中荷載豎向作用於平面上的模式,剪下破壞是集中荷或分佈荷載橫向作用於杆件上的模式
3、趨勢不同
衝切破壞工程例項如柱子作用在底板上,有沿柱子四周將底板呈錐體衝出之勢;
剪下破壞是集中荷或分佈荷載橫向作用於杆件上的模式,工程例項如樑、板被上下錯開斷裂之勢。
2樓:閃亮登場
剪下破壞的破裂面平行於剪力,衝切破壞的破裂面沿著衝切力(一般為集中力)邊緣45°的方向。獨立基礎的高度和樁基平臺高度按照抗衝切破壞驗算,條形基礎的高度按照抗剪破壞驗算。
就混凝土而言:
1. 衝切破壞是構件在荷載作用下出現沿應力擴散角的破裂面,混凝土被拉壞;
2. 剪下破壞需從混凝土構件受剪的機理說起。
混凝土構件斜受剪的計算模型為桁架,上部混凝土(上弦杆)受壓,下部鋼筋(下弦杆)受拉,斜裂縫間混凝土(斜腹杆)受壓或受拉。我們配置箍筋的作用,就是需要箍筋和該斜腹杆來共同承擔它們沿斜腹杆方向的拉力或壓力(箍筋的有效斷面垂直於該斜腹杆)。
因此,混凝土斜截面破壞(也就是剪下破壞)是由於斜腹杆被壓壞或拉壞引起的。
3樓:砼稻中人
我個人理解為:
衝切是一個空間的概念,也就是一個力向四周按45°角擴散形成的空間面來抵抗衝切力
剪下則是個平面的概念,也就是一個力向某個指定的方向按45°角擴散形成的平面來抵抗剪下力
這兩種在本質上應該是一樣的!
結構計算中衝切和剪下為什麼算是不同的破壞形態?
4樓:777簡簡單單
以下條文希望能幫助你理解:
廣東省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對衝切和剪下問題的描述,參見條文說明9.2.7,摘錄如下:
「一般說來,柱下單獨基礎板雙向受力,牆下條形基礎板單向受力,衝切和剪下,其破壞機理類似,承載力均受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所控制。不同的是剪下破壞面可視為平面,而衝切破壞面則可視為空間曲面,如截圓錐、截角錐或稜臺及其他不規則曲面等。故剪下又稱單向剪下(one way sherar);衝切有時候也稱衝剪,又稱雙向剪下(punching, two way shear)。
對於雙向受力的柱下單獨基礎應驗算控制截面的受衝切承載力,必要時應驗算抗剪承載力;對於單向受力的牆下條形基礎只需驗算控制截面的受剪承載力……„」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剪壓破壞,斜壓破壞,斜拉破壞的區別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1)含義不同
剪壓破壞是一個物理概念,剪壓破壞衡量的是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能力,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的計算公式便是根據剪壓破壞建立的。
斜壓破壞衡量的是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能力。這種破壞形態中,靠近支座的構件腹部分首先出現若干條大體平行的斜裂縫,樑腹被分割成幾個傾斜的壓柱體,隨著荷載的增大,過大的主壓應力將構件腹混凝土壓碎而破壞。
斜拉破壞衡量的是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能力,在這種破壞形態中,斜裂縫一旦出現就很快形成臨界斜裂縫,並迅速上延至構件頂集中荷載作用點處,直至將整個截面裂通,構件被斜拉為兩部分而破壞。
(2)脆性程度不同
三種破壞都屬於脆性破壞,但脆性程度不同,斜拉破壞最脆,斜壓破壞次之,剪壓破壞最後。設計時應避免剪跨比過小,當剪跨比大於3時,可通過配置合適的箍筋來避免斜拉破壞,使之變為剪壓破壞。
(3)產生的裂縫不同
剪跨比小於1時,發生斜壓破壞,裂縫主要是腹剪斜裂縫,裂縫把混凝土分成若干斜向受壓短柱,承載力取決於混凝土抗壓強度。
剪跨比大於1且小於3時,發生剪壓破壞,破壞主要生成臨界斜裂縫。
當剪跨比大於3時,發生斜拉破壞,裂縫主要是豎向裂縫。
(4)特點不同
剪壓破壞的形成主要與箍筋的佈置有關。可以通過受剪承載力的計算配置箍筋以及彎起鋼筋來防止。
斜壓破壞隨著作用的增加,樑腹被一系列平行的斜裂縫分成許多傾斜的受壓柱體,這些柱體最後在彎矩和剪力的複合作用下被壓碎,因此斜壓破壞又稱腹板壓壞,破壞時箍筋往往並未被屈服。基於這種破壞特點,可採用限制截面尺寸的方法防止其發生。
斜拉破壞特點是整個破壞過程急速而突然,破壞荷載比斜裂縫出現時的荷載增加不多。它的破壞情況與正截面少筋樑的破壞情況相似,這種破壞稱為斜拉破壞。斜拉破壞的形成主要與箍筋的佈置有關。
擴充套件資料
剪壓破壞衡量的是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能力,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的計算公式便是根據剪壓破壞建立的。這種破壞一般發生在剪跨比適中(1≤γ≤3),箍筋配置數量適當,截面尺寸也合適的樑中。
首先在剪彎段的受拉區出現一些垂直裂縫和細微斜裂縫,當荷載增加到一定強度時,就會出現一條又寬又長的主裂縫,稱為臨界斜裂縫。
這條臨界斜裂縫雖向斜上方延伸,但仍保留一定的剪壓區混凝土截面而不裂通,直到斜裂縫頂端壓區的混凝土在剪應力和壓應力共同作用下被壓碎而破壞。其特點是破壞過程比較緩慢,破壞荷載明顯高於斜裂縫出現時的荷載。剪壓破壞的形成主要與箍筋的佈置有關。
可以通過受剪承載力的計算配置箍筋以及彎起鋼筋來防止。
6樓:飛熊
是混凝土結構中受彎構件斜截面破壞的三種形式。主要跟箍筋配筋率和樑剪跨比:m/vh有關。
剪跨比小於1時,發生斜壓破壞,裂縫主要是腹剪斜裂縫,裂縫把混凝土分成若干斜向受壓短柱,承載力取決於混凝土抗壓強度;剪跨比大於1且小於3時,發生剪壓破壞,破壞主要生成臨界斜裂縫;當剪跨比大於3時,發生斜拉破壞,裂縫主要是豎向裂縫;三種破壞都屬於脆性破壞,但脆性程度不同,斜拉破壞最脆,斜壓破壞次之,剪壓破壞最後。設計時應避免剪跨比過小,當剪跨比大於3時,可通過配置合適的箍筋來避免斜拉破壞,使之變為剪壓破壞。
具體可參考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一章;另:問題3是屬於脆性還是塑性?提法有問題,破壞是脆性或延性,塑性是和彈性相對的。
試述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樑斜截面受剪破壞的三種形態及其破壞特徵? 5
7樓:
1、斜拉破壞:當剪跨比λ>3時,發生斜拉破壞。其破壞特徵是:
斜裂縫一旦出現就迅速延伸到集中荷載作用點處,使樑沿斜向拉裂成兩部分而突然破壞,破壞面整齊、無壓碎痕跡,破壞荷載等於或略高於出現斜裂縫時的荷載。斜拉破壞時由於拉應變達到混凝土極限拉應變而產生的,破壞很突然,屬於脆性破壞型別。
2、剪壓破壞:當剪跨比1≤λ≤3時,發生剪壓破壞。其破壞特徵是;彎剪斜裂縫出現後,荷載仍可以有較大的增長。
隨荷載的增大,陸續出現其它彎剪斜裂縫,其中將形成一條主要的些裂縫,稱為臨界斜裂縫。隨著荷載的繼續增加,臨界斜裂縫上端剩餘截面逐漸縮小,最後臨界斜裂縫上端集中於荷載作用點附近,混凝土被壓碎而造成破壞。剪壓破壞主要是由於剩餘截面上的混凝土在剪應力、水平壓應力以及集中荷載作用點處豎向區域性壓應力的共同作用而產生,雖然破壞時沒有像斜拉破壞時那樣突然,但也屬於脆性破壞型別。
與斜拉破壞相比,剪壓破壞的承載力要高。
3、斜壓破壞:當剪跨比λ很小(一般λ≤1)時,發生斜壓破壞。其破壞特徵是:
在荷載作用點與支座間的樑腹部出現若干條大致平行的腹剪斜裂縫,隨荷載增加,樑腹部被這些斜裂縫分割成若干斜向受壓的「短柱體」,最後它們沿斜向受壓破壞,破壞時斜裂縫多而密。斜壓破壞也很突然,屬於脆性破壞型別,其承載力要比剪壓破壞高。
8樓:
和剪跨比有關的,自己找本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說的一清二楚。
預防混凝土結構腐蝕破壞的基本措施和附加措施有哪些
措施一 在混凝來土中摻入高效減源水劑和外摻料,用以降低用水量和水灰比,降低水化熱,增加結構的緻密性和穩定性,從而使混凝土具有高耐久性。措施二 改善外部環境,避免1凍溶迴圈作用,2鋼筋鏽蝕作用,3碳酸鹽的作用,4淡水溶蝕作用,5鹽類侵蝕作用,6鹼 集料反應,7酸鹼腐蝕作用,8衝擊 磨損等作用。而對于海...
單樁承臺衝切破壞錐體一半有效高度處的周長怎麼算呢?或者塔吊基
可參照 建築樁基技術規範jgj94 2008 5.9.8條的內容進行驗算。一半有效高度處的周長,可等價於按上面的周長與下面的周長之和的一半 好象用不上這個資料 不明繼續聯絡。可參照 建築樁基技術規範jgj94 2008 5.9.8條的內容進行驗算。地系樑與承臺的區別 在肋板式橋臺連線基礎和肋板的構建...
鋼結構的優缺點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較
1 鋼結構即是由型鋼和鋼板通過焊接 螺栓連線或鉚接而製成的工程結構,與其它建設相比,在使用中 設計 施工及綜合經濟方面都具有優勢,造價低,可隨時移動的特點。2 鋼結構住宅或者工廠比傳統建築能更好的滿足建築上大開間靈活分隔的要求,並可通過減少柱的截面面積和使用輕質牆板,提高面積使用率,戶內有效使用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