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是什麼意思

2022-09-19 09:36:53 字數 3533 閱讀 4804

1樓:暖萱紫菱

意思是:為人處事要心存厚道,對待他人不能在禮數上虧欠了雖人,日常生活中應該儘量簡單樸實,不應鋪張浪費,愛慕虛榮。

出自《道德經·德經第三十八章》原句是:老子曰:「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

」老子說:「所以堂堂正正的士子總是持守質樸醇厚之『道』,而絕不實行虛華無用之『禮』;他的居處行為總是那麼忠厚朴實,而摒棄那些浮華淺薄之事。」

2樓:彼岸花開丶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道德經·德經第三十八章》)

【譯文】老子說:「所以堂堂正正的士子總是持守質樸醇厚之『道』,而絕不實行虛華無用之『禮』;他的居處行為總是那麼忠厚朴實,而摒棄那些浮華淺薄之事。」

原文:德篇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rǎng)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背景:《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

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

古代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3樓:匿名使用者

立身敦厚,不居於澆薄;存心樸實,不居於虛華

「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是什麼意思?

4樓:亂紅齋

其意思為:存心樸實,不居於虛華。所以要捨棄淺薄虛華而採取樸實敦厚。

原文為:「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處其華」。

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處其厚不居其薄 處其實不居其華"是什麼意思

5樓:影視暖風

這句話的意思是忠信守道的人立世,為人當敦厚而不輕薄,實在而不虛華。

出處:春秋時代 老子《道德經·德經》第三十八章:「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譯文:所謂先知,不過是道的虛華表面,是愚昧的開始。因此,忠信守道的人立世,為人當敦厚而不輕薄,實在而不虛華。所以,應當捨棄輕薄虛華而採取樸實敦厚。

擴充套件資料

《道德經·德經》第三十八章賞析:

作為《德經》的開篇,本章揭示了上德與下德的區別。在老子看來,得道之人是具有最大德行的人,他們的心裡本來就沒有上德與下德的概念,所以人們才會認為他們的行為是合乎道德的。換言之,大道與大德都是無言無名的。

如果一個人的心裡有上德與下德的概念,那麼他就會進入到後天的的分別之中,已具有了分別之心,那麼這個人便是凡夫俗子了。

因此,凡是具有下德的人,他們的心裡都會有上德與下德的概念,做任何事情都要那道德去衡量,生怕自己的行為不合於道德,如此一來,人們所做的事情也就沒有真正合於道德了。

6樓:名卷無名鄧洪軍

【原文】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出處】《道德經》。

【譯文】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於淺薄;存心樸實,不居於虛華。所以要捨棄淺薄虛華而採取樸實敦厚的道和德。

7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是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中的一句,全文應是「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處其華」。

有譯文為「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於淺薄;存心樸實,不居於虛華。所以要捨棄淺薄虛華而採取樸實敦厚。」

「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是什麼意思?

8樓:孔光濟昌恆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38章「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意思: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於澆薄;存心樸實,不居於虛華。所以要捨棄澆薄虛華而採取樸實敦厚。

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是什麼意思

9樓:果果就是愛生活

意思: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於澆薄;存心樸實,不居於虛華。所以要捨棄澆薄虛華而採取樸實敦厚。就是說要實實在在的,不要搞些虛華的東西,虛華的東西沒有生命力。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38章。大丈夫使德行增加而不是減少,選擇那些實實在在的、切實可行的政策,而不要那些聽上去好聽,看上去好看的浮華之辭。所以,只留使用的、可行的,摒棄那些浮華的東西。

10樓:素衣掩紅妝

老子曰:「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道德經·德經第三十八章》)

【譯文】老子說:「所以堂堂正正的士子總是持守質樸醇厚之『道』,而絕不實行虛華無用之『禮』;他的居處行為總是那麼忠厚朴實,而摒棄那些浮華淺薄之事。」

11樓:雪先雨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38章「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意思: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於澆薄;存心樸實,不居於虛華.所以要捨棄澆薄虛華而採取樸實敦厚.

12樓:亂紅齋

其意思為:存心樸實,不居於虛華。所以要捨棄淺薄虛華而採取樸實敦厚。

原文為:「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處其華」。

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全詩的意思是什麼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的意思是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憂慮 不在朝廷做官而處在僻遠的江湖中間就為國君憂慮。這句話出自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 岳陽樓記 原文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男性腎盂結石患者,其結實須經過哪些狹窄處才能有尿道排出體外

腎盂結石排出體外.分別經過.腎盂.輸尿管 膀胱 尿道 體外.輸尿管全長有三 個狹窄部位回 第一個在腎盂與輸尿答 管移行處 第二個在小骨盆上口越髂血管處 第三個在穿膀胱壁處。此三個狹窄常是結石滯留的部位。男性尿道有3個狹窄處,分別位於尿道內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以尿道外口最為狹窄。男性尿道有兩個彎曲...

任處池塘,水荷清香,淤淤汙泥,養我其芳什麼意思

到處都是水池水塘,水中荷花乾淨芳香,堆積的汙垢泥土,培養了我的那芳香。這是歌詞 任處池塘 水荷清香 鬱郁汙泥 養我其芳 不為專風搖屬 不為雨藏 任君來去 守我天朗 本無所染 明妙坦蕩 垢淨分別 於我何殃 高華豈慕 低穢怎傷 月圓天心 覺此華章 自在腰身立沙洲 浮雲閒映碧波心 採蓮歌中根塵斷 天涯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