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芭茅灘曹月清
三綱、五常兩詞,出自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作為一種道德原則、規範的內容,它淵源於先秦時期的孔子。
自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意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教育思想至今,中國二千餘年的傳統文化都是圍繞儒家"三綱五常"而來,領導者通過"三綱五常"來規範社會道德使社會各階層安居樂業。人們遵守道義,而不是遵循某個人的言論和制度,與人性與真理相通。相比今天的社會發展,看上去貌似停滯不前,實際也是一直遵守著孔門四科:
德行、言語、政事和文學,維持了社會的穩定。
2樓:三土而智
漢朝的吧。。。。。。。
中國的禮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誰最先提出?
3樓:愛的軒言
孟子最先提出。
1、 禮儀的萌芽時期(公元前5萬年-公元前1萬年)
什麼是基本禮儀
4樓:匿名使用者
儀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一個人的衛生習慣、服飾與形成和保持端莊、大方的儀表有著密切的關係。
清潔衛生是儀容美的關鍵,是禮儀的基本要求。不管長相多好,服飾多華貴,若滿臉汙垢,渾身異味,那必然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入睡起床洗臉、腳,早晚、飯後勤刷牙,經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勤更衣。
不要在人前「打掃個人衛生」。比如剔牙齒、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這些行為都應該避開他人進行,否則,不僅**觀,也不尊重他人。與人談話時應保持一定距離,聲音不要太大,不要對人口沫四濺。
擴充套件資料
學習個人禮儀,修身養性,善於微笑,舉止有度,做到心靈美、外表美、行為美;學習家庭禮儀,尊老愛幼,善待鄰居,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學習校園禮儀,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全面發展;學習公共場所禮儀,自覺遵守公共場所秩序,共同營造美麗的環境;學習求職禮儀。
瞭解面試禮儀和求職技巧;學習交際禮儀,掌握稱呼、介紹、握手、打**、交換名片等基本禮節;學習旅遊禮儀,「入國而問禁,入鄉而問俗,入門而問諱。」遵守各地法律、法規及風俗習慣,尊重旅遊工作人員,愛護公共設施,保護大自然,快樂周遊世界。
5樓:匿名使用者
賓主之間的禮儀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自有一套程式:主人折柬相邀,臨時迎客於門外。賓客到時,互致問候,引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
客齊後導客入席,以左為上,視為首席,相對首座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講究:
應先敬長者和主賓,最後才是主人。宴飲結束,引導客人入客廳小坐,上茶,直到辭別。這種傳統宴飲禮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保留完整,如山東、香港及臺灣,許多影視作品中多有體現。
現代較為流行的中餐宴飲禮儀是在繼續傳統與參考國外禮儀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座次借西方宴會以右為上的法則,第一主賓就坐於主人右側,第二主賓在主人左側或第一主賓右側,變通處理,斟酒上菜由賓客右側進行,先主賓,後主人,先女賓,後男賓。酒斟八分,不可過滿。
上菜順序依然保持傳統,先冷後熱。熱菜應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席點和小吃先賓後主,上全雞、全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頭尾朝向正主位。這些程式不僅可以使整個宴飲過程和諧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體現和交流。
因此,餐桌之上的禮儀可使宴飲活動圓滿周全,使主客雙方的修養得到全面展示。 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飲規則的知識便顯得特別重要了,無論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須掌握一些規則。 客人應該等候主人邀請才可坐下。
主人必須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為一大忌。 必須等到所有人到齊才可以開始任何形式的進餐活動———即使有人遲到也要等。
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開場白了。進餐期間,主人必須承擔一個主動積極的角色———敦促客人盡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談起喝酒,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過切身體會,「酒文化「也是一個既古老而又新鮮的話題。
現代人在交際過程中,已經越來越多地發現了酒的作用。的確,酒作為一種交際媒介,迎賓送客,聚朋會友,彼此溝通,傳遞友情,發揮了獨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奧妙「,有助於你求人交際的成功。
1、眾歡同樂,切忌私語 大多數酒宴賓客都較多,所以應儘量多談論一些大部分人能夠參與的話題,得到多數人的認同。因為個人的興趣愛好、知識面不同,所以話題儘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獨尊,天南海北,神侃無邊,出現跑題現象,而忽略了眾人。 特別是儘量不要與人貼耳小聲私語,給別人一種神祕感,往往會產生「就你倆好「的嫉妒心理,影響喝酒的效果。
2、瞄準賓主,把握大局 大多數灑宴都有一個主題,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時首先應環視一下各位的神態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單純地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機會,更不要讓某些譁眾取寵的酒徒攪亂東道主的意思。
6樓:陽老子
我們所說的基本禮儀,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
7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平時禮貌待人,尊老愛幼等等
概括我國禮儀的發展歷程
8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這從《禮記》中就可得出這樣的結論.整個東亞及東南亞的文化的精華均是傳承華夏文明就是確證。
中國古代的「禮」和「儀」,實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禮」是制度、規則和一種社會意識觀念;「儀」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是依據「禮」的規定和內容,形成的一套系統而完整的程式。在中國古代,禮儀是為了適應當時社會需要,從宗族制度、貴賤等級關係中衍生出來,因而帶有產生它的那個時代的特點及侷限性。
時至今日,現代的禮儀與古代的禮儀已有很大差別,我們必須捨棄那些為剝削階級服務的禮儀規範,著重選取對今天仍有積極、普遍意義的傳統文明禮儀,如尊老敬賢、儀尚適宜、禮貌待人、容儀有整等,加以改造與承傳。這對於修養良好個人素質,協調和諧人際關係,塑造文明的社會風氣,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代價值。
禮儀是人們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人們可以根據各式各樣的禮儀規範,正確把握與外界的人際交往尺度,合理的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如果沒有這些禮儀規範,往往會使人們在交往中 感到手足無措,乃至失禮於人,鬧出笑話,所以熟悉和掌握禮儀,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處。
禮儀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會活動中,交談講究禮儀,可以變得文明;舉止講究禮儀可以變得高雅;穿著講究禮儀,可以變得大方;行為講究禮儀,可以變得美好……只要講究禮儀,事情都會做的恰到好處。總之一個人講究禮儀,就可以變得充滿魅力。
我國傳統禮儀形成的時期是
什麼是三禮五禮?什麼是三綱五常?
三綱五常是什麼,具體內容都有哪些?
三綱五常是什麼
什麼是五倫,十義,四維,八德,三達德,三綱五常
五倫 抄古代漢族的五種人倫關 系和襲言行準則。即古 bai人所謂君臣du 父子 兄弟zhi 夫婦 朋友dao五種人倫關係。用忠 孝 悌 忍 善為 五倫 關係準則 十義 1 三字經 中對十義的說法是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人所同 2 禮記 禮運 裡。十...
三綱八目是什麼《大學》中的三綱八目是什麼?
三綱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是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出自 禮記 大學 三綱八目的追求 原文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 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野草》的主旨是什麼,《五常》的主旨是什麼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 種子的力 種子的力 是夏衍同志1940年為文藝刊物 專野草 寫的發刊詞,是屬抗日戰爭初期一篇激勵人們鬥志的雜文。文章通過讚美種子強大的生命力和小草頑強生長的不屈精神,深刻地闡明瞭只要堅持抗戰,中華民族必存,中國人民必勝的道理。五常 的主旨是什麼?五常的主旨是 仁 義 禮 智 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