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陳
這是一部奇書,是一部據說留下把柄的書,一部令人不恥的書,一部普遍認為郭沫若一生中最失敗的書。人們所以不齒,蓋因此書有嫌於他的「巴結」情結。因為***說過喜歡三李不喜歡杜甫,於是,郭沫若這樣的聰明人立馬寫了《李白與杜甫》,並在書中果真高揚了李白而貶斥了杜甫,這難道不是「討好」?
在《李白與杜甫》中,郭沫若立場分明,採取了「一邊倒」的態度,極大歌頌著李白,極端貶斥著杜甫。這彷彿就是郭沫若的問題。這基本上已成社會公論,甚至連沒有讀過《李白與杜甫》的青年學生也持此論。
足見,「巴結」、「討好」等評判非常深烈。
終生私交甚好的李一氓,說郭沫若寫作《李白與杜甫》的動機和背景是:「(郭)後來寫的那個《李白與杜甫》,也是根據毛 的一些說法加以發揮的。 好象就說過,他高興李白不高興杜甫。
」而李對郭之《李白與杜甫》的印象則與多數人一樣:「郭老是個馬克思主義者,可是那本書裡有些問題就沒有用歷史唯物主義去進行分析,尤其關於杜甫屬於地主階級的說法,就很形而上學。但那本書提到李白時,他證明了李白生在碎葉,說當時碎葉也是中國的,後來我國外交檔案就使用了他這個有力的考據。
這是不是他的一個功勞呢?另外,還有一本《甲申三百年祭》,有人也指出不少的錯誤。現有人做文章,對《甲申三百年祭》為郭老的論點辯護。
總之,郭老的著作就是這兩本書有比較大的爭議,現在還可以爭論,百家爭鳴,當成學術問題來看,比較好辦。」(《郭沫若研究·學術座談會**》20-21頁,文化藝術出版社)。由於有「討好」之嫌,所以大家也就大大不齒這部著作。
人們不齒這部書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郭沫若將杜甫這樣的「人民詩人」給徹底粉碎了牌位。由於人們無法容忍「人民詩人」的「神聖地位」倒塌,於是「人民詩人」的追隨者們,必然要猛烈討伐郭沫若,他因此而成了「罪人」文化一個。
真是這樣簡單嗎?在「巴結」和「討好」的背後,是否還有我們尚未解讀出來的另一層「語碼」?筆者對此揣摩多年,一直不敢輕易同意這樣的說法,而今不揣淺陋,願意就教方家解說郭沫若的《李白與杜甫》,需從一個特別的訊號著手。
世人都說《李白與杜甫》是郭沫若的「最壞」的一部著作,而我卻覺得這是郭沫若最好的一部書。它好就好在,千頭萬緒,讓人莫衷一是,摸不著頭腦,可有多種解釋的可能。「借勁使勁」,「造反有理」,「高揚骨氣」,「反對奴氣」的這種「解讀」是我首先提出來的一種「可能」,不知會否遭來方家的連篇喝斥。
2樓:馬小絮是我
因為郭沫若特別崇拜李白,很欣賞李白作品的風格,而杜甫作品的詩韻與郭沫若不相符,所以對杜甫有貶低。
郭沫若的《李白與杜甫》是在當時極其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完成的。內容反映出了一些驚人的觀點,將李白捧上了天,幾乎什麼都好,簡直是千古詩壇第一人。並以大量誇張的語言對李白進行鼓吹,寫了大量讚頌李白的內容,嚴格地說,這也不算太過分,畢竟李白的水平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眾所周知,杜甫的一生坎坷、顛沛流離,但作為唐朝著名的詩人,同樣給後人留下了大量感人的作品,但為了製造人物的反差,郭沫若卻另闢蹊徑,他把杜甫拽下了文化的神壇,寫成了一個反面人物,硬是從杜甫的詩裡找出他是地主老財的鐵證,說他是「大地主」,真是殊不可解,這個結論在現代人看來簡直可笑到不行。
當然,不是所有文人都像郭先生那麼觀念極端,在那個年代裡,大批文人受到了壓迫,即使有部分人想去指責他,但也沒有發表看法和觀點的權力,不知道郭先生今天能夠在世的話,對於貶低杜甫的成就和作品又該作何解釋呢,即使還給杜甫一個美譽,怕也是來不及了。
郭沫若不過是想用現代人的氣節去想像李白當時舒適的生活罷了,所以才那樣寫的。故人已去,不便多論是非,但他對二人的描寫可能只有他本人才可以解釋其中的道理。
3樓:風景這邊獨好
一是老鄉、二是李白富有杜甫窮,郭是過慣了富裕的生活、他貶杜甫是不願意過窮日子的
李白與杜甫並稱為什麼,李白與杜甫被世人合稱為什麼
李白與杜甫並稱為 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 小李杜 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 大李杜 二人相識相惜,一個激情浪漫,一個述史感懷,同為我國古代詩壇泰斗。1 杜甫 公元712年 公元770年 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1 2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 李杜 ...
李白和杜甫的區別李白與杜甫的詩風比
李白和杜甫的來區別即李白與 自杜甫的詩風 詩仙 李白與 詩聖 杜甫的比較,他們是中國兩種文學風格,也就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典型代表,兩位宗師,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們所代表的兩大門派,暗合了兩種不同的文化產業政策。李詩想象獨到 恣意汪洋,難以模仿和學習,可說是內容溢位形式,如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
李白與杜甫你更喜歡哪?為什麼,李白與杜甫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李白與杜甫很難說更喜歡誰,因為兩人從性格機遇作品上都不盡相同,說要分出上下實在讓人難以取捨.不過是看各人所愛,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吧。說說個人看法 李白與杜甫相對比較下,兩人一個灑脫一個揚善,一個超凡脫俗一個胸懷天下,兩人是兩種性格的代表。詩作上兩人皆是千古大才,一個詩仙一個詩聖,都讓人敬佩。且拿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