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仁」他的思想核心。忠恕是實行人的方法,忠:己欲達而達人,恕:
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發揚了周公(周公旦)禮儀制度思想。中庸是他的最高道德標準。
過猶不及。後來東漢開始確立了儒家在統治思想中的主要地位。
2樓:哈哈大笑的鳥兒
孔子主要提倡的是「仁」。他重視禮儀制度,也推崇實施仁政,並且中庸是他的最高道德標準,他的思想影響深遠,對於人性的**也很深入。
啟發和意義:在現如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曾子所說的這些顯得愈加彌足珍貴。我們在這世道上立足,靠的是什麼呢?
不是如過眼雲煙的金錢與權勢,而是永恆長存的浩然正氣和經久不衰的儒家自省精神。
與朋友交往,講求忠、信、誠、義,人無信不能立,誠信在與人相處時顯得格外重要。答應了的事情就要去做,受人之託就要忠人之事。在學習老師教授的知識時,也要常常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明白了,是不是真的懂了。
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老師勞動的尊重。每天都自省一下,這就是一個好習慣,一種好品格。
我們需要的就是這樣一種精神上的力量,一種心靈上的指引。這才是最可貴的,也是最能提高我們的境界的。
3樓:
孔子是人生觀世界觀的「哲學」,方朝輝說孔子的不是真哲學!
關於孔子的文章 100
孔子仁學思想的主要內涵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仁」 之內涵許慎《說文解字》中的「仁」,謂:「親也,從人二」,進而說「親者,密至也」 。孔子學說具有強烈經驗性質,歷來取近譬遠,據實說虛,其立足點雖是個人的修身功夫, 目標是養成「君子」 的社會。
「仁」 的倫理信條,出發點在個人,每個人必須實行於他周圍的家人,進而才是家人的親戚、親戚的親戚。這便是由近及遠的道德推衍,或稱教化。而「仁」 的內涵便是基於家庭和家族的行為規範和這套規範的價值基礎,也就是「孝悌」,至於向家族外的,也就是向社會的道德延伸,便是忠信、忠恕和禮樂。
《論語·學而》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孝的行為準則適用於兒女善待事父母;悌,是符合倫理原則的行為,本指弟弟對兄長的善待與服從,其實也就是年幼對年長的敬重與接受教育。
「仁」 並不是抽象的理念,也必須化為起居行止的「溫、良、恭、儉、讓」 的態度並體現於日常生活,最終實現於和睦的家庭生活中,無數家庭的和睦才能保證社會的井然秩序。
《論語·雍也》篇中,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這是從積極一面來講的。
凡是一個人想達到的想爭取的,就應該也同時想到,別人也會同我一樣,也好同好或者相似的意願。
同樣在《論語·雍也》篇中,子貢問夫子: 「如有博施於人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 孔子答道:「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意思是說,凡能夠廣泛地推導其仁心救濟絕大多數人眾的,**僅僅是「仁」 行呢?
「仁」更多地只能化為起居飲食和待人接物的日常倫範,看他是否可以在平時履行道德禮節。這個「禮節」 就是倫理制度—— 孔子的時代,也便是「周禮」。
「禮」本來用來是制「欲」 的,人的慾望氾濫,便有一切不合乎「禮」的行為,孔子因此要求以「達仁」 或「成仁」 為修養目標的,必須「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自己可以做到「終日不違仁」。
孔子認為, 「禮」就是為人的本分和守則。「仁」 之為善,其實往上可以無窮進展,以至於聖人都有難得充分踐履的;往下它又有切實可行的,只要所言所行不逾出「禮」 的界限就可以了。
5樓:大道教育
仁,是人性核心,是良好政治的基礎,是優秀管理者應該具備的道德。人可以從孝弟開始認識社會,愛護他人,從而具備仁心。
6樓:匿名使用者
一.知與仁 從廣義而言,孔子所說的"知",包括知性主體即通常所說的認知心,以及由此而獲得的客觀知識,特別 是文化歷史知識,如典章文物,禮儀制度以至"草木鳥獸之名"之類,並且具有明顯的人文主義特徵.在孔子看 來,客觀的經驗知識及歷史知識,對於應事接物以至提高人心靈境界,是必要的,甚至是基本的.
人的知識是靠"學"與"思"獲得的,而"學"與"思"一般地說,可以歸之於知性活動.就"學"而言,它是經驗 的,客觀的;就"思"而言,可能是經驗的,也可能是先驗的,可能是客觀和,但不管從哪個意義上說,都可以歸於 知性範疇. 事實上,孔子雖然很重視"知",但是,並不以獲得科學知識或"客觀真理"為目的,他不是為知而知,而是 為用而知,為行而知.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孔子所說的"上達"固然是"知",但不是獲得最高的知 識,不是橫向的物件認識,而是自我超越的存在認知,也就是對人之所以為人的自我認識,就孔子而言,則 是"知天命""達天德".
孔子說過:"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說明他是把"知命"看成實現君子人格的重要條件.
人若能知德,便 能知命."知德"和"修德"是相互聯絡的,仁德之所以成為境界,不僅靠知,而且靠行.正因為如此,孔子很重視"修 德",並以"德之不修"為憂.
境界的提高,需要修養和實踐,不只是知的問題,而要在最近生活的地方去思考,這 就是近思."下學而上達"也是一種最高的知,就其實質而言,就是"知仁".它雖然需要生活經驗知識,但又超越 了經驗知識,它是一種真正的超越,也是一種自我實現.
只有實現了這層超越,才能達到最高境界,仁的境界. 二.勇與仁 從心靈哲學的角度說,勇是一種高度凝鍊,高度昇華了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是理性化的,也是持久的.
孔子所說的"志於學",'志於道"就是這樣的意志力.這是生命意志,道德意志.這種意志是人人具有的,比如"三 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就是如此.
意志是人的尊嚴的表現之一.如果經過培養,使之成為持久的, 穩定的,有內容,有目的的精神力量,便成為心靈境界的組成部分. 知仁勇三者,代表心靈存在及其活動的不同方面,即智性,情感和意志.知是為了上達,即知天 命,達天德,而最高的德就是仁,所謂知,歸根到底是為了仁.至於勇,歸根到底也是為了實現仁.
參考資料
7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內容包括成為「聖人」和「仁人」的道德
8樓:匿名使用者
1.愛親人
2.愛他人
3.愛民眾
4.愛萬物
9樓:大頭菜
你是回答了還是寫作文了
教育扶貧的基本內容
教育扶貧就是通過在農村普及教育,使農民有機會得到他們所要的教育,通過提高思想道德意識和掌握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來實現征服自然界 改造並保護自然界的目的,同時以較高的質量生存。2016年1月22日,來自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等54所高校代表聚集北京,共同商議教育助力扶貧攻堅。54...
羅馬法的基本內容是什麼,羅馬法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1 公民法,適用於羅馬城邦境內羅馬公民的法律,主要由元老院法令 元首命令 官 回告示以及被公民大 答會認定具有法律效率的習慣法組成。2 萬民法,適用於整個羅馬帝國疆域內公民以及外邦自由民的法令,強調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具體包括 不成文的習慣法 十二銅表法 查士丁尼法學總論 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學...
簡述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哲學基本問題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樓主你好 古希臘抄哲學家 襲透過問問題來進行哲bai學實踐,他們所提du的問題大概可以zhi歸類為 三類,這三dao類問題分別形成了哲學的基礎學科,形而上學 metaphysics 知識論 epistemology 以及倫理學 ethics 最初的三類問題分別是 有關世界的本質與真理的問題。有關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