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巴啟
2023年德國物理學家菲索用「齒輪法」測出光速。從光源s發出的光,射到半鍍銀的平面鏡a上,經a反射後,從齒輪n的齒間空隙射到反射鏡m上,然後再反射回來,通過半鍍銀鏡射入觀察者眼中。如果使齒輪轉動,那麼在光從齒間到達m再反射回齒間的時間δt內,齒輪將轉過一個角度。
如果這時齒a和a′間的空隙恰好被a所佔據,則反射回來的光被遮斷,因而觀察者將看不到光。但如果這時齒輪恰好轉到下一個齒間空隙,由m反射回來的光從齒間空隙通過,觀察者就能重新看到光。齒輪的齒數已知,測出齒輪的轉速,可算出齒輪轉過一個齒的時間δt,再測出m、n間的距離,就可以算出光速。
菲索當時測得空氣中的光速:c=315300千米/秒。2023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科用旋轉鏡法測得空氣中的光速:
c=298×108米/秒。傅科還第一次測出了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為2.23×108米/秒,相當空氣中光速的四分之三。1924—2023年,美國科學家邁克爾孫綜合菲索和傅科測光速方法的優點,用旋轉稜鏡法,在美國海拔5500米、相距35千米的威爾孫山和聖安東尼奧山進行實驗,精確地測得光速:
c=299796±4千米/秒。非常接近2023年第15屆國際計量大會決議採用的光速值c=299792.458±0.001千米/秒。
2樓:仉皛
德國物理學家菲索用「齒輪法」測出光速。
希望採納
光速是怎麼測出來的?
3樓:瞌睡脊餡
光速的測定
光速的測定在光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推動了光學實驗,也打破了光速無限的傳統觀念;在物理學理論研究的發展里程中,它不僅為粒子說和波動說的爭論提供了判定的依據,而且最終推動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理論的發展。
在光速的問題上物理學界曾經產生過爭執,開普勒和笛卡爾都認為光的傳播不需要時間,是在瞬時進行的。但伽利略認為光速雖然傳播得很快,但卻是可以測定的。2023年,伽利略進行了最早的測量光速的實驗。
伽利略的方法是,讓兩個人分別站在相距一英里的兩座山上,每個人拿一個燈,第一個人先舉起燈,當第二個人看到第一個人的燈時立即舉起自己的燈,從第一個人舉起燈到他看到第二個人的燈的時間間隔就是光傳播兩英里的時間。但由於光速傳播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這種方法根本行不通。但伽利略的實驗揭開了人類歷史上對光速進行研究的序幕。
2023年,丹麥天文學家羅麥第一次提出了有效的光速測量方法。他在觀測木星的衛星的隱食週期時發現:在一年的不同時期,它們的週期有所不同;在地球處於太陽和木星之間時的週期與太陽處於地球和木星之間時的週期相差十四五天。
他認為這種現象是由於光具有速度造成的,而且他還推斷出光跨越地球軌道所需要的時間是22分鐘。2023年9月,羅麥預言預計11月9日上午5點25分45秒發生的木衛食將推遲10分鐘。巴黎天文臺的科學家們懷著將信將疑的態度,觀測並最終證實了羅麥的預言。
羅麥的理論沒有馬上被法國科學院接受,但得到了著名科學家惠更斯的贊同。惠更斯根據他提出的資料和地球的半徑第一次計算出了光的傳播速度:214000千米/秒。
雖然這個數值與目前測得的最精確的資料相差甚遠,但他啟發了惠更斯對波動說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這個結果的錯誤不在於方法的錯誤,只是源於羅麥對光跨越地球的時間的錯誤推測,現代用羅麥的方法經過各種校正後得出的結果是298000千米/秒,很接近於現代實驗室所測定的精確數值。
2023年,英國天文學家布萊德雷發現了恆星的「光行差」現象,以意外的方式證實了羅麥的理論。剛開始時,他無法解釋這一現象,直到2023年,他在坐船時受到風向與船航向的相對關係的啟發,認識到光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公轉共同引起了「光行差」的現象。他用地球公轉的速度與光速的比例估算出了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8分13秒。
這個數值較羅麥法測定的要精確一些。菜德雷測定值證明了羅麥有關光速有限性的說法。
光速的測定,成了十七世紀以來所的關於光的本性的爭論的重要依據。但是,由於受當時實驗環境的侷限,科學家們只能以天文方法測定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還不能解決光受傳播介質影響的問題,所以關於這一問題的爭論始終懸而未決。
十八世紀,科學界是沉悶的,光學的發展幾乎處於停滯的狀態。繼布萊德雷之後,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醞釀,到了十九世紀中期,才出現了新的科學家和新的方法來測量光速。
2023年,法國人菲索第一次在地面上設計實驗裝置來測定光速。他的方法原理與伽利略的相類似。他將一個點光源放在透鏡的焦點處,在透鏡與光源之間放一個齒輪,在透鏡的另一測較遠處依次放置另一個透鏡和一個平面鏡,平面鏡位於第二個透鏡的焦點處。
點光源發出的光經過齒輪和透鏡後變成平行光,平行光經過第二個透鏡後又在平面鏡上聚於一點,在平面鏡上反射後按原路返回。由於齒輪有齒隙和齒,當光通過齒隙時觀察者就可以看到返回的光,當光恰好遇到齒時就會被遮住。從開始到返回的光第一次消失的時間就是光往返一次所用的時間,根據齒輪的轉速,這個時間不難求出。
通過這種方法,菲索測得的光速是315000千米/秒。由於齒輪有一定的寬度,用這種方法很難精確的測出光速。
2023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科改進了菲索的方法,他只用一個透鏡、一面旋轉的平面鏡和一個凹面鏡。平行光通過旋轉的平面鏡匯聚到凹面鏡的圓心上,同樣用平面鏡的轉速可以求出時間。傅科用這種方法測出的光速是298000 千米/秒。
另外傅科還測出了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通過與光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的比較,他測出了光由空氣中射入水中的折射率。這個實驗在微粒說已被波動說推翻之後,又一次對微粒說做出了判決,給光的微粒理論帶了最後的衝擊。
2023年,卡婁拉斯和米太斯塔德首先提出利用克爾盒法來測定光速。2023年,貝奇斯傳德用這種方法測出的光速是299793千米/秒。
光波是電磁波譜中的一小部分,當代人們對電磁波譜中的每一種電磁波都進行了精密的測量。2023年,艾森提出了用空腔共振法來測量光速。這種方法的原理是,微波通過空腔時當它的頻率為某一值時發生共振。
根據空腔的長度可以求出共振腔的波長,在把共振腔的波長換算成光在真空中的波長,由波長和頻率可計算出光速。
當代計算出的最精確的光速都是通過波長和頻率求得的。2023年,弗魯姆求出光速的精確值:299792.
5±0.1千米/秒。2023年,埃文森測得了目前真空中光速的最佳數值:
299792457.4±0.1米/秒。
光速的測定在光學的研究歷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雖然從人們設法測量光速到人們測量出較為精確的光速共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時間,但在這期間每一點進步都促進了幾何光學和物理光學的發展,尤其是在微粒說與波動說的爭論中,光速的測定曾給這一場著名的科學爭辯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據。
4樓:匿名使用者
是丹麥天文學家羅默利用木星的相互掩食測量出來的。木星的衛星數量眾多,當某顆衛星進入另一顆衛星的影子,或被另一顆衛星遮擋住,或進入木星的影子,或被木星遮擋時都會看不見。這就是木星衛星的掩食。
我們實現已經知道了木星和地球的距離以及木星的公轉半徑。還已知了各衛星的公轉週期。那麼就可以計算出某顆衛星什麼時候會出現掩食。
但當地球和木星位於太陽同一側和兩側時,木星到地球的距離有明顯變化,此時觀測到的木星衛星的掩食就會和理論時間出現偏差,這個偏差就是光在木星到地球之間傳播距離不同造成的。這樣就可以計算出光速了。
5樓:蟲不止
把光射出去,然後馬上用尺子量
6樓:匿名使用者
光是一種電磁波,現在光速的測量都是通過波長*頻率=速度
波長通過光的衍射實驗測定
頻率通過檢波器測定
7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光速的準確數值是通過觀測木星對其衛星的掩食測量的。還有轉動齒輪法、轉鏡法、克爾盒法、變頻閃光法等光速測量方法。
2023年,光速取代了儲存在巴黎國際計量局的鉑制米原器被選作定義「米」的標準,並且約定光速嚴格等於299,792,458米/秒,此數值與當時的米的定義和秒的定義一致。後來,隨著實驗精度的不斷提高,光速的數值有所改變,米被定義為1/299,792,458秒內光通過的路程。
根據現代物理學,所有電磁波,包括可見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常數,即是光速。強相互作用、電磁作用、弱相互作用傳播的速度都是光速,根據廣義相對論,萬有引力傳播的速度也是光速,且已於2023年得以證實。根據電磁學的定律,發放電磁波的物件的速度不會影響電磁波的速度。
結合相對性原則,觀察者的參考座標和發放光波的物件的速度不會影響被測量的光速,但會影響波長而產生紅移、藍移。這是狹義相對論的基礎。相對論**的是光速而不是光,就算光被稍微減慢,也不會影響狹義相對論。
是誰最先測出光速的
8樓:枕流說教育
第一次正確測量光速是在2023年由一個叫作奧勒·羅默的丹麥天文學家完成的。
羅默注意到,隨著地球越來越靠近木星,木衛一從陰影出現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反之亦然。他意識到通過觀測和計算出的木衛一出現時間之間存在差異,而這可以用光的速度是有限的來解釋。
基於這些觀察,羅默計算出光穿越地球公轉直徑的距離大約需要22分鐘。將該值與地球半長軸(軌道半徑)的早期測量值相結合,給出了大約每秒210,000公里的光速。
這大約比光速的現代值低30%,但是考慮到它的古老性、測量方法和17世紀行星軌道精確尺寸的不確定性,這個值非常接近每秒299,792.458公里的現代值。
奧勒·羅默主要科學成就:
羅默最大成就為發現光速。當時於法國巴黎天文臺就職的對於這一發現受到巴黎天文臺臺長及許多科學家的質疑,但獲得得到牛頓、惠更斯、萊布尼茲等人的支援,後來他更首度算出光速較準確數值。
之後,該種光速的測量方法,一直沿用,直至所謂轉動齒輪法、轉鏡法、克爾盒法、變頻閃光法等光速測量方法出現。
9樓:信譽10714簿潮
光速的測量,首先在天文學上獲得成功,這是因為宇宙廣闊的空間提供了測量光速所需要的足夠大的距離.早在2023年丹麥天文學家羅默(1644—1710)首先測量了光速.由於任何週期性的變化過程都可當作時鐘,他成功地找到了離觀察者非常遙遠而相當準確的「時鐘」,羅默在觀察時所用的是木星每隔一定週期所出現的一次衛星蝕.他在觀察時注意到:連續兩次衛星蝕相隔的時間,當地球背離木星運動時,要比地球迎向木星運動時要長一些,他用光的傳播速度是有限的來解釋這個現象.光從木星發出(實際上是木星的衛星發出),當地球離開木星運動時,光必須追上地球,因而從地面上觀察木星的兩次衛星蝕相隔的時間,要比實際相隔的時間長一些;當地球迎向木星運動時,這個時間就短一些.因為衛星繞木星的週期不大(約為1.75天),所以上述時間差數,在最合適的時間(上圖中地球執行到軌道上的a和a』兩點時)不致超過15秒(地球的公轉軌道速度約為30千米/秒).因此,為了取得可靠的結果,當時的觀察曾在整年中連續地進行.羅默通過觀察從衛星蝕的時間變化和地球軌道直徑求出了光速.由於當時只知道地球軌道半徑的近似值,故求出的光速只有214300km/s.這個光速值儘管離光速的準確值相差甚遠,但它卻是測定光速歷史上的第一個記錄.後來人們用照相方法測量木星衛星蝕的時間,並在地球軌道半徑測量準確度提高後,用羅默法求得的光速為299840±60km/s
為什麼檢測出來是這樣的
你的問題是什麼,這樣的配置不能支援遊戲?那個都是他根據軟體自己的資料庫比對出來,跟實際總有不符,沒必要太糾結 機器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要在乎那些資料,實際效能才是最重要的。這個明顯扯談了.把這軟體卸了吧 這配置玩遊戲肯定沒問題嘛 你是不是測得時候還執行了什麼其他耗cpu和gpu的遊戲或影片啊 因為 ...
光速不變論如何解釋(推倒),光速不變原理是怎麼理解的
日常經驗告訴我們,對速度的測量結果會隨測量者的狀態不同而不同.起初人們對光速也是這樣的看法.但是實驗 邁克爾迅 莫雷實驗 卻無法測出光速在不同參照系有什麼不同.愛因就說,與其修改關於以太性質的設定,不如就認為光速是不變的吧,看能得出什麼結論.簡單的說,不是先有理論預言光速不變再去驗證的,而是先有實驗...
距地球有幾億光年,是如何測出來的呢
利用多普勒效應引起的譜線紅移 或觀測遙遠星系中的造父變星的光期 離地球很遠的幾億光年的星球是怎樣測出來的 一般以地球上某地作觀測點,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在某時測量某星球的各種資料 再待地球在繞太陽公轉軌道的另一伸 半圈 時,再測量一次。這樣以地球公轉軌道的直徑作底邊,以某星球為頂點,求算到星球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