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既然是風俗,就沒什麼為什麼了!肯定有一個古老的傳說
農曆七月十五的習俗
七月十五有什麼習俗
2樓:ztx丶丶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也有部分地區是七月十四。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
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據《佛說盂蘭盆經》的記載,「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道教稱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相傳七月地獄大門開放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陽間接受人民的供養,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度」佈施的祭祀儀式。
不管哪種說法,每年陰曆七月十五那天便是陰陽兩界相通,百鬼夜遊之時。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朝鮮都有過鬼節的傳統,有的地方還相當隆重。從古至今過鬼節已經演化出各種的風俗祭拜,但是不同的地方卻有著相同的鬼節禁忌。
7月15鬼節要怎麼去祭奠死去的親人?
3樓:匿名使用者
湖南常德風俗清明節去墳墓前祭祖?而7月半在老人生前住的房子門前燒紙錢,並用粉筆在地下畫個大圈,圈內寫上死者名字?一般每家都有3至6個以上老人?
怕他們在地下爭錢吵架?在那圈內燒紙錢多他就得得多?
4樓:喵窩追劇
農曆七月bai十五,是道教的中元節、du佛教的盂蘭盆節、也zhi是民間俗稱的鬼dao節。這一專天是用來祭奠死去的親屬人,可以去去墓園燒紙祭祀,也可以上供鮮花或者是祭品祭祀,比如說水果,糖果、飯菜,或是一些比較有紀念意義的東西,來祭奠死去的親人。
在七月十五這天追先悼遠的俗信,到了晚上,家家戶戶放水燈,也叫河燈或荷花燈。一般做成荷花瓣形,燈籠內點上蠟燭,飄浮在河水之上,以普度孤魂。
從佛教講,也是佛祖的慈悲,讓很多心願未了的鬼能夠得以圓滿的解脫陽間的牽掛和遺憾,能夠悔悟,能夠放下,能夠最終脫離苦海。
5樓:藍秋兒
在我們這邊(貴州)是在家供飯三天(晚飯),然後14晚上送客燒紙以表示悼念,你可以選擇燒紙錢,點香燭!但最重要的就是現在好好生活,讓逝的人放心!祝開心愉快!
6樓:匿名使用者
最方便的方式,就bai是選擇du網上祭奠了,zhi給逝去的親人建個紀念館。獻花,dao上回香,敬酒等。表達對答親人的追思悼念之情。
如:「中國祭奠網 」是一家專業提供網上祭奠的**,是一家提供實景祭奠館的網上祭奠平臺。
~~~可以去了解下,好多祭奠**都是掛羊頭賣狗肉,建館費高達好幾千塊錢。中國祭奠網0費用.公益性質的**。
7月15是鬼節嗎?
今天是陰曆7月15鬼節
7樓:野蠻——法師
在鬼節的前後一兩天,就是陰曆14.15.16這幾天大家會去給死者上墳,有這個風俗的
叫他鬼節是因為這天從沒下過雨,即使天氣預報說有,也不下(我今年17歲,起碼我家這裡這17年來,鬼節都沒有下雨的,呵呵)
8樓:沙羅是我
鬼節是中國具有古老的年份的節日,鬼節流傳著很古老的傳說,鬼節的那天,很多人都不會出門,尤其是孕婦,很多孕婦都會被老人拉著不能出門,雖然現在已經是一個法治科學的社會,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相信這個。但其實還是要相信科學,其實鬼節和其他任何一天都是一樣的。
選擇一箇中國傳統節日,並介紹它的由來和風俗.
農曆7月15為什麼叫鬼節,有來歷嗎
9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七月十五即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海外華人華僑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這四節會寄批銀,否則便會被人認為是對祖宗不敬,對長輩不孝,對妻子不負責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節日起源:
按佛教典故,關於「盂蘭節」的起源,有著以下一個典故: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兒,其中一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於目連很掛念死去的母親,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親在地府生活的情況,原來他們已變成餓鬼,吃的、飲的都沒有,境況堪憐。目連看了後覺得很心痛,於是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惜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即化為火焰,目連看到這種情境後非常心痛,就將這個情況告訴釋迦牟尼,佛祖教訓他說,他的母親在世時,種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後就墮入餓鬼道中,萬劫不復,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於是目連就聯同一眾高僧,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以超渡一眾的亡魂。
後來,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後世,逐漸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遺害人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節的風俗。
10樓:小揚說歷史
七月十五是鬼節,緣於一個印度的傳說。相傳,在印度有一位心地善良的少年,名字叫做目連。他的母親叫做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嗇貪婪,兒子卻極有道心且孝順,不讓母親殺生。
母親趁兒子外出時,天天宰殺牲畜,大肆烹嚼,無念子心,更從不修善。
母親時候後被打入陰曹地府,受盡苦刑的懲處。目連為了救母親而出家修行,得了神通,到地獄中見到了受苦的母親。目連心中不忍,但以母親生前的罪孽,終不能走出餓鬼道,給她吃的東西沒到她口中,便化成火炭。
目連無計可施,十分悲哀,又祈求於佛,佛陀教目連於七月十五日建盂蘭盆會,借十方僧眾之力讓母吃飽。目連乃依佛囑,於是有了七月十五設盂蘭,供養十方僧眾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目連母親得以吃飽轉入人世,生變為狗。
目連又誦了七天七夜的經,使他母親脫離狗身,進入天堂。
這個故事也就是佛教盂蘭節。因為這是勸人向善,勸子行孝,更有「天下無不是者父母」的隱喻,所以在印度流傳甚廣,很多人在農曆七月十五過盂蘭節,幫助亡故的親人超生。西晉的時候,這個佛教故事從印度傳到中國,流傳十分廣泛。
11樓:小溪是棒棒噠
「鬼節」源自佛教「盂蘭盆會」。盂蘭節源於佛教《大藏經》中的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蓮僧者,法力巨集大。
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據說當時佛陀的學生,大比丘目犍連(目連的全名)施展天眼通,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卻發現她已經因為生前的種種罪行(好殺生、喜大肆烹嚼、生活奢侈揮霍)而墮入餓鬼道,變成了喉嚨細如葦管,肚子卻如水缸般巨大的餓鬼,目犍連用缽盆裝飯菜給她吃,而飯菜剛到母親眼前就變成一堆火炭。
目犍連只好向佛陀求救,佛陀被目犍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佛說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犍連與眾僧人於農歷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百味五果、飯食素齋供奉地獄裡的眾生。捱餓的眾餓鬼終於得到了食物。
因此,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所說的「鬼節」。
12樓:雪地漫步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海外華人華僑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這四節會寄批銀,否則便會被人認為是對祖宗不敬,對長輩不孝,對妻子不負責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農曆7月14鬼節的由來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節又稱「鬼節」或「盂蘭盆會」。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渡法會,稱為「屋蘭瑪納」(印度話ullambana)也就是盂蘭會」。盂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
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布絕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盂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中元」是道教的說法: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是「上元」,為天官賜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為水官解厄日。
修行記說:「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因此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民間都會準備豐富的牲禮,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民間的重要的節慶。在古代,民間在這一天以剛收成的新谷祭拜祖先,而佛教的盂蘭盆節,及道教的中元節亦在同一天。又相傳農曆七月是鬼月,在這個月當中間,「好兄弟」們都會來到來人間受人祭拜,由種種的由來融合成今日的「中元普度」。
臺灣在中元節這一天,家家戶戶皆殺豬宰羊,準備極為豐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與陰間鬼魂。各地並有許多傳統的普度活動,尤以基隆的中元祭最具特色。
13樓:薄荷紅茶
不叫鬼節,叫做「七月半」或者「中元節」。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
」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執行之道,陰陽消長迴圈之理。「七」也帶著神祕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七星高照)、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
「七」也是人的生命週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週期數。
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這個節日源於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七月半」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後自己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為什麼稱7月15日為鬼節,農曆7月15日是鬼節?為什麼女孩子的陰氣比較重?有什麼禁忌?
七月十五中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節。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稱瓜節。道教節日能與傳統民俗相應,主要基於同一宇宙觀 即天 地 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 地官 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 三界公 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中元節,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
從7月25日到8月15日共幾天,7月11日到1月31日共有多少天
從7月25日到8月15日 含7月25日 一共是21天。計算7月25日到8月15日,可以先把7月和8月分開計算,再求和。7月為大月,一共有31天,從25日到31日是6天 而8月1日到15日,一共是15天。再用6加上15,總和是21,所以,從7月25日到8月15日一共是21天。需要注意的是 陽曆的月份分...
生日 公曆2023年7月15日4時15分男孩爸爸姓張24媽媽姓馬23起名
張毅仁毅從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木相助,毅字的五行屬性為木。仁從生肖上看,生肖為龍,名字中應有亻部首為吉,仁的部首為亻。字義毅表示果斷 堅定 果決 仁表示博愛 仁篤 仁慈,意義優美。音律張 毅 仁的讀音是zh ng y r n,聲調為陰平 去聲 陽平,音律優美,朗朗上口。字型張為左右結構,姓名學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