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豫劇川劇越劇粵劇黃梅戲評劇的代表人物是誰

2023-02-16 20:20:38 字數 5317 閱讀 4248

1樓:匿名使用者

京劇:「老生三傑」: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

「老生新三傑」:譚鑫培、汪秋芬、孫菊仙

1、譚派。代表人物譚鑫培,專演老生。

2、餘派。代表人物餘叔巖,演老生,以唱腔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3、劉派。代表人物劉鴻聲,演老生,以嗓音高亢著名。

4、楊派。代表人物楊小樓,演武生,講究「武戲文唱」。

5、梅派。代表人物梅蘭芳,「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馬旦各種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硯秋,「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他根據自己嗓音的特點,創造出一種幽怨婉轉、若繼若續的唱腔。

7、蓋派。代表人物蓋叫天,以短打武生為主,武戲文唱。

8、言派。代表人物言菊朋。

9、金派。代表人物金少山,演花臉。

10、麒派。代表人物周信芳(藝名麒麟童),演老生。

11、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演花旦。

12、尚派。代表人物尚小云,「四大名旦」之一,主要演青衣。

13、馬派。代表人物馬連良,三十年代同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合稱「四大鬚生」。

越劇:袁雪芬、傅全香、戚雅仙、畢春芳、範瑞娟、徐玉蘭、尹桂芳、王文娟、張桂鳳等

川劇:。著名演員有張德成、賈培之、周慕蓮、陽友鶴、陳書航等。

豫劇:著名演員有常香玉、陳素貞、崔蘭田、馬金鳳、牛得草等

粵劇:著名演員有李文茂、鄺新華、馬師曾、紅線女等。

黃梅戲: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

評劇:著名演員有小白玉霜、喜彩蓮、新鳳霞、魏榮元、席寶昆、李憶蘭、馬泰等。

2樓:匿名使用者

京劇梅蘭芳

豫劇常香玉

川劇 田蔓莎

越劇姚水娟

粵劇 紅線女

黃梅戲 嚴鳳英

評劇新鳳霞

3樓:範1看2做

京劇的代表人物::「老生三傑」: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老生新三傑」:譚鑫培、汪秋芬、孫菊仙

「四大名旦」:梅蘭芳、苟慧生、程硯秋、尚小云豫劇的代表人物: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評劇的代表人物:

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馬泰、韓少雲、花淑蘭黃梅戲的代表人物:,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

4樓:湛利珠

評劇的代表人物: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馬泰、韓少雲、花淑蘭等

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川劇評劇它們源自哪個地區?

5樓:匿名使用者

京劇源自北京 豫劇源自河南 黃梅戲源自安徽 川劇源自四川 評劇源自河北 希望採納!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五大劇種:京劇(北京)、豫劇(河南開封)、越劇(浙江紹興)、評劇(河北唐山)、黃梅戲(源於湖北,發祥地安徽)。

7樓:匿名使用者

京劇;中國北京,豫劇;中國河南,黃梅戲;中國湖北,川劇;中國四川,評劇;河北省。它們並稱五大劇種。

8樓:匿名使用者

京劇的前身是徽班。清朝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四大徽班進京後大量吸收當時在北京流行的崑曲、京腔、秦腔等各種戲曲藝術的成就,同時又受到北京的語言、風俗等地方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經過

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所以稱豫劇。

越劇發源於浙江嵊州市(原嵊縣)。越劇的前身是落地唱書。2023年,落地唱書搬上舞臺,經歷了小歌班、紹興文戲男班、紹興文戲女班、女子越劇等幾個階段,從嵊州經紹興、寧波、杭州到上海,發展成為有全國影響的地方戲曲。

黃梅戲起源於湖北省黃梅縣黃梅鄉黃梅村,後傳到了安徽省安慶一帶,成為安徽境內的大劇種.

川劇是四川、雲南、貴州等西南幾省的民族民間藝術形式。

川劇是由高腔、崑腔、胡琴腔、弱腔等四大聲腔加上四川民間燈戲組成的。除燈戲是四川本地藝術形式外,其他四大聲腔都是從明朝末年至清朝中葉,先後由外省的戲班傳入四川。

評劇是中國第二大戲曲劇種,原名「平腔梆子戲」,俗稱「唐山落子」、「蹦蹦戲」。

評劇起源於100多年前,形成於河北唐山.

請寫出13個戲劇劇種京劇,評劇,川劇,吉劇,崑劇,雷劇,豫劇,黃梅戲,粵劇。越劇,

9樓:地煞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

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

其它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崑曲、墜子戲、粵劇、淮劇、川劇、秦腔、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河南越調、河南墜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川劇五大劇的代表人物

10樓:匿名使用者

各個派別的人物比較多,我每個劇種只列舉二人。京劇:譚鑫培、梅蘭芳;豫劇:常香玉、王秀蘭;越劇:袁雪芬、徐玉蘭;黃梅戲:嚴鳳英、韓再芬;川劇:賈培之、周慕蓮。

京劇、越劇、豫劇、評劇、崑劇、川劇、黃梅戲是什麼

11樓:匿名使用者

1全部是中國的戲曲傳統藝術,一個**能提供給你這麼多劇種跟資料的只有上隔三差五網看看了。

京劇、豫劇、黃梅戲、川劇、崑劇、評劇和秦腔的代表地各在**?都有什麼特點?

12樓:陶秋慧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2023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

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巨集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中國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曆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安徽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

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

即唱(歌唱)、念(唸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劃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淨(男人)、醜(男、女人皆有)四大行當。

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23年5月20日,京劇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豫劇: 也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

在豫西山區演出多依山平土為臺,當地稱為「靠山吼」。因為河南省簡稱「豫」,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源於湖北黃梅地區,因人民的社會交往逐漸向東流傳到安徽懷寧為中心的地區,並以此為中心,發展成型,在其漫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吸收了青陽腔、徽劇等和當地民歌及其他戲曲的**精華,逐漸形成了今天自己獨特的風格。黃梅戲用安慶語言念唱,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黃梅戲的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

黃梅戲來自於民間,雅俗共賞、怡情悅性,她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清新的鄉土風味感染觀眾。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臺灣等省以及香港地區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戲劇之鄉。

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清代乾隆時在本地車燈戲基礎上,吸收融匯蘇、贛、皖、鄂、陝、甘各地聲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 崑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的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變臉是川劇表演藝術的特殊技巧之一。

它是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表現手法。變臉的方法大體分為三種--抹臉、吹臉、扯臉。面具變臉,是演員根據實際需要,事先將不同的臉譜繪製在以木、紙、布、綢、橡皮等不同的材料上,也就是臉殼來施以變幻。

如川劇《變臉》中的水上漂,《活捉三郎》中的閻惜姣等人物的變臉就是用的此種方法。

評劇:評劇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地方戲,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2023年前後形成於唐山。評劇在民間說唱蓮花落和民間歌舞蹦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評劇的藝術特點是:

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 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善於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鄉村都有大量觀眾。評劇唱腔是板腔體,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種板式。

解放後,評劇**,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改變了男角唱腔過於貧乏的弊病,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

秦腔:又稱亂彈,源於西秦腔,流行於我國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明末無名氏《缽中蓮》傳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於甘肅。

甘肅古稱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時,陝西涇陽人張鼎望寫《秦腔論》,可知秦腔此時已發展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間,魏長生進京演出秦腔,轟動京師。

對各地梆子聲腔的形成有著直接影響。 秦腔的表演樸實、粗獷、細膩、深刻,以情動人,富有誇張性。角色行當分為四生、六旦、二淨、一醜,計13門,又稱「十三頭網子」,表演唱做並佳。

辛亥革命後,西安成立了易俗社,專演秦腔,銳意改革,吸收京劇等劇種的營養,唱腔從高亢激昂而趨於柔和清麗,既儲存原有的風格,又融入新的格調。 秦腔源於古代陝西、甘肅一帶的民間歌舞,是在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生長壯大起來的,經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因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當古老的劇種。

你還漏掉一個大劇種,就是越劇

越劇:主要流行於上海、浙江、江蘇、福建等地。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劇演員初由男班演出,後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

在2023年前後,嵊縣農民創立了落地唱書,這是越劇形成雛形前的最初形式,到了2023年,落地唱書第一次登上農村舞臺。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探索,創新至30年代逐步發展成為「女子紹興文戲」,並在國際大都市——上海,站穩了腳跟。

當時,這種年輕的劇種的名稱還不統一,有「女子文戲」,「紹興文戲」,「的篤班」等,稱謂不一。2023年,在越劇史上第一位專職編導攀籬和當時「越劇皇后」姚水娟的倡議下,正式將名定為「越劇」。

臉譜和京劇有什麼區別川劇臉譜和京劇臉譜的區別問的只是臉譜

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中用各種顏色在演員面部所勾畫行成的特殊譜式圖案,當然包含了國粹京劇。京劇一定含有臉譜,但有臉譜不一定就是京劇。臉譜起源 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中用各種顏色在演員面部所勾畫行成的特殊譜式圖案。淨 醜是採用臉譜作為面部化妝的主要角色,部分生 旦角色也使用臉譜。臉譜是用來表明戲中人物的面容,...

京劇 黃梅戲的著名曲目,京劇 黃梅戲 越劇 豫劇的代表作分別有哪些?

京劇 鎖麟囊 鍘美案 趙氏孤兒 烏盆記 鐵弓緣 紅燈記 智取威虎山 沙家浜 黃梅戲 女駙馬 天仙配 孟麗君 七仙女 牛郎織女 太多了!黃梅戲 女駙馬 孟麗君 天仙配 打豬草 京劇 紅鬃烈馬 鍘美案 探陰山 鎖麟囊 三家店 龍鳳呈祥 鐵弓緣 大溪皇莊 紅燈記 智取威虎山 沙家浜 等等 京劇 紅鬃烈馬 ...

河南衛視豫劇擂臺賽上會不會唱京劇

黃帝頌 丙戌年後每年農曆三月三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吟唱 作詞 朱 海 作曲 張巨集光 天地玄黃 東方曙光,文明始祖 中華炎黃薪火相傳 盛世未央華夏各族 中原家鄉和平天下 國運興昌和睦百姓 社稷安康新鄭拜祖 彌之高仰 同根同源 龍族榮光 大風起兮雲飛揚 吾土吾心吾歡暢 四海之內皆和諧 吾思吾夢吾嚮往 大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