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心為寧碎
老不看三國,是說,人上了歲數,見多識廣,老謀深算,再看了三國演義,如虎添翼,更能夠出謀劃策,如果謀反就不得了。
少不看水滸,是說年輕人血氣方剛,看了水滸,學了書中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容易惹禍。
2樓:無陣雨
少年衝動,水滸多豪情
老年世故,三國多狡詐
3樓:詞兒詞兒
少年衝動,水滸多豪情
老年世故,三國多狡詐
就是說,血氣方剛的時候不能再讀一些兄弟豪情,江湖義氣的東西,容易衝動;而年歲愈長,本就老謀深算,工於心計,再讀那麼多沉鬱的東西,與個人身心和社會治安都不利~~~
4樓:泰楊凱龍
金聖嘆先生曾經說過,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為什麼呢?因為水滸教人造反,三國教人謀略。」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eq比較高,明明是個無賴,卻有關羽和張飛願捨命追隨,三顧茅廬就收買了諸葛孔明的一生,致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近幾年,所謂「大話」、「厚黑」和「無賴」的哲學文字比較普及,其實,這正說明了一種現象,那就是——競爭的本質就是尋求差異性,你和人家一樣,怎麼分出勝負?高手過招,差別就在於那麼一點點速度和技巧上的差異。
歷史上很多人評述漢高祖劉邦是個無賴,可是人家屬於帝王級,「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自古以來,有武將足以保命,而有謀士才得以發展。」吳載燈說,「劉備在沒有諸葛孔明的時候,和兩個結拜兄弟到處投靠,四處為家,一直都無法建立自己的基業,關羽和張飛都是亂軍陣中取上將首級的人,足以讓劉備不死,但是也沒發展,所以,在企業內部一定要文武兼有。」
吳載燈的講述只是列舉了《三國演義》中的小片斷,《三國演義》的故事還有很多,看來我真的要回去好好重溫。
5樓:匿名使用者
老多三國 越讀越奸
少多水滸 越讀越不好管
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來歷,出處,緣由
金聖嘆曾經說過,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為什麼呢?因為水滸教人造反,三國教人謀略。也因為水滸裡多打打殺殺,意氣用事,怕年輕人學壞,三國多杜撰,讀過正史的人覺得誇張太過。中國自古有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之說。這前句話好懂 因為少年血氣方剛 易於衝動,而 水滸 呢,又專以攻城破獄為能事,以打家劫舍為...
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為什麼會這麼說?
中國泱泱大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留下了很多經典著作。相信四大名著大家都不陌生,也或多或少有過涉獵。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那麼這句話因何而來,又有著怎樣的意思呢?其實這句話也很好理解。大家都知道,水滸傳 講的是起義造反的故事,血氣方剛,怒火中燒,看了很容易讓人氣血上...
中國有句俗話「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請結合《水滸傳》中的有關情節,談談你對「少不讀水滸」這句話的理
水滸裡面所塑造的好漢形象都是一幫無法無天的人,動輒就是大打出手,少年血氣方剛 易於衝動,看了 水滸 學裡面的英雄好漢,形成不良的習性,所以少不讀水滸。因為少年血氣方剛 易於衝動,而 水滸 呢,又專以攻城破獄為能事,以打家劫舍為豪舉,如果年輕人看了 水滸 領悟了其中津津樂道的 該出手時就出手 風風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