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77是隻肥肥兔
南宋農業經濟的發展:
首先,水利事業的發展。南宋時期,南方的經濟有所發展,水利建設大大超過北方,除了修復廢棄已久的一些水利工程以外,還修築了比如說通濟堰等新水利工程。
其次,耕田面積的擴充套件。南宋時期,圩田面積有所擴大,此外,沙田、梯田、塗田等野大量開墾,使總的耕田面積有所擴大。
再者,農作物種植範圍擴大。南宋時期,小麥在西方得到普遍種植,棉的種植區也從兩廣福建逐漸推廣到長江和淮河流域,江浙地區成為當時的主要稻米產區,因而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最後,耕耘技術的進步。南宋時期,農業耕作技術得到了普遍提高,江浙地區的農民掌握了深耕技術,對於土地進行精細化耕作。#南宋#
2樓:職場啊醬
首先就是,南宋的農業十分發達,並且隨著南宋都城的轉移,經濟中心也有北方開始向南方轉移,再加上蘇州湖州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的生產,所以就有了「蘇湖熟,天下足」
3樓:匿名使用者
宋朝時中國經濟中心南移,南方的農業與商業發展迅速進步,農業生產大豐收。
南宋民諺語 蘇湖熟,天下足 說明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蘇湖熟,天下足」此諺語自南宋開始流傳,出處見高斯得《恥堂存稿·寧國府勸農文》等書。蘇指蘇州,今江蘇吳縣一帶,太湖以東。湖指湖州,今浙江吳興一帶,太湖以南。
太湖流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小河流遍佈,「百流眾瀆(dú,水道),曲折縈繞」,稱「水鄉澤國」。自宋高宗至宋孝宗時期(1127—1189),興修太湖地區水利,在崑山、常熟以北,開河口導湖水入江海。孝宗時,於太湖出口處,設定閘門調節水量。
濱湖低田,高築圩岸,以御風濤。由於水利浚通,排除了嚴重水災,使低田與高田盡得灌溉。加上此地農業生產技術先進,農民深耕細作,「耕無廢圩(墟),刈(收割)無遺壟」,使用最新農具「連枷」脫粒,遂使蘇湖一帶成為南宋農業高產區,農作物一年兩熟,上田畝產達五六石,逐漸成為天下糧倉,故有「蘇湖熟,天下足」之稱。
5樓:倩魂銷盡
親,這句話點明瞭,蘇湖在南宋時舉足輕重的經濟地位,北宋被金朝所滅後,南宋統治者偏安一隅,在臨安建立了南宋朝廷,以淮水為界,與金朝成對峙態勢,由此,蘇湖也慢慢成為經濟中心。
6樓:孤獨de怖鮭鮭
這表明太湖流域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全國的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到長江流域。(書上標準答案來的)
7樓:手機使用者
這個地方的糧食豐收,足以解決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
南宋完成經濟重心南移。
8樓:枯棄者
南方經濟成為國家財政主要的**。經濟中心從北方移到了南方。
9樓:休只為若疼
說明南方蘇湖地區的自然生產條件好,而且該地區的經濟地位愈顯重要,因為經濟中心是從唐朝安史之亂開始南移的,到了南宋的時候已經完全移到了南方,只要蘇護地區的糧食豐收,足可以供給全國很多地區。
蘇湖熟,天下足說明了什麼歷史現象
10樓:暴走少女
蘇湖熟,天下足說明蘇州、湖州豐收,天下人的食物就都充足。特指蘇湖地區十分富足。從歷史現象上分析,蘇湖地區已經成為天下的糧倉了。說明農業中心已經從關中平原轉移到南方。
同是,表明,南方的技術和勞動了已經趕上了甚至超越了北方。以農業為主的封建時代,農業中心的轉移必定帶動了經濟中心的轉移。南方逐漸確立其在經濟上的地位。
11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4·宜昌)唐朝中後期以後,經濟重心開始南移,最終形成「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局面,完成經濟重心南移的時代是宋朝。
(2015·宜昌)「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折射出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變化。經濟重心南移最後完成是在南宋時期。
從唐朝中後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終完成,那時**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反映宋代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
12樓:沐欣餐飲
蘇常熟、天下足」是自北宋以來,官方正統的說法,是有典故出處的,而那個「蘇湖熟」是盜版的,是沒有出處的,只是民間俗語的訛傳而已。蘇湖熟這一說法,只是到後來才被引用到一些非主流文學作品之中。
1,江南穀物富足,即糧食產量大,可以滿足天下的需求。
2,從側面反映了江南的氣候適宜農作物生長,是重要糧食產地。
3,表明江南在當時的重要地位。
江南地區得到開放的原因分析宋代南方農業經濟發展的原因?
13樓:曉曉休閒
一、自然因素:
宋代氣候條件變化,使南方更適宜農業發展。同時,由於北方經濟開發較早,水土流失嚴重,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破壞較為嚴重,環境惡化,影響了農業生產。而南方經過三國時期以來的經濟開發,為經濟發展打下一定基礎,自然環境保持較好,從而為南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
二、政治因素:
兩宋統治疆域大部分地區在南方,其中南宋時政治中心還移到南方,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繼續發展;自唐末以來,北方戰亂頻繁,而南方相對安定,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
兩宋時期,中原人民反對北方少數民族貴族掠奪的鬥爭阻止了北方少數民族貴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戰禍;統治者重視經濟的發展,採取一些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三、經濟因素:
北方仍然戰亂較多,而南方社會秩序相對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遷,為南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勞動力,使南方自然資源繼續得以開發利用,社會經濟秩序發展,從而最終超過南方,全國經濟重心已移到南方。
14樓:夏天**
江南地區得到開放的原因是因為江南的氣候和地勢。
15樓:匿名使用者
分析宋代南方農業經濟發展的原宋代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是宋代商業比較發達,所以商業帶動農業發展,例如說紡織業。
16樓:牧鴻志
地區得到開發的原因,分析宋代南方農業經濟發展的原因。
17樓:來自雙龍洞虛懷若谷的路西法
繼續得到開放的原因分析,宋代南方農業經濟發展的原因應該是南方一般是比較發達吧?
"蘇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什麼現象
18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4·宜昌)唐朝中後期以後,經濟重心開始南移,最終形成「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局面,完成經濟重心南移的時代是宋朝。
(2015·宜昌)「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折射出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變化。經濟重心南移最後完成是在南宋時期。
從唐朝中後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終完成,那時**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反映宋代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
19樓:山海軒
中國經濟重心南移。,蘇州、湖州的稻米熟了,就能解決全國人口的吃飯問題。
而經濟重心南移主要原因有:
1、北方戰亂,人口大量南遷,帶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
2、偏安江南的統治者開發。
3、江南優越的自然條件。
20樓:毗沙王
江浙地區經濟繁榮,經濟重心已經轉移到長江流域。
21樓:匿名使用者
經濟重心南移,北方連年戰亂。
22樓:淼淼溪水
農業經濟,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很強。
蘇湖熟,天下足 蘇湖指**?故都指**?
23樓:暴走少女
「蘇」指的是蘇州,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吳縣一帶。「湖」指的是湖州,也就是現在的浙江吳興一帶。「故都」指的是汴京(北宋的都城),現在指得是河南開封。
24樓:匿名使用者
蘇湖分別指的是蘇和湖兩個地方。
蘇:指蘇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
一、江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湖:指湖州,湖州市是浙江省下轄地級市,是「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地處浙江省北部,東鄰嘉興,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瀕太湖,與無錫、蘇州隔湖相望,是環太湖地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處在太湖南岸,東苕溪與西苕溪匯合處。
所以蘇湖泛指江浙一帶。
故都: 故都指東京(北宋都城,今河南開封),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中東部,西與省會鄭州市毗鄰,東與商丘市相連,南接許昌市和周口市,北隔黃河與新鄉市相望。
拓展資料:
開封,古稱老丘、大梁、陳留、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中東部,西與省會鄭州市毗鄰,東與商丘市相連,南接許昌市和周口市,北隔黃河與新鄉市相望。截至2023年,開封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下轄5個市轄區、4個縣,常住萬人。
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相繼在此定都,被譽為八朝古都。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都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
開封是戲曲之鄉,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豫劇發源於此。開封市內五湖四河環繞分佈,素有「北方水城」之稱。開封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擁有國家5a、4a級旅遊景區8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
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遊客。
開封是河南省新興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城市,鄭州大都市區核心城市。
25樓:歷史諫客
古人為什麼說:蘇湖熟,天下足?
26樓:匿名使用者
蘇指的是蘇州,湖指的是湖州,泛指蘇浙一代糧食豐收天下就富足了,充分說明了這一塊地方在當時國家中的重要地位。
27樓:林顧姝
1、蘇湖熟,天下足 蘇湖指:
蘇指的是蘇州,湖指的是湖州,泛指蘇浙一代糧食豐收天下就富足了,充分說明了這一塊地方在當時國家中的 、經濟重心。
2、故都指:
故都指東京(北宋都城,今河南開封)。
28樓:匿名使用者
是指過去的,蘇州,湖州。
29樓:匿名使用者
宋:蘇州。湖州(今湖南漸江)
簡要說明南宋時期南方農業的發展情況
30樓:匿名使用者
宋代大興水利,大面積開荒,又注重農具改進,農業發展迅速。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農業發展迅速。一些北方農作物粟、麥、黍、豆來到南方。
棉花盛行種植於閩、廣地區。茶葉遍及今蘇、浙、皖、閩、贛、鄂、湘、川等地。種桑養蠶和麻的地區也在增加。
南宋時太湖地區稻米產量居全國之首,尤其以平江府(今蘇州)為代表,有「蘇湖熟,天下足」(指蘇州和湖州)或「蘇常熟,天下足」(指蘇州和常州)之稱~
簡述宋代南方經濟在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方面的發展表現,說出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起止朝代?
31樓:揭桂花池月
1、農業方面:宋代時期,大興水利,大面積開荒,並注重農具改進,農業發展迅速。梯田、沙田、淤田等新型田地均在宋朝出現,這些都大幅度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積;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農業發展迅速,北方農作物粟粟、麥、黍等來到南方,棉花、茶葉種植盛行,種桑養蠶和麻的地區也在增加。
南宋時期,太湖地區稻米產量居全國之首,以太平府為代表,有」蘇湖熟,天下足「之稱。
2、手工業方面:宋朝時期礦藏豐富,絲、麻、毛紡織業發達,造紙材料豐富,印刷業發達,宋代的刻書以紙墨精良、版式疏朗、字型圓潤、傳世稀少等聞名於後世。並且宋代的造船業發達,宋朝造船技術水平是當時世界之冠。
3、商業方面:宋朝商業繁盛,成都地區出現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並且宋代勞動力充足,工業迅猛發展,工商稅收入佔宋朝稅賦總收入的70%,成為宋朝稅賦收入的主體。
我國古代經濟中心南移起始於唐代中期,完成與南宋時期。